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乳山夏村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单元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乳山夏村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单元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乳山夏村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单元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乳山夏村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单元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本初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方向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分界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 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00经线;表示方法:以 00经线始东边东经度(用字母 E表示)、西边西经度(用字母 W 表示)。度数变化:东经度向东 (右 )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 (左 )逐渐增大。东大东经,西大
2、西经。东、西半球的划分: 200W和1600E经线圈。 180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 23.50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 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有四季分明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3、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A 23.5S和 66.5N B 23.5S和 23.5N C 66.5S和 66.5N D 23.5N和 66.5S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为寒带, 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 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3.50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有四季分明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4、 A 20W 60N B 0 26N C 180 17N D 19W 15S 答案: C 试题分析: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0W和 1600E经线圈, 300纬线是中低纬的分界线, 60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线,所以 A 为北半球,B为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 C为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为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00经线;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度数划分:由 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度。表示方法:以 00经线始东边东经度(用字母 E表
5、示)、西边西经度(用字母 W表示)。度数变化:东经度向东 (右 )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 (左 )逐渐增大。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180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纬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最长的纬线为 00纬线,即赤道。度数划分:由 0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 90度。表示方法:纬度数以赤道为始向北 (上 )增大的是北纬度( N),向南 (下 )增大的是南纬度( S)即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23.50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 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 .
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 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为自西向东转,并且从北极上空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北半球的春季是 3 5月,夏季是 6 8月,秋季是 9 11月,冬季是 12 2月。南半球月份不变,季节相反。地球上的五带。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 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 90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 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3000 B 1:30
7、0 000 C三百万分之一 D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00千米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3厘米 实地距离 900千米=1: 30000000,用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00千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 1: 100 000)、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 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 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内容简略。 绘
8、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 1:1000 B 1/3000000 C 1:25000000 D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千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所以绘一张学校平面图,应选择大比例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 1: 100 000)、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
9、析: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 ,如 A;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洼地 ),如 B。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 ,如 C;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 ,如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 (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 )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只能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
10、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 陡崖: 2条或 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分别是( ) A 78 22 B 79 21 C 70 30 D 71 29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上水域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 71% ,陆地只占 29%,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分布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全球海陆分布不均:陆地面积东半球多于西半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但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陆地面积总是少于海洋。 以运河为界的大
11、洲是:( ) 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非洲、南美 洲与北美洲 亚洲与大洋洲、南美洲与南极洲 亚洲与非洲、非洲与欧洲 A B C D 答案: CA 试题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地中海 ) 苏伊士运河;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大陆:地球上大块的陆地。岛屿:地球上小块的陆地。半岛: 陆地延伸进海洋中的部分,三面环水。大洲: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的合称。七大洲的大小:亚非北南美,
12、南极欧大洋。记住各大洲的形状、位置,在大洲大洋图上适当的位置。大陆与大洲:共六块大陆七个大洲。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与最小的大洋是:( ) A亚洲、北冰洋 B大洋洲、太平洋 C欧洲、太平洋 D亚洲、太平洋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为亚洲,最小的大洲为大洋洲,世界上最小的大洋为北冰洋,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洋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大洋:地球上面积广大的水域。海:大洋的边沿部分。内海:深入到陆地内部的海洋,三面环陆地。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上通道。四大洋的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世界大洲大洋之最:面积最大的大洲 亚洲;面积最大的大洋 太
13、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洲 大洋洲;面积最小的大洋 北冰洋;平均海拔最高、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北冰洋;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形状像 “S”的大洋 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大洲 非洲;全在西半球的大洲 南美洲;全在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和北美洲;全在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非洲、南美洲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洋有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欧洲;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洋有 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大洋 印度洋; 北冰洋的周围大洲 欧洲、北美洲、亚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14、 ) A南极洲、北冰洋 B亚洲、大西洋 C北美洲、印度洋 D南极洲、太平洋 答案: A 试题分析: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 经度最多的大洋为北冰洋,都跨了所有的经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面积最大的大洲 亚洲;面积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洲 大洋洲;面积最小的大洋 北冰洋;平均海拔最高、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北冰洋;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形状像 “S”的大洋 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大洲 非洲;全在西半球的大洲 南美洲;全在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和北美洲;全在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
15、、亚洲、大洋洲、 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非洲、南美洲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洋有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欧洲;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洋有 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大洋 印度洋; 北冰洋的周围大洲 欧洲、北美洲、亚洲。 谁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加加林 D魏格纳 答案: D 试题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 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为世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陆漂移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时刻都在变化着的。 “沧海桑田 ”举例: 喜马拉雅山仍不停升高,陆地上的海洋
16、生物化石(原因是地壳运动); 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原因是海平面升降); A欧洲荷兰的围海造田(原因是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变迁最具代表的理论:(1)德国 魏格纳提出的; (2)依据 大陆轮廓线吻合; 物种相近; 古老地层吻合( 3)理论:大约在 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为海洋,然后慢慢分离。 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是( ) A群岛国家 B位于板块交界处 C 位于板块内部 D位于大洋边缘 答案: B 试题分析: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多地震火山。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日本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17、太平洋西北部,我国东面隔海相望。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组成:日本由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4大岛和数千个小岛组成。地形特征: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富士山 美丽的火山,日本著名旅游胜地。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气候:日本的气候类型是海洋性质较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 部)。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接合部的多火山地震带上又近临美洲板块,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首都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海港。经济特点:加工贸易型经济,形式是进口 加工 出口。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这里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
18、品的运出;主要工区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日本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民族单一。 关于我国首都北京 (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 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0W和 1600E经线圈, 300纬线是中低纬的分界线, 60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线,所以我国首都北京 (40N 116E)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度与纬度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
19、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00经线;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度数划分:由 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度。表示方法:以 00经线始东边东经度(用字母 E表示)、西边西经度(用字母 W表示)。度数变化:东经度向东 (右 )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 (左 )逐渐增大。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180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纬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最长的纬线为 00纬线,即赤道。度数划分:由 0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 90度。表示方法:纬度数以赤道为始向北 (上 )增大的是北纬度( N),向南 (下 )增大的是南纬度( S)即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几条特殊的纬线: 00:赤道,最
20、长的纬线既是南北纬度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23.50N:北回归线,热带 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 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 900N:北极点,地球上绝对的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 900S:南极点,地球上绝对的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到达青岛,要游览青岛各旅游景点,应该查找 ( ) A世界地形图 B青岛导游图 C青岛地形图 D青岛铁路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到达青岛,要游览青岛各旅游景点,应该查找青岛导游图,而世界地形图由于比例尺太小,无法找到青岛,同时 地形图只
21、能表示坡度、地形等信息,铁路图只能找出青岛的铁路线路,不能表示各景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 1: 100 000)、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再根据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位置。经纬网地图。图例: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22、符号、颜色。注记:地球仪或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山高水深的文字和数字。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是 ( ) A绿色 B黄色 C褐色 D蓝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 (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 )相等。等高距:等
23、高线之间的距离 (只能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洼地 )。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 2条或 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我们威海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威海白天最长时候应为北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 乳山 村镇 初级中学 年级 单元测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