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7261-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技术条件.pdf
《JB T 7261-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T 7261-1994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技术条件.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T 76JB/T 72611994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条件1994-07-18 发布1995-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发 布I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技术要求14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7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附录A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性能试验方法(补充件)10目 次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及机械动力装置等用盐浴钎焊法或真空钎焊法制造的设计压力不大于6.3MPa,设计温度为270150的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铝制板翅式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采用其
2、他钎接工艺制造的换热器亦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GB 1804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 2624流量测量节流装置GB 3193铝及铝合金热轧板GB 3194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GB 3197焊条用铝及铝合金线材GB 3614铝合金箔GB 3880铝及铝合金板材GB 3881钎接用铝合金板GB 4436铝及铝合金管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GB 4437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GB 6892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 6893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拉(轧)制管GB/T 13306标牌GB/T 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 1580铝制焊接容器技术条件JB/Z 167铝制空气分离设备氩
3、弧焊工艺规程3 技术要求3. 1 产品性能要求应达到表1的规定。机械工业部 1994-07-18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条件JB/T 726119941995-07-01 实施JB/T 726119942表 1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符号性 能 指 标1清洁度(CL1增量)1),106ppm15出厂检验Pa/m 27003000切换换热器切换通道现场检验Pa不大于设计值2阻力2)非切换通道和其他换热器与设计值偏差出厂检验8单元长度3.5m83切换换热器同一单元两切换通道气阻值偏差单元长度4.8m%2.44现场检测换热器温差不大于设计值5现场检测切换换热器出口空气中C
4、O2残留量,106ppm4.0有压通道0.146切换换热器体膨胀率无压通道%11037最终干燥度(露点)5真空检查内漏0.1338漏率氦质谱检查外漏PaL/s1.331039翅片爆破试验压力3)MPa不小于5倍设计压力注:1)清洁度检验适用于盐浴钎焊法制造的产品。2)阻力值是在试验工况为气体的质量流速G=5kg/(m2s),温度为20及压力为101.325kPa状态下的值,如试验工况改变时其检测结果应进行相应换算。3)表中清洁度(CL1增量)和CO2残留量以体积分数表示。3. 2 材料3. 2. 1 制造换热器材料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所有材料应具有材料生产厂的材质证明书。对材质证
5、明书不全或换热器制造厂对其质量有疑问时应按相应标准进行复验。3. 2. 2 主要零件的材料牌号及状态见表2。表 2材 料零件名称名 称牌号及状态标 准 号翅片、导流片21号防锈铝LF21M GB 3614 GB 3880封条21号防锈铝LF21R GB 68922号钎焊铝LQ2Y2 GB 3881隔板3号钎焊铝LQ3Y221号防锈铝LF21M2号防锈铝LF2M封头、接管4号防锈铝LF4MGB 3193GB 3194GB 4436 GB 4437JB/T 7261199433. 2. 3 焊条用线材应符合GB 3197的规定。3. 2. 4 对盐浴钎焊法的隔板复合层的含硅量为6.8%8.2%;隔
