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99-2004(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
《SL 299-2004(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299-2004(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 299一-2004条文说明目次1 总贝L.53 3 基本规定. . . 55 4 准备工作.56 5 野外地质测绘工作的基本要求. . . 57 6 野外地质测绘的调查内容.60 6.1 地貌调查 60 6.2 地层岩性调查616.3 第四纪地层调查626.4 地质构造调查626.5 水文地质调查.64 6.6 物理地质现象调查656. 7 喀斯特调查.66 6.8 其他677 资料整理.68 8 资料检验. 69 附录A各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70 附录C工程地质测绘复杂程度划分.71 附录D工程地质测绘常用表格.72 附录E地貌
2、类型划分.73 附录I断裂构造分级. 74 52 1总则1. O. 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DJ 15一78)由原水利电力部于1978年颁发试行,至今已20余年。SDJ 15二78是在总结我国20余年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制的,发布试行20余年中对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技术行为、保证技术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20年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在工程勘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理论、技术方法和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发展。为进-步统和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在认真总结
3、SDJ15-78试行20余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对SDJ15一78进行修订。1.0.2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不同工程等别、不同工程规模的各类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引调水工程、堤防工程等综合性水利水电工程及除险加固、改扩建等单项工程的工程地质测绘。1.0.3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条强调了工程地质测绘的重要性,明确了工程地质测绘的任务和作用。1.0.4 工程地质勘察是为工程规划设计服务的。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工程规划设计意图和工程勘察的任务、目的,才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工程地质测绘。本条文还强调了工程地质测绘中应坚持的技术思想和技术作风。1.0.6 与本规程有关的
4、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CGB18306-2001)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GB50021-2001) 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GB50287-99) 53 54 4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2001) 5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BG/T15661 95) 6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拖(SL55 -93) 7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一95)8 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l6696)9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10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11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 2000) 12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SDJ18一78)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SDJ1978) 3基本规定3.0.1 勘察大纲、测绘任务书是接受并完成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依据。因此,开展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应有测绘任务书并编制测绘作业计划,以保证测绘工作的正常开展。测绘作业计划的编制应按本规程4.0.5的规定执行。3.0.2 本条规定了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应遵循的基本程序。具体内容按本规程第48章的规定执行。3.0.5 地质点和地质线路是工程地质测绘进行地质现象观察研究的基本工作点和工作线路。通过对地质点和地质线路的观察描述,可以真实地了解、记录地质现象的特征,可以进一步分析地质体的内部结构
6、。因此,工程地质测绘要注意对地质点、地质线路的详细观察描述,注患点、线、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测绘成果之间、测绘成果与勘探成果之间的指导、验证、补充关系,使测绘成果更加全面、真实。3.0.6 遥感影像资料具有视野开阔、区域范围大、信息量丰富、连续性强的特点,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测区范围内的基本地质现象和地质规律,在通行困难的地区,更显优越。目前,我国遥感影像资料覆盖率已达95%以上,地质解译、成图技术有了极大提高,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测绘提供了可靠技术基础。因此,本规程中增加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工程地质测绘的规定。3.0.8 增加本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内部管理的需要。55 4准备工作4
7、. O. 1 4. O. 4 工程地质测绘开展之前,全面收集、分析测区及周边地区已有资料,特别是有关的地质资料,并勾画草图、进行现场踏勘,可以了解测区地形地貌、地质概况以及交通、生活、工作条件,了解已有资料的可利用程度和存在问题,便于编制作业计划,合理组织测绘工作的实施。4.0.5 测绘作业计划是测绘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条详细列举了编制测绘作业计划的内容,执行时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56 5 野外地质测绘工作的基本要求5.0.2 地形图和控制测量成果是工程地质测绘的必备条件。测绘人员在提出地形测量要求或接收使用地形测量资料时,应按本条规定执行。5.0.3 通过测制地层柱状图建立测区典型、完
