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T 1-2000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pdf
《DB T 1-2000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 T 1-2000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pdf(8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120.25 P15 备案号:7887-2001IIDJl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DBn 1-2000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fable of Standard System for Seismic Indust 2000-11-29发布2001-05-01实施中国地震局发布DB1-2000 目次前言.m1范围2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结构.3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的标准明细表“.44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结构图(标准明细表)的编号方法86DB.1-2000 前主口本标准是根据地震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本标准对地震行业标准化范围内的标准体系结构、标准组成,以及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规
2、定。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编制地震标准制订、修订规划和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地震标准化工作范围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合理。同时也可作为有关人员查阅地震标准的依据。编制本标准体系表结构时,参照了国家标准GB厅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本标准使用的地震行业术语,引用于国家标准GB厅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本标准是在广泛征求有关主管部门、科研和使用单位,以及专家意见,最终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良、卢寿德、徐卫、黎益仕、谢霄峰、李革平、冯义钧。E 中华人民
3、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1 范围Table of Standard System for Seismic lndust DB.瓜1-2000本标准规定了地震行业标准化范围内的标准体系结构、标准组成,以及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地震标准制订、修订规划和计划。也适用于有关人员查阅地震标准信息。在编制具体标准制订年度计划时,标准明细表中标明“待制定”字样的标准名称容许变更。2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结构2.1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2.1.1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采用由四个层次组成的层次结构形式(图1)。相当国家标准“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厅13016-1991)中
4、全国标准体系表的第二、三、四、五层。2.1.2第一层为(地震)行业(范围内的)通用标准层。收人地震行业范围内普遍适用,具有行业指导意义的共性标准。主要是基础标准。中国地震局2000-11-29批准2001-05-01实施DBff 1-2000 1.全国(范围)通用标准全国标准体系表2.行业(范围)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体系表专业标准体系表3.专业(范围)通用标准4.门类(范围)通用标准5.产品、过程、服务、管理标准“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结构形式图2.1.3第二层为(地震行业中某)专业(范围内的)通用标准层。收入地震行业中特定专业范围内普遍适用,且未制定上层标准的共性标准。主要是基础标准。2.1.4第
5、三层为(地震行业中小于专业的某)门类(范围内的)通用标准层。收入地震行业中小于专业的特定范围内普遍适用,且未制定上层标准的共性标准。2.1.5第四层为专用(个性)标准层。收入地震专用仪器仪表、地震数据等产品标准;控制上述产品生产过程和防震减灾技术工作过程的过程标准;规范产品售后服务、防震减灾技术工作行为的服务标准;规范防震减灾经济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标准。2.2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中各层次标准之间的关系2.2.1 前三层允许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但不能是企业标准。第四层允许出现各级标准。2 图1DB.厅1-20002.2.2 上
6、层次标准指导和制约下层次标准,下层次标准不能违背上层次标准。2.3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的分解及其标准化范围2.3.1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由七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专业标准分体系若在图2)组成。每个专业标准分体系表包括三个层次(图3图9)。对应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的第二层至第四层。D1010 行业通用标准01030 相关法律、法规第一层吁一地震实验和测试专业仰一标准分体系表JW一地震数据服务专业标付一准分体系表代号:5业地标震准专分用体仪系器表仪表专叫一地震救灾与震后重建仰一专业标准分体系表明一地震应急专业标准分仰一体系表4一地震灾害预报专业标仰一准分体系表让一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仰一准分体系表第二层至第
7、四层地震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结构图2.3.2 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的标准化范围是:地震监测台站(网)和台网中心选址、建设;流动观测设施建设;地震通讯和数据传输设备;地震监测台站(网)监测仪器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和观测资料报送;地震监测设施保护;地震前兆异常判定;地震预测预报:火山活动监测;地震核查;野外流动地震和地震前兆异常观测;深、浅地壳结构和震惊、结构探测:地震地质考察、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地质填图。2.3.3地震灾害预防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的标准化范围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动参数区划;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防震减灾规划;图2DBfl 1-2000 非工程性地震灾害防御措施。2丘4地震应急专业
