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771-2010 滚动轴承 铁路机车轴承.pdf
《GB T 25771-2010 滚动轴承 铁路机车轴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771-2010 滚动轴承 铁路机车轴承.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 1. 100.20 J 11 道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5771-2010 滚动轴承铁路机车轴承Rolling bearings-Bearings for railway locomotive 2010-12-23发布2011-06-01实施数E马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U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jTC98)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GB/T 25771-2010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2、z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成都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荣军、宋世勇、崔传荣、庞伟。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苏敏、贾秋生、郭宝霞、李勇、徐玲玲、于清成。I G/T 25771-2010 滚动轴承铁路机车轴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机车用滚动轴承(以下简称轴承)的分类、代号方法、结构型式、外形尺寸、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防锈包装及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时速不大于160km/h条件下使用的轴承,供轴承生产、检验和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
3、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72-1993滚动轴承代号方法GB/T 283-2007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GB/T 307. 1-2005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公差(lSO492: 2002 , MOD) GB/T 307. 2-2005 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ISO1132-2: 2001 , MOD) GB/T 307. 3-2005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GB/T 3203-1982 渗碳轴承钢技术条件GB/T 41992003滚动轴承公差定义
4、(lSO1132-1 :2000 , MOD) GB/T 6930-2002滚动轴承词汇(lSO5593: 1997 , IDT) GB/T 7811-2007滚动轴承参数符号(lSO15241: 2001 , IDT) GB/T 8597-200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GB/T 18254-2002 高碳铅轴承钢GB/T 24605-2009滚动轴承产品标志GB/T 24608 2009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GB/T 25769-2010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JB/T 1255-2001 高碳锚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 2974-2004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J
5、B/T 5391-2007 滚动轴承铁路机车和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JB/T 5392-2007 滚动轴承铁路机车和车辆滚动轴承零件裂纹检查JB/T 6641-2007 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JB/T 7050-2005滚动轴承清洁度评定方法JB/T 7051-2006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JB/T 7361-2007 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JB/T 8881-2001 滚动轴承零件渗碳热处理技术条件TB/T 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锚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GB/T 4199-2003和GB/T6930-2002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6、4 符号GB/T 7811-2007给出的符号适用于本标准。GB/T 25771-2010 5 分类根据轴承在机车上安装部位的不同,轴承可分为:a) 轴箱轴承;b) 牵引电动机轴承;c) 牵引电机动抱轴轴承;d) 主发电机轴承;e) 异步电动机轴承;f) 辅助发电机轴承;g) 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轴承等。6 代号方法6. 1 轴承的代号方法应符合GB/T272-1993和JB/T2974-2004的规定。6.2 轴承的新旧代号对照参见附录C。6.3 轴箱轴承为加强型设计、4组游隙、套圈使用贝氏体洋火、保持架采用ZCuAHOFe3Mn2材料时,其后置代号E、SO飞勺c4飞Q可省略。示例:NU 22
7、32 WB 表示加强型设计、4组游隙、套圈使用贝氏体猝火、保持架采用ZCuA110Fe3Mn2材料、尺寸系列22、内径160mm的宽内阁单列圆柱滚子轴承。7 结构型式7. 1 轴箱轴承的基本结构型式见图1、图2、图302 E马、图1宽内圄单列圄柱潦子轴承NU型C Q 可图2带平挡圈的宽内圈单列圆柱滚子轴承NUHJ型Q 、图3内圄带单挡边的宽内圈单列圄柱滚子轴承NJ型7.2 牵引电动机抱轴轴承的基本结构型式见图40Q 、图4牵引电动机抱轴轴承7.3 其他部位的圆柱滚子轴承结构型式见GB/T283 20070 8 外形尺寸轴承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9 技术要求9. 1 材料及热处理9. 1
8、. 1 材料GB/T 25771-2010 9. 1. 1. 1 轴箱轴承套圈应采用符合TB/T3010-2001规定的电渣重熔或符合GB/T18254-2002规GB/T 25771-2010 定的真空脱气GCr18Mo高碳锚轴承钢制造。滚动体应采用符合TB/T3010-2001规定的电渣重熔或符合GB/T18254-2002规定的真空脱气GCrl5高碳铅轴承钢制造。9. 1. 1. 2 牵引电动机轴承、主发电机轴承和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轴承,其套圈和滚动体应采用符合TB/T 3010-2001规定的电渣重熔或符合GB/T18254-2002规定的真空脱气GCr15或GCr18Mo高碳锚轴承钢
9、制造。牵引电动机抱轴轴承应采用符合GB/T3203-1982规定的真空脱气或电渣重熔G20CrNi2MoA优质渗碳轴承钢制造。其他部位轴承套圈和滚动体应采用符合GB/T18254一2002规定的真空脱气GCr15高碳铅轴承钢制造。9. 1. 1. 3 保持架材料应符合产品图样及相应标准的规定,铜康保持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表l的要求。对于材料为ZCuAllOFe3Mn2的保持架,其杂质总量不应大于0.75%;对于材料为ZCuZn40Pb2的保持架,其杂质总量不应大于1.5%。表1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材料抗拉强度/硬度/Cu Al Fe Mn Pb Zn 如IPaHBW ZCuA110Fe
10、3Mn2 余量91l 24 12 二主4901l0150 ZCuZn40Pb2 5863 O. 2O. 8 二-O. 52. 5 余量二三2208090 _L一9. 1. 2 热处理9. 1. 2. 1 采用GCr18Mo轴承钢制造的轴箱轴承套固与采用GCrl8Mo或GCr15铀承钢制造的牵引电动机轴承、主发电机轴承和轮对空心轴驱动轴承套圈应采用下贝氏体等温洋火处理,滚动体应采用马氏体摔火、回火处理F其他部位的轴承套圈及滚动体应采用马民体洋火、回火处理。热处理硬度及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12552001的规定。9. 1. 2. 2 采用G20CrNi2MoA渗碳钢制造的牵引电动机抱轴轴承
11、套圈和滚动体的硬度及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8881-2001的规定。9.2 公差9.2. 1 轴箱轴承内圈的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9.2.2 轴箱轴承外圈的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9.2.3 其他部位轴承的公差应符合GB/T307.12005的规定。9.3 游隙9.3. 1 轴承的径向游隙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单位为微米单位为微米9.3.2 对于牵引电动机和主发电机用NH(NJ+HJ)型圆柱滚子轴承,其轴向游隙应符合表4的规定。GB/T 25771-2010 表4单位为毫米d 轴向游隙超过到60 o. 220. 38 60 100 o. 250. 50 100 150 o. 300.
