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7930-201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pdf
《GB T 27930-201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7930-201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00 K 81 道B中华人民圭七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30-201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s between off-board conductive charger and baU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2011-12-22发布2012-03-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7930-2011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贝。.25 物
2、理层36 数据链路层.3 6.1 帧格式.6.2 协议数据单元CPDU).3 6. 3 协议数据单元CPDU)格式.3 6.4 参数组编号CPGN)36. 5 传输协议功能6.6 地址的分配.4 6. 7 信息类型.4 7 应用层.4 8 充电总体流程.4 9 报文分类.9.1 充电握手阶段9.2 充电参数配置阶段9.3 充电阶段.6 9.4 充电结束阶段-9.5 错误报文.7 10 报文格式和内容.7 10. 1 握手阶段报文.7 10.2 参数配置阶段报文.8 10.3 充电阶段报文1010.4 充电结束阶段报文10.5 错误报文附录AC资料性附录)充电流程四附录BC资料性附录)充电机和B
3、MS故障诊断报文.22 I GB/T 27930-2011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z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涛、皇甫学真、伍广俭、黄志伟、廖毅、游复生、郭金JII、胡玉峰、吴尚洁、严辉、赵明宇、周荣、孟样峰、赵春明、于文斌。皿GB/T 27930-2011 范围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
4、通信协议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以下简称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 ment System.以下简称BMS)之间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的通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应用层的定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传导式充电方式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与BMS(或具有充电控制功能的其他车辆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协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ISO 11898-1 :2003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络第
5、1部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信令(Roadvehi cle-Control area network(CAN)-Part 1 :Data link layer and physical signaling) SAE 1939-11: 2006 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CA1叫通信协议第11部分:物理层250 K比特/秒,屏蔽双绞线(Recommented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Part 11: Physicallayer-250K bits/s.twisted shielded pair) SAE 19
6、39-21: 2006 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CAN通信协议第21部分:数据链路层(Recom-ment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Part 21 :Data link layer) SAE 1939-73: 2006 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CAN通信协议第73部分:应用层一诊断(Recom-ment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Part 73: Application Layer Diagnost
7、ics 3 术语和定义GB/T 195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帧frame组成一个完整信息的一系列数据位。3.2 CAN数据帧CAN data frame 组成传输数据的CAN协议所必需的有序位域,以帧起始(SOF)开始,帧结束(EOF)结尾。3.3 报文messages 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参数组编号的CAN数据帧。1 GB/T 27930-2011 3.4 标识符identifier CAN仲裁域的标识部分。3.5 标准帧standard frame CAN总线中定义的使用11位标识符的CAN数据帧。3.6 扩展帧extended frame CAN总线中定义的使
8、用29位标识符的CAN数据帧。3. 7 优先权priority 在标识符中一个3位的域,设置传输过程的仲裁优先级,最高优先权为0级,最低优先权为7级。3.8 参数组parameter group; PG 在一报文中传送参数的集合。参数组包括:命令、数据、请求、应答和否定应答等。3.9 参数组编号parameter group number; PGN 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参数组的一个24位值。参数组编号包括:保留位、数据页、PDU格式域(8位、组扩展域(8位)。3. 10 3. 11 3. 12 3. 13 3. 14 可疑参数编号suspect parameter number; SPN 应用层通
9、过参数描述信号,给每个参数分配的一个19位值。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PDU 一种特定的CAN数据帧格式。传输协议transport prutocol 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为传送数据在9字节或以上的PGN提供的一种机制。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 电子控制单元,即车载电脑,由微机和外围电路组成。诊断故障代码diagnostic trouble code; DTC 一种用于识别故障类型、相关故障模式以及发生次数的4字节数值。4 总则4. 1 本标准充电机与BMS之间通信网络采用CAN通信协议。4.2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机和BM
10、S监测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同时BMS根据充电控制算法管理整个充电过程。4.3 充电机与BMS之间的CAN通信网络应由充电机和BMS两个节点组成。4.4 本标准数据传输采用低位先发送的格式。正的电流值代表放电,负的电流值代表充电。GB/T 27930-20门5 物理层采用本标准的物理层应符合IS011898-1:2003 , SAE 1939-11:2006中关于物理层的规定。本标准充电机与BMS的通信应使用独立于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之外的CAN接口。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速率可选用50kbit/s、125kbit/s或250kbit/s,本标准推荐采用250kbit/s。6 数据链路层6.
