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郑州第四中学九年级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南郑州第四中学九年级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南郑州第四中学九年级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南郑州第四中学九年级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骨 髓 /随 意 望 /料 想 症 结 /病 症 B 拾 级 /干 涉贮 藏 /伫 立 挣 命 /郑 重 C阴 晦 /教 诲窠 臼 /苛 税拮 据 /汇 聚 D 趱 行 /积 攒 打 盹 /混 沌占 卜 /栈 桥 答案: B 试题分析: A.su lio zhng/zhng B.sh zh zhng C.hu k j/j D.zn dn/dn zhn/zh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
2、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先驱划时代委曲求全指手画脚 B安祥国库券浮 想联翩目不暇接 C脉搏户口薄一愁莫展莫衷一是 D提纲下脚料穿流不息锋芒必露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选项 “安祥 ”应为 “安详 ”, C选项 “一愁莫展 ”应为 “一筹莫展 ”, D
3、选项 “穿流不息 ”应为 “川流不息 ”。 “锋芒必露 ”应为 “锋芒毕露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2分 ) 人可以选择居地, 没法选择生命之源 ,即使这里有许多你无法忍受的东西,即使这块土地被太多的人口和灾难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 你没法重新选择父辈,他们的脸上 着你的容貌,身上 出你熟悉的气息。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处隐伏和流动着你的中文,你的心灵之血。 你曾经用这种语言说过最动情的心事,最欢乐和最心酸的体验,最聪明和最幼稚的见解,你就再也不可能与它分离。 A因为隐藏流露只要 B因为刻画流露如果 C但是刻画散发只要 D但是隐藏 散发如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人可以选择居地,但是没法选择生命之源 ”; “脸上隐藏着你的容貌 ”; “散发出气 息 ”; “如果你曾经 ,你就再也
5、”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点评:解答选词填空类题目,联系具体语境,一要揣摩词语的轻重程度来适应语义和语境,例如 “陌生 ”与 “生疏 ”所表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陌生 ”表示初次接触,不熟悉, “生疏 ”则是以前有接触或熟悉,时间长了,变得不熟悉,或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而不熟悉;二要限定词义的范围;三要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四凭借语感与第一印象来作答。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水浒中打虎的英雄除了行者武松,还有小旋风李逵,他在沂岭杀了四虎。 B格列佛在大人国看到了那里选拔官员的奇特方法:官员通过比赛绳子上跳舞的绝技来获得高位,博得国王的欢心。
6、 C冰心在繁星春水不断唱出爱的赞歌。她歌颂母爱,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 D虎妞和小福子是老舍骆驼祥子里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样貌、性格迥异,但都有相同的命运 毁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李逵的绰号叫黑旋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阅读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呈现形式上看,有选择 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从考察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等。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语段,考查涉及的作者、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评判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不仅要泛读还要对重点段落精读,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
7、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现代文阅读 先有天地之中,后有中岳嵩山 2010年, “嵩山历史建筑群 ” 以 “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 ”的名字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天地之中 ”的概念体现了以 “中 ”为尊的宇宙 观,浓缩了嵩山的文武、天地、三教之交融的文明内涵,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嵩山的核心是少林寺、中岳庙,而要真正理解 “天地之中 ”,游览之路必须从登封市东南方向的告成镇开始。这里坐落着唐代仿照旧制建立的 “周公测景台 ”以及元代观星台。根据古代的政治统治传统,国之中央对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周朝建立后,
8、不仅迁都更靠近 “中 ”的洛阳,还要 “求地中 ”。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在夏至正午时的影子为一尺五寸之地便为地中,周公便在洛阳周边寻找这样的地方,在告成镇(当时名为阳城)建立 测景台。测景台以圭表为主要结构,台座为 “圭 ”,台柱为 “表 ”,表高合当时的八尺,表北端距圭的北边缘为一尺五。果然,在夏至正午之时,影长准确定格在一尺五寸。这里便是 “地中 ”了。 如果说周公测地中是政治使然,那么元朝郭守敬在此建立的观星台,则体现了古代科技进步的杰出成就。位于测景台北侧的观星台是一个放大版的圭表,整体建筑由青砖石构造,覆斗式的台身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表,而台下类似长堤的构造则为伸长的圭。圭表的扩大极大地增
9、加了观测的准确度,根据这样的设计,郭守敬取得了精准的测量结果,并以此撰写出举世闻名的授时历。 郭守敬测定的一个回归年与今天现代科学测定的一个回归年只相差 26秒,比起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早了 300多年 。 位于天地中的观星台,像一个巨大的磁铁一样,将散落在嵩山脚下的各类古代建筑集中起来。据登封当地的文物工作者介绍,在概念上 “天地之中 ”与 “中岳 ”嵩山有先后之分,先有天地之中,后有中岳嵩山。按此逻辑,中岳山麓的诸多建筑,也都因此具有了 “中 ”的含义,蕴藏着极强的创造力如传承性。其中能够配得上世界遗产封号的,有 8处 11项,都是建筑上的独一无二之作。 除了观星台之外,最让人震撼的是嵩
10、岳寺塔和少林寺塔林。嵩岳 寺塔建于北魏年间,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世间罕见的正十二边形密檐式砖塔。塔的细部雕饰既有印度式样的门相,又在整体上具有中国式重楼的构造特征,体现了佛教在进入中国早期之时的意象与影响。与嵩岳寺塔相呼应,少林寺的塔林以墓塔的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汇聚了自唐代以来的历代佛教僧众生前身后的成就与影响。塔林里既包含少林寺历代高僧之墓塔,也有集体供奉过世僧众的普通塔。共计 230多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个古塔建筑群,精尖的浮雕、书法比比皆是,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艺术记录宝库。 8处 11项建筑遗存中,汉代三解、会善寺 都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而嵩阳书院、少林寺则与中岳庙共同构成
11、了 “天地之中 ”的儒、释、道三教的交融。从旅游角度来说, “天地之中 ”是一个颇具诗意的旅游胜地。别忘了,建筑的背后便是以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 ”而著称的嵩山。 (节选自 2012年 3月 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题 1】第 段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一句中,语序是不能调换的,请谈谈不能调换的原因。( 3分)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请在下列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2分) ( 1)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在夏至正午时的影子为一尺五寸之地便为地中。 ( 2