12、 60 150 240 o. 400. 70 240 400 o. 500. 90 9.4 表面粗糙度轴承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307. 3-2005中相应等级轴承的规定。9.5 残磁轴承的残磁限值应符合JB/T6641 2007的规定。9.6 清洁度D180 mm的轴承,每套轴承含污量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JB/T7050-2005的规定;D180mm 的轴承,每套轴承含污量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9.7 互换性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外圈)应与外圈(内圈)、保持架和滚动体组成的分部件100%互换。9.8 寿命9.8.1 轴箱轴承的实车耐久寿命为安全运行8X105kmo
13、9.8.2 其他部位轴承的实车耐久寿命可根据不同车型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9.8.3 轴承台架模拟试验应满足相应车型的要求。9.9 裂纹轴承套圈和滚动体不应有裂纹。9.10 外观质量9. 10. 1 轴承套圈和滚动体的工作表面及配合表面不允许有烧伤、软点和脱碳,也不允许有毛剌、划伤、污迹、凹陷、锈迹、磕碰伤等缺陷。9. 10.2 铜保持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毛剌、凹陷、熔接痕迹、气孔或松散组织等表面缺陷。保持架最终表面要进行钝化处理,色泽应与原材料接近。9. 10.3 对于明接的保持架,哪合后不应有松动、锄头凹陷及保持架错位等缺陷,哪合面不应有压伤、划痕、锈蚀、裂纹、皱折、毛剌、锐边等缺陷,锄
14、头的形状应统一,其形状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9. 11 其他9. 11. 1 轴箱轴承、牵引电动机抱轴轴承的内圈应进行扩张试验,试验后的内圈进行磁粉探伤,不应有裂纹。经扩张试验后的内圈不得再使用。9. 11. 2 轴承内圈装配倒角应圆滑过渡,不允许有尖棱。9.11.3 用户对轴承有其他技术要求时,可与制造厂协商确定。10 检测方法10. 1 轴承零件硬度的试验按JB/T7361 2007的规定。10.2 轴承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的测量按GB/T307. 22005的规定。10.3 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按GB/T257692010的规定。10.4 圆柱滚子轴承轴向游隙按图5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固定内
15、圈,移动外圈至上下极限位置,两极G/T 25771-2010 限位置的读数之差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的实测值。图5圄柱滚子轴承轴向游醋测量示意图10.5 轴承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按JB/T7051-2006的规定。10.6 轴承残磁的测量按JB/T66412007的规定。10.7 轴承清洁度的评定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10.8 轴承台架模拟试验标准可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10.9 轴承套圈和滚子的磁粉探伤按JB/T5391-2007的规定,裂纹检查按JB/T53922007的规定。10. 10 轴承外观质量目视检查。10. 11 轴承内圈的扩张试验:采用偏心压力机将一表面硬度不低于车轴硬度的钢制锥形心
16、轴迅速挤压通过轴承内圈。钢制锥形心轴大端直径为d十O.OOld。扩张试验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11 检验规则11. 1 出厂检验11.1. 1 轴承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并附有合格证后方可出厂。11.1. 2 出厂检验的项目包括:a) 轴承的尺寸公差、旋转精度;b) 硬度;c) 表面粗糙度zd) 套罔和滚动体的磁粉探伤;e) 游隙;f) 清洁度;g) 残磁;h) 外观质量。11. 1. 3 轴承的尺寸公差、游隙、残磁、外观质量应100%检测。11. 1.4 套圈和滚动体应100%进行磁粉探伤检查。11.1. 5 轴承的旋转精度、硬度及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规则应符合GB/T24608-20
17、09的规定。11.1. 6 轴承清洁度的检验:a) 定性检查每周不应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套,抽检产品应全部合格;b) 定量检测每月不应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3套,抽检产品应全部合格。11. 2 型式检验11. 2. 1 轴承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试制的新产品定型时;b) 设计、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时;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 生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6 e GB/T 25771-2010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11. 2. 2 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先对出厂检验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771 2010 滚动轴承 铁路 机车 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