11、1 帧格式采用本标准的设备应使用CAN扩展帧的29位标识符,具体每个位分配的相应定义应符合SAE1939-21: 2006的5.1中数据帧的规定。6.2 协议数据单元CPDU)每个CAN数据帧包含一个单一的协议数据单元CPDU),见表1。协议数据单元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优先权、保留位、数据页、PDU格式、特定PDU、源地址和数据域。表1协议数据单元CPDU)I I R DP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I I P PF PS SA DATA 位3 1 8 8 8 。-64-) 注1:P为优先权:从最高0设置到最低7。本标准充电应答信
12、息、充电状态信息、充电阶段告警信息优先权设为2,充电控制信息优先权设为4,其他信息的缺省优先权设为60注2:R为保留位:备今后开发使用,本标准设为0。注3:DP为数据页z用来选择参数组描述的辅助页,本标准设为0。注4:PF为PDU格式:用来确定PDU的格式,以及数据域对应的参数组编号。注5:PS为特定PDU格式:PS值取决于PDU格式。在本标准中采用PDU1格式,PS值为目标地址。注6:SA为源地址:发送此报文的源地址。注7:DATA为数据域:若给定参数组数据长度8字节,可使用数据域全部的8个字节。若给定参数组数据长度为9-1785字节时,数据传输省多个CAN数据帧,通过传输协议功能的连接管理
13、能力来建立和关闭多包参数组的通信,详见本标准6.5的规定。6.3 协议数据单元CPDU)格式本标准选用SAE1939-21: 2006的5.3中定义的PDU1格式。6.4 参数组编号CPGN)本标准PGN的第二个字节为PDU格式CPF)值,高字节和低字节位均为OOH。6.5 传输协议功能本标准中BMS与充电机之间传输9字节或以上的数据使用传输协议功能。具体连接初始化、数据传输、连接关闭应遵循SAE1939-21 :2006的5.4.7和5.10中消息传输的规定。3 GB/T 27930-2011 6.6 地址的分配本标准网络地址用于保证信息标识符的唯一性以及表明信息的来源。充电机和BMS定义为
14、不可配置地址,即该地址固定在ECU的程序代码中,包括服务工具在内的任何手段都不能改变其源地址。充电机和BMS分配的地址如表2所示。表2充电机和BMS地址分配装置首选地址充电机86(56H) BMS 244(F4H) 6. 7 信息类型CAN总线技术规范支持五种类型的信息,分别为命令、请求、广播/响应、确认和组功能。具体定义应遵循SAE1939-21: 2006的5.4中消息类型的规定。7 应用层7. 1 本标准应用层采用参数和参数组定义的形式。7.2 采用PGN对参数组进行编号,各个节点根据PGN来识别数据包的内容。7.3 使用请求PGN来主动获取其他节点的参数组。7.4 采用周期发送和事件驱
15、动的方式来发送数据。7.5 如果需发送多个PGN数据来实现一个功能的,需同时收到该定义的多个PGN报文才判断此功能发送成功。7.6 定义新的参数组时,尽量将相同功能的参数、相同或相近刷新频率的参数和属于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参数放在同一个参数中;同时,新的参数组既要充分利用8个字节的数据宽度,尽量将相关的参数放在同一个组内,又要考虑扩展性,预留一部分字节或位,以便将来进行修改。7.7 修改第9章已定义的参数组时,不应对已定义的字节或位的定义进行修改;新增加的参数要与参数组中原有的参数相关,不应为节省PGN的数量而将不相关的参数加入到己定义的PGN中。7.8 充电过程中充电机和BMS各种故障诊断定义应
16、遵循SAE1939-73 :2006的5.1中CAN总线诊断系统的要求,附录B给出了故障诊断报文定义规范。7.9 充电阶段的发送报文选项分必须和可选发送项,必须发送项的报文应严格按照报文格式和内容发送;元效信息单元或可选发送项在不需发送时,应对单字节参数设置为OxFF,对双宇节参数设置为OxFFFF,对四字节参数设置为OxFFFFFFFF。7. 10 对于多字节的信息单元,无效或预留的字节以OxFF填充,无效或预留的位均置为1。8 充电总体流程整个充电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充电握手阶段、充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在各个阶段,充电机和BMS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方报文或没有收到
17、正确报文,即判定为超时,超时时间除特殊规定外,均为5S;当出现超时后,BMS或充电机发送错误报文,并进入错误处理状态。充电总流程具体见图104 GB/T 27930-20门圄1充电总体流程图9 报文分类9. 1 充电握手阶段当充电机和BMS物理连接完成井上电后,BMS首先检测低压辅助电源是否匹配,如果低压辅助电源匹配,双方进入充电握手阶段,确定电池和充电机的必要信息。典型的充电工作状态转换参见图A.L充电握手阶段报文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充电握手阶段报文分类报文PGN 数据长度/报文周期/报文描述PGN 优先权源地址-目的地址代号(Hex) byte ms CRM 充电机辨识报文256 000
