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广东九连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11-12学年广东九连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2学年广东九连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12学年广东九连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 A夏 B唐 C周 D秦 答案: D 如果沿着丝绸之路游览,你认为会看见那个著名的文化遗址 A都江堰 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D 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 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 D汉元帝时 答案: D 王之涣凉州词中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的诗句,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答案: B 根据所学知
2、识,说一下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丝绸 B水稻 C小麦 D葡萄 答案: D 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 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A常服 “麻沸散 ” B经常饮酒 C演练 “五禽戏 ” D病了就做手术 答案: C 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那部书 A缀术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答案: B 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传入我国的那一地区 A东北地区 B中原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答案: B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艺
3、术 B绘画艺术 C冶铁技术 D青铜技术 答案: A 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长平之战 B昭君出塞 C匈奴分为南北两部 D漠北战役 答案: D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亲识见高 ”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羌族 答案: C “昭君自有千秋在 ”就是说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她当年的举动使她被载入了千秋史册。 “胡汉和亲识见高 ”是指昭君的目光远大。她不甘于在冷宫中度过一生,而宁愿把自己融入遥远荒凉的大草原中,以牺牲小我来成全国家的和平与安定。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 竟宁 ,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
4、氏,即胡汉友好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当时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所以这里的胡指的是匈奴 族。 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颁布 “推恩令 ” B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商议开凿灵渠 答案: D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 答案: C 下列关于公元前 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
5、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 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答案: C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中的 “秦王 ”是( )。 A秦孝公 B秦始皇 C秦穆公 D秦惠文王 答案: B 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小篆 答案: D 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 A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 A 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12 学年 广东 中学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