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J T 234-2001(条文说明) 波浪模型试验规程.pdf
《JTJ T 234-2001(条文说明) 波浪模型试验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J T 234-2001(条文说明) 波浪模型试验规程.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 234-21 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69 2 术语703 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的基本规定.71 3.1 -般规定713.2 相似准则.723.3 波浪与水流模拟723.4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 73 3.5 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 74 4 整体物理模型试验.77 4.2 边界条件模拟.774.3 波浪传播与变形模型试验774 .4 港内水域平稳度模型试验.78 4.5 船行波模型试验785 斜坡式和直墙式建筑物断面物理模型试验.795.1 般规定795.2 斜坡式建筑物断面模型试验.79 5.3 宽肩台式抛石防波堤断面模型试验795.4 直墙式建筑物断面模
2、型试验.80 5.5 越浪量和波浪爬高试验806 桩基和墩柱建筑物及水下管线物理模型试验.81 6.1 一般规定816.2 桩基和墩柱建筑物模型试验.81 6.3 带梁板透空建筑物模型试验817 浮式建筑物物理模型试验.82 67 7.1 一般规定827.3 系泊船舶运动量、撞击力和系缆力模型试验828 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试验.838.1 一般规定838.2 沿岸输沙的波浪泥沙模型试验838.3 岸滩横剖面的波浪泥沙模型试验.83 8.4 建筑物附近底床局部冲刷模型试验.84 9 波浪数值模拟.86 9.1 一般规定869.2风浪数值模拟869.3 开敞水域波浪传播数值模拟.87 9.4 港内水
3、域波浪传播数值模拟.87 9.5 波浪力数值模拟.88 68 1总则1.0.2 本条中的建筑物系指海岸、近海、内陆水域中的海岸工程、港口工程、近海工程和取排水工程等承受波浪作用的建筑物及其相关设施。69 2术语本章术语的主要依据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水利科技名词)(1997年),国家现行标准港口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186-93)、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JTJ/T 204-96)和。rj(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26-92),以及水运技术词典( 1984年)、中国水利百科全书(1991年)等,并按条文原义解释。70 3 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的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 1. 1
4、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和波浪数值模拟试验是解决波浪等动力因素及其对建筑物相互作用问题的重要于段,不同情况、不同要求选用不同方法。波浪数值模拟试验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波浪及其与建筑物作用的模拟。它具有不受模型比尺的限制、省时和费用少的特点,常在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和方案比较中采用。在外海波要素的确定以及波浪从深水到浅水的传播变形的研究,因涉及到较大范围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此外,对工程规模小,边界等条件较简单,数值模拟结果可以满足要求时,一般也采用数值模拟。当所研究的波浪问题较为复杂,其变化机理尚未有充分认识时,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边界条件等需作近似处理,波浪数值模拟就显
5、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分析波浪对防波堤和较为复杂的建筑物的作用等问题时,建立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仍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波浪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当研究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运动时,波浪物理模型试验仍是解决问题的可靠手段。近年来兴建的大型港口工程、核电站取水工程及跨海轮渡等工程中的波浪问题,同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在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中采用数值模拟,对工程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确定和修改设计方案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3.1.5-3.1.7 试验成果报告是试验成果的具体体现之一,又是执行技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71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试验成果报告的内容及编写
