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116-2010 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 四氯乙烯干洗机.pdf
《GB 25116-2010 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 四氯乙烯干洗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25116-2010 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 四氯乙烯干洗机.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7.060 C 68 道B中华人民主t./、不H国国家标准GB 25116-201 O/ISO 8230: 1997 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四氯乙烯干洗机Safety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laundry machinery一Dry-cleaning machines using perchloroethylene CISO 8230: 1997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dry-cleaning machines using perchloroethylene, IDT) 2010-09-02发布2011-07-01实施数码
2、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菠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25116-2010/ISO 8230:1997 目次前言.1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 4 危险.3 4. 1 使用干洗机的相关危险.3 4.2 在使用之外与机器寿命有关的危险.4 5 对第4章所列危险的安全要求和/或措施.4 5. 1 使用干洗机相关的危险.45.2 在使用之外与机器寿命有关的危险.9 6 安全要求和/或措施的验证7 机器使用的有关信息.12 7.1 总贝tl.127.2 机器铭牌.137.3 警示标志.137.4 指导手册.13 7.5 资料和指导手册的特殊内容.14 GB
3、 25116-201 O/ISO 8230: 1997 前言本标准的第5章、第6章、第7章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本标准等同采用1508230:1997(四氯乙烯干洗机的安全要求)(英文版)。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一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一一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一一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前言和引言;一一规范性引用文件按GB/T1. 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了编写;用小数点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参考文献。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洗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航星机械(集团)有
4、限公司、成都美联利华电气有限公司、深圳中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弘飞洗涤设备有限公司、蓬莱市大成洗涤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益平、孙寿杰、陈振海、廖明、游浩、陈光华、邬士新。I GB 25116一2010/ISO8230: 1997 1 范围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四氯乙烯干洗机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四氯乙烯榕剂的全封闭干洗机。四氯乙烯干洗机用于纺织品、皮制品、毛制品的工业干洗(包括洗染店)。本标准不适用于安置在公共场所的机器(如自助式机器): -一使用四氯乙烯和低于大气压下工作的开启式干洗机;一一隔离式机器;整烫机(见GB25115. 1和GB25115.的;一有
