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635-2007 IPv6网络技术要求 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T) 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pdf
《YD T 1635-2007 IPv6网络技术要求 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T) 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635-2007 IPv6网络技术要求 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T) 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 060 40 M33 Y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厅1635-2007IPv6网络技术要求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丁)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Pv6 network 一一-IPv6Tunneling Technology with private network addresses through NAT devices 2007一04-16发布2007-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厅1635-2007目次前言. . . . . . . . . . . .(1 . . . . .,.,.o-.E l 范围.
2、 . . . . . . . . . . . . . . . 2 规范性寻|用文件. . . . . . . . 3 定义和缩略i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1 定义.3.2 缩略语. . . . . . . 4 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机制4.1 NAT分类. . .
3、 . . . . . . . . . . . . . .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4 4.2 Tered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3 Silkroad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I YD厅1635-2007目Ijs 本标准主要依据国内目前IPv6网络和IPv4网络的现状,并以相关JETF盯C为技术依据编写而戚。本标准是IPv4扭v6网络互通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预计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 IPv4网络向1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2.基于1Pv6网络的1Pv4网络互联;3.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要求。与之相关的IPv6协议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目前如下:1. IPv6技术要求一-IPv6协议;2. IPv6技术要求一一支持计算机移动部分;3.
5、1Pv6技术要求一一地址,过渡及服务质量;4. IPv6元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技术要求;5.基于IPv6的邻居发现协议;6. 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4.3节中有关一种可穿越网络地址翻译的自动隧道的方法和4.3节中有关一种利用现重隧道机制穿越NAT的方法的相关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及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在这方面,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巳在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备案。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专利持有单位名称
6、: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海淀科学院南路6号请注意除上述已经识别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井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敏李忠诚舒童王明会杨征张荣陈洪飞戴险峰文武II YD厅1635-2007IPv6网络技术要求一一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丁)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IPv4网结向IPv6网络过技中出现的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机制。本标准适用于IPv4网络和IP
7、v6网络中位于NAT域内的IPv6/IPv4双钱主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EF RFC768 ( 1980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EFRFC791 (1981) IETFRFC1321 (1992) EF RFC240 1 (1999) IETFRFC2460 (1998) ffiTF即C2461(1998) ffiTF RFC2572 (
8、 1999 ) ffiTF RFC2574 ( 1999 ) ffiTF盯C2575(1999) EF RFC2663 ( 1999 ) IEF RFC3315 (2003) ffi而RFC3489(2003) IETF RFC3633 (2003) 3 定义和缩略语F协议MD5算法E协议的安全体系结构IPv6协议规范IPv6邻居发现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消息处理和分配SNMPv3的基于用户的安全模型SNMP的基于视图的访问控制模型E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术语和考虑事宜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 STUN:利用UDP报文穿越NAT设备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前辍选项下列定义和
9、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 定义地址(address ) 一个或一组接口的IP层标识。通信(communication ) 节点之间进行的任何包交换称为通信。要求在这种包交换过程中,每个节点进行交换时使用的地址保持不变,例如TCP连接或UDP请求一响应。封装(encapsulation ) 把一种协议的数据包作为内容数据,完整地放到另一协议数据包内的过程称为封装。YD汀1635-2007解封装(decapsulation ) 把封装过的数据包内的内容数据恢复成原来的协议数据包的过程称为解封装。链蹄(link ) 通信设备或媒介。节点可以通过链路在数据链路层(紧接在IP峭的下层)进行通信。例如:
10、Ethemet、PPP链路、帧中继、A币在网络以及互联网(或更高)层的隧道(如在IPv4或IPv6上的隧道)。链路层地址(Iinklayer address ) 为一个接口分配的链路层标示符。如:以太网链路的回EE802地址和ISDN链路的E.l64地址。节点(node ) 实现1Pv6的设备。数据包(packet) 由E头和有效载荷构成的数据块。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本标准引用的术语网络地址转换(NAT)与盯C2663中的IPv4网络地址转换(NAT)意义相同。Teredo害户端(Teredo Client ) Teredo客户端是指