6、格式做出了规定。3.2相似准则3.2.1 波浪物理模型试验选用正态模型的规定,是为满足模型与原型的几何、运动、动力和边界等条件相似所要求的。3.2.2为保证模型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减少试验模型的缩尺影响,设计模型时尽量采用较小的模型比尺。条文中对不同试验内容给出了模型比尺的限值。当选择的模型比尺过大时,模拟的原始人射波高和波周期过小,水的粘滞力和表面张力将起显著作用,不能满足重力相似准则,同时也会严重影响试验的测量精度,故对波浪模型试验中的原始人射波高和波周期给出了限值。3.2.4 波浪物理模型试验采用变态模型时,需注意下列问题:(1)在变态模型中,波浪的折射、绕射等变形相似难以同时满足,只能根
7、据试验所研究的问题及具体情况,择其主要相似条件进行模拟。当水下地形等深线较为平直、可忽略绕射影响时,按折射相似为主进行模拟;水深变化不大可忽略折射影响时,按绕射相似为主进行模拟。只要模型的变率不大,就可达到波浪绕射或折射的近似相似。在波浪作用下,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泊稳模型试验变率为2.0,泥沙冲淤模型试验变率为1.85,都取得良好的结果;(2)按变态模型设计制作的岸坡边界和斜坡式建筑物,其坡度比原型要陡,模型的反射系数比原型大,会影响试验成果。这时,要做到岸坡边界和斜坡式建筑物模型的反射系数与原型一致,通常采用将岸坡及斜坡式建筑物的模型设计成正态,或在试验水槽中测得正态建筑物模型情况下的反射系数
8、,再用加糙、增加模型的孔隙率和适当改变岸坡或斜坡的坡度等方法,使其反射系数与原型一致。3.3 波浪与水流模拟3.3.1 波浪与水流常是共存且相互作用,因此,试验中除模拟波72 琅外,有时还需模拟波浪和水流。3.3.2 波高分布相似性对试验结果有明显影响,故波高分布也要与原型相似。条文中的1%累积频率波高、有效波高与平均波高之比的允许偏差,是对波高分布相似的基本要求而规定的。国内外多采用线性叠加法模拟多向不规则波。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表明,一般的双叠加法所得波浪在空间上不均匀,且不符合各态历经性的要求。单叠加法基本上能满足空间均匀性和各态历经性的要求,而频率方向对应法所得波浪的空间均匀性好,故在多
9、向不规则波数值模拟和制作造波机的驱动信号时,建议采用频率方向对应法,也可采用单叠加法。工程设计中,一般认为波浪方向可分布在主波向两侧各900的范围内。但当波浪方向分布较窄或某些方向受到陆地等掩护时,宜恰当地选定波浪分布的范围。max和8nuno还需把无波能传来的方向排除。条文中频域分割数M和方向分割数1,是根据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结果。条文中频域,也可以采用不等量分割。3.4 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3.4.1 执行本条时需注意下列问题:(1)对试验水槽或水池的建造质量需严格把关,使其不致影响造波质量;(2)在水槽或水池中进行波浪对建筑物作用的试验时,来自水槽或水池边界和建筑物模型的反射波传至造波机会
10、产生二次反射波,它与造波机产生的波叠加,必将改变试验所要求的波浪条件。因此,试验中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小二次反射波的影响。为消除和减小二次反射波的影响,对规则波可采用间断造波法,即当造波机的二次反射波将传至建筑物模型前就停止测试。对不规则波,通常把试验水槽隔成两条或兰条的窄水槽,用一侧或中间窄水槽做模型试验。并在水槽中相对于造波机的另一端设1: 10 - 1: 15的缓坡,以消减波能,减小二次反射波。显然,设置反73 射波吸收器或安装无反射造波机等当是最有效的方法。3.4.3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波浪力是动荷载,而波压力及总力传感器的率定,常是以静荷载为条件进行的。分析表明,只有当波浪传感器的自振频率
11、大于被测力的自振频率4-6倍时,所引起的误差才是可以忽略的。3.5 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3.5.1 (1)波浪模型试验中,为使测量仪器获得的模拟信号转化成能用计算机进行数字运算的形式,需对试验数据离散化,即对连续信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1t采样。.1t的选择对试验成果的分析影响甚大,以波高分析而言,.1t取值过大,获得的波高值和按连续信号变化过程获得的波高相差较大。又如作波谱分析时,.1t取值过大,谱分量将产生折叠,谱会显著失真。反之,.1t取值过小,将增加样本数和计算工作量。条文中规定的.1t取值,是参考了国内外现场波浪观测和室内波浪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的经验而提出的。(2)试验中处理波浪数据时,
