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
《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B 65 画画中华人民ft .,.、和国国家标准G/T 27645-2011 黄脊竹蝇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ntroling Ceracris kiangsu Tsai 2011-12-30发布2012-04-01实施 称轨$且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黄脊竹煌防治技术规程GB/T 27645 -2011 昏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
2、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 印张1字数25千字2012年3月第一版2012年3月第一次印刷唔15号:155066 1-11300定价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GB/T 27645-2011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焕华、黄向东、匡画、
3、黄咏槐、范军样、王溪林翩惠、武海卫。I GB/T 27645-2011 黄脊竹煌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脊竹惶(又称黄脊雷草煌)Ceracris kiangsu TsaiRammeacris kiangsu (Tsai) 的虫情监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防治指标和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黄脊竹煌的防治,也适用于青脊竹煌C.nigribornis Walker等危害竹子的且虫的防治。2 虫情监测方法2. 1 一般虫情调查2. 1. 1 基本要求通过踏查,确定黄脊竹煌的虫态、产卵地、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供基层虫情调查人员使用;每年进行3次,重点是卵期调查,其次是1龄跳蜻和成虫扩散情
4、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落实到林业小班。2.1.2 产卵地调查2. 1. 2. 1 集中产卵地识别黄脊竹且多产卵于竹林受害程度轻微、杂草稀疏、土质松紧适度、向阳山坡的山腰、山脚和路边。林间可根据如下特征确定集中产卵地点和范围:-一产卵地或附近有成虫活动迹象;最末一次产卵后,地面或附近林地可见成虫尸体、头壳、翅、足等残骸;产卵地立竹的下层枝盘竹叶被害明显,呈近似困锥形,地面可见黑色圆形盖状物,大部分土内常有红头芫菁Eicautarufice户sIlliger幼虫活动,土表上有鸟睬卵囊留下的孔洞和扒动枯枝落叶的痕迹。2. 1. 2. 2 调查时间在当年8月至次年3月间(纬度高于25。或海拔较高的竹产区可
5、延至5月),最佳时间在当年9月11月。一般发生年份只需在成虫发生区内开展产卵地调查,在发生严重的年份,成虫被迫远距离迁飞产卵,应作大面积调查。2.1.2.3 调查方法通过目测和踏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产卵地范围,在产卵地显眼处做好标记,在地形图上标明产卵地的位置,然后根据产卵地的面积,等距离抽取5个10个有代表性的样点,每个样点1m2,记录挖查表土层10cm的卵囊数及卵粒数,产卵地调查情况填入附录A表A.lC竹林林相的分级参见附录B.4) , 并用调查的数据统计产卵地的卵囊及卵粒数。2. 1. 3 跳蝠调查2. 1. 3. 1 未防治产卵地跳蝠发生范围调查根据下列现象,经过目测或踏查,确定跳蛐发
6、生区:立竹顶梢的叶片被危害、林冠上层呈枯黄色、与周围健康竹林的绿色差异明显;一地面杂草、灌木叶片上面有大量跳蝠粪便或低龄跳蜻。2. 1. 3. 2 地面跳蝠密度调查林间调查时,先沿对角线方向进行踏查,然后在跳踊分布地段内,采用有选择性取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点5个10个,调查1m2范围内的跳踊数,将结果填入表A.201 GB/T 27645-2011 2. 1. 3. 3 上竹跳蜻密度调查在晴天上午对发生区的竹林进行调查,根据竹林的分布情况,按对角线方向踏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线路,每隔30m左右调查1株样株,每个林业小班竹林调查样株不少于30株,样株要求包括不同眉径的立竹。采用摇动竹杆,并用塑
