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060.13-2011 声系统设备.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pdf
《GB T 12060.13-2011 声系统设备.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2060.13-2011 声系统设备.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160.99 M72 GB 国家标准国不日11: ./、民中华人第13GB/T 12060. 13-2011 /IEC/TR 60268-13: 1998 代替GB/T12058-1989 声系统设备部分:扬声器昕音试验Sound system equipment-Part 13: Listening tests on loudspeakers (IEC/TR 60268-13: 1998 , Sound system equipment一Part 13: Listening tests on loudspeakers , IDT) 2011-10-31发布2012-02-01实
2、施暂且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12060.13-2011/IEC/TR 60268-13: 1998 剧吕GB/T 12060(声系统设备分为以下各部分:一第1部分:概述;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一一第3部分z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一第4部分z传声器测量方法;一一第5部分z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一一第6部分:辅助元源元件;第7部分:头戴耳机测量方法;第8部分:自动增益控制器件;第9部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频移装置测量方法;一一第10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一一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一一第12部分:广播及类似
3、声系统用连接器的应用;一一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一-第14部分:圆形和椭圆形扬声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第16部分:由语言传输指数(STI)对语言可懂度的客观等级评估;第17部分:标准音量表;第18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数字音频峰值电平表。本部分是GB/T12060的第1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268-13: 1998(声系统设备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英文版)。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对IEC60268-13: 1998作了以下编辑性修改:一一本技术报告一词改为本部分;二一-删除IEC60268-13: 1998的前言,用新
4、前言替代;一一一用小数点代替了英版本中的小数点,。本部分是对GB/T12058-1989(扬声器听音试验的修订。本部分与GB/T1205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 严格遵照IEC60268-13: 1998的1.1重新给出了第一章范围的内容;b) 1. 2术语和定义中补充了一些术语;c) 第2章听音环境中对试听室尺寸、混响时间等给出了新的要求;d) 将原标准的第5章听音试验方法和评价调整为第3章听音员、第5章试验方法和评价、第6章试验报告;e) 增加了第4章节目素材;f) 增加了本部分中的主观特性及其定义(见第5章); g) 删除了GB/T12058-1989的附录B和附录C,增加了I
5、EC60268-13: 1998的附录B。本部分代替GB/T12058-1989(扬声器听音试验。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I GB/T 12060.13-2011月EC/TR60268-13: 1998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深圳市三诺电子有限公司、元锡杰夫电声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勇、江超、张谦、陆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jT 12058-1989 0 E GB/T 12060.13-2011月EC/TR60268-13: 1
6、998 声系统设备第13部分:扬声器昕音试验1 总则1. 1 范围本部分适用于家用的系统和环境所使用的扬声器。尽管所有的试验方法,都是特别针对用于构成单声道、双通道立体声或多通道立体声系统的、可分立出来的扬声器设计的。但是这些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例如不可将扬声器分立出来的音频设备和电视机整机等。本部分给出了有关扬声器听音试验的建立、执行和评价方面的各项建议。尽管很多方面还在继续讨论,本部分仍给出基本的指导方针。当然某些方面可能因地区而异一一-尤其是试昕室,与当地的建筑风格息息相关。本部分所述的试验,是在房间的大小和声学特性与平均起居室相类似的房间内进行的,并给出了有关房间尺寸、声学特性、
