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重庆市开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重庆市开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重庆市开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重庆市开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实践活动 (7分 ) 今年,我县为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 120周年,弘扬刘帅精神,将隆重推出 “三色旅游 ”,为此,学校将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 【小题 1】【活动一:这方热土】山清水秀是开县的一大特色,为宣传这一特色,学校准备请你设计两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 【小题 2】【活动二:走进社区】你被选作 “三色旅游 ”活动的社区宣传员,社区要张贴宣传语,请你从以下两条宣传语中选择你认为较好的一条,并具体说说好在哪里。 (3分 ) A山与水的情怀 你与我的帅乡 B打造旅游文化 提升
2、城市品位 【小题 3】【活动三:热爱帅乡】微博是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体。它能够迅速传播信息,表达感受,交流思想。为了弘扬刘帅精神,宣传美丽开县, “大渝网 ”准备举行 “三色旅游节 ”微博征文大赛,请你就这一活动的意义或你对这一活动的打算 (建议 )写一篇 60字以内的短文作为微博参赛。 (2分 ) 答案: 【小题 1】示 例:演讲比赛 征文比赛等。 (2分 ) 【小题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共 3 分,只答 A 或 B,不说明理由的不得分。)示例: A较好。感情真挚,抒情自然,宣传语中直接点明了开县山水城市的特点,激发了全县人民共建帅乡的热情。 B较好。明确指出了 “
3、三色旅游 ”活动的目的与意义,主旨明确,语言精练,很好的起到了宣传帅乡的作用。 【小题 3】符合活动主题,比较全面、简短、响亮,即可得分。示例: “三色旅游 ”活动期间将会有不少外地客人来开县,也会有许多新闻媒体加以宣传报道,他们对于提高开县知名度、美誉度具有积极作用。 市民素质也会因荣誉感、责任感的激发而得到提高。因此,开展好 “三色旅游 ”活动可外树形象,内强素质。(2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设计两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 ”是本题审题的关键,学生设计的活动形式只要 “切实可行 ”即可。如 :书画比赛 摄影比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定活动形式的能力。 点评:这类开放性的题目,只要学
4、生设计的内容能围绕活动主题,符合情理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A较好: A宣传语中包含了 “开县 ”的地理环境 “ 山清水秀 ”的特色,又包含了 “刘伯承 ”的身份 “元帅 ”, “你与我 ”修饰限制 “帅乡 ”,突出了作为 “帅乡 ”人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了全县人民共建帅乡的热情。 B较好: B宣传语,点明了此次活动的主题 “ 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 120周年,弘扬刘帅精神 ”隆重推出的 “三色旅游 ”, 语言精练,很好的起到了宣传帅乡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品析宣传标语的能力。 点评:这类品析题可从活动的主题以及宣传语的遣词造句等角度去思考。 【
5、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从字数、内容和表达三方面评分,其中字数少于 60字的得分不超过 2分,内容须符合要求,表达清晰正确。如:即将到来的开县“三色旅游 ”活动, 让开县人民兴奋和自豪。作为东道主的一员,我想对有关部门提几点建议:一是将 “三色旅游 ”定期化、规范化,将其打造成开县的一张名片,如同广交会。二是每年活动确定一个主题,以突出政府工作重点,或增强县民某方面意识。三是广泛发动群众,使 “三色旅游 ”活动可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微博的能力。 点评:这道题目较难,因为作为中学生平时写微博的不多,缺少写微博的经验。写一篇微博先要用内容头部将读者吸引,并保持其继续阅读的耐心
6、。用中部的分点论述让读者明白意思。用尾部的亮点吸引读者讨论和转发,这样可以将一篇微 博有效地传播出去,所有写好微博的思路就要从这三个部分去优化,细化。 仿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文段前后连贯。( 2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来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朵儿 ; , ; , 。 答案:( 2分)示例 :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颗岩缝里的松子 ,竟能经霜历雪长成战士般傲立峰端的劲松。(注意句式和修辞的运用。)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仿写句子时,以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为话题,以 “例句 ”为示范,基本格式一致即可。例如:一只毫不起眼的鸟
7、儿,在树头唱出远 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例造句的能力。 点评: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文学常识填空。( 2分) 【小题 1】我国现代女诗人冰心的诗歌创作深受印度著名诗人 的影响,诗歌大多篇幅短小,富含哲理。 【小题 2】安徒生是 (填国名)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答案: 【小题 1】泰戈尔 【小题 2】丹麦 【小题 1】试题分析: “冰心的诗歌创作深受印度著名诗人 的影响 ”,这句活
