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1161-2002 1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pdf
《EJ T 1161-2002 1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J T 1161-2002 1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 120. 30 F 40 备案号:11084-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 1161-2002 1 :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Specificat i。nsof 1 :500000 regional evaluat i。n。nin-situ leaching sandst。netype uranium res。urces2002-11-20发布2003一02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060531008034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EJ/T 1161一2002目IJ昌本标
2、准起草单位: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跃辉、白凤周、苟润祥、郭三民、王保群、王成、谭鸿赞、丁忙生。EJ/T 1161 -2002 1 :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新生代沉积盆地1: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程度和报告编写的基本内容及有关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 500000地浸在!、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的工作部署、设计编写、野外实施,可作为质量监控和验收、评审地浸在!、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报告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3、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DZ/T 0071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范DZ/T 0072 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范DZ/T 0081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范盯IT276 铀矿水化学找矿规范盯IT363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规范3 术语、符号和缩略语本章无条文。4 目的任务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是在科研及1: 10000001 : 2000000区域预测后,在优选的远景盆地(地区)或己知铀矿找矿工作程度较高的盆
4、地(地区中,广泛收集资料,运用地质、物探、化探、水文地质编图和调查及遥感解译等有效手段,类比国内外己知该类矿床成矿模式,研究和评价盆地(地区)形成该类铀矿床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区域氧化带发育情况,搜集有关参数和证据来预测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分布,圈定成矿远景区(段,评价潜在铀资源前景。为进一步开展1: 25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铀资源评价提供依据。5 基本准则5. 1 1 :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应以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为基础,以寻找有利于地浸砂岩型铀矿产出的远景地区(段)为目的。5.2 重点选择在进行过1: 1000000 1 : 20000
5、00的区域预测评价及科研优选出的盆地(地区)中进行。5.3应以系统收集地质、物探、化探、水文、遥感及己知铀矿化资料为基础,以综合研究和编图为主要手段,力求以较少的投入取得好的找矿成果。5.4加强生产中的科学研究,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6 工作程序EJ/T 1161-2002 6. 1 立项论证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立项指南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建议提交立项建议书,项目立项指南发布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对申报的项目经评审通过后,下达任务书。6.2设计编制和审查依据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结合工作区的实际情况,编制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设计进行初审,并将附有
6、项目任务书和初审意见书的项目设计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设计进行审查,项目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6. 3资料收集与编图根据设计的要求,在开展工作之前,应全面收集工作区各类资料,并利用收集到的资料编制相应图件。6.4野外调查按批准的设计和工作需要开展适当的野外调查工作。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设计审批单位核准。6.5 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资料综合整理应包括当日资料整理、阶段资料整理、年度资料整理和最终资料整理。在最终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编制项目成果报告。6. 6报告验收及归档项目承担单位应对项目成果报告进行初审,然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验收。项目承担单位
