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课程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课程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课程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课程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图所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答案: C 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4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4+、 H+、 NO3- B Fe3+、 NO3-、 Cl- C Ca2+、 Cl-、 CO32- D K+、 Na+、 SO42- 答案: D 我市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 CuSO4、 ZnSO4、 FeSO4的废水中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图: 结合以上提纯过程,下列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固体 A 操作 a 固体 C 滤液 B(溶质) A Cu、 Fe 过滤 Cu ZnSO4、
2、 H2SO4 B Cu、 Fe、 Zn 蒸发 Cu ZnSO4、 H2SO4 C Cu、 Fe、 Zn 蒸发 Cu、 Zn ZnSO4 D Cu、 Fe 加入金属锌 Cu、 Zn ZnSO4、 FeSO4 答案: C 在由 CH4和 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则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A 11 18 B 22 9 C 1 1 D 11 27 答案: A “归纳与比较 ”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O2与 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 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3、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 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 C 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 28个质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C 烧杯中盛有 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 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 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表所列的各组物质中,符合该变化的是 答案: A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20 40 60 80 溶解度 /g 31
4、.6 63.9 110 169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约为 31.6 B 20 时, 7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 得到不饱和溶液 C 80 时, 134.5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 60 时有 59g硝酸钾析出 D 60 时, 105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95g 水后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27.5 答案: BD 下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若要将含水蒸气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 B B若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H2和 H2O,则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 AEA C若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H2
5、、 CO和 H2O,则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 ABEDA D若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CO2、 CO、 H2,则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 DCBEAD 答案: AD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答案: B 右图是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2CO+O2 2CO2 B N2 +3H2 2NH3 C C + O2 CO2 D H2+Cl2 2HCl 答案: A 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 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R+2N2O4 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 C6H7N B
6、 N2H4 C CH4 D C2H8N2 答案: D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验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氢气 答案: B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铝合金门窗 B不锈钢餐具 C塑料洗衣盆 D景德镇瓷器 答案: C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汞 D干冰 答案: D 三氧化二铋( 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 A +6 B +3 C +2 D -2 答案: B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3 B MgO C KMnO4 D CH4 答案: B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炼铁的原理是
7、利用焦炭与氧化铁的反应 B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体污染 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答案: A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速率快。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丙、甲、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甲、丙、乙 答案: D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 “联合制碱法 ”,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NH3 + CO2 + H2O = NH4HCO3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
8、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 200g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 2)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 3)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 (填 “细口瓶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南京市 第三 初级中学 九年级 课程 结束 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