8、是本题审题关键,对于冰心而言,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可是她生命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为什么呢?冰心是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开始创作哲理小说,也是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冰心被称为 “中国最善学泰戈尔 ”的女作家。 【小题 2】试题分析:童话作家安徒生对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是丹麦 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安徒生创作的童话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 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
9、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 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识记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是学生熟悉的知识,无论是泰戈尔还是安徒生学生都比较熟悉,所填写的内容都属于学生熟记的问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秉承保护与传承中
10、华优秀文化的理念,在 2012年 “十 一 ”期间,将为广大市民倾情献上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 凤鸣巴山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历代古琴展。 将馆藏古琴珍品向广大市民公开 。 在这个展览中,摆出了唐、宋、元、明、 清历代古琴四十多张,其中多数是第一次公开与市民见面。 观众们在展览中不仅不可以看到一千余年来的古琴真品,了解中国古琴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听到古琴家们的现场演奏。十月一日这天, 古琴家们还将现场演奏并讲解, 让我们感受上古遗音的独特魅力。 【小题 1】第 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小题 2】第 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小题 3】第 词语赘余,应删去 。 【小题
11、4】第 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答案: 【小题 1】 “展示 ” 【小题 2】 “摆出 ”改为 “展出 ” 【小题 3】 “不 ” 【小题 4】 “讲解并演奏。 ” 试题分析:这道题不难,题干中已指明了病句的类型,只要修改正确就行了。第 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谓语动词 “展示 ”; 第 搭配不当,为了与此次活动的主题:凤鸣巴山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历代古琴展一致,应将“摆出 ”改为 “展出 ”; 第 词语赘余, “不仅不可以 ”和 “不仅可以 ”的意思相同,无需用双重否定,应将 “可以 ”前面的 “不 ”删去;第 语序不当, “讲解 ”和 “演奏 ”有动作的先后顺序,应把 “演奏并讲解 ”调
12、整为 “讲解并演奏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 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称 ( chng)职滑 稽 ( j) 贮 ( zh)蓄销声 匿 ( n)迹 B 玷 污 zhn应 和 ( h)酝 酿 ning果实 累 累 li C编 辑 ( j) 蜕 ( tu)变 狩 ( shu)猎苦心孤 诣 ( zh)
13、D 模 ( m)样分 歧 ( q)静 谧 ( m) 棱 ( lng)角分明 答案: D (2分 ) 试题分析: A、称( chn)职,要注意 “称 ”是个多音字。 量轻重;叫,叫做等意思时,读 “chng”; 适合的意思,读 “chn”; 同 “秤 ”时,读 “chng”。 B、玷( din)污,不能一字读半边,读为 “zhn ”。 C、苦心孤诣( y),不能一字读半边,读 “zh”。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 当分类整理,
14、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 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登上南山,开县新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 心旷神怡 。 C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 忍俊不禁 。 D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 猝然长逝 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答案: D (2分 ) 试题分析: A、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或舒适的位置。 B、心旷神怡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感觉。 C、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 D、猝然长逝:突然、出乎
15、意料地离开人世。根据语境分析: D项中的 “猝然长逝 ”是动词性质,不能用作副词,即后边不能跟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可以修改为: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常用成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为准,新生成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常用成语,同时也要了 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的一些新生成语。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葱笼辍泣踉踉跄跄头晕目眩 B耸立弥慢莽莽榛榛海枯石滥 C绵延头衔随声附和骇人听
16、闻 D廖廓憔悴水波鳞鳞更胜一筹 答案: C (2分 ) 试题分析: A: “辍泣 ”应该为 “啜泣 ”; B: “海枯石滥 ”应该为 “海枯石烂 ”; D:“水波鳞鳞 ”应该为 “水波粼粼 ”。只能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点评:汉字音形义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现代文阅读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小题。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
