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上学期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央 浼 ( min) 逋 慢 (b)漂 泊 (b)涸 辙之鲋 (h) B寒 砧 (zhn)尺 牍 (d)对 称 (chn)逸兴遄飞 (tun) C 迤 逦 (y)赍 发 (j)傩 送 (nu)锱 铢必较 (zh) D付 梓 (z)毗 邻 (p)下 乘 (chng)臭名 昭 著 (zho)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王好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 举案齐眉 。 B边城描写了 秀色可餐 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
2、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 文不加点 ,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高二年级的学生一定要 不耻下问 ,不断地请教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来提高学习成绩。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须知每一个物种要经过多少万年的演变、适应、竞争、完善,才能达到目前这种日趋完备的功能。 D辛亥革命,已成
3、为百年记忆,我们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穿行百年风云的画卷长廊中,一路追溯,民族复兴的主题格外醒目。 答案: B 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句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情感还没有凝炼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A B C D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花鸟画创作在汉语修辞中的意义 韩云清 花鸟画的原始符号造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殷
4、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壁画及画像石等中就已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花鸟画却始于唐宋。尤其在宋代,由于赵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一个由专业画家参与的宫廷画院应运而生,花鸟画创作开始有了一个长足发展。在文人画的推动下,这些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花鸟画创作,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纯粹的赏心悦目,而是开启了一个把艺术形象从属和服务于某种观念和文化的新时代。诚如苏东坡评文同画竹所言, “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宋元时代的花鸟画是通过对具有隐喻和拟人化手法及具有象 征意义绘画对象的承继和拓展,使花鸟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了比人物画和山水画更为广阔的天地,花鸟画也因而开始了与自然、与社会、与人性和伦理
5、道德的巧妙融合。 就大多数人而言,一些有着基本温饱的市民阶层依然执著地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和希望。于是,画家们将诸如 “大吉大利 ”“荣华富贵 ”“富寿延年 ”这类含有民俗性文化的美好字眼儿,融入汉语修辞方式中去,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许许多多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 从汉语修辞学角度来看,花鸟画的许多优秀作品,大多与艺术语言的修辞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自古就有 “书画同源 ”“诗画一体 ”之说。从汉字的发生、发展的进程看,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按许慎的说法,其形成的基础是 “观象取像 ”。由 “观象取象 ”生成意象,再由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意象无疑是汉民族语言
6、文字符号生成的必要条件。而意象也正是中国诗、书、画创作的基础。人们所熟知的 “胸有成竹 ”的 “竹 ”即为意象,就是 “以象示意 ”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汉语修辞学,其中包括拟人、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也是在前人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最早的表意文字是象形文字,是通过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其意义的。汉字中又存在着大量形声字,它兼有表意和表声的双重使命。同音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的汉字,以及由此而组成的词和词组,无疑是花鸟画在表达观念上的极好文字载体,也给汉语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提供了无限空间和可能。以大家所熟悉的齐白石的一幅画作为例,画面构成是一只盛满青果的木桶,题
7、名却是 “祖国万岁 ”,这其实就是 “一统万年 ”的谐音,即同音不同字、不同义双关。花鸟画的观念性、象征性以及对各种物质符号的选择和运用,其主要媒介是汉民族语言文字。花鸟画创作中所融合的各种修辞方式及由这些修辞方式产生的各种修辞风格,无论从造型的 稳定性,还是从主题的鲜明性上看,总是与语言的稳定性、语言的实用性相关联。 【小题 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花鸟画创作表达了画家的思想观念,也很好地体现了文字的修辞方式。 B文字的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中时,文字成了画家表达观念的极佳手段。 C花鸟画借助文字形、音、义不同特点,很好地表达画家的观念和思想。 D文字有表意和表音的特征,
8、这为花鸟画表达观念提供了修辞上的依据。 【小题 2】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花鸟画运用隐喻、拟人等手法与自然、社会、人性和伦理道德融合 ,能体现出修辞特征。 B一些花鸟画借助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题材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常常融合了汉语修辞方式。 C宋元时期的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象征等手法,因此有着比人物画、山水画更广阔的天地。 D “意象 ”是汉字生成的必要条件,因为汉字开始是象形文字,它靠抽象事物的特征而产生。 【小题 3】下列依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修辞方式, “前程万里 ”“冰清玉洁 ”等美好字眼可转化为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花鸟画。 B花鸟画借助汉语修辞方