8、整的地层剖面,可以总体掌握测区地层岩性的分布规律,确定地层填图单位和分层标志,对进行测绘具有指导作用。本条规定了测制地层柱状图的主要技术要求。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在测区不同部位测量多条剖面,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5.0.4 1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系2001年全国地层委员会编制,地质出版社出版。SD15一78引用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系1960年全国地层委员会编制的。1980年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修改编写了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0年修订编写了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其中对地层划分、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等做了原则规定
9、。因此,本规程予以引用。5.0.5 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地质遥感测绘和实地测绘两种。地质遥感测绘,即利用航天、航空、地面遥感等地质遥感技术和影像资料成图的测绘方法。实地测绘,包括对地质点的观察标测及沿与地质界线相垂直的线路进行横向穿越观察的横穿越或沿地质界线进行追索观察的界线追索。本条规定了不同比例尺测绘方法的应用原则。实际工作中h持别是大、中比例尺测绘,往往是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测绘目的,满足精度要求为原则。本规程附录B对地质遥感测绘做了技术规定。57 5.0.7 为保证测绘图件的精度和详细程度,本条仍沿用了原规程关于Zmm的规定。这是因为,图上Zmm的实际宽度为Zmm乘以图幅比
10、例尺的分母,以1: 500为例,则实际宽度为1m。对工程地质测绘而言,1m范围内可能蕴含了较丰富的地质现象,因此应予测绘。某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如断层、层间错动、挤压破碎带、软弱夹层、较大的裂隙等,即使图上宽度不足Zmm,但却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地质意义,有必要以扩大比例尺表示。5.0.8 地质点和地质线路是工程地质测绘中地质现象的主要观察点和观察线。因此,地质点和地质线路的布置和间距以及定位标测,对于保证测图精度十分重要,应按照本规程的规定认真执行。近年来,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按照满足精度的原则,可用于地质点的标测。5.0.9 现场观察描述和野外记录,是工程地质测绘现场
11、第一手重要资料,应具有内容的真实性、与图件的符合性和记录的可追溯性。本条规定了工程地质测绘现场观察描述和野外记录的工作要求。5.0.10 地质图是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为如实反映测区的地质情况,地质草图的各种地质界线以及特殊地质现象应在野外实地勾绘和标注。5.0.11 地质剖面图是分析研究测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建筑物部位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图件。因此,应在测区纵横方向、特殊地质现象部位以及建筑物轴线部位测制地质剖面。中、小比例尺的地质剖面,一般可在平面图上切制,主要地质现象应实地校核;专门性地质问题和建筑物轴线的大比例尺剖面的地形线和地质界线应实测。4 堤防、引调水、灌
12、溉等线性工程的地质剖面图常使用变态比例尺表示,本款对使用变态比例尺做了原则规定。5.0.13 利用简易测试仪器和方法了解岩(土)体的原位王程地质特性,可以补充测绘的工程地质内容。简易测试仪器和方法,主58 要指便携仪器,如回弹仪、点荷载仪、微型贯入仪等。对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岩石(岩体),可应用手持伽玛仪了解放射情况。5.0.15 本条规定的校测点宜为地质点的lO%30%,是指按相应精度要求应布置地质点的lO%30%。校测点应选择主要地质界线和地质现象上的地质点。5.0.16 野外现场资料是最终成果资料的基础。对野外现场资料的及时整理分析、及时检查纠正、及时补充完善,才能保证最终成果资料内容完
13、整、质量可靠。野外现场资料应当天检查、阶段小结。检验各种记录内容是否真实齐全,分析、核对原始图件是否符合实际,整理各种标本,应送验者及时送验。地质点复查,是对现场资料的直接检验,要保证地质点的现场复查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阶段小结,进一步统一工作方法和技术认识.协调各测绘小组的工作。59 6 野外地质测绘的调查内容6. 1地貌调查6.1.1 本条规定了地貌调查的基本内容。地貌地质和地貌环境条件常常是影响工程选址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地质测绘要重视地貌调查。6.1.3 河谷地貌调查主要包括河谷发育特征、河谷纵剖面和横剖面特征及河流阶地的调查。河谷发育特征,按河谷生成类型可分为t侵蚀河谷、构造
14、河谷、火山河谷、岩溶河谷等;按河谷形态可分为:对称谷、不对称谷、U形谷、V形谷、隘谷、幢谷、峡谷等;按河谷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可分为:横谷、斜谷、背斜谷、向斜谷、单斜谷、断裂谷等。河谷纵剖面的调查,要注意山区侵蚀性河流的河床地貌。石质浅滩和深槽,常形成急流险滩;石槛的形成与构造、岩性等有关,常形成、瀑布或跌水;壶穴是基岩河床被水流冲磨的深穴,常分布在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或构造破碎带处。此外,要注意河床溯源侵蚀现象的存在。河谷横剖面的调查,要注意差异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分析其与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关系。河谷形态变化较大时,应做多个横剖面调查,以全面了解河谷的发育特征,分析其与工程布局的关系。河流阶地
15、的调查,要结合河谷纵横剖面的调查分析阶地沉积结构和地貌特征,判定阶地的成因和类型。要注意纵剖面方向阶地类型及高度的变化,要注意河流阶地与构造剥蚀阶地、冲积锥或洪积扇阶地、滑坡阶地和泥石流阶地等非河流阶地的区别。6.1.5 河口是间流入海、河流与海水相互作用的地段。河口区的形态、发展是河流、潮沙、海浪及海流等相互作用的结果3由于60 河流输入抄量的不同以及海水动态条件的差异,可以形成不同的河口形态,如三角洲、河口湾、溺谷等。三角洲是河口区主要地貌形态,分布在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其形态类型可划分为鸟足状、扇状、鸟嘴状和港湾式三角洲四种。河口地貌调查在防潮闸、潮沙电站等工程地质测绘中是必要的。6.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 299 2004 条文 说明 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 测绘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