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pdf
《GB 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res 07. 100 c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193.1-2003 代替GB15193. 1 1994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Procedur咽for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food 2003-09-24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4-05-01实施发布GB 15193. 1”-2003 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本标准代替GB15193. 1-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本标准与GB15193. 1 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2一一在“范围”中增加了受试物的具体内容g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
2、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安全性,评价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在“受试物的要求”中z增加了“对于配方产品,应提供受试物的配方,必要时应提供受试物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名称、结构、纯度、稳定性、溶解度等)及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人的可能摄入量等有关资料气一一在“毒理学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中2第二阶段中遗传毒性试验增加“TK基因突变试验”。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从备选试验改为与Ames试验并列的
3、基因突变试验的必选项目。原备选试验由4项改为3项;在“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中z增加了“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农药残留”。对香料的选择原则,删去了“急性毒性实验”(1994版3.2.4.2.1.1,本版6.4.1.1.1),其他食品添加剂中“一项致突变试验”改成两项“致突变试验”,首选Ames试验或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改成“首选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1994版3.2.4.2.2.1,本版6.4.1. 2.1);增加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毒性试验选择原则;一一在“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中z遗传毒性试验的结果判定全部改写,并由原来的4条改为3条。增加“致癌试验结果判定原则”。新资源
4、食品中括号内改为“超过5%时应补充蛋白质到与对照组相当的含量,添加的受试物原则上最高不超过饲料的10%”(1994版4.2. 6,本版7.2.的,在“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增加考虑“试验指标的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生理作用与毒性作用”、“人的可能摄入量较大的受试物”利“时间毒性效应关系”因素;在综合评价中,增加“在进行最后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受试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大小、代谢特点、蓄积性、接触的人群范围、食品中的使用量与使用范围、人的可能摄入量等因素。,删除“检验单位”的内容。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15193. 1 1994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E生部提出并归口
5、。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寅、陈君石、徐晋康、李悠慧。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2 GB 15193.1-200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本标准适用于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安全性,评价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6、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5670 1995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3.2 新资源食品novel foods 在我国新发现、新研制(含新工艺和新技术生产)或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
7、惯的食品或食品原料。4 受试物的要求4. 1 对于单一的化学物质,应提供受试物(必要时包括其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对于配方产品,应提供受试物的配方,必要时应提供受试物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名称、结构、纯度、稳定性、溶解度等)有关资料。4.2 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人体可能的摄入量等有关资料。4.3 受试物必须是符合既定配方的规格化产品,其组成成分、比例及纯度应与实际应用的相同,在需要检测高纯度受试物及其可能存在的杂质的毒性或进行特殊试验时可选用纯品,或以纯品及杂质分别进行毒性检测。5 食晶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5. 1 第一阶段:
8、急性毒性试验。经口急性毒性,LD川联合急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法。5.2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天喂养试验。3 GB 15193.1-2003 遗传毒性试阶的组合应该考虑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原则。从Ames试验或V79/HGII基因突变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或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5.2.3或5. 2. 4试验中分别各选一项。5. 2. 1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或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Ames试验首选,必要时可另选其他试验。5.2.2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或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5. 2. 3 T
9、K基因突变试验。5.2.4 小鼠精子畸形分析或辜丸染色体畸变分析。5.2.5 其他备选遗传毒性试验显性致死试验、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5.2.6 传统致畸试验。5.2. 7 30天喂养试验。如受试物需进行第三、四阶段毒性试验者,可不进行本试验。5. 3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一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5.4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6 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6. 1 凡属我国创新的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特别是对其中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可能者或产量大、使用范围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行全部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10、。6.2 凡属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的化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则根据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进行第四阶段的毒性试验。6.3 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CAD!,以下简称日容许量者,同时申请单位又有资料证明我国产品的质量规格与国外产品一致,则可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若试验结果与国外产品的结果一致,般不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毒性试验,否则应进行第三阶段毒性试验。6.4 食品添加剂(包括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辐照食品、食品及食品工具与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农药残留及兽药残留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
11、的选择。6. 4. 1 食品添加剂6.4.1.1 香料鉴于食品中使用的香料品种很多,化学结构很不相同,而用量很少,在评价时可参考国际组织和国外的资料和规定,分别决定需要进行的试验。6.4.1.1.1 凡属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建议批准使用或己制定日容许量者,以及香料生产者协会(FEMA)、欧洲理事会(COE)和国际香料工业组织(!OF!)四个国际组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允许使用的,参照国外资料或规定进行评价。6.4.1.1.2 凡属资料不全或只有一个国际组织批准的先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本程序所规定的致突变试验中的一项,经初步评价后,再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试验。6.4.1.1.3 凡属尚无资料可查
12、、国际组织未允许使用的,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经初步评价后,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试验。6.4.1.1.4 凡属用动、植物可食部分提取的单一高纯度天然香料,如其化学结构及有关资料并未提示具有不安全性的,一般不要求进行毒性试验。6.4.1.2 其他食品添加剂6.4.1.2.1 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容许量或不需规定日容许量者,要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两项致突变试验,首选Ames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但生产工艺、成品的纯度和杂质来源不同者,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后,根据试验结果考虑是否进行下一阶段试验。6.4.1.2.2 凡属有一个国际组织或国家批准使用,但世界卫生组织
13、未公布日容许量,或资料不完整者,在进行第一、工阶段毒性试验后作初步评价,以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的毒性试验。4 GB 15193.1-2003 6.4.1.2.3 对于由动、植物或微生物制取的单一组分,高纯度的添加剂,凡属新品种需先进行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凡属国外有一个国际组织或国家已批准使用的,则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经初步评价后,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试验。6.4.1.3 进口食品添加剂要求进口单位提供毒理学资料及出口国批准使用的资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审查后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毒性试验。6.4.2 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食品新资源及其食品,原则上应进行第一、二、三个阶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193.1 2003 食品 安全性 毒理学 评价 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