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 1月调研统一测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其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可使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融合, A正确;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破坏膜蛋白,其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B正确;生长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C 正确;兴奋在神
2、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 DNA和 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B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酒精的作用是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需用显微镜 D一个渗透系统达到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可以高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 DNA和 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
3、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剂与 DNA结合, A错误;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可使用 70%酒精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B正确;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 C正确;一个渗透系统达到平衡时,由于液面高度差的存在,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可以高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相关的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如图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 b、 c、 d时 (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 ),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 O2
4、产生总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由 a到 d时,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增加 B光照强度为 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若光照强度长期为 c,该绿色植物不 能正常生长 D光照强度为 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2个单位的 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a条件下, CO2释放的量为 6, O2产生为 0,则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条件时 CO2释放量为 0,净光合速率为 8, A正确; b条件时 CO2释放量与 O2产生量相等,细胞呼吸产生的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B错误; c中 O2产生量是 6,即光合强度是 6,呼吸
5、强度是,二者相等,其他细胞会消耗有机物,该绿色植物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 d时光合强度是 8,呼吸强度是 6,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2个单位的 CO2,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 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类别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酵母菌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6、 + - 注 “+”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 “-”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B会产生 CO2和 H2O的试管有 C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D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答案: C 试题分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细胞质基质中。 号试管内是细胞质基质,在有氧气条件下,不再分解丙酮酸,不产生酒精也不产生 CO2; 号试管内是细胞质基质,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 CO2和酒精; 号试管内是线粒体
7、,在有氧气条件下,能分解丙酮酸生成 CO2和 H2O; 号试管内是线粒体,不含分解葡萄糖的酶,不分解葡萄糖; 号试管内是完整的酵母菌细胞,在有氧气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 为 CO2和 H2O; 号试管内是完整的酵母菌细胞,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 CO2和酒精。所以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 A正确;会产生 CO2和 H2O的试管有 , B正确; 号试管没有证明有氧气的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错误; 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
8、用所学知识对实验分析、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不属于细胞免疫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正常死亡,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未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靶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基因表达,神经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说明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B正确;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C错误;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
9、疫的第二道防线,不是细胞免疫,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细胞信息传递及免疫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 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 1层 第 2层 第 3层 第 1层 第 2层 第 3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
10、:第一层为距地表 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 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 10-15cm 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 S型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丰富度差异较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A正确;土壤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 B错误;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C错误;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减少的、增长的、基本不变的,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土壤动
11、物群落及丰富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以及分析图表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综合题 15分 )生活饮用水巳经过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处理,含微生物很少,但当其水源水不 洁或处理达不到要求时,仍然会含相当量的微生物甚至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供水管道破损及二次供水等环节也可能导致生活饮用水的污染。因此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日常检测是很重要的。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5749 85) 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得大于 100个 /mL,总大肠菌群不得大于 3个 /L。 (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
12、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 。 ( 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为 什么? ( 3)如分别取 0.1 mL已稀释 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 161、 155、 158、 170,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 ( 4)纯化大肠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 法灭菌, (可 /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 5)如果要测定水中的病毒种类,可以用 技术使其遗传物质扩增,然后用 技术进行鉴定。 答案: 稀释涂布平板法 需要 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1.611
13、08 高压蒸汽灭菌 不可 ( 1分) PCR DNA分子杂交 试题分析:( 1)先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 2)因为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需要设置不加稀释水样的对照组。 ( 3)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1000x102/0.1x(161+155+158+170)/4= 1.61108个。 ( 4)微生物培养时,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培养基中若加入抗生素会在杀灭杂菌的同时,也会导致大肠杆菌死亡。 ( 5)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体外扩增遗传物质常
14、用 PCR技术;鉴定DNA时可用 DNA分子杂交,通过是否形成杂交带来确认。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与计数及病毒检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 8分)请根据下图所示 “种群生长 ”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 2)根据生态原理,世界人口增长 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若出现 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 3)曲线 和曲线 代表的种群进化速度较快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湖北省 襄阳 市高三 调研 统一 测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