5、自动门的机器;一一辅助设备,如室内通风设备、蒸锢废物收集装置、外部水冷却系统或从蒸馆箱残液中回收四氯乙烯的补偿系统。本标准认识到由于机器的使用而引起的主要危险,特别强调溶剂的危险。其中机器的使用包括预期的使用和可预见的不正常情况。对于在制造、运输、试运转、拆卸、弃置等情况而引起的危险,没有给予专门的安全技术指导。本标准适用于在本标准发布之后所制造出来的干洗机。对于下面的情况,不给予专门的技术指导z气动系统;一一噪声z一一洗涤含可能产生爆炸气体物料导致的危险(如含有低闪点溶剂的印刷机抹布h被洗涤的物料可能含有导致四氯乙烯特性改变的其他溶剂,如出现泡沫或产生致癌物;一一忽视人类工效学原理造成的危险
6、;机器保压的措施。在本标准正文中举出的安全措施例子,不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法。允许采用其他降低风险并能达到相同安全程度的解决方法,并应写入制造商的文件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226. 1-2008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CIEC60204-1: 2005 , IDT) GB/T 15706. 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
7、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IS0 12100-1 :2003 ,IDT) GB/T 15706. 2-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CISO12100-2: 2003 ,IDT) GB 16754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16754一2008,IS013850: 2006 , IDT) GB/T 16855. 1-2008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z设计通则(lSO13849-1: 2006 ,IDT) GB 25115. 1 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25115.1-2010 , IS0 10472-1: 1997 ,IDT)
8、1 GB 25116-2010/ISO 8230:1997 GB 25115.6 工业洗涤机械的安全要求第6部分:整烫机和粘合机(GB25115.6-2010 , IS0 10472-6 :1 997 ,IDT) IS0 6178 离心机结构和安全规则圆柱形转鼓壳体内切向应力的计算方法IS0 8232 封闭式干洗机定义和机器特性的检验IS0/TR 11688-1 消声低噪音机械和设备的实用设计第1部分:设计规划IS0 13852: 1996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0 13853 机械安全防止下股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0 14119: 1998 机械安全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设
9、计和选择原则EN 614-1: 1995 机械安全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第1部分:术语和总原则EN 953: 1997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设计和安装的一般要求EN 954-1 机械安全控制系统部件的安全第1部分:设计的一般原则EN 983: 1996 机械安全、流体动力系统及其部件的安全要求气动EN 1037机械安全避免意外启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干洗机dryc1eaning machine 仅用四氯乙烯作为溶剂,洗涤纺织品、皮件、毛皮等物料的机器。3. 1. 1 开启式干洗机Qpen circuit drycleaning machine 在打开装
10、料/卸料门之前,通过吸入新鲜空气,排出机器内的四氯乙烯/气体混合物,进行除臭过程的干洗机。3.1.2 全封闭干洗机lu1ly closed drycleaning machine 在除臭过程中外筒内的气体和工作场所的气体不进行交换的符合IS08232的干洗机。3. 1. 3 3.2 3.3 3.4 2 隔离式干洗机bair drycleaning machine 用隔层避免干净物料和脏物料之间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以保证卫生的干洗机。注z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机锦有两个门(一个进料,一个出料)在隔层的两边进行装料(物料)和卸料(物料)。外筒drum 转笼在里面旋转的容器。G因子G-factor 是