7、料薄膜承接的方法,记录每株竹子上惊落的跳蝠数量,将结果填入表A.30如发现某片竹林虫口密度分布很不均匀,则应根据虫口密度大小分块调查,摸清分布范围及虫口密度。2.1.3.4 巳防治的产卵地跳蛐发生范围调查在施药后至3龄跳蛐时进行调查,跳蜻发生面积调查可根据危害状况或按一般产卵地面积的3倍记入跳蜻调查表中。2. 1. 4 成虫迂飞调查在成虫迁飞期,对发生区周围竹林进行观察,迁人的黄脊竹煌参照2.1.3. 3的方法调查,记录迁入的黄脊竹煌的分布面积及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302. 1. 5 危害程度调查在4龄5龄跳蜗及成虫期进行调查,根据下列竹叶被取食比例分级标准确定危害程度,将调查结果填
8、人表A.30一一轻度:竹叶被食1/3以下,远看竹林略变色,记为十;中度1竹叶被食1/32/3,远看竹林呈枯黄色,记为+;一一重度1竹叶被食2/3以上,远看竹林呈火烧状,记为十十十。2. 1. 6 发生面积的统计标准竹林面积按二类资源调查资料的林业小班面积统计,发生面积以轻度发生为统计起点,但在已防治区中,卵、跳蜗上竹前调查的有虫面积,不作为发生面积统计。2. 1. 7 资料的汇总每次虫情调查错束后,对产卵地、低龄跳蝠的地面虫情、跳蝠上竹后虫情调查情况及时进行汇总,根据表A.1或表A.2汇总,填入表A.4;根据表A.3汇总表A.1,填人表八.5,并附上虫情分布图和文字说明材料,于汇总后通过互联网
9、上报各级主管部门,同时发布虫情预报。2.2 系统虫情调查2.2.1 基本要求在一般虫情调查基础上,着重调查发生区的虫口密度、卵的发育进度和跳蜻的发育进度,供中心或重点测报站(点)系统调查黄脊竹惶使用,调查结果也要落实到林业小班。2.2.2 标准地设置在黄脊竹煌常发区,选择地形、坡向、林相不同,有代表性的林分,每种类型按五点法设立3个5个固定标准地,如标准地当年元虫,可在有虫林地设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调查,每个标准地的面积不小于1000m2。2.2.3 卵期调查2.2.3.1 卵震和卵粒密度调查每年3月上旬,在每个标准地上,按棋盘式五点法设5个10个样点,每个样点1m2,挖查表土层10 cm的卵囊数
10、及卵粒数。产卵地调查情况填入表A.1,并用调查的数据统计产卵地的卵囊密度及卵粒数。2.2.3.2 卵发育进度调查在卵孵化(以历年最早孵化的日期为参照)前15d,从卵密度调查的卵囊中,抽取20块30块完整的卵粟,放于底部可漏水的容器中,覆上细土,置于室外蔽荫处,每隔2d3 d从中随机取2块3块卵囊,剥出卵粒观察发育情况,直至卵孵化完。将调查结果填人表A.70 2 GB/T 27645-2011 2.2.3.3 卵孵化进度调查在进行卵囊密度调查时,在每个标准地随机抽取10块卵囊,统计死卵粒数、活卵粒数和总卵粒数。在室内将活卵用容器装好,上面覆上一层细土,罩上纱布保湿。在将进入初孵期时,每隔1d2
11、d检查1次孵化情况,直至卵全部孵化为止,将检查统计结果填人表A.602.2.4 跳蛐期调查2.2.4.1 跳蝠期密度调查根据室内外卵的发育进度,在1龄跳蝠盛发期和跳蜻上竹后,分别按2.1. 3. 3的方法,在标准地上调查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2或表A.30 2.2.4.2 跳蝠发育进度调查在各龄跳蜻发生盛期前7d,每隔2d3 d,在标准地上,根据不同坡位和坡向选择10处以上不同地点,用摇竹杆结合网捕方法捕捉跳蝠50头100头,分别计算各龄跳蝠数量(跳蜻龄期的识别参见B. 3),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8。2.2.5 成虫期调查在成虫羽化始盛期前7d,在标准地附近,每隔3d4 d,用摇竹杆结
12、合网捕的方法,随机捕捉跳蝠和成虫50头100头,将结果填入表A.80成虫迁飞调查同2.1.4,产卵地调查同2.1. 20 2.2.6 资料的汇总根据表A.6、表A.7、表A.8调查结果,按表A.9的要求汇总。根据表A.1、表A.2、表A.3、表A.6调查结果,汇总后填入表A.10。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果上报至各级主管部门,年底报告全年工作总结和汇总表。3 预测预报3. 1 发生期预测3. 1. 1 卵孵化期的预测对卵孵化期可进行定量和定性预测,但在所预测的孵化期前夕,如遇高温、降水少的天气,有可能提前若干天孵化,反之则可能推迟若干天孵化。3. 1. 1. 1 多因子相关回归预测采用预测
13、模型Y= 113.03 - 6. 41X1一0.039儿,可定量预测卵孵化期。该模型以当地历年卵孵化最早的日期为参照日期(取值0),其前3个月的月平均气温X1和月平均降水量Xz为自变量,孵化日减去参照日期Y为因变量。各地应根据当地气象站与预测点气温、降水量的差异进行校正。3. 1. 1. 2 物候期预测各地可根据当地物候变化的规律,在林间选择与黄脊竹握卵孵化的始盛期、盛期、末期比较接近的树木的始盛期、盛期、盛末期,定性预测卵孵化期。本方法也可用于预测3龄跳蛐、成虫羽化、产卵等关键发育阶段的始盛期、盛期、盛末期。3. 1. 1. 3 卵发育进度预测各地可根据胚胎发育的进度,定性预测卵孵化期。将卵