8、标准分体系表的标准化范围是: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和技术装备;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管理;地震现场指挥;地震现场标志物;地震灾害损失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2.3.5地震救灾与震后重建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的标准化范围是:地震救灾中的地震工作;地震灾区恢复和重建抗震设防要求。2.3.6地震专用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的标准化范围是:地震专用仪器仪表设计、研制、中试、生产、包装运输、售后服务;质量控制;产品系列化。2.3.7 地震数据服务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的标准化范围是:地震通讯;地震数据处理和传输;地震数据产品和服务;地震数据库;计算机互联网络;地震数据交换和共事。2.3.8地震实验和计量专业标
9、准分体系表的标准化范围是:实验室和计量站装备配置;实验室建设;实验技术和过程;实验员技术考核;野外地震实验场。3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袤的标准明细表3.1 地震行业通用标准明细表(表1-1表1-3)3.1.1 行业通用标准(01010):全行业适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标准、通用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3.1.2行业相关标准(01020):不属本行业归口管理,但本行业需要采用或制定的标准。3.1.3 相关法规(01030):地震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守的国家和行业相关重要法律、法规、规定和规章。3.2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分体系表标准明细表(表2-1表2-12)3.2.1 专业通用标准(02110):未制定上
10、层次标准且本专业需要的4 DBll 1-2000 基础标准和通用技术方法、管理标准。02120 02110 专业通用标准第二层03130 地震预测预报门类通用标准相关通用标准测探准3境标山一环用刀一生通IE发类震门地类3门准川一测标wn一监用IE震通地第三层04132 地震预报效果评价业务专用标准04131 地震预测和预报业务专用标准04123 地震地质考察业务专用标准04122 地壳和震源结构探测业务专用标准04121 地壳形变测量业务专用标准04113 流动地震监测业务专用标准04112 前兆台监测业务专用标准04111 地震台监测业务专用标准第四层“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分体系表”结构图3
11、.2.2 专业相关通用标准(02120):应属其他行业归口,本专业需要采用或制定的标准。3.2.3地震监测门类通用标准(03110):未制定上层次标准且本门类需要的基础标准;地震监测台站(网)及流动观测场点选址通用技术要求;地震监测台站(网)土建工程技术要求;基本设备配置规则;地震监测台站(网)和地震流动观测设施通用安全防护要求。3.2.4地震监测专用标准3.2.4.1 地震台监测业务专用标准(04111):地震台(网)选址、建设标准;从仪器安装、运行、维护,到观测记录产出、常规处理和报送全过程中,控制地震观测、火山监测和地震核查规范化作业5 图3DB/f 14-2000 亵1-101010“
12、行业通用标准”明细表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地震科学学科分类代码2 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厅18207-20003 防震减灾术语第二部分:地震观测技术4 防震减灾术语第三部分:地震监测预报5 防震减灾术语第四部分:地震数据6 防震减灾术语第五部分:地震防灾和减灾7 地震震级的规定GB 17740-1999 8 中国境内发生地震的命名规则9 地震行业用地图素图比例尺序列10 地震行业图件的图例和着色规则11 中国地震烈度表GB厅17742-199912 中国历史地震烈度和震级表13 中国分区地震烈度表14 地震行业单位名称代码15 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DB厅1-200016 地震行业统计
13、信息体系表6 DBtr 14-2000 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备注国外标准号GB 待制定GB 发布实施2001-05-01实施GB 待制定GB 待制定GB 待制定GB 待制定GB 发布实施1999-11圄01实施G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GB 发布实施1999-11”。1实施GB 待制定G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发布实施2001-05-01实施DB 待制定7 DB.厅14-2000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17 地震行业通用计量单位18 地震行业文件通用格式和用纸尺寸19 地震现场标志物图形符号20 地震行业主题词表22 中国地震现象命名规则23 中国地震断层命名和名称代码2
14、4 地震行业行政文件计算机网络传输格式表1-201020“行业相关通用标准”明细衰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省、地、县地图图式CH厅4004-93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GB厅1.1-1993述规则3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ff 97-95 4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厅13016-19918 DB.厅14-2000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国外标准号备注DB 待制定DB 待制定GB 待制定DB 待制定GB 待制定GB 起草中DB 待制定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国外标准号备注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发布实施9 DBII 14-2000 裴1-301030“相关法律、
15、法规”明细亵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7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8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9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10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11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10 DB.厅14-2000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国外标准号备注巳发布已发布已发布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发布实施制定中制定中11 DBff 14-2000 表2-102110“地震监测预报专业通用标准”明细襄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地震预报发布
16、的震级门限值2 全国地震监测台站布局规则3 地震前兆台站分类代码4 地震发生环境测量项分类代码5 地震监测台站命名规则6 地震预报分类代码7 地震前兆观测项分类代码8 地震监测台网分类代码9 地震监测仪器设备进入地震观测网检定规程10 地震监测技术人员上岗技术考核工作规程地震监测台站和野外测量项目技术指标和精度11 要求12 确定全国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的技术指标体系13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报告一般格式和用纸尺寸14 地震台站代码15 地震监测台站名称的汉语拼音缩写12 DB.厅14-2000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国外标准号备注GB 待制定- GB 待制定DB 待制定GB 待制定- DB
