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T 111-1998(条文说明)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pdf
《JGJ T 111-1998(条文说明)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 T 111-1998(条文说明)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pdf(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前根据建设部建标1992J第227号文件,由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经建设部1998年10月26日以建标1998J198号文件批准,业己发布。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77号,邮政编码100007)。本规定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48 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53 2.
2、1 术语533 基本规定. . . 55 4 降水工程分类.56 4.1 一般降水工程.56 4.2 特殊性降水工程.565 降水工程勘察.57 5. 1 一般规定575.2 勘察孔(井)布置.585.3 降水试验.58 5.4 水文地质参数. . 59 5.5 特殊性降水工程勘察.60 6 降水工程设计.62 6.1 一般规定626.2 降水技术方法选择.636.3 降水井布置.6.4 降水出水量计算. . . 65 6.5 降水水位预测.667 降水工程施工.7.1 一般规定.7.2 降水井施工安装.7.3 施工程序.7.4 验收规定.74 8 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8.1 降水监测.49
3、8.2 降水维护.76 9 工程环境四9. 1 工程环境影响预测. . . . . . . . 78 9.2 工程环境影响监测. . . . . . . . . 79 9.3 工程环境影响防治.,.79 9.4 水土资摞保护. . . . . 79 10 技术成果.8050 1总则1.0.1 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筑与市政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基础越埋越深,条件越来越复杂;各类地基、基础、基坑施工,都需要考虑降低地下水位。许多降水工程经验教训说明,没有充分进行降水勘察、降水设计的降水施工会造成损失,甚而导致基坑边坡失稳、塌方、流砂、流土,引起场地周围地面沉降或建筑物变形以及对水土
4、资源环境恶化,产生工程环境影响。说明降水工程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为改变这种状况,正确实施降水工程,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编制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规范,才能做到标准统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避免或减轻工程环境不良影响,故编制本规范。技术要求、名词术语、技术方法、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成果等过去很不统一,编制本规范时都曾认真考虑和作出统一规定,目的是方便使用、利于交流和提高。1. O. 2 本规范不仅适用于建筑与市政工程的新建、改建与扩建,对于机场、公路、铁路、港口、冶金、水工等系统的地基基础基坑工程亦可参考
5、应用;并可供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参考。适用条件包括第四系松散地层的滞水、潜水、承压水或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地表水下、涵洞等条件。1.0.3 要达到工程降水目的,降水工程勘察必须强调两点:(1)要有准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参数为依据,否则将导致降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失准、失效或失败。(2)考虑到工程建设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虽已完成降水工程勘察的部分内容,往往不能满足降水工程设计要求,大多数51 尚需补充降水试验等勘察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降水工程设计。1.0.4 本规范强调技术与经济的协调统一,要求进行技术方法和降水方案对比优化,以保证降水工程达到优质、经济、安全的目的;同时强调不产生工程环境危害性影
