2011届辽宁省鞍山一中四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届辽宁省鞍山一中四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辽宁省鞍山一中四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辽宁省鞍山一中四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6分)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答案: 至若春和景明,锦鳞游泳 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酒驾酿出的惨祸,令人惊心动魄。不少家庭因此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亲人也因此阴阳相隔。所以说,严惩醉驾势在必行。 B让我们更加成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情深
2、似海不可磨灭的兄弟情谊吧,因为友情是我们心中一个没有结局的童话!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本书所谈的,不过是自己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得之见,不一定很正确。 答案: D 把下面一组句子改成一个以 “给力 ”为开头的单句,可以适当 增删文字但不得改变基本内容。( 5分) “给力 ”是在 2010年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的一个流行词语。 “给力 ”的意思类似于 “牛 ”、 “很棒 ”、 “酷 ”。 “给力 ”一词的形成基础是东北方言和日语。 “给力 ”最早出现于一部日本搞笑动漫的中文配音版。 “给力 ”_ 答案: “给
3、力 ”是一个以东北方言和日语为形成基础,最早出现于一部日本搞笑动漫的中文配音版的,意思类似于 “牛 ”、 “很棒 ”、 “酷 ”的,在 2010年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的流行词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读书,。这储蓄,是发现未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信任,这储蓄,是流言袭来时投向你的善意的目光,是前进道路上给你的坚定的陪伴,是遇到困难时的全力以赴的支持,。 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 是人生一笔弥足珍贵的储蓄 是遭受诬蔑时驱赶痛苦一
4、盏心灯 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搀扶 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知 ”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要认真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和方法,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加强税收征管,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建立健全约谈问责机制以及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 B正己烷是一种用于清洁某些制造工序使用的零部件的化学品,挥发快,因此有供货 商让员工使用它来清洁苹果产品上的苹果标志,但是这种化学品具有较强的毒性。 C尽管依旧是比赛中最有威胁的一点,尽管为比利亚送上了一次精妙绝伦的助攻,但是今夜对于梅西来说无疑是灰色的,他所在的巴塞
5、罗那不但被阿森纳最终逆转,而且他自己还延续了在英格兰客场难以取得进球的魔咒。 D主打年味儿、新面孔、草根三张牌的 2011央视兔年春晚昨晚 8点如约而至,新老明星在长达 5小时的晚会中亮相,林志玲成为一张分量最重的 “王牌 ”,赵本山则被大家评论为 “吃老本 ”,虽然没有广告植入了,但却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笑点。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圆明园罹难 150周年反思 “落后就要挨打 ” 李泓冰 1860年 10月 18日至 19日,英法联军为了泄英法使团部分成员被清军主帅僧格林沁扣押并杀害之愤,焚毁了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而 2010年 10月,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的世
6、博会,即将在上海谢幕,同时遭遇圆明园 150周年祭。一个曾经不谙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交往仪轨的国度,非但全面融入世界,并且彬彬有礼地做了西方肇始的工业化展示盛宴的东道主,甚至还被寄予把整个世界拉出金融危机泥淖的厚望。然而,在诸多方面,现在的中国仍然与一个半 世纪前的祖先一脉相承,藕断丝连,在国际舞台上仍有徘徊不去的孤独感 而圆明园,则成了中国人心头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疤,每逢冷热交攻的坏天气,就会刺痛不已。只要是圆明园,就是永远的新闻。而有一个声音最终成了主流,且被写进了历史教科书, “落后就要挨打 ” 这个逻辑上斩钉截铁的结论,因为出自领袖之口而勿庸置疑。圆明园的被焚也变得顺理成章。 是的,落后就
7、要挨打。但放在圆明园事件中,这句话若出自英国额尔金勋爵之口,像不像一句最有力的傲慢的自辩?弱肉强食、败寇胜王,这样的丛林社会法则,在人类社会屡试不爽,工业文明大行其道 之后更席卷全球,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民族的近乎灭绝以及中国在近代史上屡屡挨打的命运,都是这一丛林法则的现实版。甚至,不仅仅在国际社会,就是在急于向现代化狂奔的中国国内,农村、农民工以及大量无钱无权的弱势群体被歧视被伤害,也在变得顺理成章 或者,这也是 “落后就要挨打 ”准则的滥觞?然而,在后工业时代,当人类文明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时候, “落后就要挨打 ”已经成了一个不和谐的过时音符 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和保护弱者,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不
8、同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甚至,过去被视为 “落后 ”的生活方式,现在被冠以低碳、环保的帽子 得到推崇。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重新审视 “落后挨打 ”逻辑的时候了。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 “缺乏沟通,便生敌意 ” 火烧园明园的悲剧,直接起因于缺乏沟通,不谙规则。即使过了一个半世纪,误解带来的莫名敌意依然存在。中国惊人的古老且庞大,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经济迅速壮大 这一切确实让一直习惯于掌握话语强势的西方国家相当不习惯。事实上,有意或无意的误读或误解,往往会影响相互沟通与共同进步。对中国而言,适时适当适度地展示自己,确实是一种必要。持续长达半年的世博会,给了中国一个极其珍贵的、向世界充
