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N 034.1-1997 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 第1部分 物理层技术规范.pdf
《YDN 034.1-1997 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 第1部分 物理层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N 034.1-1997 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 第1部分 物理层技术规范.pdf(1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YDN 034.1-1997 前去一口YDN031997在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规范总标题下,包括以下4部分=第1部分(YDN034.1-1997):物理层技术规范z第2部分(YDN034.2-1997):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g第3部分(YDN034.3-1997):第二层基本呼叫控都技术规范:第4部分(YDN034.4-1997):补充业务技术规范。本文件是标准的第1部分,主要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建议1.430(1993)和1.431(1993)编制的,部分技术内容与这些医陈建议等效。本部分标准主要规定了zISDN基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一第1层特性和ISDN-次群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一第
2、1层特性。本技术规范于1997年由原邮电部批准,后来根据通信网络和电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又做了补充修订,于2仪浴年正式发布。本标准的附录A、队G为提示性附录,附录B、C、D、E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原部电部科学技术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2信怠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杜森王彦芳任晓明唐蔚云III 1 范围邮电技术规定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规范第1部分z物理层技术规范YDN034.主-1997本标准规定了ISDN基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一第1层(物理层)特性和ISDN一次群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一第1层(物理层特性。本标准是ISDN网中各类网络终端例T1和NT2)以及ISDN终端设备基
3、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和一次群速率用户-网络接口第1层的互连、运行维护、设备设计、网络规划和验收测试的技术依据已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原邮电部通信技术标准:YDN 034.2-1997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理国家标准:GB 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递信数字网络接口标准ITU-T建议:1.430(1 1/95) 基本用户一网络接口第一层规范ITU-T建议:1.431(03/93) 一次群速率m户一网络接口第一层规范口U-T建议:1.43
4、1(循序7)一次群速率m户一网络接口第一层规范(订正)U-T建议:1.412(11/98) 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接口结构和接入能力ITU-T建议:M.36(10月2)ISDN的维护管理原则口U-T建议:M.3岳02(10/92)ISDN仍维护管理原则对用户装置的应用U-T建议:M.3604(1O月2)ISDN的维护管理原则对墓群接入的应用口飞J-T建议:G.1l7(02序。传输对地平衡概貌ITU-T建议:G.703(H四8)系列数字接口物理层特性1TU-T建议:G.704(10月份用于1544,岳312.2048, 8448和44736kbitls同步系列串贞格式U-T建议:G.706(9l
