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常州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卷(带解析) 其他 下面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一些错误,请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不超过五处)。( 4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春天,种在庭院里的杏树开出花来,粉色花瓣洒落一地。夏初,栀子花一开上百朵,到了盛期,把花采下来分送给邻居。摆在房间里和头发上,都是那么香。阳光明媚的酷暑午后,从院子里悄悄走出来,来到大溪涧边上,踩着清凉溪水底下的鹅乱石,小鱼小虾盲目地撞到脚背上。秋深天空蓝得格外高远,空气也清洌。而冬天夜晚的大雪总是来得贼兮兮的,清晨推开窗,才惊觉天地已经白莽莽一片。大自然的美,从来都是丰盛端庄的。 答案:
2、 “头发上 ”前加上 “戴在 ”; “明媚 ”改为 “强烈 ”; “鹅乱石 ”改为“鹅卵石 ”; “清洌 ”改为 “清冽 ”; “贼兮兮的 ”改 为 “没有声息 ”。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首先要细读文段,清楚文段主要写的内容,同时在细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按照病句修改的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摆在房间和头发上 ”很明显搭配不当,应在 “头发上 ”前加 “戴在 ”, “明媚的酷暑 ”很明显矛盾,应将“明媚 ”改为 “强烈 ”, “鹅乱石 ”明显有错别字,应为 “鹅卵石 ”, “空气也清洌 ”中的“洌 ”应为 “冽 ”, “贼兮兮 ”明显感情色彩不合适,可改为 “没有声息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3、。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择题 选出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表述 正确 的一项。 ( 2分) () A祥子 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几千块钱。 B人和车厂老板赵三爷,有个女儿叫虎妞。祥子将卖骆驼所得除掉路上花费剩余的钱寄存在刘四爷那里,希望继续积攒,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C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D祥子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又冷又饿晕倒在茶馆门口,祥子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并非 “得到几
4、千块钱 ”而是 “三十 五元钱 ”; B项中 “赵三爷 ”应为“刘四爷 ”; D项中 “祥子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应为 “祥子买来十个包子请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儿吃 ”。所以,此题应选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选段,回答 7 10 题。(共 13 分) 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这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知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 可当他后来观察到,黄蜂、蚊子与苍蝇不是象鸟雀那样,靠气息发出断断续续的啼叫声,而是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一种不间断的嗡
5、嗡声时, 与其说他的好奇心越发强烈了,毋宁说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 ,因为他的全部阅历俱不足以使他理解和相信:蟋蟀尽管不会飞,但它却用翅膀而非气息发出那般和谐且响亮的声音。嗣后,当以为除了上述声音方式之外,几乎已不可能另有他法时,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风琴、喇叭、笛子和弦乐器,种类繁多,直到那种含在嘴里,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用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而吹奏的铁簧片。这时他以为 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无论睹住蝉口还是按住蝉翅,他都甚至无法减弱那极其尖锐的鸣叫声,而不见蝉振动躯壳或其它什么部位。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
6、,以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它折断,要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归徒然;乃至他用针刺透了蝉壳,也没有将蝉连同其它声音一道窒息。最后,他依然未能断定,那鸣声是否发自软骨。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的说知道某些方法,但它笃信还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 我还可以试举另 外许多例子,来阐释大自然在生成事物中的丰富性,其方式在感觉与经验尚未向我们启示之时,都是我们无法设想的。故此, 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某种宽宥的 ,况且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点,因为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法形成。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儿,都难以弄明白其
7、鸣声生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天际的彗星,不了解它的成因何在,更应当予以谅解了。 【小题 1】选文选自智慧的灵光,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表达的最重要的智慧经验。( 3分) 【小题 2】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把第 段中划线句的意思 说得更直白些。( 2分) 【小题 3】作为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为何说 “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某种宽宥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4分) 【小题 4】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试结合具体内容探究选文在说明事理上的两个主要特色。( 4分) 答案: 【小题 1】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小题 2】他越研究越觉得自己在
