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初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初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初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初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很多时候,我们老是责备自己当初不应该去挥霍时间,甚至去浪费青春。人生之难不在拐弯之处难以 ju z,而在于无论朝哪边拐日后都要 o hu。如果往事可以重来的话,我们一定会尽力,一定会斗争,不再让父母扫兴,不再让老师心烦,不再让同窗鄙视 答案:抉择 懊悔 ( 4 分) 选择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2、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诗人刘禹锡看到 “东边日出西边雨 ”的奇景,不禁发出 “道是无晴还有睛 ”的感慨。 答案: D( 2 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6月 14日是 “世界献血者日 ”,当天的时报报道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B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 “亲近文学 ”报告。 答案: A( 2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李云迪的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3、20 分)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 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 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 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
4、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 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
5、,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 “巴驹子 ”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 声。 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写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
6、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 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人生太淡然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选自读者 2011年第 3期 ) 【小题 1】选文标题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有什么含义? (4分 ) 【小题 2】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句子。 (4分 ) “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
7、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 【小题 3】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加点词语 “笨拙 ”的理解。 (6 分,每小题 3分 ) (1)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2)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 “巴驹子 ”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小题 4】 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你能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外貌美丑的看法吗? (6分 ) 人物描写: _ 作 用: _ 看 法: _ 答案: 【小题
8、1】 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 (2分 ) 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 (2分 )(或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大意对即可,本题共 4分 )。 【小题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忠义头发花白、零乱的特点, (1.5分 )暗示他的爱心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传播。 (1.5分 ) 【小题 1】 (1)写出了他文化水平不高,字也写得不美观;突出了他为工友们服务的热情。 (3分 ) (2)写出了他爬上柱顶拉银幕时的吃力和艰难,表现了他不辞辛苦、无私地为大家服务的优秀品质。 3
9、分 ) 【小题 1】外貌 (肖像 )描写。 (1分 ) 作用:描写李忠义的外貌特征,写出了他外表的丑陋,行动的不便,生活的艰难; (2分 )为下文表现他的热心、真诚作铺垫。 (2分 ) 看法 3分,不联系实际给 1分。 【小题 1】理解标题的双关义即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 【小题 1】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即可。 【小题 1】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意思表述 正确即可。 【小题 1】了解人物描写的常用手法,并分析其
10、作用。看法合理即可。 阅读沈敏特的舆论是不能 “制造 ”的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10 分) 我们不仅常常听到,并且已十分适应和习惯了这样的词语,即每当要做一件大事时,运作策划中会有这样一个环节,我们理所当然称之为 “大造舆论 ”;至于很多商业或娱乐行业的炒作中,更把 “大造舆论 ”作为重要手段。 但是,舆论是不能制造的;可以制造出来的,绝不是舆论。 上溯历史,中国确有 “大造舆论 ”的传统。如我们最熟悉的陈胜要称王大楚,就让亲信装神弄鬼,燃起篝火,假作狐鸣,发出 “大楚兴,陈胜王 ”的叫声。还有制造舆论的最经典例证,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专门给他老子制作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大量制造拥护袁世凯复
11、辟帝制的 “舆论 ”。袁世凯于是放心大胆地加快了登基步伐,结果也加快了走向覆灭的步伐,创造了一个王朝寿命最短(八十三天)的 “吉尼斯纪录 ”。这种 “大造 ”,确有一时之效,而最终的效果是制造了自己的覆灭。 热衷于 “大造舆论 ”者的心理前提,是对 “大造舆论 ”的一种依赖性迷信,总以为这 种按自己利益需要所制造出来的 “舆论 ”,具有神奇的魔力。殊不知,这种人为 “大造 ”的舆论,会有一时之效,归根到底却是始于欺人而终于自欺。舆论的本质是民心、民情、民意,只有背弃人民,才需要 “大造舆论 ”。 时至今日,网络固然也可以利用来 “制造舆论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看到大量“制造 ”出来的 “舆论
12、”;但人们同样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更多真正承载着民心、民情、民意的舆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使舆论发挥出这样的功能,在这六十年中是空前的。没有网络,南京市江宁区那位房产局局长的贪污行为能如此快速地揭露出来吗?没有网络,弱女子邓 玉娇会获得无罪判决吗? 网络使舆论自下而上、自然生成的特征获得了难以阻挡的发挥,它送给舆论最重要的礼物就是:难以阻挡! (选自 2010年第 19期凤凰周刊,选文有删改) 【小题 1】阅读全文后回答,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选文第 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分) 【小题 3】请简要分析第 段画线句子中两个 “难以阻挡 ”的含义。( 4分
13、) 答案: 【小题 1】舆论是不能制造的。(或 “舆论是不能制造的;可以制造出来的,绝不是舆论。)( 3分) 【小题 1】举例论证( 1分),以陈胜、袁世凯的事为 例,证明了中国确有 “大造舆论 ”的传统 (1分 ),令人信服( 1分)。 【小题 1】网络约束、限制不了舆论的生成( 2分)。网络上的舆论会受到网民的监督和跟踪,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是制造 “舆论 ”者难以估计和预料的( 2分) 【小题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小题 1】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答时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 1】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 泰州 第二 中学 附属 初中 初一 学期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