6、响,这是过去容易忽视的。1. O. 5 我国首次制订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缺乏借鉴,凡没有包括的内容,还应参照国家颁发的其它有关标准。52 2术语、符号2. 1术语2.1.1 降水工程是一个独立工程。过去的含义和界定不够明确,理论和实践方面既有独立性又有综合性,在边缘科学中已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本条明确了基本定义。关于水下降水工程是指岩土体上有地面水覆盖,因此要降低岩土体中的地下水,需先在该范围筑起围堪排除地面水体,继后降低岩土体中的地下水。2.1.2 降水地质条件不同于普通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除共性外它有特殊性。技术要求、降水试验、工程参数,需要查清的专门问题等是普通地质
7、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过去没有涉及的。2.1.3 降水工程勘察在深度、广度和专门性方面不同于岩土工程勘察、供水勘察、综合性地质勘察。降水工程勘察的任务主要是查清与设计降水深度、抽水试验、技术方法选择、降水方案预测对比、工程环境影响等有关问题的勘察。(1)降水勘察中的抽水试验与供水勘察中的抽水试验有区别,降水勘察的抽水试验需要解决井间地下分水岭等于或低于设计降水深度和定降深条件的参数,此时参数具有模拟性、实用性、接近实际的特点,因此必须通过群井抽水试验使水位降深值接近设计要求时解决井深、井距、井数问题才是合理的;供水勘察的抽水试验不必满足这些要求,主要目的是求地层的渗透系数、补给量、合
8、理的开采降深与开采量问题,水位降深越小越好;(2)自渗试验是工程降水特有内容F(3)注水试验是降水条件下需要回灌地下水时进行的试验。2.1.6 滞水不同于过去通用的上层滞水,本条定义和增加了53 新内容。2.1.8 勘察单位通常把最小的降水井称为轻型井点或井点,施工单位常把d=100300mm的管井、大口井也叫井点气实际上也无严格的定义。为统一标准,避免混淆,本条规定将直径接近100mm,单级降水深度接近6m的井称点井把d工20050Omm的井称管井气;d二注兰鸿80Omm的井称为大口井及辐射井的集水井。2.1.14 引渗井是我国工程降水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井式。2. 1. 15 潜埋井也
9、是从深基坑和涵洞施工中新总结出来的一种降水井新井式,潜埋方法和设备可有很多种。2.1.16 降水试验般应在降水勘察中进行,也可在降水施工前进行,是降水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2. 1. 18 工程环境不同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俗称第一环境。多从宏观、区域、自然、静态的角度,研究水(大气降水、地表水、污水、污液)、气(大气、汽体、废气、射气)、声(噪声)、生(生态)、渣(垃圾、废渣、油(石油、废油、射线等方面;工程环境可称第二环境,是从微观、局部、人工、动态的角度,研究大气工程(海洋工程、极地工程、水文气象、射线), 地面工程(建筑、构筑、设施),地下工程包括岩、士、水、地震、地质、地基、基础、基坑(
10、槽)涵洞、地下设施、人防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模型、信息施工、专家系统、行政法规)等方面。工程环境与环境工程也不一样,后者仅为减轻或消除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而设的工程,可以认为是工程环境影响怡理对策的组成部分。降水工程涉及很多工程环境问题。工程建设和施工,实质上也是环境设计和施工。历史上,任何一个工程建设,自觉或者不自觉、直接或间接,都程度不同的体现了工程环境意识。总之,工程建设与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工程建设与工程施工受这些环境的制约作用,通过调查、预测、防治、管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54 3基本规定3. O. 13. O. 4 本规范对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全部工作内
