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J 10-19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
《GBJ 10-19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J 10-19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df(20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年 月 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 号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 自 年 月 日起 该规范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现予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 号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局部修订的规定 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
2、起 该规范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现予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通知建标字第 号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要求 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对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改名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为国家标准 自一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于一九九一年六月三十日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管理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五日修订说明本规范系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通知 由我部负责主编
3、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进行修订而成自 年原规范试行以来 规范修订组按计划要求 组织了全国设计 科研和大专院校等有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调查实测工作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借鉴了国外的先进规范和经验 并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经反复修改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八章和十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按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的规定 采用了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修订了材料强度的取值 全面改进了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补充和修改了斜截面 扭曲截面承载力 受冲切和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以及疲劳强度验算 完
4、善了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 裂缝宽度和刚度计算方法 修改了钢筋的锚固长度 补充了剪力墙 叠合式受弯构件 深梁 预埋件的设计与构造 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等内容 删减了原规范中一些不常用的有关规定 按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的规定修改了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本规范的施行 必须与按 年国家批准发布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制订 修订的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各种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规范配套使用 不得与未按 制订 修订的国家各种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规范混用为提高规范质量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 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 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以便今后
5、修订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九八九年三月目录主要符号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材料第一节 混凝土第二节 钢筋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第三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件计算规定第四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第一节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般规定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第二节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三节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第四节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第五节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第六节 疲劳强度验算一般规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五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一节 抗裂验算第二节 裂缝宽度验算第三节 受弯
6、构件挠度验算第六章 构造规定第一节 一般规定伸缩缝混凝土保护层钢筋的锚固钢筋的接头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件的构造规定一般要求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第七章 结构构件的规定第一节 板第二节 梁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及箍筋纵向构造钢筋第三节 柱柱的计算长度纵向钢筋及箍筋形柱第四节 剪力墙一般要求承载力计算配筋要求第五节 叠合式受弯构件一般规定承载力计算抗裂验算钢筋应力及裂缝宽度验算变形验算构造规定第六节 深梁一般要求承载力计算配筋要求第七节 牛腿第八节 预埋件第九节 预制构件的接头及吊环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材料第三节 框架梁承载力计算构造要求
7、第四节 柱框架柱绞接排架柱第五节 框架节点及预埋件第六节 剪力墙承载力计算构造和配筋要求附录一 原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混凝土标号与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各项强度指标的换算关系附录二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一 一般规定二 受压构件三 受弯构件四 局部构造钢筋五 局部受压附录三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方法附录四 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近似计算方法附录五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近似计算方法一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二 双向偏心受拉构件附录六 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附录七 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附
8、录八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不需作挠度验算的最大跨高比附录九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附录十 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附录十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主要符号材料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混凝土剪变模量混凝土泊松比钢筋弹性模量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边长为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边长为 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边长为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设计值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标准值 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设计值施工阶段的混凝土轴心抗压 抗拉强度标准值普通钢筋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普通钢筋的抗拉 抗压强度设计值预应力钢筋
9、的抗拉 抗压强度设计值作用和作用效应轴向力设计值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轴向力值后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钢筋的合力构件的截面轴心受压或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轴向力作用于 轴 轴的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受弯构件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扭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由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混凝土中的主拉应力 主压应力
10、疲劳验算时受拉区或受压区边缘纤维混凝土的最大应力 最小应力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纵向普通钢筋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应力或等效应力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受拉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在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混凝土的剪应力考虑裂缝宽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几何参数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 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 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矩形截面宽
11、度 形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形或 形截面受拉区 受压区的翼缘宽度圆形截面的直径或钢筋直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轴向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的距离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距截面高度截面有效高度形或 形截面受拉区 受压区的翼缘高度回转半径曲率半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计算跨度或计算长度沿构件轴线方向上横向钢筋的间距 或螺旋筋的间距 或箍筋的间距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换算截面重心 净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的距离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受压区合力点之间的距离构件截面面积构件换算截面面积构件净截面面积受拉区 受压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受拉区 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