9、分展示 自己的机会。这机会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正如温家宝总理上个月在联合国所言, “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国,永远与世界同行。 ”由此反观 150年前发生在圆明园的暴行,并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悲哀,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耻辱和悲哀。在这样的时刻,应该痛定思痛的,不仅仅是中国。 事实上,这样的反思在西方已经在进行中了。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惨烈拆迁场面,与当年一位中校对火焚圆明园的描述何其相似: “连续两个整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飘浮在昔日繁华 富丽之乡的上空,西北方向吹来的清风,将这浓密的黑云刮向北京城,浓烟带来了大
10、量炽热的余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声地落在大街小巷,述说和揭露皇家宫苑所遭受的毁灭与惩罚,日光被黑烟和浓云遮蔽,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般。暗红的火光映照在往来忙碌的士兵脸上,使得他们活像一群魔鬼,在为举世无双珍宝的毁灭而欢呼雀跃。 ”走出影院的观众,会仅仅是嘲笑遭毁的潘多拉星球的落后吗? 如果,在圆明园 150 周年祭的时候,我们还仅仅从 “落后就要挨打 ”的逻辑出发,我们就不必谴责暴力拆迁、违法占地、雨后春笋般堂皇而奢华的政府大楼 对急于现 代化的中国来说,更需要的是规则意识、沟通意识、平等意识,而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选自人民网,有删节) 【小题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能证明 “落后就要挨
11、打 已经成了一个不和谐的过时音符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规则意识、沟通意识、平等意识成为现代化的中国更为需要的集体意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人类文明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后工业时代已经落伍。 B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民族的近乎灭绝以及中国在近代史上屡屡挨打的命运,都是弱肉强食这一丛林法则的现实体现,而且在人类社会屡试不爽。 C反观 150年前发生在圆明园的暴行 ,并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悲哀,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耻辱和悲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落后就要挨打 ”的逻辑。 D尊重和保护弱者,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不同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甚至,过去被视为 “落后 ”的生活方式,现在被冠以低碳、环保的帽子得到推
12、崇。 【小题 2】下列关于圆明园罹难 150周年反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火烧园明园的悲剧,直接起因于清朝统治者缺乏沟通,不谙规则,不谙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交往仪轨,这对今天中国消除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独感有现实意义。 B西方国家对中国有意或无意的误读或误解, 往往会影响相互沟通与共同进步。对中国而言,适时适当适度地展示自己,确实是一种必要,这会让中国全面融入世界。 C人类在工业文明大行其道之后,对待未开化的民族或无钱无权的弱势群体大肆伤害,在这样的时刻,应该痛定思痛的,不仅仅是中国,还应该有西方国家。 D领袖之口说出的 “落后就要挨打 ” 这个逻辑上斩钉截铁的结论勿庸置疑,这使得圆明
13、园的被焚也变得顺理成章,到今天仍有启迪价值。 【小题 3】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博会给了中国一个极其珍贵的、向世界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机会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也阐述了这一思想。 B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惨烈拆迁场面,与当年一位中校对火焚圆明园的描述非常相似,这正反映出西方社会对丛林法则及如何尊重多元文化问题的反思。 C中国是古老且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迅速壮大确实让一直习惯于掌握话语强势的西方国家相当不习惯。这与一个半世纪以来的误解带来的莫名敌意密不可分。 D世博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实力,让中国彬彬有礼地做了西方肇始的工业化展
14、示盛宴的东道主,而且为把整个世界拉出金融危机泥淖做出了突出贡献。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25分) 马寅初校长 1956 年上半年的一天,我走在未名湖校园一条小道上,迎面见马寅初正在散步,后面有一警卫相随(当时马寅初还在中央任要职,行政三级,相当于副总理级别)。马校长走到我面前时,我恭恭敬敬向他问候: “马校长,您好! ”他面带笑容用浙江嵊县方言回答说: “侬好。 ”我也是嵊县人,因此听他的口音,感觉特别亲切。 马寅初虽为校长,又在中央任职,但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他的身影,最常见
15、 到的地方是北大大饭厅的讲台和办公楼的礼堂。马寅初的一个重要办学理念是:大学生不能只读几本教科书,要接触社会,要见世面,要了解世界。因此,他任校长期间经常请各方著名人士来校演讲。他请过政界要人陈毅、李维汉、胡耀邦、陆定一、刘澜涛等,还请过当时缅甸总理吴努来北大讲佛学。他还请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民族英雄卓娅的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苏联著名作家波列伏依等来校作报告。每次演讲会开始,马寅初都有开场白,演讲结束必有他的结束语。他不但请人演讲,自己也经常发表演讲。 1956年上半年,我们西 语系大三德语专业由一位东德教师教我们 “当代东德文学 ”。这位老师年纪轻,水平不高,但态
