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89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自年月日起实施其中第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年标准局部修订第号公告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三年十一月五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第号文件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修订组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进行了广
2、泛深入地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取了近年来有关的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外同类技术中符合我国实际的内容多次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对其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反复讨论最后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章和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室内外计算参数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震等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新增室内热舒适性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以及对室内新风作了规定二新增有关采暖地区划分的规定三新增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的规定四新增有害和极毒剧毒生产厂房布置的安全要求条文五新增事故通风一节六取消防火防爆一节其内容分别纳入通风的其他有关条文七新增对于
3、设置集中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及民用建筑利用自然通风的要求八对空气调节内容进行全面修订新增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低温通风系统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热回收系统等内容以及对空气调节水系统的设计要求九对空气调节的冷热源进行全面修订新增热泵蓄冷蓄热换热装置的设计规定对空气调节冷却水设计要求新增加了规定十新增关于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设计要求十一自动控制改为监测与控制修订并新增对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和防排烟的监测与控制的要求十二新增对振动控制设计的规定以及对室外设备噪声的控制要求十三取消室外气象参数表另行出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气象资料集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
4、负责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暖通规范管理组北京复兴路号邮编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以所负责的章节先后为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建筑设计研
5、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北京绿创环保科技责任有限公司阿乐斯绝热材料广州有限公司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以所负责的章节先后为序张克崧周吕军陆耀庆戴自祝朱瑞兆李娥飞房家声丁力行董重成赵继豪魏占和董纪林李强民马伟骏孙延勋孙敏生周祖毅蔡路得赵庆珠王志忠江亿耿晓音罗英总则为了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与资源保护环境保证质量和安全改善并提高劳动条件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洁
6、净厂房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冷热负荷构成特点环境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结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节能卫生等方针政策会同有关专业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设计中应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中应预留设备管道及配件所必须的安装操作和维修的空间并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对于大型设备及管道应设置运输通道和起吊设施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对有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设备及管道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位于地震区或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应根据需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分别采取防震和有效的预
7、防措施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应考虑施工及验收的要求并执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当设计对施工及验收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加以说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术语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指数是根据人体热平衡的基本方程式以及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考虑了人体热舒适感的诸多有关因素的全面评价指标指数表明群体对于个等级热感觉投票的平均指数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指数为预计处于热环境中的群体对于热环境不满意的投票平均值指数可预计群体中感觉过暖或过凉根据七级热感觉投票表示热温暖凉或冷的人的百分数湿球黑球温度指数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
8、由下列公式计算获得室内作业室外作业式中湿球黑球温度自然湿球温度黑球温度干球温度活动区指人动物或工艺生产所在的空间置换通风借助空气热浮力作用的机械通风方式空气以低风速小温差的状态送入活动区下部在送风及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将热浊空气提升至顶部排出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一台室外空气源制冷或热泵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适应各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空气分布特性指标舒适性空气调节中用来评价人的舒适性的指标系指活动区测点总数中符合要求测点所占的百分比空气源热泵以空气为低位热源的热泵通常有空气空气热泵空气水热泵等形式水源热泵以水为低位热源的热泵通常有水水热泵
9、水空气热泵等形式地源热泵以土壤或水为热源水为载体在封闭环路中循环进行热交换的热泵通常有地下埋管井水抽灌和地表水盘管等系统形式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水空气热泵的一种应用方式通过水环路将众多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余热为主要特征的空气调节系统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送风温度低于常规数值的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分区两管制水系统按建筑物的负荷特性将空气调节水路分为冷水和冷热水合用的两个两管制系统需全年供冷区域的末端设备只供应冷水其余区域末端设备根据季节转换供应冷水或热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全室内外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设计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民用建筑的主
10、要房间宜采用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宜采用轻作业中作业重作业过重作业注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时轻作业时可低至中作业时可低至重作业时可低至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更衣室办公室休息室食堂盥洗室厕所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按照国家现行有关专业标准规范执行设置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活动区的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不宜大于工业建筑当室内散热量小于时不宜大于当室内散热量大于或等于时不宜大于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表规定表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参数冬季
11、夏季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及卫生要求确定活动区的风速冬季不宜大于夏季宜采用当室内温度高于时可大于采暖与空气调节室内的热舒适性应按照中等热环境和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采用预计的平均热感觉指数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评价其值宜为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工业建筑夏季工作地点指数应根据高温作业分级的规定进行分级评价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的允许温差不得超过表的规定表夏季工作地点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允许温差工作地点温度在特殊高温作业区附近应设置工人休息室夏季休息室的温度宜采用设置局部送风的工
12、业建筑其室内工作地点的风速和温度应按本规范第条至第条的有关规定执行建筑物室内空气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室内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控制等卫生标准的要求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的新风量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天的日平均温度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条文中的所谓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时的
13、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天的日平均温度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的干球温度注统计干湿球温度时宜采用当地气象台站每天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的温度值核算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的湿球温度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天的日平均温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式中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按本规范第条采用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采用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应按下式计算
14、式中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按本规范第条采用其他符号意义同式表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时刻时刻时刻时刻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行确定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参数仅在部分时间如夜间工作的空气调节系统可不遵守本规范第条至第条的规定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个月最多风向静风除外的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冷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冬季室外大气压力应