18、100H 6 8 250 充电机-BMSBRM BMS和车辆辨识报文512 000200H 6 41 250 BMS-充电机9.2 充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握手阶段完成后,充电机和BMS进入充电参数配置阶段。在此阶段,充电机向BMS发送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的报文,BMS根据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充电。典型的充电工作状态转换参见图A.20充电参数配置阶段报文应符合表4的要求。5 GB/T 27930-2011 表4充电参数配置阶段报文分类报文PGN 优先数据长度/报文周期/报文描述PGN 源地址-目的地址代号(Hex) 权byte ms BCP 动力蓄电池充电参数1536 000600H
19、6 13 500 BMS-充电机CTS 充电机发送时间同步信息1792 000700H 6 7 500 充电机-BMSCML 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2048 000800H 6 6 250 充电机BMSBRO 电池充电准备就绪状态2304 000900H 4 1 250 BMS-充电机CRO 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状态2560 。OOAOOH4 1 250 充电机-BMS9.3 充电阶段充电配置阶段完成后,充电机和BMS进入充电阶段。在整个充电阶段,BMS实时向充电机发送电池充电需求,充电机根据电池充电需求来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以保证充电过程正常进行。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机和BMS相互发送各自的充电状
20、态。除此之外,BMS根据要求向充电机发送动力蓄电池具体状态信息及电压、温度等信息。BMS根据充电过程是否正常、电池状态是否达到BMS自身设定的充电结束条件以及是否收到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充电机根据是否收到停止充电指令、充电过程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人为设定的充电参数值,或者是否收到BMS中止充电报文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典型的充电工作状态转换参见图A.3。充电阶段报文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5充电阶段报文分类报文PGN 优先数据字节/报文报文描述PGN 源地址目的地址代号(Hex) 权byte 周期BCL 电池充电需求4096 001000H 6 5 50 ms BMS-充电机BCS
21、电池充电总状态4352 001100H 6 9 250 ms BMS-充电机CCS 充电机充电状态4608 001200H 6 6 50 ms 充电机BMSBS岛4动力蓄电池状态信息4864 001300H 6 7 250 ms BMS-充电机BMV 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5376 001500H 6 不定1 s BMS-充电机BMT 动力蓄电池温度5632 001600H 6 不定1 s BMS-充电机BSP 动力蓄电池预留报文5888 001700H 6 不定1 s BMS-充电机BST BMS中止充电6400 001900H 4 4 10 ms BMS-充电机CST 充电机中止充电6656
22、001AOOH 4 4 10 ms 充电机-BMS9.4 充电结束阶段当充电机和BMS停止充电后,双方进入充电结束阶段。在此阶段BMS向充电机发送整个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统计数据,包括=初始SOC、终了SOC、电池最低电压和最高电压;充电机收到BMS的充电统计数据后,向BMS发送整个充电过程中的输出电量、累计充电时间等信息,最后停止低压辅助电源的输出。典型的充电工作状态转换参见图A.4。充电结束阶段报文应符合表6的要求。GB/T 27930-2011 表6充电结束阶段报文分类报文PGN 优先数据字节/报文周期/报文描述PGN 源地址-目的地址代号(Hex) 权byte 口15BSD BMS统计数据
23、7168 001COOH 6 7 250 BMS-充电机CSD 充电机统计数据7424 OOIDOOH 6 5 250 充电机-BMS9.5 错误报文整个充电阶段,BMS和充电机发送的错误信息报文应符合表7的要求。表7错误报文分类报文PGN 优先数据字节/报文周期/报文描述PGN 源地址-目的地址代号(Hex) 权byte 盯15BEM BMS错误报文7680 001EOOH 2 4 250 BMS-充电机CEM 充电机错误报文7936 001FOOH 2 4 250 充电机-BMS10 报文格式和内容10. 1 握手阶段报文10. 1. 1 PGN256充电机辨识报文(CRM)报文目的:当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7930 2011 电动汽车 车载 传导 充电机 电池 管理 系统 之间 通信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