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974-1995 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pdf
《EJ T 974-1995 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J T 974-1995 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J稚E蝴行核国和共民人华中EJ/T 974-95 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 : 50 000) 1995-07-05发布1995-11”。1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目次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3 目的任务.“.”.“(1)4基本准则”.”.“.”(1)5 工作程序”.”.”“.”“(2)6 方法和内容“”.”(2)7 精度要求.“”.”(6)8 资料综合整理“”.”(9)9 基本图件和文字报告的编制“(11)10 质量管理与成果评审验收.“(11)11 图件及文字报告的出版与汇交“.“.”. (12) 附录A铀矿区域地质调查(1150 000)设计
2、书编写提纲参考件卜.(13) 附录B铀矿区域地质调查(1150 000)报告上册,地质部分编写提纲参考件(14)附录C铀矿区域地质调查(1I 50 000)报告下册,铀矿产部分编写提纲(参考件(19)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1 so 00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EJ/T 974-95 本标准规定了1l 50 000铀矿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铀矿区调的目的任务、基准则、工作程序、方法和内容、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基本图件和文字报告的编制、质量管理、成果验收及出版与汇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l 50 000铀矿区调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野外实施、资料综合整理、质量
3、监控和成果验收的依据2 引用标准EJ/T 276 铀矿水化找矿规范EJ/T 363 地面伽玛能量测量规范EJ/T 701 铀矿水化学编图规范(1l 200 000) EJ/T 831 地面伽玛总量测量规范DZ/T 000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150 000) 3 目的任务通过1l 50 000铀矿区调,查明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内地层、岩石、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侧重研究其与铀成矿的关系、铀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对测区进行成矿远景评价,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和成矿有利地段,为普查选区提供依据,为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勘查等提
4、供基础地质资料。4基本准则4.1 铀矿区调必须贯彻以铀为主,综合找矿的原则,扩大找矿领域,努力提高区调效果和经济效益。4.2 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为调查深部地质构造,可采用少量钻探揭露4.3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应根据已确定的铀成矿远景区、铀成矿带,进行铀矿区域地质调查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测制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5,啊,05批准1995-11-01实施EJ/T 974-95 4.4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像、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4.5 铀矿区调应
5、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4.6铀矿区调可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法进行填图当测区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11 50 000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时,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进行并应进行必要的实地核查和补充工作4.1野外地质调查应以符合精度要求的125000地形图为底图也可采用大于11 25 000 地形图缩编4.8不同地质条件、工作条件和不同研究程度的调查区,其技术要求、工作内容及方法可以有所区别和侧重,但应在设计书中予以规定4.9 样晶采集、分析测试必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10野外铀矿地质填图中必须同步进行同比例尺的放射性测量,应使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仪器,技术要求按有
6、关规范执行5工作程序一般应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野外调查、报告编审与出版等程序。5. 1 立项论证由地勘单位提出铀矿区域地质调查立项建议书,主管部门对选幅(测区的合理性与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论证及审核同意后,下达1I 50 000铀矿区调任务书。5. 2 设计编审5. 2.1 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编写设计,多幅联测可合编一个设计书设计前要做好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野外踏勘工作5.2.2 根据任务要求和地质条件精心编写设计,做到目的任务明确、依据充分、部署合理、方法得当、措施可行,充分体现其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设计书编写提纲见附录A参考件。5. 2. 3 设计应呈报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经批
7、准的设计书是进行铀矿区域地质调查及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5.3野外调查按批准的设计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5.4报告编审与出版报告应全面反映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并按有关规定呈报评审验收,出版印刷按出版要求执行。6方法和内容6.1 地质填固6.1.1 沉积岩区2 EJ/T 974-95 6.1.1.1 沉积岩区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6. 1. 1. 2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梅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含铀层及厚度、铀仕饵