11、容都做了比较明确的基本规定,目的是提高降水工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3.0.5 强调准备辅助措施是由于降水地质件具有复杂性,降水设计和施工稍有误差,便可能导致降水工程停工或拖期F备有工程辅助措施,可保证工程降水顺利进行。3.0.7 降水工程技术成果过去常被忽视,为总结工程经验、提高技术质量、建立工程档案,本条规定所有降水工程都应提出不同标准的技术成果。3.0.8 本规范提出工程环境这一概念,目的是强调工程环境问题。55 4 降水工程分类4. 1 一般降水工程4. 1. 1 一般降水工程分类还有多种。本规范从方便降水勘察、降水设计、降水施工角度出发,对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基础几何形状、降水深度
12、、含水层特性、工程条件和特殊条件降水等进行分类。其它如按降水量分类可寓于渗透性、降水深度和含水层分类之中,本规酒复杂程度分类代表了降水工程当前出现的基本类型。1 过去降水工程取费标准是按基坑侧面积计算的,不能反映降水工程难度和规模,本规范的复杂程度分类为此提供依据。2 降水工程过去没有复杂程度的统一标准,为评价和使用方便,特制定表4.1.1。3 根据我国经常出现的建筑工程基础平面面积做出规定,例如占地500020000旷的建筑物,通常会有23层地下室,降水深度616m,可做为中等复杂程度的指标。4 我国工程降水深度6.O16. Om居多,小于6.0m居次,大于16.0m较少,我国目前最大降水深
13、度已达36.0m。4.2 特殊性降水工程4.2.1 特殊条件降水工程,根据我国当前的工程实践,仅考虑3种:基岩、水下、涵洞。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经过一段实践,再予丰富补充。56 5 降水工程勘察5. 1一般规定5.1.1 降水勘察是为降水设计和降水施工服务的。不能用工程勘察资料简单代替,尤其抽水试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确定降水勘察内容和布置勘察工作时,应考虑到建设单位对降水深度、范围、时间、复杂程度和降水地质条件及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专门要求等。适当增加或减少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因此降水勘察也不划分勘察阶段。5.1.2 降水勘察首先应进行现场踏勘搜集资料,然后编写勘察纲要。现场踏勘是了解施工现
14、场水文气象、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尤其需要了解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分布情况,为编写纲要提供第一手材料。还应了解工程场地的交通运输、动力来源、施工用水和材料供应等条件,为勘察施工作好准备。勘察纲要内容应包括:1 勘察任务委托单位,技术要求,完成工期,勘察范围;2 勘察孔布置,勘察试验井、勘察孔、观测孔的数量、口径、深度;3 抽水试验F4 室内试验;5 施工组织F6 材料设备F7 质检与安全;8 工程措施p9 工期安排;57 5.2勘察孔(井)布置5.2.1 勘察孔的布置的确定应考虑多种因素,应能反映场地降水地质条件,根据基坑施工条件、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15、勘察孔应布置在基坑内外,必须控制降水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对于第四系地下水补给径流方向、基岩裂隙构造和岩溶发育方向,基坑降水条件下可能发生补给的越流含水层,必须要有足够的勘察资料和勘察井孔;试验井结合生产井,管直径d不小于300mm,孔直径D不应小于500mm,是根据多数潜水泵外形尺寸为288mm确定的;对特殊土增加勘察孔和特殊项目分析,目的是了解抽水状态下,地层和基坑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定程度。5.2.2 勘察孔的深度,从我国目前所完成的一些工程降水看,均质含水层最低要求在基坑深度2倍以上。双层或多层含水层勘察孔的深度应了解基坑底以下可能产生水力联系的所有含水层。条文对于深度的具体规定是
16、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而来的,当遇有特殊要求或降水地质条件复杂,真深度应予适当调整。在降水深度范围内,往往存在几个含水层,应在不同的含水层中设置观测孔,了解降水过程中有无越流补给现象,使计算的降水地质参数更切合实际。5.3降水试验5.3.1 抽水试验的含砂量为万分之一,其精度等于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规定的十分之一,降水井与供水井不同,降水井以降低水位为目的,使用时间短,以不产生不良地质现象和水泵正常运转为准,故含砂量要求低于供水井。5.3.2 单孔降水试验至少进行2次降深,其中一次最大降深值应接近设计降水深度,目的是,用最大降深值时的附加阻力对K值的影响,阻力条件相近,K值也接近,可减少设计偏差,用
