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526-1990 远程光电测距规范.pdf
《GB 12526-1990 远程光电测距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2526-1990 远程光电测距规范.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远程光电测距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SpecUlcatlons for long range electro-optical distance measurement GB 12526 90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士(5mm+l ppm.町、测程不短于15km的光电测距仪进行国家一、二等大地控制网中边长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检验项目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大地控制网中的一、二等锁(网)边及起始边和一、二等导线边的测量工作,其他相应精度的边长测量可参照采用。2 引用标准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国家测绘总局,1974年6月制定。3仪器的检骆3, 1 测距仪的
2、检验3, 1. 1 新购置的测距仪在进行下列各项视验后,还需进行3.1. 2条规定检验。. 外观视验,b. 检查仪器的配件和附件是否齐全,c. 检查仪器的光学零件上是否干净无损gd. 仪器的连接机构应稳定可靠,活动部位移动平稳,制动机构应灵活有效ge. 检查仪器操作键和旋钮使用是否灵活,数字显示是否清晰,f. 按仪器说明书的使用步骤,通电检查仪器的功能,g. 按附录A(补充件)的方法进行距离观测值离散度的检验。3. 1. 2 己用于生产的或经过修理后的测距仪,应按下列规定项目进行检验3.1.2.1 精测频率的检验a. 紧接每个作业期的前后必须进行频率的检验在仪器精测尺频率不稳定的情况下,还应增
3、加作业期中的检验b. 测频仪器的标准频率源准确度应优于被检频率的一个数量级以上,其秒级稳定度应优于被检频率三倍以上c. 测频仪器每年应按期由上一级计量部门检定;也可采用直接接收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传送的G钟标频与测频仪器比对频率的方法来检验d. 检验前对测频仪器按规定预热;对被检测距仪应预热30min. 检验中,测距仪的闸门时间应选择10s,每隔2min读记频率次,每五次为一组,共测五组,取五组检验结果的中数作为被检测距仪的实际频率值。检出实际频率值应符合式。)要求s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06批准1991-08 01实施t十D.1/+ Aff “. ( 5 ) 式中,P最后气压值,hPa;
4、Po一水银气压表读数,hPa;Mc刻划订正值,由检定表查得,hPa;/,t 一温度订正值,用式(6)计算g2.178t!O iJ = Po 4 ( 6 ) I + I. 818 IO 式中Po水银气压表读数,hPa;t一一附属温度,真值零度以上时为正,零度以下时为负5t;.p纬度重力订正值,用式(7)计算A 0. 002 65P,c因2.8,频率修正值,m。GB 12526 90 4. 5.3 测距边的倾斜距离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按式(15)计算2式中g8 测距边的倾斜距离,m;l:lhH,-H川H1H+i1+s1; H,H+i,在,So 8 C1 02 C, + C, l:lh l:lh
5、. l:lh I 十一十一一28BS“16旷”c,斗(拍)C理H(SC1 C,) R, + H1 c, (S- C1 - 02 - 03)3 A一 24R 矶、H一一测距边两端点的正常高,mi1 i, 测站和镜站的仪器高,m;古1、,测距边两端点的高程异常,m。 ( 15 ) ( 16 ) ( 17 ) . ( 18 ) . ( 19 ) 儿R1Ce cos阳阳1-e时B1时川i-cosB1 ( 20 ) R b 豆iTB.“(21 ) 式中:b,e2 ,e2一参考椭球常数。B1、A12测距边l端点的大地纬度和1至2端点的大地方位角。4. s. 4 观测精度估算a. 等精度观测,一测困的测距中
