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九年级上学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九年级上学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九年级上学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九年级上学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共 7分) 某校就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 ”对三个平行班(每班 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材料一】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比较调查表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掌握 80%以上 掌握 50%80% 掌握 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小题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是:( 2分) 答: _ _ 【小题 2】参考以下学生的感触,简要分析产生以上结论的原因
2、。( 3分) 【材料二】 学生甲:从小父母就要求我老老实实听老师的,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可是,学习成绩总是不令我满意。 学生乙: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就应该 多看书,再买点教辅资料,多多做题。可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成绩还不太理想呢? 学生丙:有时,课前看看老师要讲的内容,上课再听讲很容易就懂了。做作业之前先想想老师讲的,再看看书,做题就不难了。 答: _ _ _ 【小题 3】如果想尽快提高语文学习成绩,你自己应当怎样去做?( 2分) 答: _ 答案: 【小题 1】( 2分) 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 采取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 (评分:复述表格数字不得分) 【小题 2】(
3、 3分) 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 缺乏指导,可能走弯路; 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 (评分:意近即可。解释或复述不得分) 【小题 3】( 2分) 课前预习 认真听讲 多请教老师 做作业前先复习。 (评分:围绕学习方式写出两条,意对即可。少一项减 1分。脱离学习方式内容不得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从图表上分析出采用听老师分析讲解和自己看书做题两种方式学习的效率高于采用单一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 考点: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 点评:做图表分析题时要注意第一步就是整体阅读,明确题意,包括审题目要求、审图表标题和内容。第二步,横比纵比,寻找变化规律。第四步:表述时准确是前提,再注意精炼。
4、【小题 2】试题分析 :“从小父母就要求我老老实实听老师的,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说明没有自学能力, “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就应该多看书,再买点教辅资料,多多做题。 ”对如何去学习缺少正确的认识和指导。 “课前看看老师要讲的内容,上课再听讲很容易就懂了。做作业之前先想想老师讲的,再看看书,做题就不难了。 ”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就不难了。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问题的能力。 点评:做材料探究题时要注意分析把握关键句子。关键句子往往负载着重要信息。概括信息时要找准关键信息点。 【小题 3】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要求: “尽快提高语文学习 成绩 ”就是如何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可以结合上面两个题目的答
5、案:来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实际能力。 点评:尽快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联系自己学习语文方面的方法、实用技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回答。 选择题 为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留 滞 ( zh) 嗤 笑 ( ch) 媚 上欺下( mi) B禁 锢 ( ) 襁 褓( qin) 恪 尽职守( ) C抽 噎 ( y) 陨 落 ( yn)一 g黄土( pu) D拮 据 ( j)扶 掖 ( y)成吉思 汗 ( hn)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嗤 笑 ( ch) B襁 褓( qin) 恪 尽职守( k) D拮 据 ( j) 成吉思 汗 ( hn) 考点:本题考查字音。 点评:对于字音的识记,考生在
6、平时应注意:以课本为主,打好基础,逐课对课前、课后所列词语进行一番 “攻关 ”,做到真正掌握每个词字音,对于自己稍感困难的,需要反复练习、琢磨。 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沁园春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 B故乡呐喊鲁迅 C我的叔叔于勒雨果法国 D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的叔叔于勒 的作者是莫泊桑,不是雨果。所以 C项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识记文学常识可用穿针引线法、联想记忆法、积少成多法、口诀记忆法,对于课本上出现的重要的作家作品要识记。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
7、,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 柔和汹涌澎湃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老城舒适温暖的特点,强调了春天的老城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
8、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句不是排比句,所以不对。 B句不是表现水的汹涌澎湃,所以也不对。 C错在应该是冬天的老城,不是春天的老城,所以正确的一项是 D。 考点: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 点评: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等。 比喻 -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 -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 -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 -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 -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 -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填入横线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9、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_, _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 A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B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C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D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横线后 “淡如烟 ”“淡如雾 ”的提示,第二句应该填照淡了,排除 AD答案:。 “山上 ”还是 “山下 ”上面有句 “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承接这一句,应选答案: C。 考点: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点评:排序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语句间的衔接和连贯。连贯要做到的是:话题统一,语序合
10、理,前后照应。这类题的做法是: 找起始句和总结句。 注意关联词。 串句子。按照句子间的关系,揣摩逻辑关系,将一个一个的句子连好,就完成了任务。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的语病是前后矛盾,瓢泼大雨不能是淅淅沥沥的。 B的语病是缺少主语,把 “使 ”去掉, C 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在 “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奋斗。 考点:本题考查语病辨析能力。 点评:病句类型的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11、、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括号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断 章取义(断,截取。)楚人 怜 之(怜,爱戴。) B气吞 斗 牛 (斗,北斗星。)辍耕 之 垄上(他,指陈胜。) C略 输 文采。(差、失。)为坛而 盟 (盟,盟誓。) D 惟 余莽莽(惟,只。)乃丹 书 帛曰 “陈胜王 ”(书,写。) 答案: B 试题分析:辍耕 之 垄上的 “之 ”是动词,到,去,往的意思。答案:是
