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S/N: 177-798 911158 790S00611 户守亏d统一书号:1580177 - 798 定价:15000元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198 - 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roject of civil closed circuit monitoring television system 2011- 08- 26 发布2012 - 06-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
2、de for project of civil closed crcuit monitoring television system GB 50198 - 2011 主编部门:国家1个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Z 0 1 Z 年6 月1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 才这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北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850X 1168毫米
3、1/32 2. 5印张59千字2012年4月第l版2012年4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100册会统一书号:1580177 798 定价:15.00元J.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4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98-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4.6、3.4.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二1994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
4、六日前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6J77号)的要求,由武汉市广播影视局会同有关单位在原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通迂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原规范自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反复进行了实验,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主要修订内容:在原来模拟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数字系统,包括图像压缩编码格式、网络传输、系统带宽、存储和智能化等相关内容;增加了术语;增加否系统组成图;通过主观评价实验,获得了图像主观质量对应的峰值信噪比;对验收部分增加了功能性检测;增加了平板监
5、视器最佳监视范围。本规范共分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系统的工程设计、系统的工程施工、系统的工程验收。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日常管理,由武汉市广播影视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武汉市广播影视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大道677号,邮政编码:430022,电话:027 -85562286)。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1 主编单位:武汉市广播影视局参编单位: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世纪金桥
6、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参加单位:江苏亿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亿信诚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米新英郑翔高见胡瑞敏陈军冯泽仿汪隽蒋晖主要审查人:刘征付明栋杨明陈建刘卫忠章登义陈志葛肖冰陈军 2 目次1总则(1 ) 2术语(2 ) 3 系统的工程设计( 4 ) 3.1 一般规定( 4 ) 3.2 前端部分( 7 ) 3. 3 传输部分 T. ( 10 ) 3.4 监控中心(13 ) 3.5 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17) 4 系统的工程施工(19 ) 4. 1 一般规定门们4. 2 前端设备的安装(20 ) 4.3 线路的敷设( 21 ) 4.4 监控(分)中心(25 ) 4. 5
7、 供电与接地( 27 ) 5 系统的工程验收U们5.1 -般规定( 29 ) 5. 2 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29 ) 5. 3 系统功能性能的检测川(31 ) 5.4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32 ) 5.5 图像质量的客观测试(34) 5. 6 竣工验收文件(3日附录A数字图像测试序列(36 ) 附录B系统工程验收证书门门本规范用词说明.(38 ) 引用标准名录(39) 附:条文说明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system ( 4 ) 3. 1 General req
8、uirement ( 4 ) 3.2 Head-end parts ( 7 ) 3.3 Transmission parts (10 ) 3. 4 Surveillance & control center (13 ) 3.5 Power supply,grounding and security protection (17 ) 4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19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 (19 ) 4.2 The installation of head-end equipment ( 20 ) 4. 3
9、The laying of the line ( 21 ) 4. 4 Surveillance & control sub-center ( 25 ) 4. 5 Power supply and grounding ( 27 ) 5 Engineering accepta口ceof the system ( 29 ) 5.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9 ) 5.2 . Constructional quality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 29 ) 5. 3 Evaluation of system functions and perfor
10、mance . (31) 5. 4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system quality ( 32 ) 5.5 Objective testing of the system quality ( 34 ) 5.6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of documents ( 35 ) App巳ndixA Digital image sequence for testing ( 36 ) Appendix B Acceptance certificate of the system 2 engmeenng ( 37 ) Explanation
11、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38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39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41) 叫严 3 1总则1. 0.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以民用监视为主要目的的闭路电视系统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 O. 3 系统宜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清晰度技术。1. O. 4 民用闭路监
12、视电视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1 2术语2.0.7 图像清晰度picture definition 人眼能察觉到的电视图像细节清晰程度,通常用电视线表示。2. O. 8 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巳ratioCPSNR) 峰值信噪比是图像压缩系统中信号重建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它是信号的峰值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常用分贝单位来表示。2. O. 9 视频编码video encoding 是指对数字视频信号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并进行图像压缩的信号处理方式或过程,通常这种压缩属于有损数据压缩。2.0.10 视频解码video
13、decoding 是指对数字视频信号进行二进制数字解码并进行图像解压缩的信号处理方式或过程。2.0.11 可用图像picture available 是指能够辨认画面物体轮廓的图像。2.0.12 图像采集系统image capture system 实时获取监视目标原始图像视频信息所构成的集合体或2.0.1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closed circuit monitoring televi slOn system 利用视音频技术实时显示监视场所图像或播放监视场所声音,并记录现场图像或声音的有线系统。2.0.2 监控分中心surveillance &. control sub-center 闭路监
14、视电视系统中的某一级或某一区域信息汇集、处理和共享的节点。用于接收、显示、记录、处理前端和各子系统发来的视频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向上一级监控中心进行通信,接受上级监控中心的管理。2.0.3 监控中心surveillance &. control center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的中央控制室。用于接收、显示、记录和处理前端、子系统和监控分中心发来的视音频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向系统中的相关设备发出控制指令。2.0.4 智能视频系统intelligent video system(lVS) 利用能够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的技术,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获取实
15、时的关键信息,监控并搜索特定行为,发现监视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2.0.5 记录系统recording system 记录系统主要是将视音频采集系统采集的图像或声音进行存储,以便搜索、播放。2. O. 6 图像分辨率picture resolution 表征图像细节的能力,常称为信源分辨率,通常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表示。装置。., 2.0.13 声音采集系统sound capture system 实时获取监视目标现场原始音频信息所构成的集合体或装置。 2 3 3 系统的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3. 1. 1 系统的图像制式应与通用的电视制式一致。3
16、. 1. 2 当采用数字系统时,宜使用AVS、ITU-TH. 264或MPEG-4视频编解码标准,并应根据需要支持ITU-TG. 711/ G. 723. l/G. 729音频编解码标准。3. 1. 3 系统宜由前端、传输、监控(分)中心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图3.1.3).在监视目标的同时,当需要监昕声音时,可配置拾音装置和声音传输、监听、记录等系统。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罢i1 管理系统11 控制系统11 控管理) : 去| I I I I 户终端豆豆!I L_且三旦旦平iI 显示系统11视音频处理川存储系统| I I I I 系统I I 1.,1 Wf:l/.J
17、LI I ii| 专用网络I I 公用网络I i L干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J,-;:一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i I可I l可及11一一?及控制|j图3.1.3系统组成图3. 1. 4 根据系统的规模,可分层、分区域设置监控分中心(图3. 1. 4)。3. 1. 5 系统应留有软硬件接口,便于与消防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集成。当发生异常时,根据系统需要可实现系统之间的联动,并能自动切换到对应的视频通道。监控中,心监控分中J心图3.1.4系统分层结构图3. 1. 6 系统应支持故障报警并宜具有设备管理能力。3. 1.