6、误差按式(22)计算sm冉.( 22 ) 测距边边长中误差按式(23)计算:M士(VV) n归一1) . ( 23 ) 上两式中gv 观测值与平均值之差,mm;486 n 观测的次数。b. 边长相对中误差式中zD 测距边水平距离平均值,m。4. 6 上交资料GB 12526 90 Mo D I D Mo a. 测距仪、气象仪表和经纬仪的检验资料b. 测距观测手簿、气象观测手簿。c. 归心投影用纸和计算资料。d. 测距边两端点高差测定资料。e. 斜距边长及其有关修正值的计算。f. 技术总结。( 24 ) i扫7Al 检验方法GB 1252 6 9 0 附录A距离观测值离散度的检验(补充件). 在
7、环境良好的任意场地上,选择段JOOm左右的距离。b. 分别在所选距离的两端安置仪器和反光棱镜。c. 照准后,连续读取30次以上的距离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距离的最或然值。d. 记录格式见表Al。表Al观测值离散度记录仪器类型观测者:号码:记录者:温度:地点气压:日期年月次数s v 次数8 v 次数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I 0 20 30 1号。. 三vv m M A2观测数据处理a. 计算观测值改正数v,日8 v v,s, s, (Al) 戊巾8,第z次距离观测值,s, 距离观测
8、值的算术平均值。b. 一次读数中误差mt民sGB 12526 90 二V;m土AI ; = l 觅一l (A 2) 式中zv, 算术平均值与z次观测值之差。1,2,3,n) ; n 观测值次数。c.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 V/ M土. - n(n I) 式中:v,算术平均值与s次观测值之差。1,2,3,叫:” 观测次数。算得M值应不大于仪器标称精度的二分之一。Bl 测距仪加常数测定的要求附录B测距仪加常数的测定补充件). (A3) a. 测定加常数所使用的基线场,必须避开高压线、无线电发射塔和雷达站等对电磁波测距有干扰的设备。b. 基线场的基线应离开建筑物、电杆和树木2m以上。c. 测距仪的加常
9、数以在6002000 m的基线上进行分段直接比较法测定为宜。基线的分段数不少于5段,而各段距离值的尾数,应严格均匀地分配在被测的测距仪精测尺长内。d. 所使用的基线精度应不低于106,并且各端点均应设有固定点。e. 在测距仪加常数测定之前,应对调制频率进行检验。!. 测定加常数时采用的反光棱镜应与外业测距时相同。g. 仪器视线及气象用通风干湿表底部应离开地面高度1.5 m以上。日2观测方法a. 在基线AB各分段固定端点上分别安置仪器或反光棱镜,观测距离矶、s,、s,、s,、矶。如图BI. 图Blb. 仪器操作程序与外业观测相同,并在测站和镜站读取气象元素c. 每段距离分别观测3光段,每光段观测
10、3测回。相同光段各测回观测值经气象修正后之互差绝对值不得大于25mm. 18 I GB 12526 90 83数据处理83. 1 测距仪力日常数的计算a. f千分段观测值算术平均值按式(Bl)计算s, z士早(S,). ( Bl ) 式中:s,z段距离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m;8, Z段距离观测值,mz一基线段号;n .一每分段观测预tl回数。b. 计算测距仪加常数时应把经过气象、频率修正后的斜距归算到与己知基线同一参考面上进行比较。力日常数计算公式为:c,于(D0-L;,d,).(B2 ) 五;中:Co测距仪加常数;I 基线段数;/Jo 参考面上已知基线长度值;d, 一归算到与基线同一参考面上
11、各分段测出度值。83.2 观测精度估算a. 分段每测回观测中误差m,m, 土Ez侃 ( B3 ) 式中(V,).;, (8,)0 cs,).一.段距离观测值;R, a段距离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a 基线段号;n 每段观测测回数。b. 分段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m-5 ( B4 ) 式中z肌分段每测回中误差$ -分段观测测回数。c. 力n常数测定中误差M,I !l il GB 12526 90 M,士L:. Mi ( BS ) 式中,I幕线段数,M,一一分段算术平均值中误差。83.3计算实例见表BJ。i!l I 仪器类型,RM-m No,8112 梭验地点2基垒望检验日期1989年3月21日捆j段测回
