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395.20-2010 农林机械 安全 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pdf
《GB 10395.20-2010 农林机械 安全 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0395.20-2010 农林机械 安全 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60.50 B 9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0395.20-2010 农林机械安全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machinery-Safety一Part 20: Pick-up balers 2010-12-01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班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0-01实施发布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GB 10395(农林机械安全分为: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自卸挂车;一一第3部分:厨肥撒施机;一一第4部分:林用绞盘机;一一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一一第6部分:植物保护机械
2、;目。吕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一一第10部分:手扶(微型)耕耘机;一一第11部分:动力草坪割草机;第12部分:便携式动力绿篱修剪机;第13部分:后操纵式和手持式动力草坪修剪机和草坪修边机;第14部分:动力粉碎机和切碎机;第15部分:配刚性切割装置的动力修边机E第16部分:马铃薯收获机;一一第17部分:甜菜收获机;一一第18部分:软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第19部分: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F第21部分:动力摊晒机和搂草机;第22部分:前装载装置;二一第23部分:固定式圆形青贮害卸料机;二一第24部分
3、:液体肥料施肥车;GB 10395.20-2010 本部分是GB10395(农林机械安全的第20部分,修改采用EN704: 1999(农业机械捡拾打捆机安全)(英文版)。本部分根据EN704:1999重新起草。与EN704: 1999的技术性差异为z一一一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的我国标准,但我国标准并非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对EN704: 1999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本欧洲标准改为本部分;b) 删除EN704:1999的前言和引言;c) 修改了EN704: 1999的范围;d)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e) 删除了EN704: 1999的附录ZA本
4、标准与欧洲EC指令的关系。I GB 10395.20-2010 E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jTC201)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张咸胜、杨铁军、李秀荣、陈俊宝、皇才进、吕树盛。GB 10395.20-2010 农林机械安全第20部分:捡拾打捆机1 范围GB 10395的本部分规定了设计和制造各类自走式和牵引式捡拾打捆机(以下简称打捆机勺的安全要求和判定方法,还规定了制造厂应提供的安全操作信息的类型。本部分适用于捡拾打捆机。本部分并不涉及
5、所有农业机械的共性危险,特别是与移动相关,包括与自走式机械相关的共性危险,这些方面的要求在GB10395.1中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039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10395. 1-2009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CISO4254-1 :2008 , MOD) GB/T 15706. 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C
6、ISO 12100-1: 2003 , IDT)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12100-2: 2003 ,IDT) GB 23821-2009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CISO13857 :2008,IDT) 3 安全要求和/或措施3.1 一般要求设计打捆机时,本部分未涉及的危险应遵循GB/T15706.1和GB/T15706.2规定的原则。除本部分另有规定外,打捆机应符合GB10395. 1和GB23821-2009中表1、表3、表4或表6的规定。3.2 各类打捆机通用要求3.2.1 运动的动力传动部件相关危险的防护为
7、保证防护措施能够防止与可接近的运动的动力传动部件相关的危险,打捆机应配备固定式防护装置(符合GB/T15706.1-2007中3.25.1规定)。如果预定要经常打开,打捆机应装备使用工具才能打开的防护装置。该类防护装置打开时应与打捆机保持连接(例如通过伎链形式连接),且不使用工具能自动锁定在关闭位置。如果不采用上述防护装置,打捆机应装备:一一活动式联锁防护装置(符合GB/T15706. 1-2007中3.25.4规定); 一一带只要部件运动就不能打开装置的活动式防护装置。3.2.2 牵引杆当牵引杆具有相互独立的运输和工作位置时,应装备机械式或液压式锁定装置(例如:插销、挂钩或液压缸),并要求通