18、7 系统设施的工作环境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为-400C十400C。2 其他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为一100C十550C。3 室内工作的设施为50C十400C。3. 1. 8 系统的设备、部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及节能环保设备。2 系统采用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75n.音频设备的输入、输出阻抗应为高阻扰或600n.四对对绞电缆的特性阻抗应为100n。3 系统选用的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4 当采用数字系统时,系统图像和声音的相关设备宜具有模拟输出能力,并应满足本条第2款的阻抗要求。3
19、. 1. 9 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系统的模拟电视图像质量和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5 1 图像质量可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分。2 相对应4分图像质量的信噪比应符合表3.1.9的规定。表3.1.9信牒比(dB)指标项目黑白电视系统随机信噪比37 单频干扰40 电源干扰40 脉冲干扰37 3 图像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400线。4 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8级。彩色电视系统36 37 37 31 5 系统的各路视频信号输出电平值应为1Vp-p:!:3dB VBSo 6 监视画面为可用图像时,系统信噪比不得低于25dB。3. 1. 10 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系统的数字电视图像质量和技术指
20、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图像质量可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分。2 峰值信噪比(PSNR)不应低于32dB。3 图像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400线。4 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8级。5 经智能化处理的图像质量不受本条第1款第4款规定的限制。3. 1. 11 系统的设计方案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1 根据系统的规模,确定系统的分层或分区以及监控分中心的数量。2 根据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3 根据建筑平面或实地勘察,确定摄像机和其他设备的设置地点。4 根据监视目标和环境的条件,确定摄像机类型及防护措施。5 根据摄像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输方式和传输线路路由。3. 1. 12
21、 数字系统的传输网络宜采用专用网络,并应根据需要预留接口,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互通。3. 1. 13 数字系统宜具有网络管理功能。有监控分中心的系统应具有网络管理功能。3. 1. 14 根据需要,可采用具有分析、识别、统计等功能的智能视频系统或高清晰度系统。3.2前端部分3.2.1 根据需要,前端主要可配备图像采集、声音采集、报警及控制等设备。3.2.2 选择不同灵敏度的摄像机应根据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来确定,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宜高于摄像机最低照度的10倍。3.2.3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摄取固定监视目标时,可选用定焦镜头;当视距较小而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当视距较大时,
22、可选用长焦镜头;当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角范围较大时,宜选用变焦镜头。镜头的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与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并按下式进行计算:守司自式中:f焦距(mm);A一-像场高(mm);L一一物Ji!(mm); H一-视场高(mm)。2 监视目标照度有变化时,应采用自动光圈镜头。(3.2.3) 3 需要遥控时,可选用具有可变对焦、可变光圈、可变焦距等功能的遥控镜头装置。3.2.4 摄像机宜选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现场安装与检修的电荷祸合器件(CCD)型摄像机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型摄像机。3.2.5 根据工作环境应选配相应的摄像机防护罩。 7 3.2.6 固定摄像机在特
23、定部位上的支承装置可采用摄像机托架或云台,当一台摄像机需要监视多个不同方向的场景时,应配置自动调焦装置和电动云台。3.2.7 当需要控制室内外电动云台、变焦镜头、防护罩的雨刷、灯光及摄像机的电源开关等可控装置时,应配置控制解码器,控制解码器应和控制系统主机配合使用。3.2.8 一体化摄像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根据需要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一体化摄像机及工一体化球形摄像机。2 一体化摄像机宜具备自动光圈、自动变焦、自动白平衡、背光补偿等基本功能。3 一体化球形摄像机宜具备自动电子快门、自动白平衡、电子与数码变焦、自动光圈与自动聚焦、水平连续旋转、高转速、预置位等功能,并宜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198 2011 民用 闭路 监视 电视 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