17、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 :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皇帝想, “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 ”老大臣想,(甲) 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 , “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
18、不是很漂亮。(乙) 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 ,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 西。 “我的老天爷! ”他想, “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 ”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老大臣一边说,(丙) 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
19、样背出来 。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0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小题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写的内容。( 2分) 【小题 2】分析选段中三处画线语句,说说分别表现了老大臣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3分) 甲处: 乙处: 丙处: 【小题 3】第 9段中,骗子在描述布料的 “色彩和稀有的花纹 ”时,老大臣为什么“注意地 听着 ”?( 2分) 【小题 4】老大臣的表现与皇帝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4分) 答案: 【小题 1】皇帝派老大臣看新装制作的进展情况。(共 2分。) 【小题 2】甲:他没看到布料时的
20、意外(惊讶)和恐惧。 乙:他竭力想看到布料 丙: 他佯装自己看到了布料。(共 3分。) 【小题 3】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共 2分。) 【小题 4】第一问:老大臣并不像皇帝说的那样 “诚实 ”“有理智 ”“称职 ”;而是虚伪、愚昧、不称职。第二问: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揭露统治者,特别是皇帝的愚蠢、昏庸。(共 4分。每二问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从选文 12两段开头的一句话以及 310 段中老大臣的言行可以分析出:选段内容写的是 “皇帝派老大臣看新装制作的进展情况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选段内容的能力 点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写的内容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段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1、提取出重要的信息,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些信息概括起来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选段中三次描写老大臣的眼睛,属于细节描写,透过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老大臣由惊讶、恐惧 竭力想看到布料 佯装虚伪地看布料的心理活动过程。因为骗子曾说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 ”作为跟随皇帝多年,皇帝倚重的老大臣,当他看不到布料时,惊得“眼睛睁得特别大 ”;由于骗子的诱导,老大臣以为那布料就在眼前,别人能看到,自己看不到,所以他 “眼睛越睁越大 ”想竭力看见布料;由于布料奇怪的特性,所以老大臣的虚伪就突显出来了: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一个虚伪愚蠢的老大臣形象就跃
22、然于纸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心理活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语境等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也是很重要的。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道题可结合老大臣在织布机房看到的情形和皇帝派他到织布机房的目的去考虑。因为老大臣在织布机房里根本看不到布料,但是为了呈报皇上,他要记下 “衣料 ”的样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这类试题,往往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从老大臣的性格特征等方面去考虑。 【小题 4】试题分析:从选文的第 2段中可以概括出皇帝对老大臣的评价:皇帝认为老大臣很诚实、有理
23、智、称职;从老大臣看布料时的言行可以看出老大臣实际上虚伪、愚蠢、不称职。皇帝认为最诚实、最有理智、最称职的老部长,却因为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 “愚蠢 ”和 “不称职 ”而说假话,这就构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揭露统治阶级的愚蠢、无能、昏庸。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梳理信息和揣摩文章写作方法的能力。 点评:这类综合题首先要研读选段梳理出表现老大臣性格特征的语句,然后再分析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拐杖 李光彪 这些年,我出远 门最喜欢给母亲买的礼物就是拐杖,竹的、木的、铝合金的,已经有好几根。可母亲最喜欢用的,还是大哥从山上精挑细选砍回家,像刀把、锄把精心打磨过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重庆市 开县 年级 上学 期期 质量 监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