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 T 3126-2013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pdf
《SH T 3126-2013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H T 3126-2013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3. 040. 99 P72 备案号:J1787一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3126-2013 代替SH3126-2001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tracing and insulation of instrument and piping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13-10一17发布2014-03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SH/T 3126-2013 目;欠III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仪表伴热类型及方式.24. 1 伴热原
2、则.24. 2 伴热类型.24. 3 伴热方式.25 仪表伴热系统设计.25.1 一般规定.25. 2 热水伴热系统设计.35.3 蒸汽伴热系统设计.55. 4 电伴热系统设计.76 仪表绝热方式.87 仪表绝热系统设计.87. 1 绝热结构.87.2 绝热层厚度设计.97.3 绝热材料选用.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伴热结构示意图.11附录B(资料性附录热水伴热集中分配系统示意图.12附录c(资料性附录)蒸汽伴热分散布置系统示意图.13附录D(资料性附录蒸汽伴热集中分配系统示意图.14附录E(资料性附录)蒸汽伴热管回升高度的限制.15附录F(资料性附录仪表管道保温绝热结构.16附录G(资料性
3、附录)电伴热类型示意图.17附录H(资料性附录)电伴热带安装示意图.18附录J(资料性附录)常用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性能.20附录K(资料性附录)常用保护层材料主要性能.21参考文献.22本规范用词说明.231咐:条文说明.25SH/T 3126-2013 Contents Foreword.III 1 Scope. l 2 Normative references.1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1 4 Technique of tracing.2 4. 1 Roles of tracing.2 4. 2 Types of tracing2 4. 3 Manners
4、 of tracing.2 5 Design of instrument tracing system.2 5. 1 General requirement.2 5.2 Design of water-tracing system.3 5. 3 Design of steam-tracing system.5 5.4 Design of electrical-tracing system.7 6 Manners of instrument insulation.8 7 Design of instrument insulation system.8 7. 1 Structure of insu
5、lation.8 7. 2 Calculation of thickness of insulation layer.9 7. 3 Selection of insulation material.10 Annex A CInformative) sketch oftracing structure.u Annex B CInformative) sketch of water-tracing.12 Annex C (Informative) sketch of steam-tracing.13 Annex D CInformative) sketch of steam-tracing 14
6、Annex E (Informative) limit of steam-tracing.15 Annex F (Informative) structure of insulation.16 Annex G (Informative) type diagram of electrical heat-tracing.17 Annex H CInformative) sketch of electrical heat-tracing. 18 Annex J (Informative) performance of insulation material20 Annex K CInformativ
7、e) performance of protection material.21 Bibliography 2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23 Add: Explanation of articles.25 II SH/T 3126-2013 自IJ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1J134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共分7章和10个附录。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仪表及测量管
8、道的伴热和绝热设计。本规范是在SH3126-2001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一增加了热水伴热、蒸汽伴热分配器及其相关内容:增加电伴热监控系统的部分内容;一一重新定义了绝热的概念,取消了保温、保冷的定义:在绝热结构中增加了防水层的要求:一一更新了常用绝热材料主要性能指标。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通讯地址:
9、上海市徐汇区中山南二路1089号徐汇苑大震12楼邮政编码:200030 电话:021-64578936 传真:02卜64578936本规范主编单位:中石化洛陆工程有限公司通讯地址:闽南省洛阳市中外|西路27号邮政编码:471003 本规范参编单位: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郭维真裴炳安史继森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丁兰蓉叶向东林融末燕林洪俊孙旭杨金城张向科徐玉娟._._I-、一木忘1在郭建勋陈学敏周江萍徐事情高欣王颖严春明郭章)11贝周一鸣李江江秋林本规范1990年首次发布(SHJ21-90), 2002年第1次修订(SH3126-2001),本次为第2次修订。III SH/T 31