15、采用累年最冷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热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冬季日照百分率应采用累年最冷个月各月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应按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确定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选取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宜采用室外计算参数的统计年份宜取近年不足年者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年少于年时应对气象资料进行修正山区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根据就地的调查实测并与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邻近台站的气象资料进行比较确定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压力按月日的太阳赤纬计算确定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太阳总
16、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采用透过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标准窗玻璃的太阳直接辐射照度和散射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采用采用本规范附录和附录时当地的大气透明度等级应根据本规范附录及夏季大气压力按表确定表大气透明度等级附录标定的大气透明度等级下列大气压力时的透明度等级采暖一般规定采暖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规模所在地区气象条件能源状况能源政策环保等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的日数大于或等于天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采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区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建筑宜采用集中采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的日数为天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的日数不足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
17、定低于或等于的日数大于或等于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全采暖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本规范第节中的有关规定采用当地的气象资料进行计算确定设置采暖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当其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且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以上而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设置值班采暖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需要另行确定值班采暖所需维持的室内温度设置采暖的工业建筑如工艺对室内温度无特殊要求且每名工人占用的建筑面积超过时不宜设置全面采暖应在固定工作地点设置局部采暖当工作地点不固定时应设置取暖室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节能标准的规
18、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或式中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条和第条采用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条采用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按本规范表采用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按本规范表采用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按本规范表采用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按本规范表采用注本条不适用于窗阳台门和天窗砖石墙体的传热阻可比式的计算结果小外门阳台门除外的最小传热阻不应小于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所确定的外墙最小传热阻的当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时内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亦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居住建筑医院及幼儿园等建筑物采用轻型结构时其外墙最小传热阻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19、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表温差修正系数围护结构特征外墙屋顶地面以及与室外相通的楼板等闷顶和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等围护结构特征与有外门窗的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层建筑与有外门窗的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层建筑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有窗时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与有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与无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伸缩缝墙沉降缝墙防震缝墙表允许温差值建筑物及房间类别外墙屋顶居住建筑医院和幼儿园等办公建筑学校和门诊部等公共建筑上述指明者除外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潮湿的房间
20、除外室内空气干燥的生产厂房室内空气湿度正常的生产厂房室内空气潮湿的公共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不允许墙和顶棚内表面结露时当仅不允许顶棚内表面结露时室内空气潮湿且具有腐蚀性介质的生产厂房室内散热量大于且计算相对湿度不大于的生产厂房注室内空气干湿程度的区分应根据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确定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楼板和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其允许温差值可采用同式在室内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状况下的露点温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全表换热系数和换热阻值围护结构内表面特征墙地面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当时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当时注肋高肋间净距表室内空气干湿程度的区分类别相对湿度室内温度干燥正常较湿潮湿确定围
21、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时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应根据围护结构热情性指标值按表采用表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围护结构类型热惰性指标值的取值注和分别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气象资料集数据采用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或式中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同式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按本规范表采用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阻按本规范表采用围护结构本体包括单层或多层结构材料层及封闭的空气间层的热阻表换热系数和换热阻值围护结构外表面特征外墙和屋顶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闷顶和外墙上有窗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其玻璃外窗阳台门和天
22、窗的层数宜按表采用表外窗阳台门和天窗层数建筑物及房间类型室内外温差层数外窗阳台门天窗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及潮湿的公共建筑除外单层单层双层双层干燥或正常湿度状况的工业建筑物单层单层双层单层潮湿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物单层单层双层单层散热量大于且室内计算相对湿度不大于的工业建筑不限单层单层注表中所列的室内外温差系指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和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之差高级民用建筑以及其他经技术经济比较设置双层窗合理的建筑物可不受本条规定的限制居住建筑外窗的层数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规定对较高的工业建筑及特殊建筑可视具体情况研究确定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其开窗面积应尽量减小民用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
23、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执行集中采暖系统的热媒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供热情况和当地气候特点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按下列规定选择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做热媒工业建筑当厂区只有采暖用热或以采暖用热为主时宜采用高温水做热媒当厂区供热以工艺用蒸汽为主时在不违反卫生技术和节能要求的条件下可采用蒸汽做热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全注利用余热或天然热源采暖时采暖热媒及其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辐射采暖的热媒应符合本规范第节第节的规定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以及与原有热网相连接的新增建筑物除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根据原有建筑物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热负荷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
24、确定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水分蒸发的耗热量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通风耗热量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热物料的散热量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注不经常的散热量可不计算经常而不稳定的散热量应采用小时平均值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应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的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条采用与本规范第条相同注当已知或可求出冷侧温度时一项可直接用冷侧温度值代入不再进行值修正计算围护结构耗热量时冬季室内计算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019 2003 采暖 通风 空气调节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