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绍兴西藏民族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浙江绍兴西藏民族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浙江绍兴西藏民族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浙江绍兴西藏民族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个桃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桃子受力情况的图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桃子静止,所以桃子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都作用在桃子上,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所以在示意图中两个力的长度应相同,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 C 考点: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找到力的作用点及方向同时还考查了重力及压力方向 下列四种物理现象有真有假。关于它们真假的判断,正确的是 ( ) 在雷雨天,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鱼儿在水底吐出的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
2、积逐渐变小 袋装快熟面从上海带到拉萨,包装袋向外鼓起一些 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凝结出大量的水珠 A 为真、 为假 B 为真、 为假 C 为真、 为假 D 为真、 为假 答案: C 试题分析: 雷声与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但闪电(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雷声的传播速度,传播相同的路程,闪电用的时间短,雷声的传播时间长,所以先看到闪电,后 听到雷声,判断是真的 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小气泡在较深的水下时,受到水给它的较大的压强,体积会比较小,随着气泡的上升,深度减小,液体的压强也减小,气泡的体积会随之变大,判断是假的 包装袋内密封一定量的空气,到达西藏后,由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压强
3、低,袋内的气体压强变小,体积变大,包装袋向外鼓起一些,判断正确 杯子的外壁凝结出大量的水珠,应该是液化形成的,而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热水杯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温度高,水蒸气不会液化,判断是错误的 由此可见 判断是真的, 是假的; 故选 C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其特点;大气压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应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二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要注意: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决定气泡大小的主要原因 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中,满足 “灯 L1与 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 L1支路电流 ”条件的是 ( ) A. B. C. D. 答
4、案: A 试题分析:分析四个电路图: A、两灯并联, L1 的电流经过了电流表,故 A符合题意; B、两灯并联,电流表接在干路上,测量两个灯的电流,故不符合题意; C、两灯并联,电流表测 L2 的电流,不符合题意; D、两灯串联,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电路结构分析;电流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结构分析,是电学的基本能力,对电流表的作用要熟练掌握其正确方法。 在 “伏安法测电阻 ”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保护电路 D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
5、了电路中的电流,故 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电阻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根据 U=IR,电阻不变,电流变化,所以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故 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时,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最小,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 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被测电阻阻值大小跟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过程中三者没有发生变化,电阻的阻值不变,故 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知道在不同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不同的; “伏安法测电阻
6、 ”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路的电流,改变被测电阻的电压和保护电路 如图所示,打捞沉船时,钢丝绳将处于海底的沉船缓慢上提,在沉船从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能正确表示钢丝绳的拉力 F与沉船底部离海底的高度h的关系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随 h增大,露出水面之前, ,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沉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又 ,沉船重 G不变, 弹簧测力计测力计 示数 F不变; 从上表面露出水面到下表面离开水面, ,沉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沉船受到的浮力变小; 又 ,沉船重 G不变, 弹簧测力计示数 F变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不变、后变大 故选 B。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
7、;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找出两个阶段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是突破口,利用好阿基米德原理是本题的关键 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球动能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木球的动能较大 B铁球的动能较大 C两球的动能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动能越大,因体积相同,所以实心铜球质量大于木球质量,所以铜球的动能大于木球的动能; 故选 B 考点: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去分析解答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 ( ) A草地上结霜 B口中呼出 “白气
8、” C湿衣服晾干 D河面结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草地上结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白气 ”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河面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湿衣服晾干是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质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故选 C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扎西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到镜面 的距离变大 B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9、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可解答此题 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不论人离镜远还是近,它们大小都相同;所以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时,特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故选 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物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平面镜 成像现象中,不论视觉上感觉像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的大小都没变,总与物大小相同 图所示的几个实验,属于研究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
10、析: 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符合题意; B、如图是电动机的原理图,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不符合题意 C、图中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不符合题意 D、图中实验证明通电线圈具有磁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点评:电动机的原理图和发电机的原理图的重要区别:电动机的电路中有电源;发电机的电路中没有电源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B桥在水中的倒影 C灯光下人的影子 D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折射
11、现象;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灯光下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细胞是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 故选 C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一般来说:见到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波不会产生污染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 D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使用手机与别人交谈时,电磁波对人体会有
12、辐射,所以电磁波也会产生污染, A错误;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正确;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正确; D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正确; 故选 A。 考点:电磁波。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的物理知识,要牢牢记住 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20V的家庭电路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B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与零线相连 C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 D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可以用试电笔来辨别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36V,故 A错误; B、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与火线相连,所以 B选项错误; C、家庭电路
13、中,各用电器为了相互不影响 ,因此各用电器之间、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故 C错误; D、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可以用试电笔来辨别,故 D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火线零线的判别。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安全用电原则、家庭电路的连接以及熔断丝原理的有关知识,一定要学以致用 实验题 ( 1)如图所示,此为内燃机四冲程中的 冲程。 ( 2)如图所示的验电器,它是根据 _原理制成的。 ( 3)图是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装置还缺少的一种实验器材是 。答案:( 1)做功 (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3)温度计 试题分析:( 1)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并且电火花打火,这是做功冲
14、程的特点; ( 2)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 3)探究 “海波的熔化规律 ”实验过程中,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海波的温度,观察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是结合内燃机的冲程图分析内燃机冲程的特点,要会根据电火花是否打火判断是不 是做功冲程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有关晶体熔化的实验内容需要同学们仔细分析,全面掌握,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卓玛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滑
15、动摩擦力跟接触面面积大小的关系 ”,她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将木块平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 B将木块侧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 C将木块侧放在较粗糙的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 ( 1)卓玛设计 的三个步骤中, 步骤是不必要的。 (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答案:( 1) C ( 2) 1.8 试题分析:( 1)探究 “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面积大小的关系 ”,只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其它条件比如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要保持相同所以步骤 C不必要故选 C
16、; ( 2)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1.8N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此题要把握两个方法: 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次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 1)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纸板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至纸板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测得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5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该透镜和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 的像(填 “放大 ”或 “缩小 ”),利用透镜的这一成像特点,人们制成了 。答案:( 1) 15 ( 2)缩小
17、照相机(摄像机) 试题分析:( 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 2)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如图物距为 50cm, u 2f,所以在透镜的右侧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透镜的这一成像特点,人们制成了照相机(摄像机)。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要求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 3V。
18、 ( 1)请将图的实验电路图补画完整。 ( 2)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灯丝电阻约为 8,电流表应选择 量程(填 “0 0.6A”或 “0 3A”)。 ( 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调节到最大。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 ( 4)连接正确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 3V,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原因可能是 _。 ( 5)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如图所示, 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 端移动(选填 “a”或 “b”),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然后读出电流值 ,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答案:( 1)如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浙江 绍兴 西藏 民族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二次 模拟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