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九年级实验班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九年级实验班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九年级实验班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九年级实验班 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 (2分 ) 10000 0 (万无一失 ) 10000 = 100100 (千方百计 ) 72 (不三不四 ) 1 / 100( ) 答案:百里挑一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成语的提示。很容易能够写出 “百里挑一 ”这个成语。 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2分 )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答案: 试题分析:花甲是指 60岁,重逢 是 2倍,
2、 60*2=120岁。增加三七岁月 3*7=21,故年龄是 120+21=141 古稀是 70岁。双庆是 2次,故 140岁, 再多一度春秋,是指 1岁,年龄是 140+1=141岁。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择题 下列加点的 “之 ”字应该轻读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 “之 ”解释为:助词 “的 ”, B项 “之 ”解释为:到,去。 C项 “之 ”解 释为:指示代词,他。 D 项 “之 ”解释为:道理。所以, A 项 “之 ”由于是助词,需轻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
3、为理解 B。 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A朝三暮四 B耳濡目染 C望梅止渴 D乐不思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属于并列关系。 C属于条件关系。 D属于因果关系,故选 C。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A慷慨、悲壮 B自豪、喜悦 C悲凉、忧伤 D愤慨、遗憾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此诗,结合陈毅写此诗的背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A门子贾
4、琏袭人 B冯渊板儿袭人 C贾珍板儿袭人 D板儿袭人贾琏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必须熟记红楼梦中的人物,然后根据提示,木板就指代板儿。轻打一下就是袭人,袭击别人的意思!最后贾琏呢,应该主持人还有表情,假装可怜。书中自然没有这些内容的,是制谜的人根据人名设计的谜面,也就是主持人的表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公元 2004年是甲申 (猴 )年,那么 2008年是 ( ) A乙酉 (鸡 )年 B丙戌 (狗 )年 C丁亥 (猪 )年 D戊子 (鼠 )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必须知道 “天干地支纪年法 ”的要点, 10天干, 12地支。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
5、、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 60年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 “干支纪表 ”。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 “词牌 ”和 “曲牌 ”,下列各项中属 “曲牌 ”的是 ( )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学生识记常见的词牌名,本题无难度,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曲,故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 14分) 感伤是一种情怀 田德政 秋天就是这样蛮横,用湖南话叫 “霸
6、蛮 ”,你不想让她来,她来是突兀地到来。甚至不给你一点先兆,先是夏天的炎热,马上就变成秋天的凉爽了。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 你看啊,千山鸟飞 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钓 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
7、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 “伤 ”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 “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 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
8、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主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 ”“离别 ”“空恨 ”“断肠 ”“那堪 ”“憔悴 ”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 ”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
9、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请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 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垂着干枯乳房的弃妇的抽泣。我曾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阅读了 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本身就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 “杞人忧天 ”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 “天塌
10、下来有高个顶着 ”,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优,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 ,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 “先天下之忧 ”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造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 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
11、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 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伟大的人类的情感。 【小题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 4分) 【小题 2】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 “杞人 ”的 “忧 ”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 4分) 【小题 3】文章在论及感伤的文化艺术汇总的作用时,列举了词、绘画、小说等作品,这些作品汇总的感伤是如何感染读者的?请简要概括。( 3分) 【小题 4】根据文章结尾段填空,真正的感伤是。( 3分) 答案: 【小题 1】论点:只有当感伤 “伤 ”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位 (2分 );作者由自己面对秋
12、天的感伤和柳宗元江雪中表现出的感伤进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 )。 【小题 2】杜甫的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的感伤 (2分 );杞人的 “忧 ”有品位,有档次,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 (2分 )。 【小题 3】这些作品将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其中,感染了读者,使他们心酸、惆怅,达到了煽情的目的。 【小题 4】真正的感伤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是大悲悯大苦闷;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注意题目 “感伤是一种情怀 ”,不仅 “伤 ”自己,还有 “伤 ”他人,这样才能称之为 “情怀 ”。从自己的伤秋,到柳宗元的江雪,引出了,只有当感伤 “伤 ”
13、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联系相关文段,写出杜甫 “有自己的茅屋遭破坏,联想到世间没有房屋可住的穷人 ”。杞人的 “忧 ”有品位,是先天下忧。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分析文中所举事例,都是感伤中的精品,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其中,感染了读者,使他们心酸、惆怅,达到了煽情的目的。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 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所举事例,都是由己及人,所以结尾段,应该是,感伤的最高境界是,为他人感伤,为他
14、人分忧,意思对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 11分) 走向 3D时代 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 3D(三维 )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 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 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 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 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 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3D是 tlllreedimensioilal 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
15、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 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 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 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 3D技术的趋势已经 非常明显。 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 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英国当地时间 2010年 1月 3l目下午 1 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
16、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 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此外, 3D数码相机、 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 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 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而 3D 数码相框则 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 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在今年 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 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 3D影像。
17、 不过,真正 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 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 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 3D节目内容的话, 3D电视就只是一个摆 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 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 3D 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小题 1】选文第 )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2】、阅读第 段,用简单的语言给 3D下个定义。( 3分) 【小题 3】结合文意,说
18、说真正 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 3分) 【小题 4】 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请你发挥想象 ,举一例加以说名明。( 3分) 答案: 【小题 1】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分 ); 引出说明对象 (1分 )。 【小题 2】 3D是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像。 (用文章第一句回答,只得 1分 ) 【小题 3】 3D资源相当有限( 1分 ); 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分 ); 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 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1分 )。 【小题 4】答题示例: 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
19、矿,空中导航等领域 (1分 )。比如,在未来医学领域,利用 3D显示技 术进行手术,将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说明文引用小故事的作用一般是,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两个作用,要求学生识记。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答案:锁定在第二段,写出名称,写出原理即可。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答案:锁定在第 段,写出现当代 3D的所受限制即可。每一句话是一个意思。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想象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南省 龙山县 第二 中学 九年级 实验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