17、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制定中DB 待制定13 DBff 14-2000 表2-203110“地震监测业务通用标准”明细表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地震监测台站的抗震要求2 地震监测的群众测报工作规程3 地震监测台站建设规模4 地震遥测台网中心抗震要求5 地震遥测台网中心建设规模6 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报送工作规程7 地震流动监测安全防护技术要求8 地震参数报送工作规程8 地震监测台站时间服务器精度要求9 地震监测台站时间服务器的对钟方法10 地震监测台站避雷设施14 DB.厅14-2000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
18、际国外标准号备注GB 待制定G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15 DBn 14-2000 表2-304111“地震台监测业务专用标准”明细表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地震台环境最大振动干扰水平2 地震台摆房通风、恒温、恒湿要求3 地震台安放地震仪用仪器墩材料和施工要求4 地震台摆房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5 地震台井下地震仪井孔施工技术要求6 地震台选址方法7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地震活动监测8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火山活动监测9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核爆炸地震侦查10 地震记录震相清晰度符号11 地震震
19、级换算关系表12 测定地震震级台站校正表13 地震波全国走时表14 测定地震震级的量规函数表15 测定近震震级的R值表16 地震波区域走时表17 地震台观测技术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16 DB/f 14-2000 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国外标准号备注G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17 DB/f 14-2000 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18 地震震相表表2-404112“地震前兆台监测业务专用标准”明细表序标准名称代号和
20、编号号地磁(电)台环境最大电磁干扰水平2 地磁台仪器室建筑材料的防磁要求3 地磁(电)台选址方法4 地下流体台选址方法5 连续形变台选址方法6 重力台选址方法7 地应力台选址方法8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地磁场变化监测9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地电场变化监测10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重力场变化监测11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地应力变化监测18 DBff 14-2000 采用或相应国际宜定级别制定状况国外标准号DB 待制定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国外标准号G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21、待制定备注19 DBff 14-2000 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地下流体变化监12 测13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连续形变监测14 地震监测台站监测技术规范GPS观测15 前兆台观测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地磁观测16 前兆台观测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地电观测17 前兆台观测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重力观测前兆台观测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地应力观18 测前兆台观测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地下流体19 观测前兆台观测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连续形变20 观测21 前兆台观测人员上岗考核技术标准GPS观测22 地震监测的群众测报点20 DB/I 14-2000 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
22、国外标准号备注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 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GB 待制定21 DBtr 14-2000 表2-504113“流动地震监测业务专用标准”明细表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野外流动测量标石流动地磁测量标石2 野外流动测量标石地震重力测量标石3 野外流动测量标石大地形变测量标石4 野外流动测量标石流动地应力测量标石5 流动地震观测技术规范6 流动地磁测量技术规范7 地震重力测量技术规范8 跨断层形变测量技术规范9 流动地应力测量技术规范襄2-603120“地震发生环境探测业务通用标准”明细亵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
23、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技术装备配备通则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2 通则. 22 DB/f 14-2000 眼制iJI制定状况翩翩翩际备注国外标准号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采用或相应国际制定状况国外标准号备注定一定制一制待一待23 DB.厅14-2000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经费预算科目指标3 体系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工作成果验收和检4 定规程5 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工作报告格式6 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安全操作通用要求7 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图件地质考察8
24、 地震发生环境野外探测作业图件地壳测深表2-704121“地壳形变测量业务专用标准”明细表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地震监测用地壳垂直和水平形变测量方法2 地震监测用三角测量方法3 地震监测用基线测量方法4 地壳形变测量数据的精度要求24 DB厅14-2000宜定级别制定状况采用或相应国际国外标准号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待制定采用或相应国际制定状况l国外标准号DB 待制定DB 待制定DB i待制定DB 待制定续表备注备注25 DB.厅14-2000序标准名称代号和编号号5 地壳形变测量数据处理方法6 地震监测用地壳形变测量周期表2-804122“地壳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 2000 地震 行业标准 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