8、过有意识的动作才能实现从工作位置到运输位置和从运输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转换。GB 10395.20-2010 当使用液压缸时,如果液压回路失效,牵引杆应保持在锁定位置。3.2.3 捡拾装置为了防止操作者在捡拾装置前部和侧面与可接近的运转部件意外接触,应通过屏障和打捆机固定部件的组合进行防护,这些防护装置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应是连续的(见图1和图2)。1-一-捡拾器弹齿轨迹;2一一屏障。二工二12 二三150注:此图是符合3.2.3规定的防护装置示例。图1捡拾装置的防护当捡拾装置处于工作位置时,中心屏障应满足:二2301= 2 o o o ,叫电V o g 单位为毫米在离地高度h=500mm,._ l
9、000 mm范围内,与捡拾装置弹齿轨迹最前点的距离最小230mm (见图1); 一一在离地最大高度500mm范围内,与捡拾装置弹齿轨迹侧面的距离最小150mm(见图1)。如果从侧面观察捡拾装置弹齿轨迹被机器的部件完全挡住(见图2),则不要求安装屏障。注:屏障的强度在GB10395. 1中规定。3.2.4 唱入器对距离打捆机外部轮廓或喂入口最外边缘小于550mm位置处的挤压和切割点应按3.2.1的规定进行防护。2 GB 10395.20-2010 单位为毫米r-一-寸L一-一-一口的NA2 1一无孔防护装置(机器的固定部件); 2一一屏障。注:此图是符合3.2.3规定的防护装置示例。图2捡措装置
10、器的防护一一由无孔防护装置保证的侧面防护3.3 方捆打捆机要求3.3.1 飞轮飞轮的可接近部件应按3.2.1的规定进行防护。如果飞轮的防护装置开口向下,应保证飞轮与防护装置间距至少25mm;防护装置下边缘至少120 mm的延伸范围内均应满足间距至少25mm;防护装置下边缘离地最大高度为800mm(见图3)。单位为毫米2 。时间A。W注251一一飞轮32一一防护装置。图3飞轮的防护3 GB 10395.20-2010 对于形成截面积不小于0.2m2草捆的打捆机:一其飞轮停止工作后应固定以避免意外运动(例如通过制动器或机械止动装置); 一捡拾作业时飞轮位于作物条的上方,其下部可能暴露在外,因此飞轮
11、的表面应平滑,且防护装置应从上往下至少罩住飞轮直径2/3(从飞轮顶部垂直测量)。3.3.2 活塞传动机构连杆和曲柄机构应按3.2.1的规定进行防护。从侧面观察防护装置应覆盖曲柄轨迹的最远端。如果连杆和曲柄机构的防护装置开口向下,应保证连杆和曲柄机构与防护装置间距至少25mm;防护装置下边缘至少120mm的延伸范围内均应满足间距至少25mm(见图的。如果位于曲柄轨迹正下方的打捆机固定部件,与曲柄轨迹的距离d小于300mm,则侧面防护装置应向下延伸超过该固定部件(见图4)。单位为毫米但归口。由叫可|卡1-一-防护装置;2一一打捆机的固定部件。图4活塞传动机构的防护3.3.3 暇入机构的传动部件对于
12、形成截面积小于0.2m2草捆的打捆机,位于机器上部的喂入机构的传动部件应按3.2.1的规定进行防护。位于距离打捆机外部轮廓小于850mm位置处的挤压和剪切点应安装防护装置,安装的防护装置上边缘伸出曲柄轨迹最外端上方的垂直高度至少130mm。4 防护装置和打捆机运动部件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至少为50mm。3.3.4 打捆机构打结器的顶部和左右两侧均应进行防护。在前部和后部:GB 10395.20-2010 当在地面上不能触及打结器(按GB23821 2009中表1规定)时,不需要进行防护;一一当在地面上能触及打结器(按GB23821-2009中表1规定)时,则前部部件应按GB23821一2009中表
13、4的规定进行防护,后部部件应按图5进行防护以防意外接触。防护装置应是下列三种情况之-.一一使用工具才能打开的防护装置。该类防护装置打开时应与打捆机保持连接(例如通过钱链形式连接),且不使用工具能自动锁定在关闭位置F一一活动式联锁防护装置(符合GB/T15706. 1 2007中3.25.4规定); 带只要部件运动就不能打开装置的活动式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容易打开以便于调节和清理打结器。打捆机应能够通过手动操纵机构切断打结器和穿针的动力,并防止这些部件意外起动。于动操纵机构位置应清晰标出。如果打结器腔壁和处于最低位置穿针端点间的距离大于20mm,则穿针端点两侧均应进行防护。穿针运行区两侧的可触及
14、挤压和剪切点至少应沿整个穿针运行路线进行防护。如果防护装置开口向下,应保证防护装置与打捆机运动部件间距至少25mm。防护装置下边缘至少120mm的延伸范围内均应满足间距至少25mmo 注:本部分禾规定z一一手动操纵机构的位置;一一打捆材料(如线,网等卷轴线的位置;一一打拥机构的照明;一一通过设计进行防护的打捆机构挤压和剪切点。)j .-/ 2 1 打捆机构后部的外轮廓;2一一压捆室。图5在地面上能触及打结器的后部部件的防护3.3.5 草捆抛掷器单位为毫米草捆抛掷器装有抛掷叉时,从打捆机推出草捆的分离叉或抛离盘两侧应按3.2.1的规定进行防护。3.3.6 草捆护栏装置对于形成截面积不小于0.2m
15、2草捆的打捆机,应避免草捆从打捆机上意外落下。为此,打捆机应GB 10395.20-2010 装备既能将最后的草捆固定在位又能将草捆推出的装置。3.4 圄捆打捆机要求3.4.1 清理堵塞相关危险的防护由于堵塞会停止的捡拾器和喂入机构应装备:一一在驾驶员位置可操作的止-动(持续)操纵机构控制的反转装置。在地面或工作台上易接近并手动操作的反转装置。对动力驱动打捆机,如果该反转装置能够通过机械操纵,则应安装能发声的棘齿过载离合器。注:打捆机过载时离合器发出声音是为了曹告操作者在进行任何干预前应切断动力源(见5.1n)。一防止喂入装置被堵塞后未经操作者有意识的动作重新起动的装置(例如:剪切螺栓、重新起
16、动扭矩限制器)。注2本部分禾规定:一一反转装置的位置和操作方法;一一-清除堵塞的附加安全措施。3.4.2 草捆推出门(后尾门)在打捆机后部,应按3.2.1规定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进行防护,以防止与草捆传动系统有任何接触。这些防护装置可以是打捆机的机架部件或是草捆推出门的部件。4 安全要求和/或措施的判定给出规定值的尺寸应通过测量进行判定;操纵机构应通过功能试验和位置测量进行判定;防护装置应通过功能试验进行判定。5 使用信息5. 1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中应提供打捆机保养、安全使用、作业安全系统、防范措施和专用装置方面的详尽说明和信息。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15706.2-2007中6.5和G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0395.20 2010 农林 机械 安全 20 部分 捡拾 打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