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1196-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pdf
《EJ T 1196-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J T 1196-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20.30 EJ F 40 备案号:17247-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 1196-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 for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 lurics survey on in-situ leaching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s 2005一12一12发布2006-05-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EJ!T 1196-2005 目次前言. . . .- . II l 范围.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1 2 目的任务和应用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前期准备. . . . . . . . . . - . . . . . 1 4 仪器测试与维护. .,. . . . . . . . . . 1 5 野外工作.2 6 数据处理. . . .4 7 资料解释. - .4 8 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5 附录A(规范性附录)音频大地电磁测点工作表格式. -.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检查点误差统计计算表格式.8I EJ/T 1196-2005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
3、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前言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二四三大队、核工业北京地质研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余水泉、张吉恒、王殿学、程纪星、刘裕华.II EJ/T 1196 2005 地浸、岩型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浸砂岩型铀矿音颜大地电磁测量的目的任务、方法技才宅、资料处理与解释等。本标准适用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天然源和混合源型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工f乍。煤田、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勘查中的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可参照使用。2 目的任务和应用条件2. 1 目的任务探测沉积盆地盖层中砂岩层(砂体的空间分布、厚度和理深:推断盆
4、地基底的起伏形态、埋深:推断断裂构造的展布、规模及特征,为勘探工程的布置提供依据。2.2 应用条件应用条件如下:a) 测区内有明显、稳定的电性标志层,地层有足够的厚度和较显著的电性差异zb) 测区内电磁干扰比较平静或可抑制,各种人文干扰不严重或可识别。3 前期准备3. 1 资料收集应系统收集工作区地质资料、物探(含物性资料、化探资料和测绘资本f(含地形图、三角点资料等).重点收集钻孔资料、电测井资料.3.2 野外踏勘野外踏勘应了解施工条件(地形、交通、居民点分布、气候等).调查Z才测量有影响的干扰源。3.3 模型试验利用收集到的岩石物性等综合资料,拟定测区地电模型,进行正反演#-算,研究所需探
5、测的主要电性标志层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曲线上显示的特征及探测的可行性,合理设计观测频段、观测装置等参数。3.4 测网布置3.4. 1 型IJ网布置要求3.4. 1. 1 测线方向应垂直于区域主要构造走向.3.4. 1. 2 测区内如有地震测线、电测深点、钻孔等,测线应与其重合或靠主丘.3.4. 1. 3 测线应避开城镇或大的居民点.3.4. 1. 4 在解决特殊地质问题时,测线、测点距应根据需要加密,3.4. 1. 5 测线应延伸到盆地边缘,并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观测点。3. 4. 2 丑IJ网布置内容3.4.2.1 面积测量时,设计的测线距和测点距见表103.4.2.2 剖面测量时,测点距不宜超过
6、o.2kmo 4 仪器测试与维护4. 1 仪器测试4. 1. 1 仪器道间平行测试野外测量仪器每一个月至少应进行一次平行测试,两道问测试结果的均方相对误差应不大于2%0EJ/T 1196-2005 4. 1.2 仪器一致性检查同一测区如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仪器同时测茧,测量前和l测量结束后应在同一点上采用相同观扭装置进行一致性对比,应有80克以上频点的测量结果均方相对误差不大于8%.表1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测网布置表比例尺测线距测点距km km 1:10000 0.1 0.04-0.05 1:25000 0.25 0.05-0.1 1:50000 0.5 0.1-0.25 1: 100000 1.
7、0 0.25 4.2 仪器维护4.2. 1 仪器应建立检测、维护记录的档案。4.2.2 野外工作期间,如遇仪器发生无法排除的故障,应立即停止野外观测并送回基地修理。4.2.3 磁传感器(此下简称磁棒)在搬运、理设过程中应轻装、轻放,避免撞击。5 野外工作5. 1 方法试验5. 1. 1 要求5. 1. 1. 1 方法试验应在工作区现场野外数据正式采集之前进行。5. 1. 1. 2 试验地点应选择地质情况清楚且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地段,如己知钻孔处、已知地质剖面地段,位置选择应符合5.2.6的要求.5. 1. 2 内容5. 1.2. 1 叠加次数叠加次数试验应分不同频段进行,在每个频段上,逐次增加叠
8、加次数,观察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直到曲线圆滑连续,无畸变频点为止,最后的叠加次数就是该频段上的最少叠加次数。5. 1. 2. 2 收发距收发距试验至少应选择三个不同的收发距进行,在保证能够接收到高于噪声信号的前提下,尽量加大收发距。5. 1. 3 方法试验有效性评价根据方法试验所得到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己知地球物理模型的一致性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5.2 点位选择5.2. 1 测线与测点应按设计书规定进行布置,测线或测点位置的移动应不超过线距或点距的20%。5.2.2 测点平面坐标和l商程应采用GPS实测,定点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5.2.3 当测区范围内发现有意义的异常或曲线出现异常或不连续性时
9、,应及时加密测线、现点或进行重复观测,保证至少应有三个测点通过异常部位.5.2.4 测点不宜远在山顶或狭窄的深沟底,应选周围开阔,至少是两对电极范围内地面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与极R之比小于10%的地方布点。5.2.5 选择测点时应考虑布极范围内地表土质的均匀程度,不应将测点敷设在明显的局部电性不均匀体旁。5.2.6 所选测点应远离电磁干扰源,一般要求如下:a)距大工厂、矿山、电气铁路、电站2km以上:b) Rfl广播电台、雷达姑、高压电力线lkm以上,c) Mfl繁忙公路200m以上。2 EJ/T 1196-2005 5.3 观j9IJ装置敷l!:5.3. 1 观测频段中若有需要发射场源的频段,
10、应布设人工场源。场源布置在地形平坦的位置,场源的两个方向应互相垂直。5.3.2 测量时宜采用十字型装宜:水平方向的两对电极分别和两个磁棒互相垂直敷设,其方位偏差不大于3.水平磁棒顶端N!中心点应不小于5m。5.3.3 接收电极距应根据观泪信号强弱和I噪声水平米确定.-般在15m-300m之间选择,如狈点周罔地表起伏不平,应按实现水平Rfl布极,极距误差应小于1%。5.3.4 电极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MQ.在沙漠、戈壁、高阻岩石露头区,应采用电极四周垫士、周围浇水来降低接地电阻。5.3.5 电极埋入土中深度应不小于20cm.保持与土壤接触良好,两电极理设条件应基本相同:不应埋在树根处、流水旁、繁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J 1196 2005 砂岩 铀矿 音频 大地 电磁 测量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