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法院、检察院人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6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法院、检察院人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法院、检察院人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6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院、检察院人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100.00)1.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_(分数:3.00)A.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B.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C.直接受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D.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2.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_(分数:3.00)A.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B.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C.与
2、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3.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有:_(分数:3.00)A.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B.有一致行动的能力C.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D.有持续的相互交往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_(分数:3.00)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C.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5.度是指:_(分数:3.00)A.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B.
3、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D.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_(分数:3.00)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B.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7.因果联系指:_(分数:3.00)A.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B.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C.一切必然联系D.引起、被引起的关系8.阶级是:_(分数:3.00)A.一个历史范畴B.一个经济范畴C.一个政治范畴D.一个思想范畴9.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_(分数:3.00)A.一定的地域空间B.一定数量的人群C.在特定地
4、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D.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10.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_(分数:3.00)A.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B.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C.常规、原则、惯例、律令D.习俗、道德、宗教、法律1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_(分数:3.00)A.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B.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C.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_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分数:3.00)A.讲学习B.学习制度化C.学习理论化D.坚持马克思主义13.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_过程,
5、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分数:3.00)A.经济活动B.协商活动C.政治活动D.妥协14.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_(分数:3.00)A.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B.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C.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D.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1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_(分数:3.00)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_(分数:3.00)A.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B.它是知识形态
6、的潜在的生产力C.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D.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1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_(分数:3.00)A.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B.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C.它是自然界规律D.它是社会规律。1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_(分数:3.00)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1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_(分数:3.00)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
7、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20.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_(分数:3.00)A.是不可靠的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D.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2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_(分数:3.00)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B.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C.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D.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_(分数:3.00)A.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B.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C.是否承认偶然性D.是否承认因
8、果联系的复杂性2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_(分数:3.00)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24.发展的实质是:_(分数:3.00)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5.唯物辩证法认为_(分数:3.00)A.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C.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D.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2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_(分数:3.
9、00)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2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_(分数:3.00)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2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_(分数:3.00)A.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B.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D.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2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分数:3.00)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D.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30.下列命题中
10、,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_(分数:3.00)A.世界统一于存在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31.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C.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D.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32.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_(分数:2.00)A.使用价值
11、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_(分数:2.00)A.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34.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应该是:_(分数:2.00)A.经济平等B.社会平等C.机会均等D.利益均等35.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这是社会学中_理论流派的观点。(分数:2.00)A.文明冲突论B.社会解体论C.文化失调论D.价值冲突论法院、检察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法院 检察院 人员 录用 考试 公共 基础知识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