12、8(m) V(mm) 122 346 6 十o.2 2 3 476 O. B 3 3 466 +o. 2 4 3 472 0 4 。l5 3 468 +o. o 6 3 474 0 6 7 3 464 +o. 8 3 470 o. 2 9 3 460 +o. 2 144. 350 4 +o. 6 2 3 508 十0.23 3 514 o. 4 4 3 520 -1 0 l 2 5 3 510 。6 3 514 o. 4 7 3 508 十0.28 3 50B 十0.29 3 504 +o. s 166 348 3 十o.0 2 3 4B4 一o.1 3 3 484 O. I 4 3 490
13、o. 7 2 3 5 3 4B6 -0 3 日3 478 十05 7 3 476 十o.7 8 3 482 十O.I 9 3 484 0. 1 I !I 2 GB 1 2 5 2 6 9 0 表Bl加常数测定数据计算观测者:计算者:基线t走向821.8368 m 中误差测段测回S(m) V(mm) 中误差1 !BB. 342 2 +o. 3 2 3 424 +o. 1 m, Z土O.50 mm 3 3 42B o. 3 m,土0.31 mm 4 3 430 一o.5 2 4 5 3 428 0 3 M, 士O.I 7 mm 6 3 426 0 1 M,土0.11 mm s, 122. 346
14、8 m 7 3 424 +0.1 s 188. 342 5 m B 3 420 +o. s d,122. 346 7 m 9 3 424 +o. 1 d, 188. 342 3 mm 1 200. 351 5 +o. s 2 3 519 一o.1 3 3 514 十。em,土O.52 mm 1ni士O.52 mm 4 3 520 o.o 4 5 5 3 524 一o.4 M,土0.17mm6 3 530 J. 0 M,士O.17 mm s, 144. 351 0 m 7 3 522 。2s,200. 352 0 m 8 3 514 十o.6 d, 144. 349 9 m 9 3 520 0
15、0 d5200. 349 7 mm 常数计算m,土0.41 mm , d,B21. 735 Sm . - M,士。.14 mm c,十所.d,) 20. 3 mm s, 166. 34B 3 m I M,十7 Mlo. 07 mm . - d, 166. 346 9 m Cl 接在仪器照准部上的光学对中器Cl. 1 检验方法GB 12526 90 附录C光学对中器的检验(补充件)把仪器安置在三脚架的基座上,校准圆水准器,接着在仪器底下的地面上放一块标有“十”字的纸板,移动纸板,使光学对中器视场里的瞄准环对准“十”字的中心,如图Cl所示,然后转动仪器的照准部或支架旋转部180。,此时如发现瞄准环
16、中心。不对准“十”字的中心点0,如图口所示,则需校正。Cl. 2 校正方法校正时可用改针或螺丝刀转动光学对中器的调节螺丝,使瞄准环的中心0与00联线的中点P重合,如图C2所示。校正后再检验一次,直到满意为止。? 图ClC2 接在三角基庭上的光学对中器c2. 1 检验方法图C2把仪器牢固地平卧在支架上,并使基座能旋转。此时基座的光学对中器应朝着距离I.0 I. 5 m远的平滑墙壁。用光学对中器的瞄准中心在墙壁上标出照准点o.保持仪器不动,转动基座180,再用光学对中器瞄准中心在墙壁上标出照准点。若前后两次照准点。与0不重合,则光学对中器需校正。c2. 2 校正方法校正时,用改针或螺丝刀转动光学对
17、中器的调整螺丝,使光学对中器瞄准中心对准OO联线的中点。校正后再检验一次,反复校正直到满意为止。Dl 气象用通风干湿表Dl. 1 主要技术要求附录D气象用通风干湿寝和空盒气压表的技术要求(补充件)a. 在温度一1045的范围内,可测10%100%的相对湿度。10:; GB 125 2 6 9 0 b. 温度表的刻度范围成为26十51或36十41,其最小分度值为o.2。c. 温度表安装在表架中不得松动球部应位于内护管的中央;内、外护管应同心,相互之间应有隔热垫阁,舍属外护管和外壳要有镜状的表面,无锈蚀和斑痕。d. 通风器的风扇和发条盒的转动应平稳,不得有摩擦声和撞击声。e. 通风器开动后,在第4