8、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甚至无知。 【小题 3】( 1)一方面说明他对彗星的成因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没有什么进展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正是突出了本文说明的中心,即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2)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坦然谦逊、求真自信的人。 【小题 4】提示:可围绕用例典型、说明形象、一波三折、巧用类比等方面展开,能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小题 1】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既要仔细阅读选文内容,同时要注意题干中 “最重要的智慧经验 ”这一提示。结合选文内容,仔细分析三段内容,可以总结出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一智慧经验。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 力层级为
9、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 “与其 毋宁 ” 这一组关联词的理解,此关联词的意思是 “连接分句,相当于 不如 常于 与其 连用,表示在两项中选后一项。 ”明白此意后,可以用直白的语言将这句话说出来。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既要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又要结合选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来理解。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人物在选文中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特别是结合此句划线句。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 “结合具体内容 ”和 “两个主要特色 ”的要求,
10、不要单纯地谈理论。先找出文中运用特色手法的句子,然后再分析手法在句中的具体运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内容的丰富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冬瓜不说话一文,回答 11 15题。(共 15分) 一蔬一饭毕,与亲密的人,闲敲棋子,闻桂花次第开放,三言两语,莫不欢天喜地。或说这个世上一等一的好滋味,一定是最简单的那种。 若论清淡的蔬菜,能唱头牌的,该是冬瓜吧。 冬瓜,清淡到什么程度呢?淡绿 或墨绿的身子,覆着微霜,里面连肉带籽儿,都是一色的玉白。有个叫马小娟的画家,笔下的工笔人物,一概都长着冬瓜脸,长而肥,眉眼口鼻却画得小小的、短短的,像一片片细嫩的
11、叶子贴在上面,仿佛风一吹就会动起来。脸上因此留着大片的空白,敷层层水粉,似有谢馥春的淡淡香气。粉均脂匀了,衬出那一对漆黑眼珠子,虽被半掩的眼睑遮了大半,甚至都没有看谁一眼,却仍叫人一见倾心。 冬瓜美人,不耐存放,十分娇气。 卖菜的老板粗声豪嗓,对待自己的娘子,也没有这样温柔拿捏的态度 一手小心地抄起一块瓜的底面,一手扯一食品袋抖开罩上,唯恐指头不 小心按上去 。如果按了,立刻会留下一个印迹,破了相不说,拿回家一放,那个指印会像宣纸点墨一样,迅速洇染开,仿佛顷刻间就坏掉了半拉。所以买冬瓜的诸位,也要看准了,只能指,不能摸,以免遭白眼。 这样娇气的冬瓜,因其体积庞大,身价金贵不起来 。常见工地食堂
12、采购的汉子,三轮车上放着整个冬瓜。回去刨了皮,切成块,炒炒煮煮一大锅,或者再倒些酱油,一勺勺挨个舀进搪瓷盆,堆在饭头上,猛一看像大块的红烧肉。 话说旧时有个教书先生,东家吝啬,天天冬瓜下饭。知识分子爱面子,不好意思跟人翻脸,终于某天伸着头站在门口,凝神张望,面露 欣然。东家好奇,问先生在看啥,先生说隔壁庄子在唱大戏,好不热闹!东家也伸颈,说十几里外也能看见?先生说能!冬瓜明目,果不其然!东家缩颈而退。隔日饭桌上果然添了荤腥,劳资危机巧妙化解。 我乡人比喻一个人性子软,就说他是个 “面冬瓜 ”。我看倒也并无多少贬义 性子温软又口拙的人,是很能与人长久交往、并相得益彰的。我那日烧冬瓜,忽想起冰箱里
13、藏着一袋蛤蜊肉干,于是取出摘洗了,一起倒进油锅翻炒。末了留些汤汁,拿个深些的盘子来盛,不放酱油,衬着葱丝,一色的浅碧,入口甘鲜。最后剩些汤汁,拌米饭,有冬瓜原本的清香。 这么 一块面冬瓜,若有人用心地给配上一些好作料,不慌不忙地烩一烩,就是极高明的一味。与之相对应的,是人到中年,心境如初秋,于碧空澄澈的日子里,淘一箩新米,不慌不忙地焖一焖。 由此想到人,这些个道理,冬瓜不说话,你我都知道。 (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 【小题 1】通读全文,作者笔下的冬瓜具有哪些特点?( 4分) 【小题 2】简述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的表达特色与表达效果。( 4分) 【小题 3】第 段介绍旧时教书先生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4、请联系上下文作一点分析。( 2分) 【小题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结尾的 “这些个道理 ”指的是 什么。( 3分) 【小题 5】选出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读与分析错误的一项。 ( 2分) () A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这些个道理 ”与 “好滋味 ”前后照应。 B第 段里的划线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标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体现了冬瓜的不张扬,也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D文章语言生动有趣,但作者对冬瓜也不完全是喜爱,第 段还是带着贬义的。 答案: 【小题 1】口味清淡,不耐存放,物美价廉,明目功效。 【小题 2】将卖菜老板对待自己娘子和冬瓜的动作态度进行对比,形象地写出他
15、拿捏冬瓜时的小心 翼翼,体现了他对冬瓜的喜爱。 【小题 3】轻松幽默地介绍了冬瓜明目的功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 4】心境淡泊宁静,简单就是快乐美好,不慌不忙去享受,性子温软能与人长久。 【小题 5】 D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细读文章,我们可以知道 2-6自然段主要讲了冬瓜的特点。 2、 3段很明显写了冬瓜的清淡, 4段写了不耐存放的特点, 5段写了冬瓜的物美价廉, 6段写了冬瓜明目的特点。由此,答案:可以明显写出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问的是 “表达特色与表达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常州 年级 第二 学期 期中 调研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