12、一般采用上跨零点法或下跨零点法分析波高和波周期。在分析不规则波波高、波周期时,为去除零线附近处的微小波动,需设一阔值。阑值的大小可按波高、波周期和仪器性能等具体情况设定。(3)在波浪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前,对因设备、仪器的故障和外部条件的干扰等,使所测得的试验数据出现异常时,需用人工或计算机来检查数据是否存在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并用经验的或理论的分析方法,剔除异常值。3.5.2 (1)在试验水池中测定多向不规则波方向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波高仪阵列法简单易行,但阵列占用一定的水域,测得的是此范围内的平均方向谱。而双向流速仪法可把流速仪和波高仪或底压仪布置在一条垂线上,但一般只测量3个波动过程,所给出
13、的方向谱的精度就有限。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表明,用波高仪阵列法需同步测量的波74 面一般不少于4个。波高仪间的最小间距需小于谱峰频率对应波长的0.3倍。研究还表明,在各种分析方向谱的方法中,采用贝叶斯法,能给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果。但该法计算工作量大,故也可用经过验证的其它方法,如最大似然法或最大恼法等。(2)表征多向不规则波的参数很多,本条中列出的各参数主要参考了国际水力学会议制定的海况参数表中关于多向波的更新意见(1997年)确定的。除有效波高、谱峰周期和平均波向外,还选用了。(f)表征方向分布宽度,因其不受具体的方向分布函数形式的影响,更具有代表性。(3)当多向不规则波遇建筑物反射时,在建筑
14、物前形成人、反射波共存场,波能的方向分布成双峰或多峰值。此时,需先把入、反射波分离后,才能分别确定入、反射波的平均波向和方向分布宽度,再确定建筑物对波浪的反射系数。因此,要在建筑物前同步测定5个或更多个波动量,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精度。3.5.4 (1)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波浪力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由波浪及波浪力的性质而定,一般小于波要素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当波浪完全破碎、波浪力为冲击力,数据采集时间间隔要更小。采用滤波处理波浪力时,选定大于波浪冲击力的最高频率作为截止频率。对波浪冲击力还要避免把测力系统引起的波动误认为波浪力值。(2)波浪力数据采集的起始和终止时间,需和波要素数据采集的起始和终止时间
15、相对应。(3)用规则波做试验时,测得的波浪力不一定规则,尤其是破碎波情况下,波浪力的大、小值间有较大差距,且具有随机性。因此,对规则波破波冲击力除要求给出平均值外,尚需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其特征值。为此要增加测量次数。3.5.5 对不规则波试验,按两点法或二点法将入、反射波分离,得到人、反射波总能量,即可按本条的式(3.5.5-1)求得不规则波的反射系数。进一步求得入、反射波高。对规则波试验,在建筑物模型前的波腹点处设置波高仪,测得75 最大合成波高Hm减去元建筑物模型时模拟的原始人射波高町,得到反射波高HR进而按本条式(3.5.5-2)求得规则波的反射系数,但此法精度不高。对规则被也能用人、反
16、射波分离法,按式(3.5.5-1)求反射系数。3.5.7 波群分析的方法以及表征波群特性的参数均较多,经分析比较后采用大连理工大学提出的群高因子及日本合田良实提出的平均连长来表示波群参数。连长为波高大于某-规定值的连续波浪个数,平均连长为波列中若干个连长的平均值。76 4 整体物理模型试验4.2 边界条件模拟4.2.1 造波机与建筑物模型的间距,以及防波堤堤头与水池边界的问距是根据国内外波浪模型试验的经验,并考虑波浪得到充分平稳和波浪的折射、绕射和反射不受边界影响而规定的。平均波长系指平均波周期对应的波长。由于造波机性能等条件限制,多向造波机造出的波只在-定范围内满足要求,故进行多向不规则波试
17、验时,模型需放置在有效区内。4.2.3 当工程水域有波浪等动力因素实测资料时,在试验模型尤其是变态模型制作完成后正式试验前,需对试验模型中模拟的波浪相似性进行验证,当不满足相似要求时,需查找出原因,调整试验参数,达到相似后,方能进行正式试验。工程水域无实测资料时,需对模拟的波浪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确认为合理后,方能进行正式试验。4.3 波浪传播与变形模型试验4.3.3 原始人射波的测波点需放在水深较大、波形较平稳处。若模型较宽、沿横断面上波高不均匀时,多设测波点,取各点实测波高的平均值代表原始波高。为避免各波高仪传感器的相互干扰,故对测点间距作了限制。4.3.4本条所指的比波高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TJ 234 2001 条文 说明 波浪 模型 试验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