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安培 B伏特 C焦耳 D瓦特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安培是电流的单位; B伏特是电压的单位; C焦耳是功和能量的单位; D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故选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都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在空气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
2、质; B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在空气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下降时受到的空气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的,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所以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一定 是相互作用力。故选 AC 考点:惯性;力和运动;二力的合成;相互作用力 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熔点 / 沸点 / 酒精 -117 78.5 水银 -38.8 357 铅 328 1740 A 80 的酒精是液
3、态 B铅的凝固点是 328 C -38.8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测量接近 -50 的气温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 答案: BCD 试题分析: A因为 80 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 80 的酒精是气态; B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铅的熔点是 328 ,凝固点也是 328 ; C晶体的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38.8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因为水银的凝固点 -38.8 ,高于 -50 ,所以测量接近 -50 的气温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故选 BCD 考点: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制成 “土电话 ”,可用来证明固体能够传声
4、B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制成 “土电话 ”,可用来证明固体能够传声,是正确的; B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C雨滴落在地面,由于振动才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小提琴和二胡的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故选A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的特色;弱噪声
5、 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质量相等,且 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 5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 S1和 S2,且 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2,且 3p1=2p2。将 A球放入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放入乙容器的液体中,放入后,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A、 B两球所受重力分别为 G1和 G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G1 = G2 B G1 =1.5 G2 C G1 G2 D G1 1.5G2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甲容器中液 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是乙容器中液体
6、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2/3, 即 p1=2p2/3, 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的底面积 3/2,即S1=3S2/2,因为甲、乙两个容器是圆柱形容器,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相同,即 G 甲 =F 甲 =p1S1=2p2/33S2/2=p2S2,同理乙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也相同,即 G 乙 =F 乙 =p2S2 。设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重力为 G,将 A、 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甲 =(G+G 甲 +G1)/S1,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乙 =(G+G 乙 +G2)/S2, 因为 p 甲 =p 乙 , S1=3S
7、2/2, G 甲 =G 乙 =p2S2,所以 (G+G 甲 +G1)/(G+G 乙+G2)=(G+p2S2+G1)/(G+p2S2+G2)=S1/S2=3/2, 解得 2G1-3G2=G+p2S20,所以 G11.5G2。故选 D 考点: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液体的压力和压强 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50 1 A”,电源电压恒为 6 V,电流表量程为 0 0.6A,电压表量程为 0 3V。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 0.2 A,电压表示数为 2 V。为保证电路的安全,变阻器 R2的取值范围是 A 0 10 B 0 50 C 10 50 D 10 40 答案
8、: C 试题分析:由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电压表示数为 2 V可知, R1的阻值是 R1=U/I=2 V/0.2 A=10, 因为电压表量程为 0 3V,所以滑动变阻器 R2两端的最小电压为 6 V-3V=3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 U1/R1=3V/10=0.3A,不会烧坏电流表,所以由串联分压 U1/U2R1/R可知,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 R2 小 =R1=10。又因为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R1两端的电压越小,所以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可以最大为 50 。故选 C 考点:电流表和
9、电压表的使用;串联分压;欧姆定律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水的 A密度较大 B质量较大 C体积较大 D比热容较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t=Q/cm可知,在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越大,温度 上升的越慢,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而与物 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无关。故选 D 考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A汽车
10、急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减慢,最终停下来,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向前倾,属于惯性现象;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是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空中继续飞行,并击中目标,属于惯性现象;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立即停下来,属于惯性现象。故选 B 考点:惯性现象 以下所述情景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夏天太阳暴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一杯热水焐手,手逐渐变暖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做功和热传
11、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A夏天太阳暴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D用一杯热水焐手,手逐渐变暖和,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选 B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 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答案: A 试题