12、)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年间,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世间罕见的正十二边形密檐式砖塔。 【小题 4】 “天地之中 ”是一个颇具诗意的旅游胜地,请根据文章内容,选取其中一个景点,写一则简短的导游词。( 3分) 答案: 【小题 1】这一句对应了上文的 “嵩山的文武、天地、三教之交融的文明内涵 ”; (分)更是引出下文的总括句,下文对 “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 ”的说明与介绍,就是按照 “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 ”的顺序展开的。(分) 【小题 2】列数据。(分)用数据直观地说明了郭守敬测量结果的精准与领先,( 1分)突出了古代科技之进步。 作比较。(分)把元朝郭守敬测量的结果与今天现
13、代科学测定的结果及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进行比较,表现出郭守敬测量技术的精准与领先,( 1分)突出了古代科技之进步。 (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合在一起说也可,共 4分 ) 【小题 3】( 1) “当时 ”一词从时间范围上加以限制,( 1 分)说明人们对 “地中 ”的看法不是一直如此,这里提到的只是古代人的一种看法 而已。这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性。( 2分) ( 2) “现存 ” 一词从时间范围上加以限制,( 1分)说明我国还有年代更早的古砖塔,只是现在已不存在了,嵩岳寺塔是现在还保存着的最古老的砖塔。这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性。( 2分) 【小题 4】只要写出其中任何一个景点,生动地进行介绍即可。(只
14、抄原文得 1分,共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一句与上句 “浓缩了嵩山的文武、天地、三教之交融的文明内涵 ”相照应,同时,下文对 “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 ”的说明与介绍,就是按照 “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 ”的顺序展开的 ”,所以,它们的语序不能调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点评: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一句的语序不是随意安排的,作者下文的内容的展开都是按照这句的顺序来写的。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分析作者这样安排语序的原因。 【小题 2】试题分析:
15、“郭守敬测定的一个回归年与今天现代科学测定的一个回归年只相差 26秒,比起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早了 300多年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准确而直观地说明了郭守敬测量 结果的精准与领先,突出了古代科技之进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的分析。主要是打比方。 点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多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1) “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在夏至正午时的影子为一尺五寸之地便为地中 ”一句中的 “当时 ”表示一
16、种时间上的限制,说明人们对 “地中 ”的看法并不是一直如此,这里提到的只是古代人的一种看法而已。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2)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年间,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世间罕见的正十二边形密檐式砖塔 ”, “现存 ”一词表示一种时间上的限制,我国还有年代更早的古砖塔,只是现在已流失,不存在了,嵩岳寺塔是现在还保存着的最古老的砖塔。这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点评:文章中有些关键性的词句,如 “大概 ”、 “大约 ”、 “可能 ”、 “据说 ”等正是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小题 4】试题分析
17、:写导游词,要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为 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 “天地之中 ”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另外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介绍清楚各个景点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导游词的拟写能力。 点评: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习惯用语分 为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
18、告别语。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 “未成曲调先有情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一棵草都 会开花 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
19、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我问: “怎么草也开花? ” 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 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 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
20、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 “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 ”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 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
21、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 那个耳聋的孩子。或 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B连 “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 ”也听得到。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
22、细小而执著。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3分) 【小题 2】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与母亲的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 各是什么意思? ( 4分) 【小题 3】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 3分) 【小题 4】从 A 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 3分) 【小题 5】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学习本文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60 字左右)。( 3 分 答案: 【小题 1】略。(共 3分) 【小题 2】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23、”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共 4分) 【小题 3】 ( 3分 ) ( l )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 ( 2 )他同答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 3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4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蠕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 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以上四点,答出其中 3点即可得 3分) 【小题 4】 ( 3 分) A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男孩尽管貌不惊人、技不出众,但他有着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南郑州 第四 中学 九年级 第六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