11、转笼直径外测点的离心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构成的常数,用G表示,由式(1)得到:G=5.6 X (南)Xd式中zn 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d一一转笼直径,单位为厘米(cm)。转笼cage 封闭在外筒内用来装载被洗涤物料的旋转筒体。注:IS0 8232中规定了转笼的容量。( 1 ) GB 25116-201 O/ISO 8230: 1997 3.5 烘干系统drying system 在洗涤结束时,按特定的流程通过加热和冷却气流回收物料上留有的四氯乙烯的循环通道。3.6 除臭deodorization 在烘干后,降低洗涤后物料和转笼内的四氯乙烯含量的过程。3. 7 烘干冷凝器dryin
12、g condensator 冷凝气体中的四氯乙烯气体和水汽的烘干系统的组件。3.8 蒸锢冷凝器distilling condensator 冷凝气化后的四氯乙烯气体和水汽的蒸锚系统的组件。3.9 水分离器water separator 把冷凝器回收的混合液分离成水和四氯乙烯的干洗机组件。注:由于四氯乙烯微榕于水,水中会含有微量的该种溶剂。3.10 蒸锢箱still 加热脏溶液并使溶剂和水汽化,留下残留物的干洗机组件。3. 11 液箱solvent tank 用于存放洗涤过程中使用的四氯乙烯并能承受应力和耐四氯乙烯化学腐蚀的容器。3. 12 绒毛过滤器Iint filter 在烘干过程中,从气体
13、中滤除绒毛和杂质的装置。3. 13 溶剂过露器solvent filter 在洗涤过程中,从四氯乙烯液体中滤除杂质的装置。3.14 钮扣收集器button trap 在洗涤过程中,保护液泵不被硬物损坏的装置。4 危险本标准主要关注溶剂的危险(四氯乙烯排放在工作场所),其他危险在适当的依据中提到,作为对设计者的辅助文件。4. 1 使用干洗机的相关危险4. 1. 1 机械危险4. 1. 1. 1 运动的传动组件z剪J、缠绕或夹住。4. 1. 1. 2 旋转的转笼:剪切、缠绕或夹住。4. 1. 1. 3 机器零件弹出z撞击。4.1.2 电气危险见GB25115.1-2010中的4.2规定。3 GB
14、25116-201 O/ISO 8230: 1997 4. 1.3 供应故障引起的危险供应热源、电、压缩空气、冷却剂时可能产生的危险。4.1.4 热危险4. 1. 4. 1 热表面:灼伤。4.1.4.2 蒸汽加热表面:灼伤。4. 1.4.3 常压下使用热流体的组件:灼伤。4. 1. 4. 4 使用压力流体的组件:灼伤。4.1.5 噪声危险脱剂(四氯乙烯)时可能产生噪声危险。4. 1.6 机器振动产生的危险机器损坏和/或机器移动二碰撞。4.1.7 四氯乙烯的危险下面的危险可能导致操作者、其他在场人员和公众吸入有害气体、四氯乙烯接触皮肤(包括脚)和眼睛,并且污染水和土壤。4. 1.7. 1 装/卸
15、门打开时四氯乙烯的散发或泄漏。4. 1.7.2 机器外未充分烘干的物料中四氯乙烯的挥发。4. 1.7.3 在操作和维护水分离器时,四氯乙烯散发到工作场所和渗入土壤或流入下水道。4. 1. 7.4 四氯乙烯从活动接头、门封和软管等处泄漏。4.1.7.5 清理绒毛过滤器时会散发或泄漏。4. 1. 7.6 清理钮扣收集器时,四氯乙烯会散发或世漏。4.1.7.7 清理和维护榕剂过滤器时,四氯乙烯会散发或泄漏。4.1.7.8 操作、清理和维护蒸锢装置时,四氯乙烯会散发或泄漏。4. 1. 7.9 液箱加四氯乙烯过程中的散发或泄漏。4. 1. 7. 10 因误操作造成四氯乙烯的散发或泄漏。4. 1. 7.
16、11 烘干系统因故不能冷却引起的四氯乙烯散发或泄漏。4.1.7.12 从机器中溅出四镇乙烯在地面自流。4. 1. 7. 13 四镇乙烯因热故障分解成有毒物质。4. 1.8 忽视人类工效学原理造成的危险因机器装料门不适当的高度,导致操作者采用影响健康的姿势操作和卸料时过度费力。4.2 在使用之外与机器寿命有关的危险非机器使用过程(如运输、拆除、废弃等)可能产生的危险。5 对第4章所列危险的安全要求和/或措施5. 1 使用干洗机相关的危险5. 1. 1 机械危险防护装置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防护装置的安全要求和/或措施应用依GB/T 15706.2-2007中的5.2防护装置的选择EN 953:1