12、面积在受剪 受扭计算中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同一截面内各肢竖向 水平箍筋的全部截面面积同一弯起平面内非预应力 预应力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钢筋网 螺旋配筋或箍筋范围以内的混凝土核芯面积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净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截面惯性矩换算截面惯性矩净截面惯性矩计算系数及其它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偏心受压构件考虑挠曲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截面的剪跨比摩擦系数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竖向箍筋 水平箍筋或竖向分布钢筋 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间接钢筋或箍
13、筋的体积配筋率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 特制订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 不适用于轻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第条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规定的原则进行制订的 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是按照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的规定采用第条按本规范设计时 荷载应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的规定执行 材料
14、和施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结构抗震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规定在特殊地区或特殊环境下的结构设计 尚应符合专门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二章 材 料第一节混凝土第条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的立方体试件在 龄期 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注 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符号 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当按本规范的各项规定进行设计但仍须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混凝土
15、标号配置混凝土时 其相应的强度标准值和各项设计指标应按本规范附录一的规定采用第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当采用 级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当采用级钢筋以及对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当采用碳素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注 当采用山砂混凝土及高炉矿渣混凝土时 尚应符合有关专门规程的规定第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应按表 采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表强度种类 符 号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心抗压弯曲抗压抗拉第条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采用混凝土强度设计值表强度种类 符 号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心抗压弯曲抗压抗拉
16、注 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 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 当构件质量 如混凝土成型 截面和轴线尺寸等 确有保证时 可不受此限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有关专门规定取用第条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 应按表采用混凝土弹性模量表混凝土强度等级 弹 性 模 量第条混凝土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乘以相应的疲劳强度修正系数 确定 修正系数 应根据不同疲劳应力比值 按表 采用疲劳应力比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构件疲劳验算时 截面同一纤维上的混凝土最小应力及最大应力不同值时混凝土的疲劳强度修正系数表注 表中系数仅适用于承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构
17、件 对于中级工作制吊车的混凝土疲劳强度修正系数 应按表中数值乘系数 采用 但相乘后的数值不得大于如采用蒸气养护时 养护温度不宜超过 如超过时 应按计算需要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提高第条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 应按表 采用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表混凝土强度等级第条当温度在 到 范围内时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可采用 以每摄氏度计混凝土泊松比 可采用混凝土剪变模量 可按表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 倍采用第二节钢筋第条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 应按下列规定选用一 普通钢筋宜采用 级 级 级热轧钢筋和 级冷轧带肋钢筋 也可采用冷拉 级 钢筋和乙级冷拔低碳钢丝二 预应力钢筋宜采用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和热处
18、理钢筋 也可采用冷拉 级钢筋对中 小型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 宜采用 级或 级冷轧带肋钢筋 也可采用甲级冷拔低碳钢丝注 普通钢筋系指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碳素钢丝和刻痕钢丝系指国家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中的光面和刻痕的并经消除应力的高强度圆形钢丝第条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的保证率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 对普通钢筋用 表示 对预应力钢筋用 表示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 对 级冷轧带肋钢筋以及乙级冷拔低碳钢丝用 表示 对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 热
19、处理钢筋 级和 级冷轧带肋钢筋以及甲级冷拔低碳钢丝 表示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 采用 钢丝 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 采用钢筋强度标准值表种类 或 或 或热轧钢筋级级级级种类 或 或 或冷拉钢筋级级级级冷轧带肋钢筋热处理钢筋注 级 钢筋系余热处理钢筋钢丝钢绞线强度标准值表种类 或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甲级 组 组乙级钢绞线二股三股七股注 钢绞线直径 系指钢绞线截面的外接圆直径 即国家标准 中的公称直径 中的公称直径表中括号内的数值系根据国家标准 生产 现尚在延期使用的钢绞线直径及其对应的强度标准值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经机械调直后 强度标准值应降低第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或 及
20、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或 应按表 采用 钢丝 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 或 及钢线 钢绞线抗压强度设计值 或 应按表采用钢筋强度设计值表种类 或 或热轧钢筋级级级级冷拉钢筋级级级级冷轧带肋钢筋钢筋热处理注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 时 仍应按 取用 其他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 时 仍应按 取用 对于直径大于 的 级钢筋 如经冷拉 不得利用冷拉后的强度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时 光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取用 变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 取用成盘供应侥 级冷轧带肋钢筋经机械调直后 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1、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 每种钢筋根据其受力情况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钢丝钢绞线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表种类 或 或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甲级组别 组 组乙级用于焊接骨架和焊接网时用于绑扎骨架和绑扎网时钢绞线二股三股七股注 冷拔低碳钢丝用作预应力钢筋时 应按表 规定的钢丝强度标准值逐盘进行检验 其强度设计值应按甲级采用 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可按分批检验 并宜用作焊接骨架 焊接网 架立筋 箍筋和构造钢筋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经机械调直后 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 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当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不符合表 的规定时其强度设计值应进行换算表中
22、括号内的数值系根据国家标准 生产 现尚在延期使用的钢绞线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第条钢筋弹性模量 应按表 采用钢筋弹性模量表种类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级钢筋 级钢筋 级钢筋 热处理钢筋 碳素钢丝 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助钢筋冷拉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刻痕钢丝 钢绞线注 钢绞线也可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第条钢筋的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疲劳强度设计值表疲劳应力比值级钢筋 级钢筋 级钢筋注 当纵向受拉钢筋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接头时 其接头处钢筋疲劳强度设计值应按表中数值乘以系数级 钢筋需经试验验证后 方可用于需作疲劳验算的构件预应力钢筋的
23、疲劳强度设计值种类冷拉 级钢筋冷拉 级钢筋冷拉 级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注 当预应力钢筋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接头的冷拉 级 冷拉 级钢筋时 其接头处预应力钢筋的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中数值乘以系数当 时 不必验算钢筋的疲劳强度冷拉 级 钢筋需经试验验证后 方可用于需作疲劳验算的构件第三章基本设计规定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 采用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第条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类一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
24、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 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第条结构构件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一 承载力及稳定 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 包括压屈失稳 计算 在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复和滑移验算处于地震区的结构 尚应进行结构构件抗震的承载力计算二 疲劳 直接承受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应进行疲劳强度验算 承受中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宜进行疲劳强度验算 但某些承受中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根据使用情况和设计经验可不作疲劳强度验算 承受轻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可不作疲劳强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J 10 1989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