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物理(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环境污染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下列能源中,广泛使用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煤 答案: D 试题分析: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太阳能的使用不会排放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A不符合题意;风能使用过程中也不会排放污染气体,所以不会污染环境, B不符合题意;水能的利用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或电能,没有污染的物质生成, C不符合题意;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D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 S闭合后,灯 L1
2、、 L2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 2 3,此时灯 L1、 L2的电阻之比是 A 2 l B l 2 C 3 2 D 2 3 答案: B 试题分析:开关 S闭合后,灯 L1、 L2都能正常工作,说明电路没有故障,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表与 L2并联,乙表与电源并联,所以甲乙为电压表,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 2 3,说明 L2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之比为 2 3,又 L1、L2串联,所以 L1、 L2电压值比为 .l 2,由串联分压可得 L1、 L2的电阻之比是 .l 2。 考点:电路的连接方式;电压表的使用 如图所示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中,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水
3、的沸腾特点,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图像中有温度不变的线段, A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关系,图像中是一条直线,是正比例函数图像,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不变,图像是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 C正确,不符合题意;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图像看以看出纵坐标随横坐标的增大而减小, 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水的沸腾特点;重力与质量关系;速度与时间关系;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电路,若要使 R1、 R2并联,则 A只闭合 S1 B只闭合 S2 C只闭合 S1、 S2 D只闭台合 S1、 S3 答案
4、: C 试题分析: A只闭合 S1,电阻 R2无电流通过,所以 R1、 R2不可能并联, A不符合题意; B只闭合 S2,电阻 R1无电流通过,所以 R1、 R2不可能并联, B不符合题意; C只闭合 S1、 S2, R1、 R2都有电流通过,且分别是两条路径,所以为并联, C符合题意; D只闭台合 S1、 S3, R2被短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 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重 1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轮重 0.2 N 不计摩擦和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F 甲 和 F 乙 , 机械效率分别是 甲 和 乙 ,则 A F 甲 F 乙 B F 甲 =F
5、乙 . C 甲 乙 D 甲 乙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计摩擦和绳重, F 甲 =( G 物 +G 动 ) /2=0.6N; F 乙 =G 物 =1N,可得 F 甲F 乙 , A、 B均不符合题意;甲装置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而乙装置额外功为零,所以 甲 乙 , C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将重 6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 4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 10N B 6N C 4 N D 2N 答案: C 试题分析:将重 6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 4N的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大小,所以所受
6、浮力为 4N,答案:选 C。 考点:浮力的计算 我国研制的新型消雾无人机在加速飞往雾霾区域的过程中,它的 A动能增大 B质量增大 C合力为零 D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研制的新型消雾无人机在加速飞往雾霾区域的过程中,因速度增加,而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同一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因此 A正确,符合题意;而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B错误,不符合题意;因为飞机在加速,运动状态在改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 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动能;质量;力与运动状态 质量为 lkg的水 c 水 =4.2103 J/( kg ) ,温度从 20 升高到
7、 30 吸收的热量是 A 4.2103J B.4.2104J C.8.4104 J D.l.26l05 J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升温吸热 Q=cmt=4.2l03 J/( kg ) 1kg( 30 -20 )=4.2104J,答案:选 B。 考点:吸热计算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发烧时擦酒精降温,利用的是蒸发吸热,不是大气压强, A不符合题意; B 盐水选种利用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不是大气压强, B 不符合题意;C用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C符合题意; D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不是大气压强, 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 考点:蒸发吸
8、热;浮沉条件;大气压 强应用;连通器应用 在探究 “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的实验中,蹄形磁体水平放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要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导体 ab应 A竖直向上运动 B水平向右运动 C保持静止不动 D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在图中 ab竖直向上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因此没有电流产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选项 A不符合题意;图中 ab水平向右运动时,切割磁感线,因此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选项 B符合题意;图中 ab保持静止 不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因此没有电流产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
9、发生偏转,选项 C不符合题意;图中 ab竖直向下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因此没有电流产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选项 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电磁感应 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 “女高音 ”是指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色好 C音调高 D振幅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女高音 ”歌唱家中的 “高音 ”指的是声音振动的频率大,即音调高,答案:选 C.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下列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钢尺 B玻璃瓶 C纸杯 D橡皮擦 答案: A 试题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A钢尺是金属,一
10、般情况下金属导电,属于导体, A符合题意; B玻璃瓶在常温下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B 不符合题意; C 纸杯在一般情况下不导电,属于绝缘体,C不符合题意; D橡皮擦属于橡胶制品,一般情况下不导电,属于绝缘体, 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导体与绝缘体 如图所示,钢勺好像被水 “折断 ”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色散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中的钢勺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进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看上去钢勺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答案:选 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11、 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答案: A 试题分析: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在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凝华现象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质量约 500 kg B福州 5月份的平 均气温约 50 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 0.8m D中学生跑完 50 m用时约 3s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学生的质量约 50 kg, A错误,不符合题意;福州 5月份的平均气温不会达到 50 ,如果达到 50 ,那最高气温就更高了, B错误,不符合题意;教室课桌的高度约 0.8m,人坐在课桌最舒适的高度, C正确,符合题意;中学生跑
12、完 50 m用时约 3s,这比优秀运动员跑步的速度还快, 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 考点:质量的估计;气温的估计;长度的估计;速度的估计 下列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 B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C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湿手容易发生触电,显然这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A符合题意;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这样能使触电者快速脱离电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B不符合题意;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是因为人接触冰箱外壳时,地线把人体短路,不论冰箱外壳是否漏电都是安全的,符合安全用电要
13、求, C 不符合题意;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构成通路,接触火线时氖管才会发光,符合安全用电要 求, 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安全用电 实验题 ( 10分)小明在探究 “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应位于 _(选填 “A”或 “B”)端,可以起到 _作用。 (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_ _。(写出 两种) (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 1次实验
14、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_A,所用电阻 R的阻值是 _。根据表(一)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 ( 5)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 R先后更换为 5和 15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通过分析表(二)的数据,可知小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_。 答案:( 1)断开;电路连接如图; ( 2) B;保护电路( 3) 电阻 R开路 电流表短路;( 4) 0.10; 10;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试题分析:( 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因连接错误而电路,开关应断开;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元件
15、一一对应即可,答案:如图;( 2)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应位于最大阻值处,图中 B端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可能为电流表短路或电路开路;电压表有示数,电路中有电流或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所 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电阻 R开路 电流表短路;(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 1次实验的电流表指针在 0到 0.20A的中间,为 0.10A,此时表中电压为 1.0V,所以电阻 R=U/I=1.0V/0.10A=10;根据表(一)的数据,可计算出第 2次,第 3次实验的电阻值为 10,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
16、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此时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压不变,将电阻 R先后更换为 5和 15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三次电 压数值不同,所小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 考点: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 7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调,使天平平衡。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是 _g。往量筒中注入 60 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福建 福州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