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0-2011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重庆市 “名校联盟 ”高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良霄 晌 午( shng)訇然中开转轴拨 弦 ( xun) B兰 骰 u赂( lu)苍海月明羽扇 纶 巾 (gun) C钟磬机 杼 ( sh)天崖海角雕栏玉 砌 (q) D溽暑 掇 取 (du)竹喧莲动 渌 水荡漾( l)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凭着这种 坚忍 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 “大江东去 ”,曹雪芹谱写 “红楼 ”悲歌。 B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
2、抱薪救火 ,积极想对策,找门路,解决问题。 C扬州慢这首词写的是扬州战后景象,词人姜夔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黍离之悲 令读者动容。 D词在出现之初是 不登大雅之堂 的,这从它的别名 “诗余 ”可知,但后来居然成为代表宋代最高文学成就的体裁。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姜斋诗话 )的艺术辩证法。 B陶渊明对读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C为 “初唐五言律诗第一 ”的杜审言(胡应麟诗薮),为盛唐诗坛开宗立派的孟浩然、岑参,还有张继、戎昱
3、、陆羽、皮日休、宋祁、米芾等荆楚诗人词客,均为唐宋文学之名家。 D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 “闲 ”是哪位古人所创。不过,这个 “闲 ”字的古体字是“门 ”字里面加个 “月 ”,这样的构想实在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 “闲 ”? 答案: D 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窗下是 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 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 雨粒劈头盖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 这种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过瘾,朱自清可能会吓得脸色惨白 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 或者说一个个结实的莲蓬多已雕塑成。 小者如掌,大者如鼓, 大者如鼓,小者如掌, 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4、声势相当慑人,节奏急迫而多变化。 A B C D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少诗史或诗选都把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作为唐代诗人的开端,把他的野望作为唐诗的开篇,这当然无可非议,因为他恰好是初唐最年长的杰出诗人,野望恰好是初唐最早的优秀诗篇。但是,有时历法意义上的时间顺序会引起人们对诗史意义上的时间顺序的误解,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把王绩看成是开唐一代诗风的诗人,把野望看成是 “第一首真正的唐诗 ”,觉得这样一来王朝断代与诗史分期就可以取得一致。其实,这种沿袭了明、清人现成说法的观点并没有多少根据,因为王绩的诗虽然不大有六朝繁缛密丽的风气,但有的是魏晋人尤其是阮籍、
5、嵇康特 别是陶渊明的影响,还不能算是史诗意义上的 “唐诗 ” 尽管他的人与诗在时间上都已进入了唐朝 何况,学习与模拟的榜样并不能以年代早晚分出等级高下,诗歌语言不是酿造的酒浆,窖藏越久就越好,诗史上创辟新风也不是寻源溯流,回复越古老的时代就越新,在这一点上或许可以参照中国古老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当然,王绩越过六朝去学习魏晋人的诗,使他的诗歌语言比较朴素质直,诗歌意境比较自然恬淡,所以在读惯了六朝以来秀词丽句之后,人们突然读到这样的诗,就好比差不多吃腻了大鱼大肉想吃蔬菜或看腻了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后突然看到一片朴素的 田园风光一样,惊喜之余要格外赞叹,像那个清代的贺裳就想把陶(渊明)、王(维
6、)并称的 “王 ”换成王绩的 “王 ”,觉得 “辋川诚佳,太秀,多以绮思掩其朴趣,东皋潇洒落穆,不衫不履 ”,但他没有看到王绩与陶渊明的不同,王绩的回归田园多来自道家追求自然的理念,他的退隐醉乡也出于全身养性的理想,他祖传的 “东陂余业 ”, “园林幸足 ”(游北山赋序),也使他的隐士生活过得悠闲舒适,因此他诗里那种 “乱头粗服 ”就和真正衣衫蓝缕的农夫不同,他诗里的田园乡村仿佛是大观园里 “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 ”,挂着 “杏帘在望 ”酒旗的稻 香村,他诗里那种着意恬淡的意境就仿佛当着官的贾政却说“(稻香村)未免勾起我归农之意 ”。所以,虽然王绩的诗风在唐初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7、但既不能说他回归到了魏晋时代,也不可说他已开创了唐代诗风,而野望尽管平淡自然让人读来流畅上口,但他的意境情调,既不能等同于陶渊明式的淳厚朴淡,它的语言形式也不能等同于唐人五言律诗的整齐圆熟,他和他的诗仍然处在六朝诗向唐代诗的过渡之中。 【小题 1】下面关于王绩诗歌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绩的诗歌深受魏晋诗人的影响,摆脱了六朝诗歌繁缛密丽的风气。 B王绩诗歌的语言朴 素质直,意境恬淡自然,与陶渊明的诗歌如出一辙。 C王绩的诗歌虽然显得 “乱头粗服 ”,但与真正的田园诗歌的意趣并不相同。 D王绩的诗歌虽然清新可喜,还只能算是六朝诗歌向唐诗过渡时期的作品。 【小题 2】下面对 “五十步与百步