17、997中的第5章GB/T 15706.2-2007中的5.3据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EN 953: 1997中的第6章和第7章4 GB 25116-2010/180 8230: 1997 表1(续)应用依据防护装置的固定EN 953: 1997中的5.4、7.2和7.3防护装置的安置ISO 13852: 1996中的表1和表4ISO 13853 防护装置的联锁ISO 14119 :1998中的第5章5. 1. 1. 1 运动的传动组件应由机体或防护装置防止接触到传动件。防护装置应符合表105. 1. 1.2 旋转的转笼机器工作时不能接触转笼,只有在机器停稳后才能开门接触转笼。门上应有符合ISO1
18、4119: 1998中第5章的带防护锁的联锁装置,如可安装转动感应器或延时器,只有在转笼停止转动后才能开门。控制系统的类别应符合GB/T16855.1一2008中第6章的3类和4类。5. 1. 1. 3 机器零件弹出应采取措施防止机器快速转动使零件断裂或碎片弹出所造成的危险,在机器设计时应考虑如下:一一组件,特别是轴和轴承,应能承受制造商指导手册中所陈述的使用条件下所产生的最大力,并在设计中考虑预见到的机器疲劳、腐蚀和老化。一一对于G因子大于100的干洗机,转笼壳体上的切向应力应按ISO6178计算。5.1.2 电气危险GB 5226.1的安全要求、选项1,应符合表2所述。表2干洗机电气设备的
19、安全要求和/或措施安全要求和/或措施GB 5226. 1-2008的章、条触电第4、6、7、8、13、14和16章过流、超速和过载第7和8章环境影响第4、12和14章电磁兼容性第4、8和9章对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随后复原的保护7.5 控制设备的检查、安置、鉴别第10、11和16章手动操作应考虑人机工效学原理第10和11章连接和布线第12和13章附件和照明第15章技术文件和指导手册第17章机器检验第18章防护等级11. 3 除非另有安全功能的特殊规定,控制系统与安全相关的部件应符合1类,见GB/T16855.1-2008 中的第6章。应有符合GB16754特殊要求的急停装置。它应使机器的所有功能停
20、止,但冷却功能除外。机器的总开关应能锁定,见EN10370 5. 1.3 供应故障如果出现一个或多个供应故障(加热、供电、压缩空气或冷却剂),机器应能自动处于安全状态:5 GB 25116一2010/ISO8230: 1997 一一门处于关闭位置并锁定,要用工具才能打开z一一所有能使四氯乙烯泄漏到机器外的阀门自动返回安全位置;一一在洗涤过程中,机器停止后重新启动时,操作程序的选择由操作者人工控制;一一监控冷却水,当流量或水压不稳定时机器自动关闭。见5.1.7. 8h)和5.1.7. 110气动系统符合EN983: 1996中第5章的要求。5. 1.4 热危险5. 1.4. 1 热表面为避免因接
21、触热表面而烫伤的危险,表面温度应保持低于如下数值:无涂层的金属70.C 一一涂层金属(如:层厚60m)80.C 一一玻璃85 .C 如果不能做到的话,表面应被防护、隔离或隔热。由于因技术原因,设计时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措施(如蒸锢视镜),那么在机器上应有警告语,并在指导手册上注明对操作者使用、培训和个人防护的措施。5.1.4.2 蒸汽加热表面制造商应在指导手册中给出有关关闭蒸汽供给的独立阀的技术信息。蒸汽管道应隔热。5. 1. 4. 3 使用常压热流体的组件为了防止流体温度过高,应有温度调节器,直接控制加热装置的能源供给。温度调节器的最高温度应低于制造商推荐的热流体最高的工作温度。独立测热流体的
22、温度,以控制温度调节器的正确运行。如果温度调节器出现故障超出工作温度的极限范围时,应发出警告。指导手册应给出正确操作的信息。在加热箱中应安装一个储液罐,或加热箱有足够的容量,在温度调节器控制的最高温度时不会因热流体膨胀而溢出。加热箱可以通过温度调节器的温度来检查热流体的液面,如通过直接读数。机器静止时应关闭热流体的控制间,如使用常闭式自动阀。指导手册应有排放管的定期清理要求,如一年清理一次以防堵塞。5.1.4.4 使用压力流体的组件设计有热的压力流体(蒸汽、水或油)通过的柔性组件或有脆性材料(如:玻璃)制成的组件时,应考虑防止泄漏或破裂引起的喷射或加防护装置。5.1.5 噪声危险本部分没有包含
23、降低噪声的专门措施。在设计初期,应考虑噪声危险。应以最新技术为基础来选择正确措施,见1SO/TR11688-1. 5.1.6 机器振动产生的危险在设计时应采取措施,降低由额定负载物料的不均匀分布所产生的最大不平衡所导致的振动(如机器的各部件应有足够强度和机器的底座要固定。也可在机器上安装自动平衡系统。5.1.7 四氯乙烯产生的危险下面描述的干洗机工作现场的措施,是为了使将操作者和其他在场人员可能吸人四氯乙烯气体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生产厂家在指导手册中应提供方法和作适当指导,使机器的电源与工作间通风设备联锁。以确保在没有启动通风设备的情况下,机器就不能开动。5. 1. 7. 1 打开装料门四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116 2010 工业 洗涤 机械 安全 要求 氯乙烯 干洗