14、胚胎发育分为5个阶段(参见表B.2),其主要阶段及特征是:若虫形成初期(距出土时间约27d31 d),从卵壳上可看到胚体上的复眼点:中期(距出土时间约15d19d),胚体复眼扩大,并出现3个单眼及3对足,前胸背板亦明显可见;末期(距出土时间约3d4 d),胚体从前胸背板及后胸背板上可看到4块明显的褐色斑。3. 1.2 虫态发生期预测3. 1. 2. 1 历期法预测某虫态出现(或盛期)的日期F,其一般公式:F = Hi + (Xi + Sz) ( 1 ) 3 GB/T 27645-2011 式中zHi 起始虫态实际出现(或盛期)日期;Xi 历年平均期距值;Sx一一平均期距值的标准差,当预测期月平
15、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平均温度高时,Sx取负值,反之取正值。部分省份各龄跳蜻平均发育历期参见B.5。3. 1. 2. 2 发育进度预测根据对各虫态发育进度的系统调查结果,将发育虫态由低龄向高龄累加,当累加百分率分别达到16%、50%、84%以上时,即为此虫态(虫龄)的始盛期、盛期、盛末期,加上当地历年各虫态(龄)的平均历期,推算各虫态(龄)的发生期(参见B.的。3.2 发生量预测3.2. 1 有效基数预测各地可根据各虫态调查的虫口基数,参照各虫态(龄)存活率(参见表B.的,预测以后各虫态的发生量。使用此方法宜考虑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存活率的差异以及天敌的影响。3.2.2 相关预测法各地可通过调查观察,
16、根据产卵地面积与跳蜗上竹后发生面积的相关关系,或成虫发生面积与产卵地面积的相关关系,建立回归预测式(参见B.的,进行发生数量预测。3.3 危害程度预测可采用如下两种经验预测法进行预测:a) 按同一林分产卵地面积和竹林面积之比预测危害程度:大于1: 50将会造成中等危害,大于1 : 30,将会造成严重灾害(参见B.的。b) 按虫口密度预测危害程度:在中等毛竹林中,3龄5龄跳踊及成虫的虫口密度平均达到10头/株50头/株、51头/株80头/株、81头/株以上,将分别造成轻度、中度、严重危害(参见B.的。4 防治原则与要求4. 1 防治原则黄脊竹煌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
17、针,以元公害防治为主要措施,创造适合竹林生长而不适合黄脊竹煌种群发生和危害的环境。当虫口密度接近或达到防治指标时,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持续控制黄脊竹煌的发生和危害。4.2 防治要求在时间上,治早、治小。准确预测孵化期,查清1龄跳蝠虫源地,及时防治。在药物的选用上,宜选取高效、低毒、环保的药剂,不同类别的药剂交替使用,尽可能延缓黄脊竹煌的抗药性。1龄3龄跳蜻优先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的灭幼腮田号、苯氧威;也可选用毗虫琳、阿维菌素等杀虫剂;成虫期不能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在具体措施上,可采用灭幼腮E号等药剂把黄脊竹鲤控制在产卵地周围;及时查漏补缺,密切注意新迁入的黄脊竹惶;在局部虫口密度高的竹林
18、,可采用竹腔注药、烟雾载药等方法防治;如果集中成片发生,面积在500hm2以上,可采用飞机防治。5 防治指标根据黄脊竹煌的食叶量、竹林叶面积、竹林受害后对新生竹和竹材的影响以及防治成本,从虫口密度或失叶率两个指标中选择一个指标:a) 虫口密度指标:以中等林相的毛竹林中黄脊竹煌轻度发生的虫口密度(参见B.9)为基准,确定4 GB/T 27645-2011 防治指标为:卵6粒/m2,3龄5龄跳蜻及成虫1.2头/m2(=10头/株。其他竹种可参照中等毛竹林的防治指标。b) 失叶率指标:在1龄跳踊期失叶率达到10%,或预测到成虫期竹林失叶率可能达到33%。6 防治技术6. 1 卵的防治对产卵地作出标志
19、,绘出标记图。在次年3月底前,结合竹林垦土抚育或挖冬笋等,挖出卵囊集中处理。在黄脊竹且常发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套种少量的泡桐Paulowniafortunei (Seem. ) Hemsl,保护和利用天敌。6.2 跳蝠的防治6.2. 1 地面施药6. 2. 1. 1 防治时间最佳的防治时间是在1龄跳蝠期进行防治。6.2. 1. 2 施药方法使用多用机动喷雾喷粉机进行喷雾或喷粉,或使用烟雾机施放烟雾剂,并根据用药量的大小适当调节步行速度。a) 喷雾:应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按顺风方向喷药(风速超过3m/s停止作业),选择有利的地形方位,将药液(粉)向上喷施到顶梢(因跳蜗孵化后很快就能上竹到顶梢取食嫩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7645 2011 黄脊竹蝗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