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大庆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大庆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大庆卷)物理(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大庆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反映电流磁效应的是( ) A 带静电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 B 奥斯特实验 C 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D 磁铁吸引铁钉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分析各实验的原理,然后答题 A、带静电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不合题意 B、奥斯特实验中,导线通电后,其下方的小磁针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能生磁,反映了电流磁效应符合题意 C、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不合题意 D、磁铁吸引铁钉,说明磁体能吸引铁类物质不合题意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点评:分析图示实验装置及
2、现象,知道各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根据图中所给 A、 B两物体 s-t图象,判断对应的 v-t图象那个是正确的(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路程 -时间图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斜线表示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 由图可知, A物体的距离不随时间变化,因此 A物体是静止的; B物 体的路程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即 B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图中 A物体匀速运动, B物体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B、图中 A速度为 0,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C、图中 A物体加速运动, B物体减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D、图中
3、 A、 B两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应学会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运动学中常见的考题 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 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 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 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 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 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答案: A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1)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 F1,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故 A正确, C不正确; ( 2)桌子也对手作
4、用一个力 F2,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故 CD均不正确 考点:力的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判断,产生力的作用时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下列 现象与物理规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平面镜中的像 -光的反射; 放入水中的筷子 “变折 ”-光的折射; “花香四溢 ”-电磁波传递信号; 飞机的机翼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空气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百米比赛中冲线后,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 -惯性; 用手机进行通信 -分子热运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 2)光从一种
5、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 3)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 (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 5)电磁波可以传递信号; ( 6)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正确; 放入水中的筷子 “变折 ”,水中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正确; “花香四溢 ”说明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错误; 飞机的机翼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是利用上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受到空气向上的托力,正确; 百米比赛中冲线后,运动员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正确;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错误 考
6、点:光的反射;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移动通信 点评:本题是将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谚语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说明了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树上的飞花 D诗人的小船 答案: D 试题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最后一句 “不知云与我俱东 ”可知,相对于
7、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出现 “卧看满天云不动 ”的效果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点评:本题通过古诗句考查同学们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在一个 空纸盒的侧面扎 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 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
8、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所以选项 A、 C、 D的图形不正确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液体的深度是液体中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且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不计斜面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在小球从开始滚下到对面最高点的过程中( ) A小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加 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C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D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 答
9、案: C 试题分析: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由于被举高或者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势能影响运动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大小决定于质量和高度 理想实验中,说有不计斜面的摩擦和空气阻力,也就是机械能没有消耗,故在小球从开始滚下到对面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先转化为动能,再升高时,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故只有选项 C符合题意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点评:明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并对小球的降低和升高状态做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筒读数 B 天平使用 C 温度测量 D 断开电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 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
10、处所对刻度线相垂直;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同时必须使用镊子取放砝码;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使插头断开电源时,不能直接牵拉导线 A、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方法正确操作正确; B、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错误,应该 “左物右码 ”,另外不能直接用手抓取砝码操作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是错误的操作错误 ; D、使插头断开电源时,应该手拉插头,断开电源,不能直接牵拉导线操作错误 考点:量筒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用测量工具或实验器材的操作或使用,
11、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平时只要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就能正确解答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拉开易拉罐的拉环时,罐口有少量 “白气 ”生成,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在早晨的树叶上常有露珠产生,这是液化现象 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这是凝华现象 D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这是蒸发现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A、拉开易拉罐的拉环时,罐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生成 “
12、白气 ”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水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 态,这是升华现象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易蒸发,蒸发吸热的缘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 C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D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
13、可有效减弱噪声 答案: A 试题分析: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噪声检测仪是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等级的装置,不能减弱噪声 A、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此选项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出声音此选项不正确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不正确 D、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只能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此选项不正确 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等,难度不大 实验题 在 “测量
14、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的实验中,图 1是小王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 ( 1)观察实物电路图的连接,是否有错误及不恰当之处,请具体指出 如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 ; c ( 2)改正错误后,请在图 2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点,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电流表如图 3、图 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0.20A,电压表的读数为 V ( 4)根据读取的数据,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答案:( 1) b、电压表量程选择错误; c、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 ( 2)实验电路图如下: ( 3) 2.5; ( 4) 12.5 试题分析:( 1)连接电路图时,要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
15、接反,应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据此分析电路图,找出电路错误 ( 2)在应用伏安法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需要小灯泡、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使用导线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据此画出电路图( 3)读取电压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 4)已知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和电流,利用 R=得到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 1)由实物连接可知,电路有如下连接错误: a、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所以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电源电压由两节干电池提供,所以电
16、路最大电压为 3V,电压表应选 0 3V量程,而图示电压表选择 0 15V量程,电压表量程选择错误; c、滑动变阻器要采用 “一上一下 ”的接法接入电路,图示中滑动变阻器同时连接了上面的两个接线柱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 ( 2)电路图作法如下; ( 3)已知电源电压由两节干电池提供,所以电路最大电压为 3V,所以电压表选择的是 0 3V量程,分度值为 0.1V,此时的示数为 2.5V; ( 4) I=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R= =12.5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错误分析、电路图的作法、电表读数、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黑龙江 大庆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