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 T 190.6-2014 连铸保护渣 游离碳含量的测定 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pdf
《YB T 190.6-2014 连铸保护渣 游离碳含量的测定 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B T 190.6-2014 连铸保护渣 游离碳含量的测定 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飞I臼73.080H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 190. 6-2014 代替YB/T 190. 6-2001 连铸保护渣游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Continuous casting mold powder-The determination of dissociation carbon content-The gas volumetric method after combustion and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2014-10-14发布2015-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王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Z F司YB/T
2、190(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3部分z一一第1部分z连铸保护渣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高氯酸脱水重量法一一第2部分z连铸保护渣氧化铝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1 一一第3部分z连铸保护渣总钙含量的测定EGTA滴定法一-第4部分z连铸保护渣氧化镜含量的测定CyDTA滴定法YB/T 1.6-2014 一一第5部分=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饵、氧化铺含量一一第6部分z连铸保护渣植于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气体容量法和虹外线吸收法一一第7部分z连铸保护渣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二第8部分z连铸保护渣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琳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一第9部分z连铸保
3、护渣氧化铿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第10部分z连铸保护渣氟含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一一第11部分z连铸保护渣氧化锺含量的测定高腆酸铀(饵)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一第12部分z连铸保护渣三氧化二跚含量的测定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第13部分z连铸保护渣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镜、全铁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本部分为YB/T190的第6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YB/T190. 6-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测定游离碳含量。本部分与回,fT190. 6-2001相比,主要技术
4、变化如下z-一对标准名称进行了修改;一一增加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以上的蒸馆水或其纯度相当的水;一一将原格式第一篇燃烧气体容量法修改为3燃烧气体容量法;-将原格式第二篇红外线吸收法修改为4红外线吸收法气一一分析步骤中增加了注3;-一将最终结果的计算内容按要求做了补充。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乌静、曹吉祥、戴学谦、仇金辉、卢春生。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B/T 190. 6-200
5、10 、F连铸保护渣游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YB/Y 1囚.6-2014曹告: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测定连铸保护渣中游离碳的含量。本部分适用于连铸保护渣中游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气体容量法,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50%-10.00%;红外线吸收法,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50%-30.00%。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6、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GB/T 223. 69-2008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GB/T 2007. 2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燃烧气体窑量法3.1 原理试料经酸溶分解,氟化铀(氢氟酸)助溶,过滤,依次酸洗、水洗、烘干。用管式炉内燃烧气体容量法测定试样游离碳含量。3.2试剂与材料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以上的蒸锢水或其纯度相当的水。3.2.1 氧
7、气,纯度不低于99.5%1.001. 50 0.50 1. 503.00 0.30 3.005.00 0.20 5.0010.0。0.10 3.5.2 接通管式炉电源,升温至1200.C。3.5.3 通人氧气检查整个装置的管路及活塞是否漏气,调节并保持仪器装置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更换水准瓶内的榕液、玻璃棉、除硫剂和氢氧化饵溶液后,均应先燃烧几次高碳试样以二氧化碳饱和后方能开始操作。3.5.4 空白试验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3.5.5 测定3.5.5.1 将试料(3.5.1)置于250mL烧杯中,加40mL盐酸(3.2.5),约0.2g氟化铀(3.2.3),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加热约20min后
8、,沿杯壁加入50mL热水,煮沸5min-6min.注1:高硅试样可滴加4滴6滴氢氟酸(3.2.的,难潜试样在溶样时需不断加水,保持溶液体积。3.5.5.2 趁热用已铺有酸洗石棉(3.2.2)的古民漏斗(3.3.6)或加瓷滤片(3.3.7)的玻璃漏斗(3.3.6)减压抽滤,先将上层的澄清液倾注于酸洗石棉(3.2.2)层上,再将烧杯中的残渣用热的盐酸(3.2.6)以倾洗法洗涤5次-6次,最后将所有的残渣用水全部洗至酸洗石棉(3.2.2)滤层上,用热水洗至中性可用硝酸银溶液(3.2.7)检查CI-J.停止抽滤,取下漏斗,用玻璃棒将酸洗石棉层及残渣全部转移到瓷舟(3.3.5)中(附着于漏斗及烧杯壁上的
9、残渣可用少许干净酸洗石棉以玻璃棒或慑子将其擦净并转移到瓷, 舟中。注2:酸揽石棉铺平并在抽滤试样前用玻璃棒压实,厚度以5mm7mm为宜.注3:高碳试样抽滤时适当控制水流,不可流速过大,以防穿滤,损失试样。3.5.5.3 将装好残渣的瓷舟置于105C-110C的烘箱中干燥2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5.5.4启开玻璃磨口塞(有的定碳仪进气端为橡皮塞),将装有残渣的瓷舟(3.5.5.3)放人瓷管内,用长钩推至瓷管加热区中部,立即塞紧管塞,预热2min.按照定碳仪操作规程操作,记录读数(体积或含量),并从记录的读数中扣除空白值。3.5.5.5启开玻璃磨口塞,用长钩将瓷舟拉出。YB/T 1.
10、6-2014 3.6 结果的计算3.6.1 当标尺读数是体积(mL)时,以质量分数表示的碳含量由式(1)计算zAXVXf w(C)(%) =一一一一X100. (1) m 式中zA一一温度160C、气压101.3kPa,封闭液面上每毫升二氧化碳中含碳量(g),用硫酸封闭溶液作封闭时,A值为0.0005000g;用NaCl封闭溶液作封闭时,A值为0.0005022g;V 吸收前后气体的体积差,即二氧化碳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f一-温度、气压补正系数,见GB/T223. 69-2008的附录A和附录B;m一一试料量,单位为克(g)。3.6.2 采用水银气压计时,气压值按式(2)校正zp=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B 190.6 2014 保护 游离 含量 测定 燃烧 气体 容量 红外线 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