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773-2008 化学品.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pdf
《GB T 21773-2008 化学品.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1773-2008 化学品.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300; 11. 100 A 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学品GB/T 21773一2008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Chemicals-Test method of in vivo mammalian erythrocyte micronucleus 2008-05-12发布2008-09-01实施暂且轨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1773-2008 目。昌本标准等同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指南No.474(1997年)(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英文版)。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2、:一一增加了范围部分;一一计量单位改成我国法定计剂量单位;删除了OECD参考文献。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克明、侯粉霞、杨德一、李津、王春花、杨雪莹、张园、李宁涛。I G/T 21773-2008 OECD引言1.哺乳动物体内微核试验通过分析啃齿类动物骨髓和(或)外周血液样本中的嗜多染红细胞,用以检测受试物诱发的染色体或成红细胞有丝分裂器的损伤。2.微核试验的目的是鉴别可引起细胞遗传学损伤
3、的物质,这种损伤会导致含迟滞染色体片断或整条染色体的微核形成。3.当骨髓正染红细胞演变成为嗜多染红细胞时,其主核被排出,已形成的微核随后就留在无细胞核的胞浆中。由于这些细胞中缺少主核,故很易观察到。在染毒动物中有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出现频率的增加,是引起染色体损伤指征。4.该试验中常规使用啃齿类动物骨髓,因该组织中可产生嗜多染红细胞。如果已证明某种动物的脾脏不能清除有微核红细胞,或己显示某种动物对检测能致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畸变的物质有足够的敏感性,则同样也可考虑检测其外周血的有核未成熟的(嗜多染的)红细胞。有很多判断微核的标准,其中包括微核是否存在着丝粒或着丝的DNA。有微核的未成熟的(嗜多染的)
4、红细胞的出现率是主要的终点。当受试动物连续染毒4周或更长时,外周血中的某些成熟红细胞也含有微核,这时外周血中成熟的(正染红的)红细胞数也可作为试验终点。5.哺乳动物体内微核试验特别适用于评价那些需要考虑体内代谢、药物代谢动力学和DNA修复过程诸因素的致突变危害。可上述诸因素在不同动物种属、不同组织和不同的遗传终点之间是有所不同。微核试验对于进一步研究体外系统己检测到的致突变作用也是有用的。6.如果有证据表明受试物质或活性代谢产物不能到达相应的靶组织内,则不适合使用本试验。E 1 范围化学晶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GB/T 21773-2008 本标准规定了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的范围
5、、术语和定义、试验基本原则、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的致突变作用。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着丝粒centromerm/kinetochore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体与纺锤丝联合的区域,以使子染色体有序地向子细胞的两极移动。2. 2 微核micronuclei 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末期,由落后染色体片断或整体染色体产生的,分离或附属于细胞主核的小核。2. 3 正染红细胞normochromatic erythocyte 成熟红细胞,因缺乏核糖体,可以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不成熟的嗜多染红细胞区分开来。2.4 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6、 erythrocyte 未成熟红细胞,处于发育中期,仍含核糖体,故可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成熟的正染红细胞区分开来。3 试验基本原则采用道当染毒途径使受试动物染毒。如使用骨髓样本,则在染毒后的合适时间将动物处死,提取骨髓,制片和染色。当使用外周血样时,则要在染毒后适当时间采血、制备涂片和染色,且最后一次染毒和细胞收获之间的时间要尽可能短。分析制片中存在的微核。4 试验方法4.1 准备4. 1. 1 动物种属的选择如使用骨髓样品,则推荐使用小鼠和大鼠,当然其他合适的哺乳动物也可使用。当使用外周血样,则推荐使用小鼠。但是,假如某种动物的脾脏不能清除有微核的红细胞,或己显示某种动物对检测能引起染色体
7、结构或数目畸变的物质有足够的敏感性,则此种动物可以使用。一般试验所用的动物应是初成年的健康动物。在试验开始时,动物的体重差异要小,同性别间不能超过平均体重的土20%。4. 1. 2 饲养条件试验动物房的温度应为220C士30C,相对湿度最好不超过70%,目标应该是50%60%(但清扫动G/T 21773-2008 物房时除外人采用人工照明,12h明,12h暗,交替进行。可喂饲常规试验室饲料,饮水不限。如果将受试物掺入饲料,应确保与受试物适当混合。动物可单独或少量同性别动物一起笼养。4. 1. 3 动物准备健康初成年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只动物都要有自己特有的识别记号。动物至少应适应试验
8、室条件5d。笼子的安放要尽可能减小位置造成的影响。4. 1. 4 受试物的准备固态受试物应溶解或悬浮于在适当的溶剂或赋形剂中,并尽可能在动物染毒前适当稀释。液态受试物质可直接染毒,或染毒前适当稀释后使用。如果没有稳定性资料证明可以贮存,则应使用新鲜配制的受试物。4.2 试验条件4.2.1 溶剂/赋形剂多剂量水平中所用海剂/赋形剂,都不应产生毒性作用,并且不应与受试物产生化学反应。如果使用未知的溶剂/贼形剂,应有证明其相容性的参考资料。建议尽可能首选水洛剂/赋形剂。4.2.2 对照每个试验中的每一种性别的动物,都应有同步进行的阳性和阴性(溶剂/赋形剂)对照。除受试样物的处理外,对照组动物的处置应
9、与处理组动物完全相同。阳性对照的染毒剂量水平应预期在体内产生的微核要高于本底值,其增高的程度要达到可以检出的水平。阳性对照剂量选择应使其阳性效应明显,又不使阅片者立即发现其为阳性对照片。阳性对照的染毒途径可不同于受试物,并可只采一个时间的样本。此外,如能得到,也可考虑使用与阳性对照化学结构相关的阳性对照物。阳性对照物举例见表10表1阳性对照物表化学品和CAS码甲磺酸乙酶CASNo. 62-50-0J 乙基亚硝基E尿CASNo. 759-73-9J 丝裂霉素CASNo. 50-07-7J 环磷酷胶c-水化合物)CASNo. 50-18-0CCAS No. 6055-19-2)丁三亚乙基密胶CAS
10、No. 51-18-3J 使用溶剂/赋形剂处理而其他处理与处理组相同的阴性对照。除非动物间的差异可以接受,且有微核细胞的出现频数有历史对照资料可以证明,否则阴性对照的每个采样时间应与处理组相同。如果阴性对照为一次性采样,则最适合的时间为首次采样时间。此外,如果没有历史资料或公认的对照资料证明所选的溶剂/赋形剂不引起有毒或致突变效应,则也应设未做处理空白对照。如使用外周血,染毒前的样品也可作为阴性对照,但仅适用于短期的(如13次染毒)外周血试验,且其结果应在历史对照的预期范围内。4. 3 试验步骤4.3. 1 动物的数目、性别每一处理和对照组必须至少包括每种性别5只可供分析的动物。如果在研究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773 2008 化学品 体内 哺乳动物 红细胞 核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