12、分析: A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水桶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水桶在水平向上移动的距离与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垂直,拉力对水桶没做功; C抛出手的铅球由于惯性在空中向前运动,推力对铅球没做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汽车沿推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推力在这个过程中没对汽车做功。故选 考点: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 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刀片 B橡胶手套 C不锈钢尺 D铅笔芯 答案: B 试题分析: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绝缘体有:干燥木料、橡胶、纯净水、塑料、陶瓷、油等。金属刀
13、片和不锈钢尺是金属,属于导体;铅笔芯的主要材料是石墨,属于导体;橡胶手套是绝缘体。故选 考点:物体的导电性 下列关于 “影 ”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 “影 ” B皮影戏中的 “手影 ” C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 “倒影 ” D阳光照射时树下出现的 “阴影 ” 答案: C 试题分析:立竿见 “影 ”、皮影戏中的 “手影 ”和阳光照射时树下出现的 “阴影 ”都是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阴影;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 “倒影 ”是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 如图所示的
14、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还可以变滑动为滚动。鞋底有花纹、车轮加防滑链和瓶盖上有花纹 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旱冰鞋安装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故选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能源可分为 “可再生能源 ”和 “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可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的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风能 D天然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可再生的能源指煤、石油、天然气等储存能源,这些能源的形成需要经过上万年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 所以是
15、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 考点:能源的分类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V,闭合开关 S时,灯泡 L1、 L2都不亮。若电路中的故障是灯 L1断路,若用一块电压表查找故障,闭合开关 S后,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接在 b、 c两点间,电压表示数约 6V B电压表接在 a、 b两点间,电压表示数约 6V C电压 表接在 c、 d两点间,电压表示数为 0V D电压表接在 a、 d两点间,电压表示数
16、为 0V 答案: B C 试题分析: A电压表接在 b、 c两点间,电路仍是断路,电压表示数约 0V;B电压表接在 a、 b两点间,相当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示数近似于电源电压约 6V; C电压表接在 c、 d两点间,电路仍是断路,电压表示数为0V; D电压表接在 a、 d两点间,测得是电源电压约 6V。故选 BC 考点:电路故障的分析 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的是 A电饼铛 B电视机 C电动机 D笔记本电脑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电饼铛正常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B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C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笔记本电脑正常工作
17、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故选 考点:能量的转化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常情况下水是导体,用湿布擦发光的灯容易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是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在高压线附近玩耍,会产生跨步电压,导致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电线靠近高温物体易引起火灾,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选 考点:安全用电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缝纫时手指上带有顶针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压 强;
18、安全锤的锤头很尖和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选 考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双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铁只能吸引铁制品 B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C小磁针可以用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含铁、钴、镍等制品,故 A错; B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B正确; C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中该点磁场的方向,故 C正确;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D错。故选 BC 考点:磁性;电磁感应现象;磁场的方
19、向 实验题 实验桌上有两只烧杯,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 盐水 =1.1g/cm3),一支分度值为 0.1N、量程为 5N 的弹簧测力计,一块体积为 10cm3石块,细线。刚开始学浮力的小刚想用这些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小明的哥哥说这种方法不行。 请你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小明的方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请写出改进方法。( g=10N/kg) 答案:小明的方法不行。据 F 浮 =液 gV 排 可算出小石块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0.1N、 0.11N,浮力相差仅 0.01N,用分度值为 0.1N 的弹簧测力计不能明显地显示浮力大小的差异。 改进方法:可以换用体积足够大的石块 试
20、题分析:因为 水 =1.0103kg/m3 , 盐水 =1.1g/cm3=1.1103kg/m3,石块的体积V=10cm3=10-5 m3,所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 F 浮 1=水 gV 排=1.0103kg/m310N/kg10-5 m3=0.1N ,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 F 浮 2=盐水 gV 排=1.1103kg/m310N/kg10-5 m3=0.11N ,浮力相差仅 0.01N,用分度值为 0.1N的弹簧测力计不能明显地显示浮力大小的差异;可以换用体积足够大的石块或换用量程和分度值较小的弹簧测力计。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设计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电源电压不变的电源、阻
21、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两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两个电阻 R1与 R2串联时,如果 R1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 R1与 R2串联的等效电阻 R跟电阻 R2的关系为: R= R2+ b( b为常量) ”。请你: (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 1)实验电路见下图 ( 2)实验步骤 断开开关,按上图连电路,电阻箱调至适当阻值; 闭合开关,读出电阻箱的数值 R2、电压表 V1的示数 U1、电压表 V的示数 U,并将 R2、 R1、 U1及 U的数值记入表格中; 断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北京市 通州区 初三 模拟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