11、支持Teredo隧道接口的IPv6I IPv4现枝节点,可通过Teredot协议与其他的Teredo客户端以及IPv6Internet上的其他节点(通过Teredo中继)建立IPv6通信。Teredo服务器(Teredo Server ) Teredo B&务器是具有IPv4全局地址的IPv6/IPv4双枝节点,支持Teredo隧道接口,用于帮助Teredo客户端进行地址配置,以及协助Teredo客户端与其他的Teredo客户端或纯IPv6主机建立通信连接。Teredo服务器使用UDP3544端口侦听Teredo通信。Teredo中继(Teredo Relay ) Teredo中继是指能够在E
12、叫Internet上的Teredo客户端之间(使用Teredo隧道接口)以及Teredo客户端与纯IPv6主机之间传送数据包的IPv6!IPv4双1宝路由器,负责在整个Internet上或Internet的一个子集范围内通告Teredo服务前级的可达性。在某些情况下,Teredo中继和Teredo服务器协同工作,帮助TeD巳do客户端与其他的Teredo客户端或纯IPv6主机建立通信连接。Teredo中继使用UDP3544端口侦听Terdo通信。Teredo气泡包(Teredo Bubble ) Teredo气泡包是为建立或维持一个NAT映射而发迭的最小的IPv6包,只包含一个IPv6包头。其
13、IPv6有效载荷为null,载荷类型为5902 Teredo前摄(Teredo IPv6 Service Prefix ) 用于组建Teredo地址的特殊IPv6前缀。全局Teredo前辑(Global Teredo IPv6 Service Prefix ) 取值为2001:0000:/320 Teredo UDP端口(Teredo UDP po时Teredo&务器用于监昕Teredo报文的UDP端口,该值为35440Teredo服务端口(Teredo Service P。此)Teredo客户端发送Teredo报文的端口。Teredo发现地址(TeredoIPv4 Discove叩Addre
14、ss)用于发现同一IPv4子网中其他Teredo客户端的IPv4多播地址,其值为224.0.0.2530Silkroad害户端(Silkroad Client ) YD厅1635-2007位于NAT城内,支持Silkroad隧道接口的IPv6!IPv4双横节点,可通过Silkroad协议与其他的Silkroad客户端或者IPv6Internet上的其他节点建立IPv6通信。Silkroad接入路由器(Silkroad Access Router ) 能够通过公有IPv4地址访问IPv4Internet的IPv6IIPv4双棋路由器,用来帮助Silkroad客户端建立IPv6连接。Silkroa
15、d导航器(Silkroad Navigator ) Silkroad导航器是用来帮助Silkroad接人路由器相互路由的节点,只需能够被Silkroad接人路由器访问,可以通过IPv4或IPv6来寻址,具体方式取决于特定的ISP0 Silkroad导航器为推荐使用。Silkroad UDP端口(Silkroad UDP port) Silkroad接人路由器用于监听Silkroad报丈的UDP端口,该值为518803.2 缩畸语IETF Int巳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E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IPv4 Internet P
16、rotocol Version 4 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互联网协议版本6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网络地址翻译RS Route Solicitation 路由请求RA Route Advertisement 路由通告SC Silkroad Client SiIkroad客户端SAR SilkroadAess Router Silkroad接人路由器SN Silkroad Navigator Silkroad导航器4 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机制NAT(即网络地址翻译)是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一
17、种技术,用来实现多个用户共用一个合法IPv4地址与外部Internet进行通信。在我国,由于IPv4地址资洒、严重不足,NAT技术应用得非常广泛。然而,传统隧道机制均无法实现NAT域内的IPv6节点与其他IPv6节点间的通信。本标准中所涉及的两种隧道技术( Teredo和Silkroad)均采用E咱也-UDP隧道,也就是通过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的UDP1丈载荷中的方式实现NAT用户和IPv6网络的互连。其区别在于,Teredo是一种自动隧道技术,需要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Teredo的IPv6地址中嵌有Teredo服务器的IPv4地址,以及客户端映射后的IPv4地址和端口。因此其IP
18、v6地址会随内嵌IPv4地址的改变而改变。另外,Teredo隧道不能穿越对称NAT(Symmetric NAT)。与T巳redo相比,SiIkroad是一种配置隧道技术,可为NAT用户分配固定或动态的IPv6地址,且所分配的IPv6地址没有采用固定格式的前壤,也没有嵌人NAT映射地址或映射端口等信息,可支持包含对称NAT在内的现有NAT类型。Silkroad是一种穿越NAT域建立可控隧道的方法。这对愿意为NAT域内客户提供IPv6连接的ISP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案。但在Silkroad中进行路由优化要比Teredo复杂,因为Silkroad客户端所使用的IPv4地址和UDP端口无法通过其IPv6
19、地址直接获得。3 YD厅1635-2007Teredo和Silkroad作为两种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机制,其适用范围不同,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巾和Silkroad隧道机制的目的是为NAT用户提供IPv6连接,其代价是增加了UDP封装的开销。所以,对于有本地IPv6接人的用户以及NAT域外的用户,不建议使用Teredo和Silkroad隧道。4.1 NAT分类NAT (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网结地址翻译)是一种把E地址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的方法。实现的核心是担内部网络中数据报文的地址翻译为外部合法地址,并将报文向外部网络发送;而在收到外部数据报文
20、后,再翻译为内部地址并向内部网络发迭。这有可能是因为内部地址对外网元效,也可能是因为内部地址必须对外网保密。本标准假定读者熟悉NAT设备。NAT设备能够采用许多不同的策略来实现oRFC3489将NAT分为4类:完全锥型NAT(Full Cone NAT,或简写为ConeNAT)、受锥型NAT(Restricted Cone NAT)、端口受限锥型NAT(Port Restricted Cone NAT )和对称NAT(Symmetric NAT)。Teredo可以对完全锥型NAT、受限锥型NAT、端口受限锥型NAT中的用户提供JPv6连接服务;Silkroad 可以为所有这四种NAT域中的用户
21、提供IPv6连接服务c因为TCP报文和UDP报文是仅有的两类可以通过所有常用的NAT类型的报文。而由于TCP的拥寨控制机制,利用TCP来传输IPv6报丈实时性差,故此目前穿越NAT的技术通常选用UDP报文作为承载报丈。4.2 Teredo 4.2.1 Teredo地址Teredo地址格式如下:+-+-+-t-t-+ I Prefix I Server IPv4 I Flags I Port I Client IPv4 I +-t-t-t-+-+ -Prefix: 32位的Teredo地址前缀。-Server IPv4: Teredo服务器的IPv4地址。-Flags: 16位,指示地址和NAT
22、的类型。-Port: TeredoIt务在客户端的UDP映射端口。-Client IPv4:客户端的IPv4映射地址。在此格式中,客户端的P映射端口和IPv4映射地址是隐藏的。此地址和端口的每个比特要取非,通过把16位的端口号和32位的地址分别与Ox阳FF和OxF即回回F进行按位异或运算来实现。IPv6的寻址规则指出,吁页对才以i非t问0oO开头的所有单播地址,要求用改进的EU囚1-64格式构建长64位的接口标识对应。4 。00 78 5 t-卢-t-+-+-tICzzzlzzUGlzzzzlzzzzl t-+-+-+-t 此格式中:一一UG位应设为00YD厅1635-2007一一若客户端确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635 2007 IPv6 网络技术 要求 面向 网络地址 翻译 NAT 用户 隧道 技术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2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