8、及其比值特征、含铀建造、标志层、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6. 1. 1. 3 正确建立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式与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研究它们与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进行多重地层单位的划分和研究对比6.1.1. 4 进行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及沉积岩层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及成矿作用的研究。6.1.1. 5 对前中新生代沉积岩应着重研究黑色页岩、碳酸盐岩、硅岩、泥岩、磷酸盐岩等建造的铀成矿作用和成矿条件6. 1. 1. 6 应对中新生代沉积岩的沉积建造、含铀性、岩相古地理特征、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等进行研究,以查明砂岩型铀成矿的条件。6. 1. 1. 7 在干早和半干旱地区的中新生代地层中,查明有
9、无蒸发岩型和钙结岩型铀成矿的条件。6.1. 2 花岗岩类区6.1. 2. 1 花岗岩类区采用岩石谱系单位的方法填图6.1. 2. 2 查明花岗岩类岩体的形态、规模、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性、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组构特征(施动构造和变形构造、包体特征(捕虏体、残留体和深源暗色包体、以及脉岩(派生脉岩和区域性脉岩的规模、产状和组分等。6.1. 2. 3 查明花岗岩类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和分异作用的特征。6.1. 2. 4 研究花岗岩类深成岩体内部的脉动、涌动、超动和渐变过渡等接触关系;根据岩体的相互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确定侵入时代与侵入顺序并讨论它们的时空分布
10、规律。6.1. 2. 5 按花岗岩类的成分序列或结构序列的基本概念,划分侵入体,建立单元,归并超单元或序列(非正式单位探讨岩浆作用的演化历史,研究其就位机制,以及侵入体或单元与矿产的关系,应对侵入体或单元的含铀性、铀址御及其比值特征、铀的活化等进行研究,以确立侵入体或单元与铀成矿的关系。6. 1. 3火山岩区6. 1. 3. 1 火山岩采用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6.1. 3. 2 查明火山地层及火山岩的岩性、结构构造、火山含铀建造、岩相、物质成分、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层序、厚度、产状、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及后期改造作用和蚀变作用类型、强度、铀仕饵及其比值特征,研究与铀成矿有关的
11、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及其基底和盖层特征6. 1. 3. 3在研究火山岩和沉积夹层注意寻找化石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6. 1. 3. 4 依据岩石矿物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地质体的产出形态与分布,划分火山岩相类别,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及各种火山岩相形成的地质环境3 EJ/T 974-95 6.1.3.5 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性、岩相资料,研究古火山机构及类型特征,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铀矿及其他矿产成矿的关系。6.1. 4变质岩区6.1. 4.1 变质岩采用构造地(岩层法或构造岩石法填图
12、。6.1. 4. 2 浅变质的沉寂岩、花岗岩类和火山沉堆积岩应分别按6.1. 1和6.1. 2条要求进行工作6.1. 4. 3 查明变质岩石包括变质构造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主要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6.1. 4. 4 查明不同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6.1. 4. 5 查明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类型、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变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6.1.4.6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变质作用与铀矿和其他矿产成矿的关系6.1.4.7 根据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特
13、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分别建立地层层序、变质岩构造叠置序列并研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件演化序列。6. 1.5第四纪地质6.1. s.1 查明测区第四纪沉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6.1. 5. 2 调查研究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根据物质成分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层序6.1. s. 3 调查第四系可能赋存的矿产、古风化亮、古土壤和古文化层,研究各类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期及其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6.1. 6构造6.1. 6.1 观察各种地质体间的接触关系,查明各种构造基本类型和构
14、造的形态、规模、产状、性质、断裂构造的结构丽特征和充填物类型及构造生成序次、时代和组合特征,对构造岩组构及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做出分析。6.1. 6. 2应对深、大断裂及主干断裂进行研究,建立区域构造格架,划分构造单元,研究不同期次构造迭加关系及演化序列6.1. 6. 3 查明区域控矿、含矿(容矿构造特征,探讨深、大断裂与铀矿和其他矿产成矿的关系6.1. 6. 4 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和地质环境的影响6.1. 6. s探讨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其对铀矿和其他矿产成矿的关系对中新生代盆地基底形态和盖层特征应侧重研究6.1. 6. 6运用构造变形理论和构造解析方法,
15、对区内铀矿田和铀矿床的地质构造进行研究,阐明各种构造形迹发生、发展的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既注意浅层次和挤压体制下构造控矿,又重视探层次和伸展体制下构造控矿,建立控矿梅造模型,提供成矿预测和远景评价的依据4 因/T归4-956.1.7矿产调查6.1. 7.1 应对区内铀矿床点和其他矿产的分布、种类、规模、矿化类型、矿化特征与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潜在价值进行全面了解,建立矿床(点卡片及检查简报和图件。6. 1. 7. 2对新发现的和前人研究程度较低的异常点(带、晕、矿化点,必须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异常、矿化的分布、规模、产状、蚀变、品位、含矿岩性、产出围岩、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采集必要的测试样
