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九年级第一次统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九年级第一次统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九年级第一次统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九年级第一次统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5分) 在这个春天里,我倚窗独坐,静静品读鲁迅的雪,摒弃尘世中的喧 xio,让一棵浮燥的心片刻间沉静下来江苏,在淡淡的春的花语中,将思绪放飞在凛li的天宇下,那弥漫太空的 朔 方雪浸润了我灵魂的最深处。 【小题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小题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答案: 【小题 1】嚣 冽 shu 【小题 1】颗 躁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语中常见字的字形以及常见字词的认读的掌握情况,在语境中答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语言辨析能力。 【小题
2、1】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汉字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正确的字即可。 下面三段文字划线句有语病,请找出两句并加以修改。( 4分。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 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 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 答案: 处,杂糅,删去 “的过程 ”。 处,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在 “养成 ”前添加 “能否 ”;或将 “能否
3、”删去。 处,语序不当,把 “从小 ”调到 “培养 ”前。(每处 1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丁立梅满架秋风扁豆花,完成小题。( 17分) 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 A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 。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 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 B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 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
4、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 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 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打嘴也不丢。 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
5、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它们是浑然一体的。 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页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 “一帘春
6、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悲庵,早已化作尘土。但他 那句 “满架秋风扁豆花 ”,却与扁豆同在,一代又一代,不知被多少人在秋风中念起。 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 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 “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 ”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选自中学语文 2011年第 10期 【小题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扁豆花有哪些特点。( 4分)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觉得扁豆的主人与扁豆花是浑然一体的?( 4分) 【小题 3】文章对扁豆花的
7、描写极为 生动形象,请从划线的 AB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5分) 【小题 4】文章为什么要提及郑板桥拟写的对联 “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 4分) 答案: 【小题 1】自然生长 生命不息 生机盎然 乐观活泼 【小题 1】扁豆长在深秋,自然生长,不受干扰;老妇人在生命的秋季,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淡定,清静幸福,豆如其人。 【小题 1】 A用拟人和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扁豆花旺盛生长的情态,写出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表达出作者对扁豆花的赞美之情 B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扁豆花的形状、颜色、姿态,表现他们在深秋季节的活力与快乐,表达出作者对扁豆花的
8、赞美之情。 【小题 1】呼应文题;丰富文章内涵,增添文学情趣;委婉表达对淡定生活态度的赞颂。(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仔细概括即可。(答出 3点给满分,答出 2点给 3分,答出 1点给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对 “扁豆花 ”“扁豆的主人 ”的描写来分析 “浑然一体 ”的原因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品析文中精彩语句的能力。品析时的一般方 法:方法 +效果+情感,分析效果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这幅对联的作用从结构上合内容上来分析原因即可。 阅读清朝圣旨,完成小题。(
9、17分) 依照受封官员级别的不同,皇帝所颁发的圣旨在形制上有着严格的区别。清制规定,颁给亲王、世子、亲王福晋、公主的为金册,颁给郡王、郡王福晋的为镀金银册,贝子及贝勒、贝子夫人、外藩蒙古亲王、郡王贝勒的为龙边纸册。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地纹图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给五品以下的官员,则颜色是纯白色的。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 ,是 “江宁织造 ”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的提花锦缎。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多彩圣旨,含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锦缎地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绚丽多姿,雍容华贵。 诏书内容的多寡决定了圣旨长度不等,但其宽度却是统一的,均为 33厘米。该馆收藏的
10、圣旨,最长的为 500厘米,最短的约有 200厘米。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 “奉天诰命 ”4 个篆字端庄古朴。 馆内收藏的圣旨内容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 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年月各按奉旨、奉诏日期书写,并钤盖 “制诰之宝 ”。 圣旨 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书写圣旨的任务,则是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 “庶吉士 ”来承担的。由于圣旨从拟稿到缮写均由皇帝身边的顶尖文化高手来完成,因而这些圣旨在颇富史料价值的同时,更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行文的精当洗练,几乎达到完美的程度。其汉文书法为端庄的小楷,气度雍容
11、,圆润飘逸,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委实令人惊叹。 欣赏这些圣旨,就如同阅读一部历史。清朝初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圣旨,用料考究,色彩绚烂,现在依然 光彩夺目。到了清末,昔日华丽的锦缎已被粗糙得类似麻布的布料所代替,大清帝国之衰落,可见一斑。到了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时代,圣旨已经变成了 “指叙令 ”, “制诰之宝 ”则换成了 “司法部印 ”。馆内展出的一份 “指叙令 ”,上书 “书记官刘化龙给十五级俸。康德四年六月一日 ”,表面上看并无特别。但当导游小姐打开 “指叙令 ”背后的电灯,我们才惊奇地发现,这份 “指叙令 ”居然暗藏着 “满洲帝国 ”四个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 涟水 九年级 第一次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