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一中九年级上学期中段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一中九年级上学期中段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一中九年级上学期中段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一中九年级上学期中段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如图,历史课上,老师指着图上 A、 B、 C、 D中的一条航行路线说: “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 ”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答案: B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李华同学发现 1804-1814年间欧洲的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拿破仑战争 答案: D 下面是一位男士的简历,他的中文译名是 姓 名 Darwin 职 业 生 物 学 家 国 籍 英 国 主要成就 创立生物进化论 出生年月 1809年 2月 代 表 作 物种起源 A.
2、牛顿 B.达 芬奇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答案: D 美国某历史学家在谈到 “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 “火药桶 ”,只等一粒 “火星 ”将它引爆。后来引爆 “火药桶 ”的 “火星 ”是 A美苏争霸的形成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三国协约的形成 答案: C 1892年,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 “团结、和平和友谊 ”为宗旨。当时威胁这一主张是 A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形成 答案: A 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
3、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努力发展教育 答案: D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的援助 ”(摘自 1882年 5月 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 “其他两缔约国 ”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 答案: A 如图,大国崛起:三百年前,当 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 “工业革命 ”。图中的成果与这次革命无关的是 答案: B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
4、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 摘自十七大报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答案: D 如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 150周年,于 2011年 2月 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 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十月革命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A “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 ”这一巨变把人类带人到崭新的 A蒸汽时
5、代 B电气时代 C网络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 A 阅读材料:一、发生于 14-16世纪,否定神的绝对权威;二、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三、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上述材料表达的是 A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B启蒙思想的政治主张 C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D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案: A 1793年,罗伯斯庇尔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说 “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罗伯斯庇尔引用孔子格言的意图是 A 利用儒家思想中关于规范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度 广东省 中山市 一中 九年级 上学 期中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