16、品,提出远景评价意见和下步工作建议必要时可进行小面积详测与地表揭露6. 1. 7. 3 对各种放射性物探、化探、水化测量所发现的异常点(晕等进行检查,了解其分布特征、形态、产出部位及其地质背景,寻找成矿的有利部位。6.1. 8旅游地质资摞和灾害地质6.1. 8.1 对区内具有观赏价值和重要科学意义的典型地质现象和地理地貌景观,进行调查研究。6. 1.8.2 注意收集对人民生产、生活危害较大的灾害地质类型及成因等资料6.2遥感地质调查6. 2. 1 收集测区以航片为主的各种遥感图象资料必须取得航空像片23套,其中一套作镶嵌图航空像片比例尺以I 20000 I 40000、卫星像片比例尺以I 50
17、000 I 200 000为宜。有条件时,应对卫星遥感资料进行计算机处理,以提高地质解译程度6.2.2 在分析研究已有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基础上,利用航卫片镶嵌图对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进行初步解译,经过踏勘了解地质景观、各填图单元及各地质现象之间的影像特征,建立测区的解译标志,编制测区遥感地质草图6.2.3 铀矿区调遥感地质设计可作为铀矿区调设计书中的一章编写,必要时也可单独编写。设计要明确遥感地质工作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叙述开展遥感地质工作的依据、条件,建立解译标志6.2.4野外验证工作随野外填图同步进行,密切配合,验证工作量不得少于30%.地质观察点描述内容除
18、按常规要求外,必须描述影象特征,如形态、色调、纹形、水系、土壤、植被、人文现象和综合景观等6.3物摞、化探调查6. 3.1 物探、化探调查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物探、化探资料和各种必要的物探、化探方法,查明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地质体和铀矿化的关系,研究掏造的展布及特征。固定隐伏岩体和火山机构,划分岩层体界线,研究铀的迁移富集规律,确定区域找矿标志,为配合地质填圈,研究控矿地质条件、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提供依据6.3.2 在区调中,必须开展1150 000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或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工作,其官物探、化探方法可根据区内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铀矿区调任务的要求合理选用6. 3. 3
19、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的任务是查明区内不同地质体中铀、址、饵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为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固定铀成矿远景区提供依据区内已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地面伽玛简谱测量资料,可不再进行地面伽玛能谱面飘性测量但必须配合地质填圈,测制各类地质伽玛能谱剖面,并对重点地段进行检查5 EJ/T 974一,5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工作要求应按EJ/T363执行6. 3. 4 地面伽玛总量测量的任务是初步查明区内不同地质体的伽玛总量背景值,研究区域伽玛总量场晕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层、岩性、掏造和铀矿化的关系,确定区域找矿标志,固定铀成矿远景区区内已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地面伽玛总量测量资料,可不再进行地面伽玛总量面积性测
20、量,但对重点地段必须进行检查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工作要求应按EJ/T831执行6.3. 5 水系沉棋物测量适用于水系比较发育、切割密度较大的山区其任务是通过系统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查明铀及其伴生元素含量,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寻找铀异常(晕,为区域远景评价提供依据水系沉积物测量的野外工作、样品分析、资料整理、质量检查等要求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6.3.6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适用于地形较平缓、基岩出露较差、覆盖面积大、水系不发育的低山丘陵地区其任务是通过系统采集土壤样晶,查明土壤中铀及伴行元素含量,研究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寻找与铀矿化有关的各类次生异常,为普查选区提供依据岩石地球化学测量适用于基岩出露较好的
21、地区其任务是通过系统采集岩石样品,查明铀及其伴生元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寻找与铀矿化有关的各类原生异常,为区域铀成矿远景预测提供依据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样品采集、分析,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等要求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6.4铀矿水文地质调查6. 4.1 铀矿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水中放射性元素及铀矿指示元素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局部富集规律,确定找矿标志,寻找水异常区,预测铀成矿远景区,为普查选区及铀矿资源总量预测提供依据6.4. 2水化区调的设计编制、野外工作、自然底数和异常值的确定、异常检查、水样分析与质量监控、资料整理等要求按EJ/T276和EJ/T701
22、的有关规定执行6. 4. 3 对中新生代盆地进行铀矿水文地质调查时,应查明区域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提供可地理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关水文地质参数6. 4. 3.1 调查地下水的天然和人工露头出露条件、水摞点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指标及水化学特征6. 4.3. 2 调查盆地主要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和地下水的补给、循环和排泄条件,调查古何道的变迁和分布s确定层间氧化带的存在及震布6.4.3.3 调查沉积盆地基底与盆地地层的接触关系,构造断裂带的性质、产状、厚度和充水条件,基岩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富水性和氧化还原条件7精度要求7.1 实测地质剖
23、面7.1.1 测制沉秧岩地层剖面的目的是划分地层,研究各岩石地层单位的组成和结构、基本6 EJ/T 974-95 层序、分层标志、岩相、沉稳旋回或韵律、含矿层及厚度,建立填图单位要求详细分层、描述,用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层的各种地质特征、划分岩石地层单位。7.1.2 在划分侵入体、单元的基础上,测制岩体剖面,其目的是归并单元,确定侵入时代及其顺序,研究同摞岩浆演化序列和侵入体的就位机制在剖面上应详细研究侵入体的各种基本特征和各项标志,进行组构、包体、节理、斑晶等的测量和统计7.1.3 测制火山岩剖面的目的是划分火山地层,建立火山岩填图单位,研究火山构造在剖面上应详细研究火山岩石类型及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J 974 1995 铀矿 区域 地质 调查 规范 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