7、对项目验收意见书中提出的问题应进行处理,经项目主管部门核准后其成果报告方可归挡。归档报告的内容及格式应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7 工件内容与方法7. 1 概述1 : 500000地浸在i、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充分收集和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本阶段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判据和评价准则,通过对资料的综合整理、系列编图和重点地段的野外调研等综合手段来完成。7.2资料收集7.2. 1 区域地展资料收集工作区已有的1:10000001:500000区域基础地质资料、论文和专著,工作区及外围己有的铀矿地质资料和其它矿产资料,尤其是盆地中石油、煤炭和水文地质系统取得的地质成果资料和钻孔资料等。7.2
8、.2遥感地质资料重点收集解译成果资料。7.2.3 物探及化探资料全面收集航空、地面和钻孔中的各种物探、化探资料。重点收集最新的磁和电测深资料、石油系统的地震、参数孔和成果资料以及煤炭系统的钻井成果资料等。7. 2.4放射性物探资料收集航空、地面放射性测量资料,尤其是钻井中的放射性异常测量资料。7. 2.5 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资料重点收集区域水文地质、放射性水文地质及各类钻孔水文地质资料。7.2.6 己知铀矿床、矿(化)点、异常点资料2 EJ/T 1161-2002 主要收集:a) 钻探、槽探、井探等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水文地质编录、放射性物探编录、钻孔测井资料及实物资料。b) 专门水文孔抽
9、水试验资料。c) 主要目的层的砂体规模、渗透性、富水性、地下水的埋深、水化学等资料。d) 主要矿床(点)的岩矿及伴生元素资料。e) 工作区其它有用矿产资料。7.3 野外工作7.3. 1 路线地质调查有目的地选择若干路线地质剖面(可不等距进行综合调查,以地质路线观测为主,配合放射性物探和水文地质、铀矿水化学找矿工作,同时采集相应的样品。主要研究盆地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蚀源区的岩性及含铀性、盆地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观、地层结构、接触关系、岩性、露头情况、第四系的构成及厚度。重点调查目的层的岩性、产状及原生和后生地球化学类型,目的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古水文地质条件、氧化带发育情况、特征,重要的岩相
10、标志,盆地擂皱、断裂构造特征,特别是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特征和强度及其对地形、地貌和地下水动力机制的影响等。7.3. 2专门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择观察点,如地质点、构造点、水源点、排泄窗、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要素点等进行专门调研。水文地质工作按盯IT276执行。7.3.3 剖面调查在初步圈定的远景区(段)内以路线剖面法进行详细的地质、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及水化学综合调查,重点研究目的层出露及覆盖情况、岩性、产状、氧化与还原蚀变情况以及含铀性和矿化异常情况、地形地貌情况等,研究放射性元素(U、Th、K、Ra)的区域分布、迁移及富集特征。物探工作按DZ/T0071、DZ/T 0072、DZ
11、/T0081、EJ/T363执行。7.3.4 已知矿点、矿化异常检查依据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和找矿判据,运用地浸开采技术评价方法,重新评价己知铀矿点、矿化异常的成矿前景和找矿方向、部位,提出进一步工作建议。7.3.5 取样7. 3. 5. 1 路线地质调查中的各类样品为研究工作区及周边的岩石物质组成、盆地盖层的物源、铀源和盆边蚀源区的岩石类型以及工作区成矿条件而采集的样品主要有岩矿样、微量铀、牡样、硅酸盐全分析样、岩石地球化学参数样(含有机炭、二氧化碳、全硫、三价铁、二价铁)、铀的浸出率样等。7.3. 5.2水(岩)样采集水(岩)样品,分析其常量组分、放射性成分及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和水中微量元
12、素等。7.4资料综合整理与编图7. 4. 1 资料综合整理7. 4. 1. 1 概述对收集的资料按工作地区及方法进行归类排队和登记。编制各类资料卡片(如构造卡片、岩相古地理卡片、岩石地球化学卡片、地浸评价参数卡片等)及图、表(如含水层、隔水层登记表、水点登记表、水化学成分登记表、各种物化探参数登记表等)。7. 4. 1. 2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3 EJ/T 1161 -2002 重点研究区内区域构造环境、盆地类型、盆地规模、形态及结构、盖层的地层划分、沉积建造、产状、构造稳定性、岩石特征及含铀性,盆地形成演化、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变化,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的活动强度及形式。7. 4. 1. 3构造物探
13、资料解释地震(电测深)资料解释以中新生代盆地地层为主,按剖面进行解释。重、磁资料解释对象以盆地基底为主,引用钻孔资料确定地层的埋深及厚度(特别是目的层的埋深及厚度)。7.4. 1.4水文地质资料综合整理从自流水盆地的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补、淫、排”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和古水文地质条件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自流水盆地的结构和划分基本水文地质单元,研究自流水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地下水的形成演化史:研究现代地下水的补给、运流、排泄条件及排泄窗、水交替和水动力条件:研究地静压力和水静压力对地下水的后生改造作用:研究含水岩系、岩组的特征及分布:研究目的层的水化学成分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析古水文地质条件,恢复
14、或再造古地下水动力状况:划分渗入区与渗出区。7. 4. 1. 5遥感地质解释以TM和我国资源卫星的数字图像为主,针对其各波段信息特点,选择能突出地质、地貌、构造、水文地质信息的波段进行信息增强处理,提取地质信息(如构造窗、排水阻水构造、区域性滞水带等),对区域“补、迁、排”Jj(动力条件进行分区。结合野外查证,研究工作区的地质构造及控盆、控岩特征,研究主要目的层和上述有用地质信息与己知地表矿化点的相互关系。7.4.2综合图件编制7.4. 2. 1 图件精度要求如下:一一比例尺:一般为1: 500000,重点地段可放大到1: 1000001 : 250000。一一图面精度:原则上1: 500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J 1161 2002 500000 砂岩 资源 区域 评价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