7、扬声器的布置与听音员的位置及环境条件的具体建议。本部分阐述了试验方法,包括了节目素材的选择以及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述的要求。在使用本部分的方法时,尤其是涉及到7.2.2中主观特性的范畴时,可参考AES20:1996中的建议。有关试验设计、试验执行及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本部分仅给出了最基本的指导方针。建议在设计听音试验的初期,咨询、借鉴有关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方面专家的建议。最初为家庭影院而采取的多通道模式,现在变得越来越普及。本部分中阐述的方法适用于任何通道数的声重放。由于这个领域的飞速发展,本部分仅给出了最基本的指导方针。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
8、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 1996-2: 2007 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的判定(Acoustics一Description,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Part 2 : Deter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noise levels) ISO 3382 :1 997 声学与其他声学参数有关的房间混响时间测量(Acoustics-Measurement of roo
9、m acoustic parameters-Part 1 :Performance spaces) IEC 61672-1 :2002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Electroacoustics-Soundlevel meters Part 1: Specifications) IEC 61672-2 :2003电声学声级计第2部分z型式评价试验(Electroacoustics-Soundlevel meters-Part 2: Pattern evaluation tests) AES 20:1996专业音频推荐用扬声器主观评价(AES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pr
10、ofessional audio-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loudspeakers) 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GB/T 12060.13-2011/IEC/TR 60268-曰:1998 1.3. 1 节目段programme excerpt 试验使用的大约60s的一小段声音,包括音乐、语言或其他类型,用于评估受试扬声器声品质的昕觉感受。1. 3. 2 激励stimulus 某一单声道扬声器或一对双通道立体声扬声器或一组多通道立体声扬声器对某一节目段的重放。1. 3. 3 主观特性attribute 根据给定的口头或书面的定义,听音员所感知到
11、的听音内容的昕觉感受。1. 3. 4 昕音组Iistening panel 听音试验中参与评分的全体听音员。1. 3. 5 试验段session 在一段连续时间内,由一个昕音员或一个听音组进行评价的一组试验。1. 3. 6 试验trial 试验段的子集,从一组激励播放开始直至对它们评分结束的过程。1.3.7 重复replication 为减小平均值的标准差,对同一激励进行的反复播放。1.3.8 可靠性reliability 1. 3. 8. 1 个体的可靠性intra-individual reliability 某一听音员对同一激励反复评定的一致性。1. 3. 8. 2 个体间的可靠性int
12、er-individual reliability 不同昕音员对同一激励评定的一致性。1. 3. 9 交互作用interaction 两个变量的交互作用是指一个变量的效果因另一变量的不同而不同。在昕音试验的评定中,扬声器和节目段的交互作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扬声器的评定差别对不同节目段来说是不同的。2 昕音环境2. 1 试昕室理想地讲,试昕室应模拟当地(试验结果将应用的地区)家居试听环境。现将良好的试听室设计的一般原则给出(见2.1. 12. 1. 3)。希望能够帮助设计者避免一些导致对试验结果起负面影响的重大缺陷的产生。2 GB/T 12060.13-2011月EC/TR60268-13:
13、 1998 2. 1. 1 房间尺寸2. 1. 1. 1 基本约束任何大小的房间的低频响应都会受到室内本征音频率分布的影响。为了确保一个适度均衡的低频本征音的分布,要求试昕室宜采用以下尺寸比例:式中zW一宽度;H一一高度;L一-长度。WL/,rW , H飞H飞. H . 同时还要满足主3和亚3的条件。H , nH 在设计试昕室时,宜首先规定高度。然后根据设计标准,可以计算出符合条件的宽度与高度、长度与高度和长度与宽度的比值范围。据此,得到合适的房间尺寸就简单了。单声道或双通道立体声的重放,要求地面面积宜在25m240 m2,而多通道立体声的重放则要求30 m2 45 m20 2. 1. 1.
14、2 参考试昕室如果房间大小可以自由选择,参考(标准)试听室可以参考以下尺寸:L=7.0 m; W=5.3 m; H=2.7 mo 用此参考试听室,在不同地点的试验结果允许直接作比较。2. 1. 1. 3 小房间如使用较小的房间,在2.1.2、2.2和2.3中的推荐标准将要做相应调整。这些调整应按第6章的要求报告。2. 1.2 混晌时间试昕室中的反射声和混响声是影响音质和空间感的主要因素。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和布置将影响混响时间、扩散程度和扬声器与房间的交互作用。地区性的习惯和偏好会影响到上述关系的典型性。从技术上讲,混响时间T和混响时间随频率的变化情况都很重要。根据ISO3382: 1997的要
15、求,应该在有家具布置但元试昕人员在场的条件下按1/3oct对混响时间T进行测量。为了获得有效的数据,特别要留意低频部分。从200Hz到4000Hz测得的平均混响时间Tm应控制在O.3 sO. 6 s之间。当试验结果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或某一特定目的时,建议Tm控制在图1所示的容差范围内。图1同样适用于在2. 1. 1. 2中描述的参考试昕室,另外参考试昕室Tm推荐为0.4So 3 GB/T 12060.13-2011 /IEC/TR 60268-13: 1998 混响时间Tm . . 1 . . FD nu Tm冉皿0.60 0.30 L一一-_儿m63 100 200 4k 8k 频率1H