5、) 对建议G.703的增补s关于基本帧定位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患产业部1997-但-18批准1997-03-01实施YDN 034.1-1997 第一篇基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一第1层(物理层规范3范围本第用于在U-T建议1.412中所定义的基本速旦在接入(BRI)接口结构中,规定的S或T参考点处的用户一网络接口的第1层物理层特性包括以下两点。(1)基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参考配置该接口的参考配置在U-T建议1.411中规定,本规范引用该建议部规定,并在图1中重新绘出,在离1中标注了传输媒体用户倒U接口符号。a E干E斗uQ一参考点口功能经TElo ISDN标准终端NTl,
6、第1类到络终端NT2,第2类网络终端王可能是PABX.LAN. Router等TE2,非ISDl喝标准终端TA:终端运配器TJ 图1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在留1的参考配置中,当不用N2时,E室接与NTl相连,S参考点和T参考点重合,也可称基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并标为S汀。在本规范中,NT用于表明终接的第1层的网络NTl和N2功能组:ItE用于表晓E1、A和E2功能组。但在8.2节中,NT表示基本速率接入接口的第1层网络侧;U1王表示基本速率接入接口的第1层终端债。注z在工程标注上,基本速率一用户网络接(.:JS参考点和T参考点可分郑标注为S。秘. PYO 。(2)基本速率用户网络接
7、口第一层(物理层)的服务特性、运用方式、布线类型、功能特性、接口规程、第1层的维护、电气特性、接口供电、接口连接器接点分配分别在本规范的第4-第11章和附录A、B、C中绘出。2 YDN 034.1-1997 4 服务特性4.1 出物理媒介所要求的服务基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的第1层要求平衡的金属传输媒介,每个传输方向使用一对平衡的金属线对,每个传输方向能提供192届itl蚕传输能力。4.2 向第2层提供的服务第1层向第2层和管理层提供下述服务。4.2.1 传输能力第1层以适当编码的比特流为B-透露鲁和D-l莲路提供传输能力及有关定时与同步的功能。4.2.2 激活/去激活第1层提供信令能力和必要的
8、规程,以便使用户E和f或NT在需要时能够去激活,并在需要时再激活,激活和去激活的程序在8.2节中规定。4.2.3 D-通路接入第1层提供信令能力和必要的规程,以便使E在按照序而又满足b通路信令系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接入D-遥路的公共资源。D-通路接入控制程序在8.1节中规定。4.2.4维护第1层提供指令能力、相关规程和一些第1层的必要功能,使之能执行维护功能。4.2.5 状态指示第1层向较高的各层提供第1层状态的指示。4.3第1层与其他实体阔的原语原语以抽象的方式说明第1层和其他实体问信怠的逻辑和控制情况,它盟军不规定也不强制各实体或各接口的实现过程。表1绘出了通过第1层和第2层之间界面或商
9、管理实体的各原语以及与这些原话有关的参数值注0注z有关各原语的句法和使用的描述,参见U-T建议X.211和本规范第8章中有关说明e表I与第1层梅关的各原语具体名称参数信息单元内容。萨ificname)(parame华er)i类属名称请求指市优先权信息单兀(Message uint content) (Generic) (R田IU目(量监i国也on)指示符(Message田t)阳。口走yindi国阳对LI令.yL2PH-DATA X X 第2层同层间信息注。(注2)PH-AI立1VJ:zX X 3 YDN 034.1-1997 续表1具体名称参数信息单元内容(S严,ificname) (Par扭
10、曲。类属名称请求指示优先权信息单元(Messag田ntcontent)(Generic) (R吨U白。(Indication) 指示符。(essage祖国心(Priority indicator) PH-DEACVA:军X M_Ll MPH-ERROR X X 差错或从先前报告过的差错恢复的类型MPH-AC1VATE X MPH-DEACVA:E X X 如IPH-INFORMATIONX X 连接i新开注21 PI王DATA请求(pH-DATAR吨U目。是指第一层和第二层l司为接收数据的基础协商。2优先权指示仅用于请求类型。3符号X表示存在d.表示不存在。5 运用方式点对点和点对多点两种运用
