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房顶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房顶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房顶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房顶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受热分解时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 A氯化铵 B氯酸钾 C高锰酸钾 D氧化汞 答案: A 试题分析: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故对;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错;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错;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汞,故错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反应 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20: 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 40% B 60% C 30
2、% D 50%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碳酸钙的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由题意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40: 12=20: 6,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20: 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50%,所以, D正确, A、B、 C错误 考点: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 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作的奠基性贡献 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发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你认为 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
3、A C B O C N D Ne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 “G蛋白偶联受体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氨基酸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因此 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Ne; 考点:元素 现有 40.6g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煅烧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 15.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 A 14g B 18g C 16.24g D 29g 答案: B 试题分析:煅烧后剩余固体即氧化钙的质量为: 40.6g-15.4g=25.2g 所有
4、CaO 中的钙元素的质量: 25.2g 100%=18g 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18g;故选 B 考点:化学计算 将 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 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 14.5g B 15.5g C 16.1g D 18.3g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由 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 得: H2SO4 ZnSO4 98 161 98g10% x 解得: x=16.1g 由以上计算可知, A、 B、 D错误, C正确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将 ag铁
5、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 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 30.0% B 22.2% C 27.6% D 10.3%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7.6%,由以上计算可知, A、 B、 D错误, C正确故选 C 考点:化学计算 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
6、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Fe+3O2 2Fe2O3 B实验室制备 CO2: CaCO3 CaO+CO2 C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 D CO2通入 CaCl2溶液中: CO2+CaCl2+H2OCaCO3+2HCl 答案: C 试题分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3Fe+2O2Fe3O4实验室制备 CO2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二氧化碳与 CaCl2溶液不反应,故该化
7、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3Fe+2AlCl3=3FeCl3+2Al B 3Cu+2AlCl3=3CuCl2+2Al C Fe+CuCl2=FeCl2+Cu D 2Fe+3H2SO4=Fe2( SO4) 3+3H2 答案: C 试题分析:铁的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氯化铝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化学方程式错误铜的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氯化铝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化学方程式错误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Fe+H2SO4=FeSO4+H2故选 C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氨基钠( NaNH2)是合成维生素 A的原料
8、工业上将钠于 97 100 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 NH3),再加热至 350 360 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可能与水反应 B钠 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维生素 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3 2NaNH2+H2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金属钠可以和 NH3反应生成氢气,因此也有可能和含有氢元素的水发生反应,所以要让反应不能发生在钠和水之间,因此控制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故 A正确;由于金属钠在 97 100 熔融,而铁的熔点是 1535 ,故 B正确;由于氨基钠是合成维生素 A的原料,但在生成维生素 A的同时有可能也生成了其
9、他物质,因此维生素 A中不一定含有钠元素,故 C错误;根据题意可得,金属钠和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 成氨基钠和氢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3 2NaNH2+H2,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制氯化铁: 2Fe+3CuCl2=2FeCl3+3Cu B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CuO+H2SO4=CuSO4+H2O 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K2SO4+Ba( NO3)2=BaSO4+2KNO3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 Al( OH) 3+3HCl=AlCl3+3H2O 答案
10、: A 试题分析: A、铁单质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故通过这个反应不能达到目的; B、稀硫酸可以和氧化铜反应,但不能与碳粉反应,故可通过稀硫酸除去碳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硫酸铜溶于水,碳粉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可分离二者; C、硫酸钡可以与硫酸钾反应生成沉淀,但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故可以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可以中和多余的胃酸,故可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和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1、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 2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 A错误;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 B错误;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C正确;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 1,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二氧化氯( ClO2)是消毒剂可用氯酸钠( NaClO3)和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氯,化学方程式 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请推断 x的化学式为( ) A HClO B NaOH C H2O D HClO3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Na原子 2 2 Cl原子 6 6 O 原子 6 4 H原子 4 0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 X的 2个分子中含有 2个 O原子和 4个 H原子,则每个 X分子由 2个 H原子和 1个 O 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2O; 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某纯净物 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2O22CO+CO2+3H2O,则 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 ) A C3H6 B CH3OH C HCHO D HCOOH 答案:
13、C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X+2O2 2CO+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3、 7、 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3X中含有 3个碳原子、 3个氧原子和 6个氢原子,则每个 X分子由 1个碳原子、 1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构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CHO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1个甲烷和 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个二氧化碳和 2个水 C 1个 CH4分子和 2个 O2
14、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个 CO2分子和 2个 H2O分子 D 1 g CH4和 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g CO2和 2 g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反应中 “+”读作 “和 ”,该反应可读作: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读法错误; B、该反应不能读作, 1个甲烷和 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个二氧化碳和 2个水;从微观上, 1个 CH4分子和 2个 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个 CO2分子和 2个 H2O 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 C、从微观上, 1个 CH4分子和 2个 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个CO2分子和 2个 H2O
15、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 D、该反应可读作:每 16份质量的甲烷和 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则 1gCH4和 4gO2在点燃条件下能充分反应,故选项读法错误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关于 2CO+O2 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 2g一氧化碳和 1g氧气反应生成 2g二氧化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化学方程式中 “+”应读作 “和 ”,不能读作 “加 ”, “=”应读作 “生成, ”不能读作 “等于
16、 ”,故选项说法错误; B、从 2CO+O2 2C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可读作: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方程式中 “+”应读作 “和 ”,不能读作 “加 ”, “=”应读作 “生成, ”不能读作 “等于 ”,故选项说法错误; D、从 2CO+O2 2CO2可知,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氧气及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282): 32:( 442) =7: 4: 11,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Li十Mn02LiMnO2下列说法
17、正确的是( ) A MnO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发生了能量转化 D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反应中 Mn02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 A错误;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B错误;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生了能量转化,故 C正确; 反应前,锂单质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 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化学方程式 填空题 ( 1)三氧化硫( SO3)中,硫元素与氧 元素的质量比是 _,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 ( 2)我市某氯碱工厂排放的尾气里含有毒的氯气(
18、 Cl2),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工厂用 20%的 NaOH溶液吸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计算: 4t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 NaOH 溶液,理论上可吸收氯气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 1) 2: 3; 40% ( 2) 0.71t 试题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163) =2: 3; 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可得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 2)设理论上可吸收氯气的质量为 x, Cl2+2NaOH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黑龙江省 大庆市 房顶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