16、度粗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不满。同学们向系主任冯至反映,冯先生找这位德国教师谈话,但收效甚微,大家只好忍着。到大三下学期,我们得知可靠消息,说这位教师还要教我们一年。于是全班同学给校长写了一封长信,详细写明我们对这位教师不满的原因,坚决要求更换教师。 信寄出后一个多月,马校长才约见我班学生代表。马校长讲的话,归纳起来有三点。首先,他说同学们的信虽寄出了一个多月,但他却今天刚读到,因为一直搁在校长办公室,读到信后他就立即接见同学代表。第二点,他说这样的教师他年轻时也碰到过,这种外国教师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一个人讲一大堆,下次上课还要问同学他上次讲的内容,同学回答不出,他就骂学生,而不去反思一下自己
17、讲得好不好,是否让人听得懂。第三点,马校长说他完全支持我们不欢迎这位教师再教我们一年的意见。全班同学了解了马校长的态度后,兴奋异常。然而,不久校长办公室主任就到班 级来开会了,他说:这位教师明年还要教一年,因为他任教延长一年,已写进了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中方已无法提出更换教师的要求。但不久后,我们的要求被在北大学习的东德留学生知道了,他们听说赫赫有名的马寅初校长也支持我们,就将这事反映到使馆,从而使德方主动提出调换教师的建议。到大四开学时,我们班来了一对东德夫妇,两人都是教师,不仅有学问,课教得好,而且人品高尚,他们授课期间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的所教所为使我们终身受
18、益。回想这些,大家首先感谢的,还是当年马校长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寅初一生 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坚持新人口论。他讲人口论不只是谈学术,他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 1953年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1955年 7月,马寅初在对浙江、江西等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交浙江小组讨论。他说建国几年就增加了一个多亿人口,人口如此快速的增长将拖住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他大力主张优生,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他认为胚胎形成后已是生命,它就应该有生的权利。 1957年,他发表新人口论,一反社会主义不 存在人口
19、问题的论调,大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人口增长太快问题,并对人口控制的实现方式作出了新的选择。 他在 1959年底的新建设杂志上宣告:他决不检讨,决不屈从于压服,他不怕丢官,不怕火里烧,不怕油里煎,决心为真理战斗到底。马寅初的直谏遭到了压制,他被毫无理由地剥夺了话语权。 1960年初,在有组织的大字报的围攻下,马寅初断然辞去北大校长之职,迁出北大燕南园,赋闲返家。从此马寅初在中国政坛消失了,他被免去全部职务。但他的行为感动了中国知识分子,也感动了老百姓。季羡林曾说过:他最钦佩的人,就是马寅初! 如果 中国的校长们都能像马寅初那样,那中国的教育,一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世界一流人才,也一定会源源
20、不断地涌现出来。 ( 2010年 9月 15日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第一段中, “我 ”对马寅初的问候体现了 “我 ”对马校长的尊敬,马校长带有浙江嵊县方言的口音也引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B北大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马寅初的身影,因为马寅初虽然同时还在中央任要职,但他没有忘记自己在北大的职责,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C马寅初大力主张优生, 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这体现了这位学者除了考虑经济学问题,也充满了人性光辉。 D在学生们反对那位东德教师的事情上,由于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马寅初校长
21、只给了学生们以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而无法真正地帮助。 E本文通过对马寅初对待学生和在人口论方面的记述,刻画了一位富有个性的优秀的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 【小题 2】作为北大校长的马寅初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文章题目为 “马寅初校长 ”,文章主要内容也是记述其在北大的教 育工作,但文中却说 “马寅初一生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坚持新人口论 ”,从中可以看出马寅初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结合文章分析。( 6分)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如果中国的校长们都能像马寅初那样,那中国的教育,一定不会是今天 这个样子;世界一流人才,也一定会源源
22、不断地涌现出来。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 对待学生很亲切随和。和我的互相问候中可以看出。 对学生的很认真负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有重要的理念、他请人演讲和自己演讲。 对学生真正理解 和支持。学生更换东德教师时,他解释为什么一个月才约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支持。 【小题 3】 坚持人口论体现了马寅初的远见和勇气。第一次人口普查他就想到了人口对中国发展的长远影响,他一反社会主义不存在人口问题的论调,大胆提出新人口论。 体现了马寅初为国为民的精神。他说我国的高生育率大大增加了已经很落后的生产力的负担,他讲人口
23、论不只是谈学术,他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 体现了他不屈从于压服,坚持真理的品质。他决不检讨,决不屈从于压服,他不怕丢官,不怕火里烧,不怕油里煎,决心为真理 战斗到底。马寅初的直谏遭到了压制,他被毫无理由地剥夺了话语权,遭到有组织的大字报的围攻,马寅初断然辞去北大校长之职。 【小题 4】答案:示例: 同意。马寅初作为校长显示出了一个教育家应该有的人文精神和学术素养。他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民族培养人才负责的,他的一个重要办学理念是:大学生不能只读几本教科书,要接触社会,要见世面,要了解世界。因此,他任校长期间经常请各方著名人士来校演讲。并且他自己也演讲,用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鞍山 一中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