9、式来表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应是花鸟画长足发展的标志。 C中国的文字、书法、诗歌、绘画都以 “以象示意 ”为基础,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 “意 ”。 D花鸟画融修辞方式和自然、社会、人性、伦理等于一体,使花鸟画有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A、答非所问,与题干内容无关。 C、是借助同音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的汉字表达观念。 D、除犯 C 之错外, “提供依据 ”与 “是很好的载体 ”不相关。 【小题 1】继承发扬的不是 “象征手法 ”,而是具有某种手法的绘画对象。 【小题 1】因果混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小题 我们
10、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 夏 ( 1)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观。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 2)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 ( 3)阳光像梦一样,安静地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面湖 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 4)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 5)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
11、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 6)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 “ 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 ” ( 7)想到夏洛蒂 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
12、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 8)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 。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 9)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的抗拒或
13、冲淡什么。 ( 10)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 何。人心越来越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 11)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 12)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
14、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 自然中。他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 13)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 14)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小题 1】 第 2节 “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 ”一句中的 “近 ”和 “远 ”的含义,与题目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中的 “近 ”和 “远 ”的含义相同吗 为什么 (6分 ) 答: 。 【小题 2】文章第 7节,作者描写了 “夏洛蒂 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丝汀的时代 ”
15、怎样的生活情景 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6分 ) 答: 。 【小题 3】 “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4分 ) 答: 。 【小题 4】作者捧读瓦尔登湖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请参照原文或下面示例,结合自已的阅读体验,试举两例谈谈你阅读经典 (包括课文中的文学作品 )的愉悦感。 (6分 ) 示例: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愉悦身心。如我读荷塘月色时,闻到了微风送来的 “缕缕清香 ”,看到了田田的荷叶出水很高, “像舞女的裙 ”,我似乎沉醉在一个 “笼着轻纱般的梦 ”。 答: 。 答案: 【小题 1】不 同。( 2分)文章中的 “近
16、 ”指现代社会 (荧屏闪电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物理 (外部 )距离接近; “远 ”指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绝加大。 (2分 ) 题目中的“近 ”,指作者跨越时空从以梭罗为代表的大师们的作品中,感受到大师脉搏的跳动、思想的节律;作者与大师情感相通、心灵相遇、灵魂相望。 “远 ”指作者与文学大师们的时空距离遥远。 (2分 ) 【小题 1】生活情景:生活环境静谧舒适,生活节奏悠闲从容,人们内心丰富善感。这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 (2分 ) 作用:和瓦尔登湖中的干净而安静的环境、心境互为映衬; (1分 )和人们忙于追逐名利,忙 于交际应酬,却不关注内心情感,缺乏情感交流和滋润的嘈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作对比;
17、 (1 分 )批判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冷漠、匆忙、焦燥、麻木,表达了作者对安静温暖的理想生活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2分 ) 【小题 1】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 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 (文学 )对陶冶心灵的重要性,它可以净化灵魂,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慰藉。 (2分 ) 【小题 1】 示例一:阅读经典可以丰富情感。如我读 示例二:阅读经典可以净化灵魂。如我读 【小题 1】阅读全文内容发现不同。第二节的这句话可从第一段中分析得出答案: 。题目的含义要着重筛选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然后加以分点归纳陈述。 【小题 1】第一问:第七段为环境描写: “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云南 大理 宾川 中高 学期 10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