18、min末,温度表球部周围的通风速度每秒不得小于2.5 m,第6min末,每秒不得小f2.2 m。f. 每分钟末通风速度的改变每秒不应大于0.2 m。01.2 jfil风干湿表应送有关部门检验,检验周期为3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进行再检验。a. 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发条盒转动第二周的作用时间增长达6s以上。b. 检定或更换温度表。c. 修理及更换配件。d. 对检验结果有怀疑时。D2 空盒气压表02. 1 主要技术要求a. 空盒气压表应能在大气压500I060 hPa,空气温度为一1040的条件下正常工作。b. 温度系数的变化,每度不得超过土0.26 hPa. c. 示值修正值的最大差值绝
19、对值不得超过4hPa, d. 空盒气压表的空盒组传动系统和指示部分应连接牢固,无松脱和摩擦现象e. 当空盒气压表倾斜45时,轻击表身,指针位置的改变不得大于士O.5 hPa. f. 当正、反向转动调节螺丝时,指针的位移量不得小子40hPa。g. 空盒气压表的刻度盘麦丽应呈白色,刻线清晰,无划痕缺陷h. 指针J;Y.平直,具有弹性,末端应扭转90角,且与刻度盘表面垂直,指针与度盘表面间距为o.3 I. 0 mm. D2. 2 空盒气压表应送有关部门检验,检验周期为1年,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前送检。a. 空盒气Ji表被剧烈震动过,或对示值有怀疑。b. 气?金气lli友的读数与气象站水银气压表的气压相
20、比较,经过示值修正后,其差值超出土2.6hPa.I I I 地点二小掠子日期z1989年9月2日号码组别比较时间h min 8 50 51213 2 9 01 53631 2 1 70401 2 1 52223 2 l 58486 2 l 8 53 64946 2 9 04 GB 1252 6 9 0 表DI温度表比较记录读数t() 19 4 19.4 19. 2 19 2 19. 4 19. 0 19. 4 19. 2 19. 4 19. 0 19.2 19. 2 检验者z亟皇记录者g张远航修正值tt+cl M, 0 1 19 3 0 1 19 3 o.o 19. 2 。19.2 0.0 1
21、9. 4 口,019. 0 o. l 19.3 o. l 19. I +o. 1 19.5 +o. i 19. l 0.0 19. 2 。19. 2 中数C 果用记住19. 3 19 2 19.2 选用19. 2 选用19.3 19 2 1 !l , 地点2气象站:纬度,35。屿F商程:1734m GB 125 2 6 9 0 表D2空盒气压表与水银气压表比较记录检验者李途记录者:马力日期1989年9月6日水银气压表受比空盒气压表比较时间组号符号No.790148 号码t P0(hPa) a,t 21. 4飞C10278 21. 4 842.9 0 20 2 64 P, 838. 7 hPa
22、10264 21. 4 832 2 -0 10 0 71 0 30 15707 21. 4 834 I 一010 0 31 !5h30min I 2 93 10364 21. 4 836.3 0 30 I. 90 A o. 80 10371 21. 4 835 4 0 10 J. 54 AH 0.27 p 834 40 t 21. 4 10278 21. 4 c 842.7 0 20 2.64 P, 838. 6 hPa 10264 21. 4 832.3 一O.ID o. 71 0.30 15707 21. 4 834. 2 O. JO 0.31 !5h30min I 2.93 10364
23、21. 4 836. I 0.30 J. 90 0 80 10371 21. 4 835 2 o. 10 J. 54 6H 0 27 p 834.30 t 21. 5 10278 21. 5 843. 1 一0.202. 64 P, 838 8 hPa 10264 21. 5 832 4 一010 一o.71 一030 15707 21 5 834. 1 0 JO 0. 31 15h30min II 2. 93 10364 21. 5 836.5 0 30 J. 90 6 0.80 10371 21. 5 835 3 一010 I. 54 6H 0 27 p 834. 50 号码中数(hP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2526 1990 远程 光电 测距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