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3年 4月由于大雾京福高速发生严重追尾事故,事故车辆严重变形汽车变形说明( ) A汽车受重力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是水平方向的不符合题意 B、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改变了汽车的形状,所以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符合题意 C、汽车地面上运动时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维持物体的运动的是物体的惯性,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力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2、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惯性 点评:(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碰撞事故 ( 3)只要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运动趋势时,存在摩擦力 ( 4)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需要的是物体的惯性 用长约 1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以下对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有影 响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 B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C实验所在的海拔高度 D玻璃管插入水银的深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P=水银 gh A、玻璃管的粗细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错 B、玻璃管的倾斜程度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错 C、
3、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度升高,高度减小,对 D、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不影响高度,错 所以选 C 考点:托里拆利实验 点评:玻璃管的粗细、插入水泥槽的深度、加减水银、倾斜放置、玻璃管长短都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真正原因是水银柱向下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知,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 vA vB=vC=vD, F 浮 =水 v排 g, 四个球受到的浮力: FA FB=FC=FD 所以选 A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
4、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能从图中得出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由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和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选 B 考点:二力平衡 点评: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根据物体的状
5、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力的关系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汽车处于平衡状态,说明推力等于所受阻力,与惯性无关故本选项错误; 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本选项正确; 高速飞行的子弹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但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也不会消失故本选项错误; 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
6、,因为锤柄受到地面的阻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故本选项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正确选项是 、 所以选 C 考点:惯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惯性的概念,要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由于惯性保持原
7、来的运动状态所以 A说法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使弓发生弹性形变所以B说法正确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会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运动员向前运动所以 C正确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通过头将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 变,即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所以 D说法正确 所以选 A 考点: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此题通过各种比赛项目的分析,考查了对相互作用力、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对平衡力的认识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泥鳅身上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啄木鸟
8、的尖嘴 D蛇身上的粗糙鳞片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主要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壁虎脚上长有肉垫,依靠大气压的作用吸附在竖直的墙上行走不符合题意 C、啄木鸟有尖尖的喙,受力面积小,压强增大,符合题意; D、蛇的体表面覆盖粗糙的鳞片,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C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 点评:解决此题要从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角度分析许多动物的器官面积较小,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强 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9、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书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书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所以A说法不符合题意 B、书静止在桌面上,所以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B说法符合题意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物体受到的力,同时力的方向也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的关系所以 C说法不符合题意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得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所以 D说法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二力平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力的概念,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能够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下列选
10、项中的两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与其它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 ) A力、弹力 B能量、重力势能 C光、红外线 D密度、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力包括弹力;能量包括重力势;光包括红外线。密度和质量是并列关系,所以选 D 考点: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 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一块木块的重力,使弹簧伸长的力是( ) A弹簧对木块的拉力 B木块的重力 C弹簧产生的弹力 D木块对弹簧的拉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秤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相互
11、作用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才是准确的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木块对弹簧的拉力 所以选 D 考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只有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由二力平衡以及相互作用规律,可准确得到物体重力的大小 实验题 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比较步骤甲与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 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 有关。 ()实验中若木块被拉而没有动,则拉力 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
12、或小于) ()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答案:( 1)水平 匀速直线( 2)压力 粗糙程度( 3)等于( 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试题分析:(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比较步骤甲与乙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中若木块被拉而没有动,由二力平衡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 ( 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 汽车很快就爬上
13、来了,这是利用增大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所以答案:为:( 1)水平 匀速直线( 2)压力 粗糙程度( 3)等于( 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考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分析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
14、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 “能 ”或 “不能 ”)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 。 ( 3)为了验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 1)相反( 2)不能 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 一直线上( 3)将小卡片从中剪开( 4) A 试题分析:( 1)小卡片左侧的钩码对其施加向左的拉力,右侧的钩码对
15、其施加向右的拉力两个拉力方向相反; 由于是钩码的重力提供了拉力,并且钩码大小相同,所以改变钩码的个数即可调整拉力的大小 ( 2)当平衡的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后,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 3)要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共物,在已经探究了共物的前提下,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使这两个力不再共物即可具体做法可以用剪刀将纸片剪 开 ( 4)小明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和水平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选 A 所以答案:为:( 1)相反;( 2)不能 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3)用剪刀
16、将纸片剪开( 4) A 考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点评:( 1)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探究过程 ( 2)在该实验中,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平衡,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思路探究其中的一个条件时,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这也是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实验目的主要依据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重为 1N 的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将各自的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 1)图 A中橡皮泥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_N。 ( 2)他们经过交流发现实验结论不一致,你认为 _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更可靠,另一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的主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徐州 沛县 第五 中学 年级 学期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