6、板复合层单面厚度为0.100.14mm,当缺乏双金属板时,允许用LF21M加LT13焊片代用。3. 3 零件的制造精度3. 3. 1 钎焊元件的尺寸偏差和形位公差见表3。表 3mm序号名 称检验项目允 许 偏 差1高 度+0.050.022P2%翅 片每米长度内的翅数2%2节 距导流片00.33翅侧垂直度34切开距离0.15翅 片导流片孔 径+0.050.106高 度0.03每300长度内,S0.57侧向弯曲S全长(L)范围内,S=L/1000L3300 H1.08平面弯曲HL3300 H2.0L3300 Nh0.39扭曲(Nh)L3300 Nh0.610封 条长 度L1000+1.00JB/
7、T 726119944续表3序号名 称检验项目允 许 偏 差1000L3300+2.0010封 条长 度L3300+4.00L500+1.00500L1000+2.001000L3300+3.0011长(宽)度L3300+4.00L1000+2.001000L3300+4.0012对角线长度L3300+6.0013隔 板侧 板平面度h/L0.7%3. 3. 2 封头成型后的壁厚不得小于图样规定厚度的85%,且与图样规定厚度的差值不得大于3mm。3. 3. 3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的规定:机械加工件按m(中等级)、非机械加工件按e(粗糙级)执行。3. 3. 4 钎焊元件的尺
8、寸公差以钎焊前组装时的零件检查为准,其他零件则以钎焊后总装时的测量为准。3. 4 制造要求3. 4. 1 钎焊元件的组装3. 4. 1. 1 钎焊元件成型后,除去毛刺,表面不得有严重磕、划、碰伤。3. 4. 1. 2 成型后的翅片、导流片的翅形应保持平整,不被挤压、拉伸和扭曲;翅片、导流片和封条的几何形状有局部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整形。3. 4. 1. 3 隔板应平整,不得有弯曲、拱起、小角翅起和无包覆层的白边存在;板面上的局部凹印深度不超过板厚的10%,且最深不超过0.15mm。JB/T 7261199453. 4. 1. 4 组装前各钎焊元件应清洁干净,彻底除去油迹、锈斑等杂质,并经干燥。3
9、. 4. 1. 5 组装时每一层中各钎焊元件应互相靠紧,但不得重叠。拼接间隙:当设计压力p2.5MPa时不大于1.5mm,局部不大于3mm;当p2.5MPa时不大于1mm,局部不大于2mm。3. 4. 2 钎焊后板束外观3. 4. 2. 1 板束上各钎缝应饱满、平滑,不准有钎料堵塞通道现象。3. 4. 2. 2 导流口翅片、导流片的翅形应规整,不得露出于隔板之外。3. 4. 2. 3 相邻上下层封条间的内凹、外弹量不超过3mm。3. 4. 2. 4 板束钎焊所产生上下两平面的错位量在每100mm高度内不大于1.5mm,但两侧板间总厚度错位量不大于8mm。3. 4. 3 焊后总装板束焊上封头、接
10、管后即成单元体,其主要接管的轴线位置度和法兰面的位置度均以板束各形面的几何轴线为测量基准,在管端或法兰面取值。换热器单元体组装时的公差要求按图样规定,没有注明则按图1和表4的规定。图1JB/T 726119946表 4 m符 号基本尺寸偏 差符 号基本尺寸偏 差500450035003300650020005L33008L32000650045003B50010006H1500+353. 4. 4 管口或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单元体的主轴中心线,安装接管法兰应保证法兰面的水平或垂直(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图样规定),其偏差T均不得超过法兰外径的1%(法兰外径小于100mm时按100mm计算),且不大于
11、3mm。法兰螺栓通孔应与接管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布置(见图2)。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图23. 4. 5 氩弧焊焊接和焊缝探伤3. 4. 5. 1 换热器的封头、接管等凡需氩弧焊焊接时,除应遵照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JB 1580及JB/Z 167中的有关规定。3. 4. 5. 2 对板束上为焊接封头而堆焊的表面应进行仔细的目测检查,不得有裂缝、气孔等表面缺陷。3. 4. 5. 3 封头和接管的对接焊缝须进行X射线探伤检查时,其探伤长度和评片标准,当设计压力p1.6MPa按JB 1580执行;当p1.6MPa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空分设备中切换换热器封头的探伤比率为100%,评片标准按JB
12、 1580的规定。3. 4. 5. 4 对无法进行射线探伤检查的主要焊缝,应采用焊缝结构,并进行表面着色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分层和气孔等表面缺陷。3. 4. 6 表面缺陷及其修补3. 4. 6. 1 单元体表面缺陷以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不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情况下允许存在。3. 4. 6. 2 单元体表面允许的伤深:封头和接管不大于0.5mm;板束不大于2mm,且在一个面的表面缺陷总面积不超过该面积的0.2%。3. 4. 6. 3 试压后发现焊缝有渗漏或探伤不合格,允许进行补焊。但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两次,补焊前应铲除缺陷部位的金属,并将焊接区重新清理,严禁带压施焊。JB/T