11、方式均由用户一网络接口的第1层辛辛性提供。在本规范中,这两科运用方式只适用于该接口的第1层规程特性,而对较高层的运用方式不加任何限制。5.1 点对点运用在第1层的店、对点运用即在S或T或srr参考点上,任何时闵在传输的每个方向上只有一个信源发信机和个信宿(接收机处于工作状态(这种运用与一个特定布线配置中可提供的接口数无关,见第6章。5.2 点对多点运用在第1层点对多点的运用允许在S或T或S厅参考点上有一个以上始TE(信源和信宿对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如第6章中,可以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布线配置来提供多点运用方式。6 布线配置类型用户网络接口的电特性是根据用户所在地可能存在的各种布线配置的某些设想确定的
12、注。这些设想分为两个主要配置描述:6.1节和6.2节。图2-4表明了在用户所在4 YDN 034.1-1997 地布线的一般参考配置。注2本章中所绘出的连接电缆长度是基于6.5.2.2节测试用仿真线提出的。6.1 点对点配置一个点对点布线配置是指在一个交换电路注1上有一个信源(发信机和一个信宿(接收机互格连接。注言交换电路tJ(S总线是指自互连电缆、放大器或中继器(如果有的话、互连电缆上的插接件以及连接软线和连接其上的它所组成的整体。(a)连接配置连接配置如图2所示。连接软线IA 7皿I注1播接件i注R 终接电阪(10.)E 电接口互逞电缆B 当终接电应征主主)在NT,!,s守,忌的位置A 当
13、终接电.!l.(TR)在NT中军寸.IAO的位置注2见6.5节d , 留2点对点连接配置切工作方式z点到点四线全双工。(c)交换电路的要求插接件/注1连接软线运3m注点对庭、钓传输距离(dl),在使用仿真线测试时要求为。-1仪励n,为了能达到1仪)()血的要求,与在96届z频率,点上传输衰减和环路往返传输时延育关,为了满足d,最大可达10m的吕标,其要求如下z在96四z频率点上允许互连电缆的最大传输衰减(b96kH必比国z乏主6dB注l注g如果交换电路中有放大器或中继器,则位于放大器或中继器两锚的每段互连电缆在96挝王z频率点上所允许民最大传输衰减不应大于6dBo允许最大往返传输时延T,(交换
14、电路往返时延).见表2。考虑到码的最小距离可能为伽苔,而最大为1000血,接口承受往返传输对延在)应适应这种要求。表2中绘出了交换电路(S总线)各种因素引入时廷的分配a5 YDN 034.1-1997 表2点、对点配置时延分配点对点配置交换电路状时廷生成段落时延分配况Z王发送帧定位比特使比接收帧定位比特3延,= 5.2sx2= 10.4lls 不存在放大两个标称比特殊问必见7.4节。取z,=10.4 器或中继器四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码兀栩位偏差也国=52sx(-7%)=-).36勾18d,=O (一个标称码元豹79品,见10.2.3节),取:f,u= -0.4阳觅图2)毛=10.4斜叫-).
15、4阳)=10指标要求值2应能适应l;=知+飞u取=毛=10如TE发送帧定位比特(F)比接收核定位比特(F)廷,= 5.2Ilsx2=10.4!lS 迟两个标称比特时间知(觅7.4节。取z,=1 0.4!lS 不存在放大E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搁码元相位偏差飞utAu=5.2sxl5%= 0.78!lS 器或中继器一个标称码元的+15%.见10.2.3节。取z且,=0.78sd,=I000血连接电缆,差接伶及连接软线在%泣如允许引L =14.8Ils 觅图2)入的最大时延飞。取,L=14.8如指标要求值2应能适应在=号令飞u+飞究=10.4乒s+O.78抖抖14.8s=25.98取,.社=26!l
16、STE发送帧定位比特(F)比接枚帧定位特侄延M = 5.2Ilsx2=!O.4s 迟两个标称比特时间,(见7.4节)0取z飞俨=10.4届TE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码元稳住偏差如飞u=5.2IlsxI5%= 0.78 具有放大器一个标称码元的+15毛,见10.2.3节。取z:.u=0.78阳或中继器为NT和罩之间的距离(连接电缆96四z往返时d, =lOOOm 延(10件叶,握主要件和连接软线)以及放大器或终L+-R=52斜sx6=31.2阳见002)继器所需的处理时郎,共允许最大6个比特往返时延飞啤取=飞.=31.2 指标要求值2应能适应i;=tAF+飞u+LR毛二10.4.+0.78.+3