17、含有附加降深值计算得出K值不是一个常量。58 (1)根据井外观测孔不同水位降深值和井内流量,来修正降水并产生的三维流和井壁摩阻力的影响,去掉井的附加降深值。计算的渗透系数是一个常量;(2)不同降深的渗透系数不同,说明附加降深不同z(3)对于复杂工程,为使所求水文地质参数对整个场区更具有代表性,要求不得少于2个以上单孔抽水和二次群井抽水试验,是验证预测的水位下降值与实测水位下降值是否一致或接近,为降水设计方案提供合理依据。(4)由非稳定到稳定的抽水试验的出水量、水位观测的时间间隔、次数的规定,主要是使抽水试验开始即非稳定流段的S t 值在第一个周期对数坐标上能均匀分布,真实反映S-lgt曲线在试
18、验开始段的变化并使曲线光滑,易求参数。5.3.3 引渗井降水是钻通滞水层或含水层的下渗通路、使上层水自行下渗,达到疏干上层水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这就要求钻探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泥浆钻进,一般可用清水钻进、高压水套管冲击、螺旋钻进,振动沉管法或人工挖井等方法。5.3.4 降水工程的注水试验,是为采用工程辅助措施或回灌地下水服务的,应提供注水速度、注水量、R-H曲线等资料,计算渗透系数。5.4水文地质参数5.4.1 水文地质参数:1 利用观测孔水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它符合地下水平面流运动条件;2 选择水位降深接近降水设计深度和计算水跃值,分析地下水运动的阻力,这种阻力在降水施工中是不易排除的,使试验
19、接近生产条件,更符合实际;3 计算分层和混层降水地质参数,目的是为分析降水含水层特征、产生越流的可能性,计算水资源等提供依据。4 水文地质参数可由单孔、多孔、稳定流、非稳定流降水试59 验方法求得,应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确定。5.4.2、5.4.3当降水地质条件简单,工期又很紧迫的情况下,可参考应用降水地质条件相似、相邻地区的参数;但应验1JE;对中等复杂工程可用单孔或观测孔抽水试验求K、R值;对于复杂工程预测地下水位要求高,必须应用观测孔求参,采用稳定流非稳定流公式计算。5.4.4关于S、T、a、的计算公式可参照国家现行供水水文地质规范的规定。5.4.7 特殊土的指标包括:1 在温陷性黄土地区
20、必须求得湿陷系数以判定是否有湿陷性;2 在软土地区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求得液化指标及压缩性指标以判断是否因降水引起流砂、淘空、塌方或地面沉降等现象F3 在彭胀土地区应求得膨胀率,收缩系数,计算膨胀变形量和收缩变形量;4 在盐渍土地区,应测定其不同深度的含盐量。5 其它特殊土根据需要求其指标。5.5 特殊性降水工程勘察5.5.1、5.5.2泉水水位、水量动态预测是采用数理统计预测,亦可用布辛涅克公式计算验证:补给丰富Qt=Q 补给不丰富Qt=一旦L寸(1+t)Z (2) 式中Qt一一任意时间流量(m3/d); 60 Qo一最大流量(m3/d); t一-任意时间(d); -一一衰减系数;利用实测资料
21、反求,资料越多越准确。(1)利用实测资料;(2)对公式两边取对数求值后再求Q值。5.5.3 水下降水勘察z(1)当地表水排水后,基坑范围与周围产生水头差,地层受力状态不同,地表水地下水联通性越好,产生不良地质现象可能性就越大,故应重视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2)筑岛后再进行工程降水,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变化,尤其是渗透性的差异,故需补充勘察资料。5.5.4 涵洞降水勘察,应充分注意滞水对降水效果和洞顶稳定性的影响。61 6 降水工程设计6.1一般规定6.1.1 为进行正确的降水设计,应明确技术要求,在已往工程实践中,技术要求提的简单不全,因此施工后产生很多问题,技术要求应按基本规定
22、考虑。降水工程必须进行降水设计和论证这是降水工程成功的保证。在过去工程实践中,存在仅凭经验不重视降水设计,致使有些降水工程造成损失和延误工期,必须引以为戒。同一个降水工程,在相同的降水地质条件下,可以选用一种或几种降水技术方法,采取不同的布井方案,满足降水技术要求,这就存在降水设计方案优劣问题。因此,降水设计需经论证,从中选取经济合理,技术可靠,易于施工,管理方便的降水设计。6.1.2 以往有些降水工程虽做了降水设计,但依据不充分,大多数没有进行正规的降水勘察,仅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地层资料和水位值(没有含水层渗透性、地下水的补排条件及动态资料),采用有关的经验值(如惨透系数,影响半径,导压系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GJ 111 1998 条文 说明 建筑 市政 降水 工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