13、 7261199473. 4. 6. 4 对于空分设备中的切换换热器、主换热器、冷凝蒸发器和设计压力大于2.5MPa的换热器的单元体,钎焊缝允许补焊长度不大于该面封条总长度的1%,其他换热器小于3%。3. 4. 7 涂漆和表面处理产品外表面应去除油污、脏物,保持干净。涂漆和其他防腐处理按设计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3. 4. 8 氮封经干燥后的换热器通道应进行氮封,氮封压力为0.020.05MPa,对无法进行氮封的敞开式通道,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4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4. 1 换热器的试验方法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本标准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4. 2 换热器的检查和试验除有关项目规定
14、在使用现场进行外,一般应在制造厂内进行,每台换热器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4. 3 换热器的检验和试验项目4. 3. 1 清洁度测试用盐浴钎焊法制造的板束内应进行清洁度测试,并符合表1规定。4. 3. 2 压力试验换热器的压力试验除本标准或设计图样有特殊规定外,一般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4. 3. 2. 1 耐压试验换热器的耐压试验包括液压和气压试验,对于不适合作液压试验的换热器可用气压试验,但气压试验前对接焊缝须经100%射线探伤检查;其余焊缝应采用焊透结构,并进行着色探伤检查;试压时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安全。4. 3. 2. 1. 1
15、液压试验换热器的液压试验一般应采用水作试验介质,水必须是洁净的。试验压力:空分设备中的切换换热器切换通道为1.6MPa;冷凝蒸发器的氮气通道为1.2MPa;其他通道均为设计压力的1.5倍;当设计压力小于0.1MPa时可不作液压试验。4. 3. 2. 1. 2 气压试验单台换热器的试验压力设计压力的1.25倍;对经串、并联组装的换热器为设计压力的1.15倍。4. 3. 2. 2 气密性试验换热器的气密性试验压力:对切换换热器的切换通道和冷凝蒸发器的氮气通道的试验压力为0.7MPa;其他换热器的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倍。4. 3. 3 体膨胀试验空分设备中的切换换热器的切换通道或图样规定有特定
16、要求的通道,应进行本项试验。本项试验与水压试验同时进行,两者试验压力相同。切换换热器的体膨胀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4. 3. 4 气阻试验JB/T 726119948按设计图样的要求对换热器有关通道进行气阻试验。试验条件和要求按表1或设计图样的规定。对空分设备中的切换换热器的切换通道,除应检验其本身的阻力值外,还应满足两者之间相互阻力差的要求。切换换热器阻力差允许值的计算如下。4. 3. 4. 1 同一单元中(冷段或热段),两切换通道(A、B)的阻力偏差按式(1)计算。(小大pp1)100%8% (1)式中:p大A、B通道中气阻值较大者(下同);p小A、B通道中气阻值较小者(下同)。4. 3.
17、4. 2 冷、热段组合成一个小组(含冷、热段合一的整体换热器),小组内两个切换通道总的阻力偏差按式(2)计算。(小大pp1)100%2.4% (2)4. 3. 4. 3 由若干个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后,该组各通道的阻力值与相应通道的平均阻力值的偏差按式(3)计算。(cpppi1)100%4% (3)式中:pi被测某一通道气阻值;pcp被测某一通道的平均阻力值,按式(4)计算。pcp=Npnii=1(4)式中:N冷热段组合的小组数。4. 3. 5 换热器制造完工后进行干燥检查,应符合表1的规定。4. 3. 6 真空和氦质谱检查在换热器设计图样上或供货合同规定时才进行本项试验,漏率按表1规定。4.
18、3. 7 翅片爆破试验当换热器采用新型翅片、新钎焊工艺时,应进行翅片爆破试验。试件爆破时,爆破压力应不小于5倍设计压力,且以翅片拉断为合格。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5. 1 标志产品标牌应固定在明显位置,标牌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产品标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型号;b产品名称;c主要技术特性参数;d制造日期;e制造厂名称。JB/T 7261199495. 2 包装5. 2. 1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5. 2. 2 产品出厂时应随带下列文件:a装箱清单;b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c产品合格证明书;d产品竣工图。5. 3 运输和贮存5. 3. 1 产品的运输应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7261 1994 铝制 板翅式 换热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