16、z图1平均混晌时间的容差范围图l给出了从63Hz到8000Hz的Tm的容差范围。试昕室的天花板要求几乎全部反射,而地面则要求几乎全部吸声。为了达到与一般起居室相近的声散射和声吸收特性,要求加入普通的室内家具布置。而为了达到更进一步的声吸收,就需要将附加吸声材料均匀地分布在墙上以达到指定的混响时间,同时抑制颤动回声。对椅子的要求t应使听音员感觉舒适,并且椅子靠背应低于坐着的昕音员肩部。被测扬声器应放在透声幕布后面以避免影响昕音员的主观评价。在有无幕布两种情况下,在试昕位置测得的房间响应的差别可以得到幕布的声透明度。在10kHz以下,任意1/3oct之内的差别不应大于0.3dB。2. 1.3 环境
17、条件应该避免极端的天气条件。建议尽可能地接近家庭正常气候环境。试验环境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应满足的环境条件如下:环境温度:18oc 27 oC;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强:86kPa106 kPao 在没有听音员在场的条件下,在试听位置测得的连续的每倍频程的本底噪声级(由空调系统、试验仪器硬件或其他声源产生)不能超过NR15。如表1。这大概相当于20dB25 dB的A计权声压级。感知到的本底噪声不宜是冲击性的、周期性的或有音调感觉的。表1本底噪声级倍频程NRIO NR15 中心频率相对于20Pa的声压级相对于20p.Pa的声压级Hz dB dB 3l. 5 62 65 63 44 4
18、7 4 GB/T 12060.13-2011 /IEC/TR 60268-13: 1998 表1(续)倍频程NR10 NR15 中心频率相对于20Pa的声压级相对于20Pa的声压级Hz dB dB 125 31 35 250 21 26 500 15 20 1000 10 15 2000 7 12 4000 4 9 8000 2 7 注1:此表中的额定噪声值来源于IS01996-2: 2007的IS0NR曲线。注2:倍频程带宽所测得的本底噪声不应大于此表中所给出的值。2.2 扬声器的方位通常,扬声器应按照制造商在用户手册中推荐的方法摆放。如果没有这方面信息或者内容太含糊,则在使用时应向制造商咨
19、询。如元有用信息,则可遵循以下指导方针:a) 落地式扬声器应摆放在地面上。其他扬声器系统的高音或中高音单元应和耳朵位于同一高度;b) 书架式扬声器应摆放在放满书的书架上,同时应注意这种书架式扬声器常常被设计为立式摆放,并且要求远离其他壁面回必须注意到不同摆放方法之间的差异,因为不同摆放方法可能对主观感知产生较大影响;c) 扬声器应指向昕音区的中央,除非扬声器设计时就明确排除了这一点;d) 单极式扬声器可以摆放得离墙相对近一些,而偶极式扬声器要求远一些(大于1m); e) 多扬声器系统的摆放可能比扬声器本身性能影响更大。因此交换扬声器的位置很重要,尤其是在进行成对激励播放时;f) 在最后报告中应
20、给出扬声器摆放的所有相关信息。2.2. 1 单声道重肢应避免把扬声器布置在试听室主轴上。2.2.2 双通道立体声重放扬声器之间距离应在2m3. 5 m之间。对于2.l. 1中的参考试听室,最佳间距为3m。当两组扬声器进行成对试验时,试验表明只有当每组扬声器之间的距离完全相同时,才能获得最可靠的结果(尽管这样,当两组扬声器调换时立体声中心会稍有移动)。2.2.3 多通道立体声重放这种情形通常包含5个基本扬声器,3个横放在前面,另外两个环绕扬声器放在听音员位置的左右两边。通常左、右两个前置扬声器问距为2m4 mo中央前置扬声器应放在左右两个前置扬声器的对称轴上。5 GB/T 12060.13-20
21、11/IEC/TR 60268-13: 1998 如果3个前置扬声器摆放在以试昕中心位置为原点的圆弧上,并以中置扬声器所在处为0。方向,左右两环绕扬声器可摆放在中心轴左右110。位置。规定的布置不止以上一种。例如,3个前置扬声器也可以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环绕扬声器也可以是在土90。处且元效区朝着听音员布置的偶极式扬声器。2.3 昕音员的位置参考试昕点位于试听室对称轴上,到左、右前置扬声器连线的距离在2.5m3.5m之间。通常,只有一个理想试听位置。其他的试昕位置应设在参考试听位置周围。所有昕音员应坐在相同高度。昕音员离任意墙壁至少1m,距离前置扬声器至少2m,距离环绕扬声器至少1.5 mo 在强
22、调声音的立体感的试验中,听音位置总是设置在扬声器对称轴上。但也可以用其他偏离对称轴的试听点来补充。尽管试昕点的数量是不受限制的,但每个昕音试验段中的听音员的数量是严格限制的。当很多听音员同时参与听音时,要向他们强调独立自主感受昕音的重要性。较严格的试昕试验只允许一个昕音员,先后在不同的位置试听。试昕位置应在最终报告中说明。2.4 声级调整2.4. 1 昕音声级每一节目段的重放声压级的大小,原则上应为平均听音员的优选的听音声级。经验表明,这样的优选声级很接近在典型昕音员位置的实际演出的原语言、音乐的声级。优选平均昕音声级应该由有经验的试验人员或者听音员在昕音试验之前,在试昕室内借助高品质扬声器对
23、每个单独节目段重放的试昕情况来选定。对于一些声音输出能力不够的设备,听音试验可以在低于优选声级的试验条件下进行。与之相反,某些流行或者摇滚音乐的重放声压级应该显著提高,以符合大多数听音员的习惯。如果认为声级与试验有关并需要作为一个数据统计分析的变量来对待,可以使用多个声级。一般而言,听音声级应该在最终报告中说明。2.4.2 相对声级要保证所有的节目段在所有的受试扬声器上昕起来一样响,以避免试验结果的偏差。以上要求可以通过调整扬声器切换系统的增益,直到使放在参考试昕点的声级计读数相同(小于0.5 dB的差别)来获得。试验信号应为连续的粉红噪声,声级计符合IEC61672-1:2002和IEC6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2060.13 2011 系统 设备 13 部分 扬声器 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