8、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作者对那种沿袭明清人现成说法的观点的委婉嘲讽。 B意在强调六朝诗歌繁缛密丽的风气与魏晋诗歌的创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C意在强调诗歌的进步不是简单地回复到古老的时代,而是要开创时代的诗风。 D创辟新风不是寻源溯流,而要另辟蹊径,否则就如同是五十步与百步。 【小题 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读惯了六朝绮丽的诗歌,所以当人们读到王绩清新的诗歌时,那种 “格外赞叹 ”影响了对其诗歌历史意义的正确评价。 B作者认为历法意义上的时间顺序和诗史意义上的时间顺序不同,所以他不同意明、清人把王绩看成是开唐一代诗风的诗人的观点,认为这样的结论没有根
9、据。 C作者认为,王绩的诗歌不同于陶渊明的诗歌,除了他追求的理想不同之外,有以 “东陂余业 ”, “园林幸足 ”为支撑的悠闲舒适的生活也是原 因之一。 D王绩的诗歌既没有回归到魏晋时代,也没有开创唐代的诗风,他只是成功地完成了由六朝诗歌向唐诗的过渡。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王诗与陶诗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说 “如出一辙 ”。 【小题 1】 A项,没有嘲讽的意味,作者只是认为无论效仿六朝,还是效仿魏晋,都只能算是借鉴古人,不能称其为开创一代诗风。 B项,作者的意图并不在此,可以参考选项 C。 D项, “另辟蹊径 ”的说法错误。 【小题 1】 “
10、成功地完成了六朝诗歌向唐诗的过渡 ”的说法与文中最后一句 “他和他的诗仍然处在六朝诗 向唐代诗的过渡之中 ”相冲突。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淡 ”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蒋醺 (台湾 )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 ”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
11、卑屈、 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本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 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 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酒喝好不好 他还是要喝酒 !“夜饮东坡醉复醒 ”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 “归来仿佛三更 ”则是,回来已经很晚。 “家童鼻 息已雷鸣 ”是说,当时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
12、 “敲门都不应 ”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 “倚杖听江声 ”。 注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 “什么东西,你敢碰我 !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 ”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 “自喜渐不为人知。 ”这是 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 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
13、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 ”,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能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志,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 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笑
14、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所以这个 “淡 ”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苏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 晴 ”。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注 段内引语均出自苏轼词临江仙。 【小题 1】文章前两段中,苏轼的 “得意 ”和 “落难 ”分别表现在哪里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分 ) 【小题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6分 ) (1)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 3分) (2)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 3分) 【小题
15、3】结合全文,概括出 “淡 ”的含义和特点。 (4分 ) 含义: 特点: 【小题 4】文章第四段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苏轼的变化 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 分析。 (6分 ) 答案: 【小题 1】得意时,他被皇帝赏识,流露得意,被人嫉妒,书法漂亮、工整、华丽;( 2分)落难时,他卑屈而被疏远,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书法笨拙却成极品,诗句完美。( 2分)通过对比,突出了苏轼落难后的 “苦味 ”,为下文叙写苏轼的感悟和变化作铺垫。( 2分) 【小题 1】( 1)苏轼落难后,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或:苏轼落难后,转变了对人生世态的态度 (或看法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重庆市 名校 联盟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