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763.5-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声、光要素调查.pdf
《GB T 12763.5-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声、光要素调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2763.5-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声、光要素调查.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声、光要素调查The speclficatlon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 swivey 01 acoustical and optical p町田田tersin the sea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的技术要求、观测方法和资料整理。GB 1 2 7 6 3. 5 -91 本标准适用于海津声、光基本要素调查,也可适用于江河、湖泊的声、光要素测量。2 引用标准GB 12763.1海洋调查规范总则GB 12763.2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GB 12763.3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气象观测GB 12763.6海洋
2、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GB 12763.7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调查资料处理GB 3241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 4128 标准水昕器GB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 3102.6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第一篇一般规定3 调查任务的技术设计3.1 调查任务的专业负责人必须承担任务的技术设计3.2 技术设计的内容如下:a. 调查项目;b. 提交的资料、成果和对成果的要求: 测区、测站的布设; 调查方式、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调查仪器设备及器材;f. 调查船的要求,航次;g. 调查、时间安排;h. 调查人员的组织和专业配备。国东技术监督局1991-03-22
3、批准1992-01-01实施GB 12763.5-91 4 站位布设和标准层次4.1 根据调查目的要求确定站点。4.2 声学要素的调查站位应视要素水平变化而定,或依海洋声学工程需要确定。综合调查时,海水声速调查的站位与温、盐调查的站位一致。4.3 光学要素的调查站位可根据专项调查需要和测量海区光学要素的水平变化梯度确定,一般的大面调查,近海区可相隔20n mile,远海区可相隔60n mile。4. 4 声学要素调查除海水声速外一般不设标准层次,海水声速调查的标准层次与温、盐调查的层次一致回按GB12763.2执行。4.5 水下辐照度和光透射率测量的标准层次为表层.4.6.8.10. 12.
4、14. 16. 18.20.25.30.35. 40.45.50. 60 , 70.80, 90 , 100 , 120 , 140. 160 , 180 , 200 mo大于200m,光透射率还应增加500m层,500m以上每隔500m再加一层。特殊要求另加。表层、底层定义应符合GB12763.2规定。5 调查船实验条件的要求5.1 船上必须有可供使用的声、光测量实验室,室内要有能固定仪器的实验台桌,室内设有水槽。5.2 船上要配仪器设备所需的交、直流电源。5.3 船上要配工作绞车,开展底质声学项目要有负荷大于10kN的吊车和钢丝绳。5.4 声学测量时要求调查船引起的噪声尽量小。5. 5 船
5、上要有导航定、位系统和气象自记系统。6 仪器设备及其使用要求6. 1 仪器设备必须经国家计量机构认证适于海上环境条件的产品。6.2 出海前耍对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出厂号、检定单位、合格证号和检查结果逐一造表登记,检查人要签名。6.3 仪器设备必须定期校验,在有效期内使用。6. 4 所用仪器必须满足需测量量的准确度、分辨率和测量范围的要求。6. 5 各种观测仪器和调查设备出航前应仔细检查调试,保证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6. 6 测量时必须排除各种干扰仪器准确度的因素,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6. 7 仪器使用结束需对仪器进行校验。水下部件要及时用泼水冲洗回6.8 使用仪器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
6、程。7 辅助量测量的规定本标准各篇中辅助量测量准确度和测量方法见第2章中有关标准。辅助量测量和主要量同时进仨或准同步进行。8 原始记录和资料整理的一般要求8. 1 原始记录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得涂擦。记录要用黑铅笔,字大小不得超过2/3格。记录若有错误要在原始记录上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字或符号。8.2 若在测量现场发现观测数据不合格或可疑,应立即补测。8.3 观测记录、抄录、计算、绘图、报表均应核对、复校。工作人员应在自己承担的工作项目中签字。8. 4 编写报告. 完成每航次海上作业后,调查技术负责人应填写航次报告表;GB 12763.5-91 b. 完成调查任务后,调查专业负责人应编写