17、1.2.=42.38沪S耳!l_,兔=42阳6.2 点对多点配置一个点对多点布线配置允许在一个交换电路注上把一个以上的信源连到同一个信宿土,或者挖一个以上的信宿连到同一个信源上。这种分布系统的特点是它们不包含执行功能的有源逻辑元件。点对多点布线配置有短无源总线和延长的无源总线两种配置。注,交换电路(5总线)是指由至连电缆、豆连电缆上的摇接件以及连接软线和连接其上的E以及放大器或中继量是如果有的话)所组成的整体。6.2.1 短无源总线短无源总线不允许有放大器或中继器存在。(的点对多点短无源总线布线配置,与NT配合织成的交换电路的连接电缆上可接6 YDN 034.1-1997 入的TE为8或4个,
18、可沿连续电缆(S总线任意布放,其编号为如7或0-3.原则上NT也可沿连接电缆任意布放(见图匀。(2)连续配置连接配置如图3所示。互连电辈辈注3R终接电缸。仅10)I 电接口俨-气:阳i注*d, B 当终接电担骂。在NT5m允许引入的最大对延缸。取,=O.35如觅图4)连接电缆(d,段幸耳其上局摇接伶在%旺Iz频电f5.2抖.750 用于发送和接收的线对的创fz频点上的特性阻抗。CL 6OdB 在任一线对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的功能的任意两线对间,终接lQ电阻,在96kHz频点上的近端和远端串音防卫度。R 43dB.近端串音衰减在1MHz应62础。6.5.2.2 测试用仿真线为了一致性测试(电气特性
19、见第10章,接口供电见第11章)的需要在表6中规定了互连电缆仿真线参数。11 YDN 034.1-1997 表6测试用互连电缆(8总线仿真线参数参数黯电容电缆低电容电缆R(96kHz) 1俗llIkm1捡nC(1k:1王z)12OnF1km 3位lFlkm骂王9岳届z)750. 15区主导线直径。.6mmO.6mm 应当指明,表岳中规定互连电缆参数是为绞一测试标准雨规定的,实际工程使用的互连电缆可能与其有差异,因此,长度、TE接入的数量和分布结构可能需要有一定购调整e互连电缆的长度与电缆的传输对延特性有关,相关的分析和规定见6.1节和6.2节。7 功能特性以下各节说明接口的功能。7.1 接口功
20、能7.1.1 B-遥路很-Ch础览。这个功能为每个传输方向提供两条独立的64kbtls通路,作为B-退路使用(如ITU-T建议I.412中所规定那样。7.1.2 比特定对(Bittiming) 这个功能提供192kbi仇的比特(信号单元)定时,使百三幸11NT能从成串的比特流中恢复信忌。7.1.3 8比特纽定时(8比特纽字节定时)(Octettiming) 这个功能为NT和E提供S泣王z8比特级(字节定肘。7.1.4 帧定位(Framealignment) 这个功能提供使NT和TE恢复时分复用各通路的信息。7.1.5 D-通路(D-Ch四nel)这个功能为每个传输方向提供一条16kbitls比
21、特率的D-通路,如ITU-T建议1.412所规定。7.1.6 D-通路接入规程(D-ch四nel缸cessprocedure) 规定这个功能以使各卫能以一定颇序控制方式接入b通路的公共资源。这些规程包括在NT至TI王方向上比特率为16kbitls的一条D-返回通路。有关D-J运路接入各规程的规定见8.1节。7.1.7接口供电(Powerfeeding) 这个功能提供通过接口传递电源的能力和连接指示。一个典型的应用中,比如说,本地供电故障的情况下,为保持一个基本的电话业务,应能从NT向E供电在某些应用中,供电能力的详细技术要求包含在第11章中)。7.1.8 去激活(Deactivation)规定
22、这个功能是为了使E和NT在没有呼叫进行时处于低功耗状态。对于自电源l(PSl)通过接口供电的各TE和对于自网络远程供电的各NT,去激活使之进入低功耗方12 YDN 034.1-1997 式供电状态觅第11章。在8.2节中规定了去激活发生的各规程和各精确的条件。7.1.9激活(Activation)这个功能恢复E或N的全部功能,它们在去激活期间可能己处在低功耗状态,无论是正常的或是受限的电源状态,激活使它们恢复到正常耗电工作方式见第11章)。在8.2节中规定了激活发生始规程和精确条件。7.2交换电路(Interch姐gecircuits)注I两个交换电路,每个传输方向一个即回线全双工),用来通过
23、接口传递数字信号。所有在7.1节中描述的功能,除了供电功能外,都将采用7.4节中所统定舵数字复用信号结构来完成。注2交换电路是指由互连电缆(S总线、互连电缆上约插接件以及连接软线、E放大器或中辈辈泰如果有的话所组成的整体。7.3连接/切断指示(Conn四时届四onnected坠dication)均有无供电是一个TE确定它是否在接口上连接f切断的到掘。按照YDN034.2中按这幸亏规程对TEI(终揭端点标识符)的指配是必须幸亏。对E的供电允许有以下3种方式(见8.2.3节表12、13、14如一一通过接口也接口电源向TE提供工作电源,并能检测接口电源l(PSl)或电源2(PS2为一一-本地电源直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N 034.1 1997 ISDN 用户 网络 接口 规范 部分 物理层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