12、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点评:解释词语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还要注意采取不同的解释。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灵柩睿智歇斯底里怒不可遏 B谀词旁鹜原弛蜡象重蹈覆辙 C亵读恣睢涕泗横流脑羞成怒 D罔 然阴诲强聒不舍红装素裹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旁骛 原驰蜡象 C亵渎 恼羞成怒 D惘然 阴晦 考点:本题考查字形。主要涉及到同音字、形近字和成语。 点评: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 8分) 读
13、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有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 ”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 “真经 ”,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 ”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将经文、吏治、
14、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 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 都是 “边动笔墨边读书 ”结出的累累硕果。 “不动笔墨不读书 ”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 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 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 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
15、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然而, “动笔墨 ”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作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者的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总之, “不动笔墨不读书 ”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 2分) 【小题 2】文章从多个方面围绕中心论点进行了论证,其中第二个方面是:( 2分) 答: _ 【小题 3】第 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_和 _的论证方法。( 2分) 【小题 4】简要谈谈第
16、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答: _ 答案: 【小题 1】( 2分)不动笔墨不读书 (评分:多写或未写原文而意思对均只得 1分) 【小题 2】 “不动笔墨不读书 ”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评分:错误不得分) 【小题 3】举例论证(例证) 比喻论证(喻证) (评分:两项各 1分) 【小题 4】提示 “动笔墨 ”要注意的问题,避免认识偏颇或误解;使论证严密。(评分:两个要点各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本文的题目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点评:议论文中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能从文中直接找到,常出现在文章的下列位置:题目、开头、中间部分 、结
17、尾。 【小题 2】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中的 “第二个方面 ”,抓住文章第 段的首句,即各段的中心句进行梳理,第 段的中心句即是第二个方面的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 点评: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目对所提取的信息有明确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浏览文章内容,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一般都能找到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有的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稍加整理,重新组织语言来表达,得到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 :“他 ”指金圣叹,这是举例子,是举例论证。 “打开了一扇天窗 ”“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 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 ”是比喻句,所以是比喻论证
18、。 考点: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点评: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等。举例论证:真实具体,说服力强;道理论证: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是非明确。无论哪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 【小题 4】试题分析 :注意 “然而 ”一词是表示转折,是作者对动笔墨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以防偏激和片面,论证更有力,更严密。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 :议论文分析说明时,要注意全面,要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所以不能只说一个方面,要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这样论证才能严密。 阅读种春风 ,完成后面的题。(
19、14分)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取钱,心情很好。 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 70 多岁的老人,戴个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 “宝姿 ”风衣。我正戴着 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 ”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 “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老花镜也怕写错。 ”我有点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去? ”我
20、问。 “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 ”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是一则煽情的报道 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 80多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 ”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能相信吗? ” 老人很固执: “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要有活着的办法,谁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 我抬起头,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 “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
21、活不到现在。 ”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 500元,但那天他寄出去的钱 却是 300元。我有些震惊, 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小稿子而已,可对老人而言却是几乎倾其所有。老人说: “下个月我还要寄,让他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真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 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越来越爱自己了,对他人却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 2000元,我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东城区 普通 九年级 上学 期中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