7、工作报告,C. 完成调查任务后,专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主持撰写调查报告,见GB12763.1 , 9 术语、符号、单位9.1 海水声速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符号:c ,单位:m/s。9. 2 声速梯度海水中声速随深度的变化率。符号z矶,单位:S-1。第二篇海水声速调查G, =dc/dz 式中:z 深度,m。以海面为z的原点,向下为正。为正值时称正声速梯度,G,为负值时称负声速梯度。9.3 声速跃层声速随深度急剧变化的水层。9.4 声速均匀层声速不随深度变化的水层。9. 5 水下声道海洋中,在两个大致与海面平行的平面间,声速随深度变化经过极小值的区域。极小值的位置称声道轴。声道袖下侧若是深海等
8、温层,这水下声道又称为深海声道(SOFAR channeI)。10 技术要求10. 1 需测量的量. 每个站位各水层的海水声速sb. 每个站位各水层的深度。10.2 测量技术指标10.2.1 测量范围. 海水声速测量:一般范围取1430 1 550 m/s,极限范围取1400 1 600 m/s; b. 深度测量g从海面到海底,但大洋中允许只到深海声道的声速极小值所在深度。10.2.2 准确度a. 海水声速测量z一级标准为绝对误差不超过土0.20m/s,二级标准为绝对误差不超过土O.75 m/s; b. 深度测量z准确度应符合GB12763.2规定。门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二种回以前者
9、为主,后者为辅。11. 1 直接测量法.1. 1 测量原理a. 海水声速测量z采用电声电路测出声波通过水中固定两点所需的时间,对应指示出声速值;GB 12763.5-91 b. 深度测量z吊挂式声速仪采用深度传感器,测出水下探头的深度。抛弃式声速仪采用具有预定下沉速度的消耗性探头,测量探头落水后的时间,对应指示每个时刻探实到达的深度。n. 1.2 仪器设备海水声速仪及其终端记录设备。11. ,. 3 测量要求11.1.3.1 吊挂式声遥仪的测量要求a. 连续垂直测量时,必须控制绞车的速度,保证每下放1m至少能取得一个声速数据;b. 逐点定深测量时,必须取得各标准水层的声速数据,c. 观测过程中
10、,如发现有声速跃层或水下声道存在,探头提升时,应在跃层或声道内连续垂直测量一次3d. 观测时,调查船应抛锚或漂泊。11.1.3.2 抛弃式声速仪的测量要求8. 出航前必须查明探头内的电池不得超过有效期限sb. 出航前要先调试好探头到船上处理机的信号传输系统;c. 海上观测时,仪器开机,待船上处理机工作正常,才能投放探头。若用漆包线传输信号,应使水上线圈抽线顺畅,防止线被船舷钩断;d. 观测时,如发现仪器记录的声速垂直分布曲线有较大的异常现象,应再重测ge. 观测时,调查船必须在声速仪允许的航速以内航行。11.2 间接测量法根据海水声速与水温、盐度、压力(或深度)的关系所建立的海水声速经验公式,
11、通过这些水文参数的测量数据换算出各水层的深度和海水声速值。本方法只适用于已有海水声速经验公式的海域。大洋海水的声速公式和数据处理按GB12763.7规定,水温和盐度数据都必须达到二级准确度。11.3 观测记录观测结果填入海水声速观测记录表(格式见附录Al)12 资料整理12.1 记录资料的整理和报表a. 将观测资料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Fb. 按站号顺序编写报表,格式按GB12763.7规定。12.2 声速垂直分布图的绘制、声速断面分布图的绘制、声速平面分布图的绘制、声速周臼变化图的绘制按GB12763.7规定。12.2. 1 声速跃层特征分布图的绘制8. 规定该水层中,平均声速梯度的绝对值在水深
12、大于200m的海区内不小子O.2 S-l,或在水深不大于200m的海区内不小于0.58-1,并且层顶与层底上的声速差不小于1.0 m/s为声速跃层。跃层中的平均声速梯度即为声速跃层强度。b. 跃层特征分布图包括跃层强度、跃层厚度和跃层顶界深度分布图。各特征量的量取和绘图方法按GB12763.7. 12.2.2 声道特征分布图的绘制声道特征分布图包括声道轴上的声速、声道轴深度、声道上界和下界深度分布图回12.2.2.1 各特征量的量取:在声速垂直分布图上a 声速极小值,即为声道轴上的声速;b. 声速极小值所在深度,即为声道轴深度sGB 12783.5-91 C. 声道铀上侧负梯度层的顶界与下侧正
13、梯度层的底界,两者中取声速值较小者,为声道的一个边界,在另一侧则取与己定边界的声速值相等之处为声道的另一边界,两边界中浅者称上界、深者称下界,所在深度即为声道上界和下界深度。12.2.2.2 绘图方法:在海区底图填上各站位声道特征值,用内插法画出等值线,线中间标注量值,等值线间隔视具体情况而定。用外侧影线画出声道区的范围,范围外注明无声道区。出现双声道时,上、下声道分别绘图,并用虚线画出双声道区的范围,注明双声道区。12.2.3 声速垂直分布类型区图的绘制12. 2. 3. 1 规定a. 水层中,声速梯度的绝对值不大于0.01s-.IlP可视为声速均匀层,b. 几种常见声速垂直分布类型的代号g
14、I型:垂直均匀结构;E型:上均匀层正梯度层下均匀层结构gE型:.t均匀层一负梯度层正梯度层一下均匀层结构gw型g上均匀层一负梯度层下均匀层结构;V型:上均匀层一正梯度层负梯度层一下均匀层结构,E型-v型中的上均匀层、下均匀层可有可无。C. 其他声速垂直分布类型的代号用v以上罗马数字或罗马数字下标阿拉伯数字自行命名囚d. 均方差保证率指统计m个数据,平均值为x均方差值为,如有个数据的数值在一)-( x十)范围内,则均方差保证率为:./隅。12.2.3.2 制图方法a. 综观海区各测站的声速垂直分布曲线,归纳为几种类型sb. 用折线按拟定的类型逼近各测站的声速垂直分布曲线,找出各线段连结点的深度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2763.5 1991 海洋 调查 规范 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