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四川省宣汉县峰中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四川省宣汉县峰中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四川省宣汉县峰中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四川省宣汉县峰中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8分 )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6周年,凤凰中学九年级( 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小题 1】【妙解汉字】 “武 ”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 “武 ”解释为 “止戈为武 ”,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伐 ”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 1分) 【小题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 2分)
2、 答 :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小题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 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 10米,重 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 “中 ”字、和平的 “平 ”字,又像英文单词 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 “W”和 VICTORY(胜利 )的第一个字母 “V”。 从摘文中推断 “世界和平女神像 ”造型的意蕴?(不超过 20字) 【小题 4】【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3、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 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 请你从上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 80100 字的导读文字。( 3分) 我选择【栏目 】来写。 答案: 【小题 1】( 1分)砍杀、攻打。 【小题 1】( 2分)只要跟战争有
4、关的内容皆可得分。 【小题 1】( 2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 【小题 1】( 3分)能扣住所选栏目内容,针对性强,语言有文采即可给分。 示例(一):栏目一。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炮火与屠刀下鲜红的血,感受到的是炮 火与炮火对峙的悲壮,印在我们心里更多的是国土和母亲屈辱和伤痛的泪,战争,我们不需要! 示例(二):栏目二:战争文化是血泪滋养的文化,兵法谋略究竟是用来杀戮还是用来消除仇恨?人类为什么非要拥有这些智慧?为了厮杀?还是自杀? 示例(三):栏目三:当我们正在优美的校园散步的时候,当我们滋滋有味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的时候,我们享受着安宁与幸福,在很远的地方,我们的同龄人
5、正在饱受战火的煎熬,流血流泪,无家可归。 示例(四):栏目四: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兄弟,我们是彼此挚爱着的亲人。我们的心灵应该洋溢着暖暖的春意,我们的脸 上应该折射出人生的甜蜜,记住: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A荒 芜 /妩 媚 喑 哑 /荫 庇 义愤填 膺 /莺 歌燕舞 呕心 沥 血 /销声 匿 迹 B干 涸 / 隔 阂炽 热 /敕 令忧心忡 忡 /耳 聪 目明 擎 天撼地 /秦 晋之好 C阴 霾 /埋 汰遗 骸 /惊 骇 花团锦 簇 /相形见绌气冲 斗 牛 /斗 鸡走狗 D跋 涉 /威 慑 窥 伺 /伺 机广 袤 无垠 /貌 合神离鳞次
6、栉 比 /炙 手可热 答案: D 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 )( 2分)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5)(6)(4)(1)(3)(2) B (5)(1)(3)(6)(4)(2) C (1)(3)(2)(5)(4)(6) D (3)( 2)(5)(1)(4)(6) 答案: A 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
7、的一项是 ( )( 2分) A三十年来,社会 沧桑巨变 ,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 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 参差不齐 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 乐此不疲 ,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答案: C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 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 -上海世博会。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在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
8、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 12分) 【甲文】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 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
9、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 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
10、道树) 【乙文】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 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 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
11、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 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
12、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 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 “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 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 !”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 条被晚霞映红了的
13、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小题 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 堕落 。 ( 2)露珠只轻轻 吻 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小题 2】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 4分) ( 1)甲文第 段为什么说 “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 ( 2)乙文第 段说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 3】【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2分) ( 1)甲文结尾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14、,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一句中说行道树既 “忧愁 ”又 “快乐 ”,矛盾吗?为什么? ( 2)乙文第 段为什么说 “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 【小题 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 “繁弦急管 ”“灯红酒绿 ”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 手法,借我们的 “自白 ”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 “我 ”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 “我们 ”的身份,又
15、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 “树 ”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小题 5】【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2分) (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 予我们。 (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
16、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 答:我选第 句。我的理解是 答案: 【小题 1】( 1)( 1分)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文中是说行道树离开了森林来到充满烟尘的城市,生活条件,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2)( 1分) “吻 ”是拟人手法,写露水停留时间之短,反衬榆树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小题 1】( 1)( 2 分)为城市充满烟尘,市民习惯于污浊,不珍惜清新空气,自己仅仅成为城市的一种装饰而悲凉。( 2)( 2分)榆树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生长。 【小题 1】( 2分)注:若两个小题都答,只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四川省 宣汉县 中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