10、26一2013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绝热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自动控制工程仪表及测量管道的伴热和绝热设计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及以煤为原料制取燃料和化工产品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自动控制仪表及测量管道的伴热和绝热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茸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GB/T 8175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 1 半7.tracing 采用热媒介质
11、使仪表及测量管道介质提高温度的方式。3. 2 绝热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与周围环境换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增设绝热层的擂施。按热流方向分为保温绝热、保Y令绝热。3.3 保温绝热heat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3. 4 保;令绝7.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壁表面凝露或结霜,在其外表而采取的包覆措施。3. 5 防烫绝热scald insulation 对表面温度超过600C的不保温绝热仪表设备和测量管道,为防止人员烫伤而采取的绝热措施。3
12、. 6 绝热层insulation layer 对维持介质IJil度稳定起主要作用的绝热材料及其制lfll。3. 7 生色支书结构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由绝热层、防注目层、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3. 8 电f半7.electricaI heat-tracing SH/3126-2013 利用18,j:热卅l或其他I也加热设施来补充t15Ll热物体在使用过和111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抖介质温度;在某4范围内。3. 9 维持温度maintain temperature 3. 10 3. 11 3. 12 设计1、l热系统使市!支付手制剧本在设计条件F保持
13、7温度。最高维持温度maximum maintain temperature 电作热系统能够连续保持被伴热物体的最I-:J温度。终端连接end termination connection 相对于电源端的电伴热带的终端连接。温度控制器thermostat controller 能检测和控制r伴热系统泊度或1包伴热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的一种现场仪表。用于控制电H热fif的通电和断屯。f热点设个羔汽分配器。4 仪表伴热类型及方式4. 1 伴热原则F列情况应采用伴热:a) ;在环境温度f冻结、冷J疑、结品、析出等现象产生的物料的测t:(J草、lX样管道,应伴热:b) 不能满足故低J不.1:;2温度要求
14、的检测仪表,应伴热。4. 2 伴热类型4.2.1 仪表常用伴热类1f;)有热水w热、蒸汽伴热、电伴热和自伴热。4. 2. 2 热水伴热宜应用在虫rJl:;-场合:a)当被伴热介质为水平11水蒸汽、轻质扑11品、等;疑点较低的介质11才:b) 在高寒地区。4. 2. 3 蒸汽伴热宜应用在如If场合:a)飞土l被1l热介质为民11li、渣打11、蜡泊、沥青、燃料油和l急冷I等11才:b) 在非高寒地区。4. 2. 4 I伴热可应用在女Ilf场合:a) 当需要对被伴热对象实JY精确温度控制和l遥控的场合:b) 没有蒸汽源和热水源的场合。4. 2. 5 仪表测量管道|植工艺管道或工艺设备升二你温,不需
15、另外采用热拟就能满足测量要求H才,可采用自伴热。4. 3 伴热方式4.3. 1 热水伴热和蒸汽拌热宜分为重伴热和轻伴热。4.3.2 在被测介质易冻结、冷凝、结晶的场合,仪表测量管道应采用重伴热:重伴热的结构参见附录A,伴热管道应紧密接触仪表测量管道。4. 3. 3 当重伴热可能引起被测介质汽化、自聚或分解时,应采用轻伴热或绝热。轻伴热内结构如!附录A所示,11:热管道不接触仪表测量管道或在它们之间加一隔离层。5 仪表伴热系统设计5. 1 一般规定2 SH/T 3126-2013 5. 1. 1 伴热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 在了不出温度F有冻结、冷瓶、结品、析出等现象产生的物料的测量管道、
16、取样管道,应设置伴热系统:b) 不能满足最低环境温度要求的检测仪表,应设置伴热系统:c) 当伴热点位置相对分散时,可采用分散供热;当伴热点位置相对集中时,宜采用集中分配b) c) j娱等部分,参见附录B图B.2;/ 寸寸/J d) 每个需伴热的仪表为一个伴热回路,每个伴热回路应为独立系统:l一1)可视具体情况供水:e) 每个伴热凹路热水入口、回水入口应分别设置切断阀,切断阀应采用截止阀:3 SH/3126-2013 f) 热水压力应满足热水能返回到回水总管。5. 2. 3 热水伴热系统的管道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 热水伴热管的材质和l管径叮按表5.2.3-1选取:表5.2. 3-1 常用热水
17、伴热管的材质和管径热水伴热管材j贡热水伴热管外径壁厚mm 不锈钢管10 X 1.:i ,12 X 1. .:i 不锈钢管、碳铜管14X2 不锈钢管、碳铜管18X 3 不锈钢管、碳铜管22X 3 -啕J 4 b) 热水伴热总管和支管应采用无缝铜管,相应的管径可按公式5.2.3-1计算:式中:dn一一热水总管、支管内径,mm; Vw一一仪表伴热用热水用量,m:l/h; 中18.8一一热水流速,m/s,一般取1.5 m/s3. 5 m/s; . (5.2.3-1) c) 热水支管和热水分配器及回水支管和田水分配器的管径可按表5.2. 3-2选取(当S;三12日才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热水分配器或田水分
18、配器);表5.2. 3-2 热水支管和热水分配器管径选择S直集中供水系统集中回水系统热水支管热水分配器田水支管回水分配器48 DN40(48X3) DN.:iO(60X3) DN40(48X3) DN.:iO(60X3) 912 DN.:iO(60X3) DN80(89X3. .:i) DN.:iO(60X3) DN80(89X 3. .:i) 表中S值按公式5.2.3-2计算取得:S=A+2B+3C (5.2.3-2) 式中:3 热水伴热管的总根数:A一-DN15及以下伴热管的总根数:B-DN20伴热管的根数:C一-DN25伴热管的根数:d) 热水伴热管的最大允许有效长度(从热水分配器到回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H 3126 2013 石油化工 仪表 管道 热和 绝热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