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 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A清洗葡萄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 A不符合题意; B把葡萄捣碎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 B不符合题意; C葡萄发酵成酒生成了新的物质乙醇是化学变化,故选 C;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乙酸乙酯( CH3COOC2H5)是一
2、种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 4: 1 C乙酸乙酯是氧化物 D乙酸乙酯中 H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 A; B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x4:1x8:16x2=6:1:4,故 B错误; C乙酸乙酯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乙酸乙酯不是氧化物,故 C错误;D乙酸乙酯中 C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 D错误。 考点:利用化学式的计算。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未知数据计算正
3、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g) 10 10 0 0 反应中的质量( g) 6 2 3 反应后的质量( g) 0 A. 为 7 B. 为 4 C. 为 3.75 D. 为 16.25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反应前的质量和反应中的质量可知,参加反应 a、 b的质量分别为4g、 8g,生成 C的质量为 3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 d的质量为 9g,故 A错误;参加反应 a、 b、 c的质量比为 ,4:8:3,所以 10gb参加反应,参加反应 a的质量为 5g,生成 c的质量为 3.75g,故选 C,反应后 a的质量为 5g,故 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 d的质量为 11.2
4、5g,故 D错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食品变质的是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氧气 D抽成真空 答案: BD 试题分析:食品的变 质是食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AC 中都含有氧气,故 AC 不符合题意, B填充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 B, D抽成真空,没有氧气,故选 D 考点:防止食品变质的方法。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单质的一个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
5、所以单质的化学式为 N2故 A不符合题意;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所以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 B不符合题意;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都属于氧化物,故 C不符合题意;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增加,故选 D。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氢气和天然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可能发生爆炸, A一氧化碳和氮气中有可燃性气体没有空气或氧气,故 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氧气中有氧气 没有可燃性气体,故 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和空气,天然
6、气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可能引起爆炸,故选 C; D氢气和天然气中两种气体都是可燃性气体,没有空气或氧气,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爆炸的条件。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 D原子序数为 13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答案: AC 试题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 A,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故 B不符合题意;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电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故选 C,原子序数为 13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3,故 D不
7、符合题意。 考点: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的结构。 金属 A、 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如图所示关系(已知: A、 B 在生成物中均为 +2 价)。则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 B两种金属中 A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小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A 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故 A不符合题意;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确定,故选 B;金属 A与稀硫酸反应比 B与稀硫酸反应快,所以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A B,故 C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金属 A、B可能恰好与稀硫酸反
8、应,可能有剩余,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金属的活动顺序。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 A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 A、 B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 ; ( 2)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微粒是 ;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 。 答案: (1) H2; 2 : 1 ; (2)2H2O 2H2+ O2 ; H、 O 原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试题分析: (1)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电源负极产生氢气,故 A试管里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故 A、 B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2)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
9、H2+ O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微粒是 H、 O 原子,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考点:电解水的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小兵对 “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 ”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 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 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 1g) 氢气的体积( mL)(均收集 3分钟)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10、30% 锌片 79.9 (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氢气应从 (填 e或 f)管通入。 【收集证据】(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 【得出结论】( 4)结论是 。 答案: (1) Zn+ H2SO4 = ZnSO4 +H2 。 (2) 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 ; f 。 (3) 或 。 ( 4)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或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试题分析:( 1) Zn+ H2SO4 = ZnSO4 +H2 ;( 2)根据进
11、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 ;如果氢气从 e进入集气瓶,氢气会从 f出来,谁不会进入量筒,故氢气应从 f管通入,( 3)实验目的是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所以只有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选 或 ;( 4)由相同时间产生氢气的体积可知,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或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考点:实验探究。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中 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 是否有关 B甲中 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12、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中 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或空气是否有关,故选 A,B甲中 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故 B不符合题意; C乙比较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 C不符合题意; D乙比较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铁生锈的条件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
13、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故A不符合题意;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 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故选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 料,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月球制氧机 ”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说明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所以 “月球制氧机 ”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说明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下
14、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C铜丝做电线 D稀有气体做保护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利用氧气可供给呼吸,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 A不符合题意; 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是氢气的化学性质,故 B 不符合题意; C铜丝做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是铜的物理性质,故选 C; D稀有气体做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低碳生活 ”要求降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 “低碳生活 ”的是 A不使用电脑时,尽量关机 B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C减少使用私家车出行 D使用电子邮件取代
15、传统纸质邮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 “低碳生活 ”要求降低碳的排放,即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 A不使用电脑时,尽量关机,是节约电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B多作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选 B; C减少使用私家车出行,是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C不符合题意; D使用电子邮件取代传统纸质邮件是节约树木,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 验,测得下列数据: 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
16、质量 66 0g(玻璃管的质量为 60 0g) 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 65 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CO还原 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CO还原 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 Fe3O4、 FeO、 Fe; NaOH溶液与石灰水相似,能吸收 CO2,但不变浑。 物质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能 不能 不能 能 【实验与猜想】 (
17、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 。 ( 2)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 b 、 c 。 【得出结论】 ( 3)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 【反思与评价】 (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 5)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 A收集 CO B吸收 CO2 C检验 CO2 【实践应用】小明和他的同学想测定某赤铁矿石中 Fe2O3的质量分数。用 CO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区邵樊片 九年级 12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