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过多年施工建设,目前我国最寒冷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尔滨 大庆 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预计今年年底实现联调联试,有望于 2015年 3月正式开通运营。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运营后,将大大缩短途经城市间的运行时间 建设过程使用的钢材属于合成材料 钢材的冶炼是化学变化 高铁列车车体表面涂刷油漆不仅是为了美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运营后,将大大缩短途经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正确, 建设过程使用的钢材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错误, 钢材的冶炼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正
2、确, 高铁列车车体表面涂刷油漆不仅是为了美观,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故选 C 考点:化学材料,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煅烧碳酸钙可制得氧化钙。现有 100 g含钙元素 60%的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则加热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 ) A 10 g B 16 g C 8 g D 20 g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100 g含钙元素 60%的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则钙元素质量 =60g,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即全部是 CaO,故质量 =60g40/56=84g,所以加热过
3、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 =100g-84g=16g,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 CuSO4(H2SO4) 加入氯化钡溶液、过滤 D Cu(CuO) 加入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 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A、 KCl( Mn
4、O2),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nO2,错误, B、FeSO4溶液( CuSO4),加入适量的锌粉,发生反应: CuSO4+Zn=ZnSO4+Cu,引入了新的杂质 ZnSO4,错误, C、 CuSO4(H2SO4),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引入了新的杂质 HCl,错误, D、 Cu(CuO),加入稀盐酸溶解,发生反应: CuO+2HCl=CuCl2+H2O,再过滤、洗涤、干燥即得Cu,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请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 时,向 20
5、g a固体加入 50g 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 全部溶解 来源 :学科网 ZXXK C将 t2 时 a、 b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b中含有少量 a ,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b 答案: C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A B C D 区分物质 黄铜和黄金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 碳铵和硝铵 酒精和白醋 第一方案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分别取样,闻气味 取样,加食盐,观察是否有气泡 第二方案 加盐酸,看气泡 取样,分别点燃,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点燃,看是否能燃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区
6、分黄铜和黄金,通过观察颜色区分不了,错误, B、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通过观察颜色区分不了,错误, C、碳铵常温易分解,而硝铵不会,所以分别取样,闻气味,可以区分,碳铵属于碳酸盐,会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硝铵不会与盐酸反应,可以区分,正确, D、酒精和白醋,取样,加食盐,都不会有气泡,无法区分,错误,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区分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有石油的地方,都有天然气存在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D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地球上的金
7、属资源大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金、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错误, B、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错误,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正确, D、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石油资源,而不是煤炭资源,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资源和化学能源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B CO有毒,而 CO2无毒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C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D 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8、: A、湿衣服晾干 ,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正确, B、 CO有毒,而CO2 无毒,是由于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正确,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错误, D、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正确,故选 C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溶液导电的原因 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经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其对 H7N9甲型流感有效。帕拉米韦化学式为 C15H28N4O4,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帕拉米韦是有机化合物 B帕拉米韦分子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 C帕拉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帕拉米韦中氢、氮两种元素的
9、质量比为 7:1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帕拉米韦化学式为 C15H28N4O4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 B、分子由原子构成,帕拉米韦分子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正确, C、根据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帕拉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正确, D、帕拉米韦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128:144=7:8,错误,故选 D 考点:根据化学式计算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海产品、加碘盐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应过量摄入 C甲醛会与蛋白质反应,不要食用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 D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10、、海产品、加碘盐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碘元素,正确, B、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不足都不利于身体健康,错误, C、甲醛会与蛋白质反应,不要食用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正确, D、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正确,故选 B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蛋白质变质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比较硬度,相互刻画,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导电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没有生成了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石笋形成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新物质的
11、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沸腾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 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 所表示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都易得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的原子都有 2个电子层,所以电子层数相同,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 原子只有 2个电子层, 有 3个电子层,所以 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不在同一周期,错误,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 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6,所以所表示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
12、 D、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 4,所以易得电子,正确,故选 B 考点: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好,正确, B、稀释浓硫酸的时候: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 C、 CO2的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错误, D、倾倒液体时 :瓶盖倒放在实验台,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正确,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
13、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食品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属于化学性质, 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具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活性炭做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 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得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B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判断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B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飞机制作材料 C用工业盐做食品调味剂 D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正确, B、碳纤维复合材料轻便,化学性质稳定,可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飞机制作材料,正确, C、工业
14、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有毒,不能做食品调味剂,错误, D、人体缺氟会得龋齿,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正确,故选 C 考点:食盐和工业用盐的区别,复合材料的用途,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 A用一氧化碳制取铜单质 CuO+CO Cu+CO2置换反应 B木炭用做燃料 C+O2 点燃 CO2氧化反应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D用纯碱制烧碱 Na2CO3 CaCl2= CaCO3 2NaCI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15、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反应前是两种化合物,错误, B、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氧化反应,错误,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反应由一种变为三种物质,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而反应并没有得到氢氧化钠,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填空题 (2分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Na2CO3、 Na2SO4、 NaCl、 K2CO3、 BaSO4、 CaCO3。 ( 1)选出的一组物质为 _; ( 2)分类依据是 _。 答案:( 1) Na2CO3、 K2CO3
16、、 CaCO3 ( 2)都含有碳氧元素 或( 1) Na2CO3、 Na2SO4、 NaCl ( 2)都含有钠离子 试题分析:( 1)根据物质组成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分类,故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自然也不同,此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切入点比较多,( 1) Na2CO3、K2CO3、 CaCO3( 2)都含有碳氧元素或( 1) Na2CO3、 Na2SO4、 NaCl( 2)都含有钠离子等 考点:物质组成 (3分 )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过多的车辆带来的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在 0.3米 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 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请回答
17、 : ( 1)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是 _; ( 2) 对此,你的一点建议是 _。 答案:( 1)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2)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电动车等;提倡乘坐公交车 试题分析:( 1)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2)建议是: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电动车等;提倡乘坐公交车等 考点:燃料的利用及污染 (5分 )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北区 中考 调研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